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靠医术考科举 作者:莳文 > 第五十章、狗跳墙

第五十章、狗跳墙

2025-04-03 04:38:13

周显龙但笑不语, 刘璋这话,谁信谁是傻子。

若真是担心,就该连夜赶来, 而不是这会儿才后知后觉。

刘璋也知道自己这话,只能骗骗傻子,面前这几人,哪个瞧着都不像。

可是他除了这么说, 也没别的办法了。

多谢刘大人关心。

秦越适时地开口, 解了刘璋的尴尬。

周显龙虽不大瞧得上刘璋这种文官, 却也还没到非要揭穿别人的地步,只无视了他,再次叮嘱秦越和安林路:有任何事, 立即派人来守备营找我。

安林路点了点头, 表示记住了,秦越却是拱手谢道:辛苦周叔跑这一趟了。

周显龙满意地拍了拍秦越的肩膀,便转身带着亲信走了。

刘璋看了一眼周显龙离去的背影, 不由擦了擦额头的汗,回头关切地望着秦越:贤侄,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为何还惊动了周将军啊?其实,刘璋想问的是,你何时与守备将军搭上了线啊?!他可听见了, 周将军管他叫越儿!而秦越, 管周显龙觉周叔!听这称呼, 能是一般关系吗?!刘璋额上的汗, 刚刚擦了, 转瞬又冒了出来, 他在心里回忆着, 自己与秦越的几次交道,他应当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事吧?对了,他当初虽不大瞧得上秦越,但因为碍于母亲的面子,也没摆县令的架子,后来秦越治好了英娘的恶疾,他夫人也是命人以母亲的名义送了重礼。

他待秦越,即便算不上如子侄般亲厚,刘璋也自认为自己算得上是一位亲民的县令了。

这样想着,刘璋不由微微松了口气,看向秦越的目光中也越发亲近几分。

秦越不知刘璋心中万般杂思,他侧首看了一眼安林路,安林路立即心领神会,起身走到刘璋跟前,略一抱拳:晚辈安林路,拜见刘大人。

刘璋此时哪敢摆县令的架子,连忙伸手将人扶起,甚是热情地问道:快快请起。

说着,他又看向秦越:越儿,这位安公子倒是面生,瞧着不是咱们桃溪镇人氏……这又是哪路小爷啊?刘璋看向秦越的眼神中满是求知欲。

秦越微微一笑:刘大人好眼力,林路乃丹州人氏,半年多年才来的桃溪镇。

这次能请来周将军,多亏了林路。

安林路咧嘴一笑:周叔先前是我祖父的副将,若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贸然劳动他的。

从四品的守备将军,竟只是他祖父的副将!刘璋心头一跳,真切地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小爷,年纪虽小,来头却是一点都不小!刘璋忙拱手请教,脸上满是谦逊之色:不知安公子祖父,乃是哪位大人?下官日后见了,也不至于失了礼数。

我祖父,乃昔日勇毅侯麾下上将军安荣昌,刘大人兴许没听说过吧?刘璋一脸肃容,眼中尽是敬意:安将军的大名,下官如何不知!昔日锦州水匪之患,正是安将军率军镇压,这才有了桃溪镇老百姓如今的安居乐业!下官心中又是敬佩,又是感激!说着,刘璋对着安林路竟是一个作揖,安林路连忙敏捷地避开。

刘大人这是作甚?!安林路虽顽劣,却也知道,哪有长者给晚辈行礼的道理?刘璋却道:这个礼,是敬安将军的。

还请安公子代为转达。

安林路连忙扶起刘璋,说道:刘大人的心意,我会代为转达的,这礼,待日后见了祖父,您再亲自对他行吧。

一听这话,刘璋立即闻弦歌知雅意,面色带喜地问道:安将军还要来桃溪镇?安林路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我与义兄遭到刺杀,祖父接到了信,自然会尽快赶来。

