首页 > 我靠医术考科举 作者:莳文 > 第五十二章、小皇子

第五十二章、小皇子

2025-04-03 04:38:13

徐氏虽侥幸在火场中逃过一劫, 却还是烧坏了面容。

徐氏聪慧,深知自己即便进了后宫,以如今的容貌怕也无法与隆庆帝再续前缘, 再加上她又自责自己害了外祖一家,无颜独享荣华富贵,更不敢以未嫁之身带着儿子回娘家,索性便带着儿子, 在江南小镇隐姓埋名地生活下来。

她一个损了面容的妇人, 也没有人会将她与当今高高在上的隆庆帝联系起来, 更不会想到那成日里满街乱窜的小儿,便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儿子。

徐氏当初离开的时候,身上只带了几件首饰与隆庆帝送的玉玦。

那玉玦乃隆庆帝母妃所赠, 同体透亮, 一眼便可知道并非凡品。

这些年,徐氏日子再苦,也不曾动过这块玉玦的念头。

可没想到小儿顽皮, 与邻家小伙伴玩耍之时,竟将这玉玦拿出来炫耀, 被路过的郑有财看了个正着。

这郑有财是何许人也?他是当地的富户,贩卖私盐起家,后来赚了钱, 便将自己年方十五的女儿送给了锦州知府做妾, 摇身一变, 成了锦州知府的老丈人, 昔日那见不得光的身份, 也就顺势洗白成了正经盐商。

郑有财知道, 自己的女婿正为皇帝的寿辰烦恼。

为了讨好自己的知府女婿, 他便四处留意着,想寻了可心的宝贝送给女婿。

这一寻,便寻到了徐氏头上。

郑有财一见那玉玦,便知是万里挑一的好东西,当即便找上门去,想要买下。

可徐氏哪里会将她与隆庆帝的定情信物卖给他人?徐氏自然是一口拒绝。

可这郑有财,向来便是不的目的不罢休的性子,既然买卖不成,那就强抢!总之,郑有财最终还是从徐氏手中弄来了这玉玦,献给了自己的知府女婿。

那锦州知府又将这玉玦当做寿礼献给了隆庆帝,阴差阳错之下,竟叫这玉玦物归原主,也让隆庆帝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子活在世上!当真是老天庇佑!从勇毅侯的密信中得知此事,隆庆帝喜不自禁,当即写下密令,要他派人将徐氏母子护送入京。

当夜,多年不曾失仪的隆庆帝竟高兴得喝多了。

要不说呢,喝酒误事啊!当夜,顺郡王次子如往常一样来给隆庆帝检查当日的功课,有几分醉意的隆庆帝见这侄儿,不由想起自己未见面的亲子,便随口叮嘱,要他日后与堂兄好生相处。

这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顺郡王次子尚且年幼,不懂隆庆帝话中深意,可跟在他身边伺候的奶娘却是个人精,回去以后越想越不对,若是其他王爷家的堂兄,圣上何必如此郑重地叮嘱呢?除非,陛下口中的堂兄,另有其人。

这自古以来,皇帝在外留下一些风流债,戏文里也是常演的。

当今圣上有流落在外的血脉,也不算什么奇事。

可若这真皇子回了京,她伺候的小主子不就得被打回原形了吗?这些日子,顺郡王的次子俨然已经被当做太子看待,这奶娘的身份也水涨船高,谁不得给她几分薄面?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这奶娘一心盼着自己奶大的小主子日后能够荣登大典,自己也好再跟着沾几分光。

若是圣上真有了亲生子,这到手的一切不就没了吗?荣华富贵当真是能够助长人的胆气和野心,这奶娘找着机会,偷偷将自己的猜想传给了顺郡王。

顺郡王的心里,只会比这奶娘更盼着自己儿子当皇帝,一接到这消息,顿时就急了,连忙派人去查。

这一查,果然证实奶娘的猜想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养老多年的勇毅侯突然离了京,除了事关皇帝子嗣,还有什么事能够劳动他大驾的?!眼看到手的皇位就要丢了,顺郡王不知是鬼迷心窍,还是恶从胆变身,竟打算斩草除根!却说另一边,安荣昌查到徐氏母子的存在后,没有勇毅侯的命令,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暗中派人保护他们。

徐氏耳聪目明,很快就察觉到了周围有人盯着他们,她又不知安荣昌的来历,压根没有想到他是隆庆帝的人。

徐氏想起之前曾经威逼利诱她的郑有财,又想起当年被一把火烧死的外祖一家,越想越害怕,竟趁着夜色,从狗洞爬到了邻居家,躲在邻居家装柴火的牛车里,悄悄跑了。

等安荣昌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徐氏母子已经上了船,飘在了大江之上。

与此同时,顺郡王也查到了徐氏母子的下落。

得知母子二人上了江面,顺郡王当即大乐,果然是天助我也!他立即派人买通了锦州水匪,务必要将徐氏女子截杀在江面上,这样,就算皇兄查起来,也只会以为是徐氏母子运气不好,死在了水匪手里罢了。

