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靠医术考科举 作者:莳文 > 第五十二章、除夕宴

第五十二章、除夕宴

2025-04-03 04:38:13

除夕之夜, 秦越府中,虽不能大办,却也意思意思地准备了一番。

梁大谷白日里回去看了四叔一家, 不到暮色便又赶了回来。

安林路虽嘴上没说,可一整日都在门口徘徊,一直望着路口的方向。

秦越知道,这小子是想家了。

也不知道祖父究竟是回去办什么事, 怎么去了这么久也不回来。

秦越看着这小子嘴硬的模样, 忍不住好笑:前些日子问过你, 要不要回丹州过年,你为何拒绝?安林路回头没好气地看着他:我要是走了,你一个人再遇到刺杀怎么办?那群匪徒还没抓着呢!他放弃了回家团圆的机会, 可不是为了他吗?真是不识好人心!见惹恼了这小子, 秦越连忙顺毛捋:我知道,我这次能够化险为夷,全是你的功劳。

后面请来守备军, 又让刘大人如此尽心地搜捕,秦越自知没这么大的本事, 全都是看在安林路的面子上而已。

我才不跟你计较。

被秦越夸了,安林路反而不好意思起来,等抓到那伙匪徒, 问出幕后真凶, 帮你解决这心头大患, 我自会回丹州去。

走吧, 晚膳已经准备好了。

秦越没有揭穿安林路嘴硬心软的一面, 微笑着宽慰了这个逞强的少年, 说不定, 安爷爷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呢。

秦越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却一语成谶!秦家三兄妹,安林路、梁大谷,并上安林路带来的侍卫与周显龙安排的守备军,加起来统共也有三十余人。

晚上的除夕宴分了两处,一处在秦越府上,一处在隔壁安林路原先住的那宅子。

秦越三兄妹因在孝期,不能吃荤腥,可也不好叫其他人也跟着吃素,便在隔壁叫了几桌好酒好菜,让侍卫与守备军轮换着吃了顿好的。

安林路与梁大谷,先去隔壁与那些汉子们喝酒吃肉,安抚好了众人后,才转而来了秦越这里。

秦越见安林路喝得满脸通红,连忙倒了一杯水给他:赶紧醒醒酒。

秦越知道,安林路今日这番动作,全是为了自己。

作为上将军府的长公子,他本不用陪那些军汉侍卫喝酒吃饭,只是因为这些人如今担着护卫秦越的任务,安林路为了让他们更上心些,才会如此安抚。

我做了素馅饺子,待会吃两个吧。

两个哪里够啊?起、起码一盆……安林路说话舌头都大了,还不忘竖起两个手指比划着。

秦越无奈扶额,正想说什么,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本还有些晃悠的安林路立马目光一凛,半身醉意已然散去,目光如小老虎似的盯着门外。

秦越也急忙将秦安秦平拉到身后,警惕地看向外面。

这匪徒难道胆子这般大,竟敢在除夕夜闯门?!就在安林路与秦越胡乱猜测之际,陈汉急匆匆地疾步而来,一向严肃的脸上此刻满是寒霜,比往日还要严峻几分。

公子,上将军来了!一听这话,安林路立马窜了出去。

秦越也急忙跟了上去。

祖父!安爷爷!秦越和安林路一前一后迎了上去,安荣昌此时却顾不得与自己的宝贝孙儿说什么什么,只因他手中正抱着一个满身鲜血的少年!快!越儿,救人!一见这架势,秦越当即正色吩咐:安儿平儿,快去烧热水!越多越好!大谷,去将地窖里的烈酒拿来!林路,你来帮我!好!各人领了命,飞快散去。

安荣昌一路将那孩子抱去了客房,秦越顾不得问这孩子的身份,急忙剪开他的衣服检查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孩子身上,竟大大小小有好几处刀伤。

林路,你先按这方子,去李大夫那里抓药。

秦越飞快地写了一张药方,安林路一接过就立马飞身而去。

秦越替这孩子处理了外伤,又细细上好了药,见伤口不再渗血,这才略微松了口气等到安林路抓来了药,煎好药喂这孩子吃下,此等细节暂且不提,总之,这孩子的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听到秦越这句话,安老爷子这才如释重负地跌坐在椅子上:保住了就好,保住了就好。

安林路活了这些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祖父露出今日这般惊慌的表情,不由惊异地问道:祖父,这孩子,究竟是谁?安荣昌扫了一眼四周,秦越立即心领神会,命梁大谷带着秦平、秦安先去睡觉。

屋内只剩下一老二小,安荣昌这才重重叹了口气。

此事说来话长。

安荣昌这次回去,实则是接到了勇毅侯的密令,寻找隆庆帝流落民间的儿子。

当今圣上隆庆帝,正当盛年,勤勉朝政,美中不足却是膝下空空,目前宫中竟只有一位圣上登基前所生的长公主。

国不可一日无储,早些年圣上还年轻,大臣们心中虽有隐忧,却还未摆到明面上来说过。

可前两年,陛下大病一场,接连五日不曾上朝,这可急坏了那帮老臣,等隆庆帝一恢复朝事,雪花般的折子飞到他的案桌前,竟都是劝他早日过继一个儿子的!自古以来,帝王无子,从兄弟中过继后嗣的,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可哪个皇帝不想将自己的江山传给自己的亲生子?隆庆帝又不觉得自己不能生,毕竟长公主还俏生生地站在那呢,那只能说明,他的子嗣缘分还未到而已。

隆庆帝与大臣们僵持了足足一年,后宫还是毫无动静,无奈之中,只好各退一步,隆庆帝先不过继,却也得先从诸位亲王的儿子里,选一个顺眼的,先接进宫教养。

左挑右选,最终隆庆帝选中了顺郡王年方四岁的次子。

隆庆帝如此选择,自然也有他的考量。

顺郡王乃隆庆帝幼弟,当年储位争夺最激烈的时候,他尚且年幼,不曾参与其中,等他长大,隆庆帝已经坐稳了皇位,顺郡王自然更不敢有任何不敬。

所以,比起其他兄弟来说,隆庆帝对这一向乖觉的幼弟,还算放心,就算选了他的儿子接进宫,想来他也不敢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可隆庆帝万万没想到,他也有眼拙的时候。

这顺郡王当年没有参与争储,那是不想吗?只是因为没有机会而已!而今,偌大的一块饼掉在他的面前,他能不心动吗?!虽未册封太子,可众人眼中,顺郡王这年幼的次子,已是理所当然的储君。

自从次子被接进宫里以后,顺郡王便日夜做着成为太上皇的美梦,在他看来,皇兄驾崩之后,这皇位理所应当就该是他儿子的。

到时候,他便是皇帝的生父,也算弥补了自己没做成皇帝的遗憾。

可万万没想到,隆庆帝突然有儿子了!还是一个已有十岁的大儿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也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当时的隆庆帝尚未登基,只是一位普通郡王,在诸位皇子中也不算显眼。

那一年,隆庆帝奉先帝之命前往江南处理贪腐案。

那些贪官,为了活命,竟派人刺杀钦差。

在驿站之时,隆庆帝遭遇截杀,虽逃过一劫,却连累了同住的一位官家小姐,导致她的侍从尽数被杀。

那小姐姓徐,本是前往锦州为外祖母过寿的。

隆庆帝见她一弱女子孤苦无依,又是自己害得她落得如此地步,得知她也要前往锦州,索性便一路护送。

这二人,一路朝夕相处,又是年轻气盛,不知不觉便生了情愫,却碍于身份礼教,极尽克制。

然而临近江南之时,又一波刺杀从天而降。

这一次,隆庆帝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他的侍卫为了保护他,尽数牺牲,他与徐小姐摔落山崖,多亏挂在一棵老树上,这才幸免于难。

在崖底的日子,二人皆以为命数已绝,终于互呈心意,对着日月拜了天地,在那山洞之中做了夫妻。

许是隆庆帝乃真龙天子,有上苍保佑,他的一个侍卫死里逃生,最终带着人马找了过来。

隆庆帝急着料理江南官场,便命人将徐小姐先送去锦州外祖家,待结束了要务再接她回京。

可万万没想到,那些贪官狗急跳墙,竟查到徐小姐与隆庆帝的关系,趁夜一把火烧了徐氏满门。

可怜那徐小姐就这么香消玉殒,要知道,她与隆庆帝分别之时,肚中已有了他的骨肉。

隆庆帝得知消息,当场吐血,待缓过气来,甚至顾不得掩饰锋芒,以雷霆之势肃清江南官场,震惊朝堂内外。

先帝也是在那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个不声不响的第五子,手段竟如此狠辣。

隆庆帝后来能够在储位之争中胜过诸位兄弟,与处理这一事的雷厉行为脱不了关系,可他虽当了皇帝,心爱的女子与那未出生的孩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之后许多年,隆庆帝虽有三宫六院,却都不曾再有过孩子,他心中甚至觉得,这便是对他护不住徐氏母子的报应。

眨眼便是十年。

隆庆帝都快认命了,也许他这一辈子,就是无子的命吧,可就在他今年生辰之日,锦州知府献上的贺礼中,竟有一块格外眼熟的玉玦,这分明是他当日送给徐氏的定情信物!那一刻,隆庆帝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他立即叫来了最为信任的勇毅侯,请他务必查清玉玦的来历。

勇毅侯远在京城,去路漫漫,生怕耽误了时机,便立即飞鸽传书给了正在锦州的安荣昌,命他先行查探。

这一查不知道,原来当年徐氏并没有死,还侥幸生下一子!作者有话说:捉虫◉ 53、小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