巧合的是,顺郡王找到的水匪,正是任一刀。

等安荣昌等人驾着小船追上徐氏母子所乘的货船之时,却晚了一步,那徐氏为保护儿子,身中数刀,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看到安荣昌,徐氏紧紧握着他的手,留下一句救我儿,便咽了气息。

安荣昌连忙翻开徐氏,查看被她压在身下的小皇子。

小皇子被母亲挡在身下,却还是中了数刀,奄奄一息。

安荣昌一见到小皇子如此惨状,当即头皮发麻,小皇子的命若是不保,他安家满门陪葬尚且不够,只怕还要连累勇毅侯!大怒之下,安荣昌发号施令,要留下那水匪活口,务必问出背后指使之人!有安荣昌在,任一刀这等水匪,便是插翅也难逃,而当务之急,却是如何保下小皇子!说起救人,安荣昌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便是秦越。

恰好此时船已靠近桃溪镇,一上了岸,他便马不停蹄地带着人直奔秦越府上而来。

而秦越果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总算将小皇子从阎王爷手中抢了回来!听完安荣昌说完这些日子惊险的过往,饶是安林路这样胆大的,看向床上那少年之时,也不由紧张地吞了口口水。

这可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儿子!他能不紧张吗?可秦越却面不改色。

安荣昌自然是留意到了秦越的神情,不知为何,见他这般淡然,他的心情也略宽松了一些。

这次,是老夫我大意了,害得徐娘娘命丧水匪之手……因徐氏没有册封,可又生下皇子,所以安荣昌只好含糊地唤她一声徐娘娘。

若是小皇子再有不测,我安氏满门,只能以死谢罪了!听到这话,安林路蓦地转身,竟是对着秦越单膝下跪,满脸肃容道:义兄,今日之恩,林路日后定当衔草以报。

若有违誓,就叫我天打雷劈!这满门救命之恩,可比治他腿疾的恩情,重上一千倍,一万倍!若说之前安林路对秦越,是有几分知己兄弟之情,如今却是恩重如山,秦越便是要他立刻去死,他也绝无二话。

你这是做什么?!秦越连忙去扶安林路。

一旁的安荣昌却说:他应当跪你的。

就连他这老头,也该给秦越磕头才是!秦越像是看出了安荣昌的想法,连忙出声制止:一个林路折我寿就够了,您老人家若是为了我好,便收了您心里那念头。

安荣昌这才罢了。

究竟是谁要暗杀小皇子,如今还不得知。

小皇子的身份,暂时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安荣昌面色沉重地看向秦越,如今,我也不放心将小皇子交给其他人照顾,越儿,只怕要辛苦你了。

秦越郑重点头:您放心,我这里鲜少有人来往,不会惹人注意的。

好,把人交给你,我便放心了。

安荣昌得到秦越的许诺,总算松了口气。

他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又看了一眼昏睡中的小皇子后,便转身离开,自去审问那些胆大妄为的水匪。

安荣昌跟随勇毅侯多年,能从他手里讨得便宜的人没有几个,这些水匪哪里吃得住他的手段,没多久便将所知道的事都吐了个干净。

那任一刀只知道找他们截杀那对母子的人,是京城口音,其他却是一概不知了。

这线索,却也不是全然无用。

徐氏在江南安然度过十余年,怎会惹到京城的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人知道了她与隆庆帝的关系,想要在隆庆帝将小皇子接回之前,除掉他们母子。

这京城之中,对皇帝亲生子如此忌惮的,能有几个?此事事关重大,安荣昌立即飞鸽传书,将此事告知勇毅侯。

顺便,在审问任一刀的时候,安荣昌倒是还有了意外收获。

原来这小子就是孙儿信中所说刺杀秦越的匪徒?!安荣昌顺带将此事也给审了,这一审,就拽出了秦康这个人。

亲叔叔买通水匪刺杀亲侄子?!这件事,若是旁人知道,恐怕还会有几分迟疑,会不会弄错了?可偏偏安荣昌刚刚经历了小皇子差点被杀一事,深知在权势利益面前,血脉亲缘算个屁!究竟要如何处置,还是得问过秦越这个当事人。

安荣昌便将审讯结果告诉了秦越。

得知是秦康买凶,秦越有些惊讶。

他倒不是意外秦康竟会做出这种事,只是这被抓出来的人,却与他想象的有点不太一样。

看来,有的人,比他想象的还要狡猾,藏得也更深些。

犯罪伏法,既如此,一切就按律法办吧。

秦越这话一出,安荣昌当即明白他的意思,立即就让人抓了一个不甚要紧的水匪啰啰,押送去了县令府衙。

作者有话说:来,留个脚印吧!◉ 54、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