安林路故意说得含糊,果然刘璋理所当然地认为,那匪徒的目标是安林路,秦越不过是因为身在旁边,被牵连了而已。

一听安林路这话,刘璋心里咯噔一声,他一时得知安林路的身份过于震惊,竟忘了正事了!究竟是哪来的匪徒,竟敢在本官的管辖内行刺杀之事!刘璋怒声喝道。

刘璋的愤怒,倒也不是演出来的。

他是真的气愤。

若是上将军的孙子在自己的管辖之内丧命,他焉能不受牵连?!本官这就回去,定要查出这胆大妄为之徒!虽说有守备军出马,可刘璋这个县令也不能当无事人一般,哪怕是做样子,他也该装一装,何况,刘璋又是真心想要接机搭上安荣昌这条人脉,更是急于表现了。

见刘璋这么说,安林路微微挑眉,客气道:那就辛苦刘大人了。

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刘璋也没再久留,当即提出告辞,转身出了秦越家门。

上了马车后,刘璋一下软了腿,直接跌坐到了车里,得亏李师爷搀扶,这才没有磕了脸。

哎呦大人,您可要当心啊!李师爷连忙将人扶好坐下。

刘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虽是隆冬,可他今日却是沁湿了里衣,着实……出人意料啊!回去以后,立马调集人马,城里城外,给本官搜!掘地三尺也要抓住那伙匪徒!李师爷还是头一回见自家大人如此严厉地发号施令,不由惊道:大人,究竟发生何事了?!方才,陈汉只放了刘璋一人入内,李师爷等在门外,是以并不知道里面发生的事。

听到李师爷这么问,刘璋一把抓住他的手,目光竟是亮得惊人:本官等了多年的机会,兴许就要来了!李师爷身为刘璋的心腹,自然知道刘璋口中所说的机会到底是何意。

刘璋原是小富之家出身,三十多岁中的进士,后来就被外派为官,至今已经做了三任县令了。

前两任县令,皆是在苦寒之地,即便刘璋踌躇满志,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得了个中不溜的评测,别说升官了,能养活家口就算不错了。

直到那时候,刘璋才明白,原来这官场上,并不是光靠能力就行的,与他同期的进士,名次也相差无几,只因为是官宦之家出身,朝中有人脉,第一次就被外派到了江南富庶之地,因在任上出了三个进士,直接就被调回了京城,任国子监祭酒。

可怜刘璋小门小户出身,到了官场上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孤立无援的滋味,当真是难受得紧。

他这桃溪的县令之位,还是他母亲卖了祖宅,替他周旋而来的。

要知道,虽也是县令,可县令与县令之间,却也差着十万八千里。

桃溪镇这种江南富县,多的是人挤破了头也要抢,要不是他母亲孤注一掷,他如今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苦哈哈地吹着冷风呢!从那时起,刘璋便在心中发誓,定要做出一番业绩,好好回报母亲大恩!可是现实总是比想象得残酷的多,尽管刘璋有心结交上官,可他能接触到的上官本就不多,即便有所接触,人家又为何要对你一个小小县令刮目相看?是以,这些年,刘璋一一直都在等这个机会,就等着哪一日,自己能够抱上一条粗大腿!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上将军安荣昌乃勇毅侯麾下心腹干将,虽因年纪已高,荣养归乡,可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功勋却是做不得假的,即便是刘璋这样的文官,也能说出好几桩安荣昌杀敌败军的轶事。

你可知,方才里头,有谁吗?刘璋压抑着心头的激动,目光炯炯地问李师爷。

李师爷心头发紧,颤声答道:大人的意思是,难道除了周将军,里面还有别的上官?李师爷明白,只一位守备将军,还不至于让自家大人如此激动。

倒也不是上官。

刘璋勾唇一笑,却是丹州上将军府的公子。

可是那位曾率军镇压锦州水匪的上将军?李师爷震惊问道。

正是那位老将军。

刘璋的心跳略平缓了些,目光却依旧亮得惊人。

周将军之所以会亲自来此,便是因为这位公子在这。

李师爷恍然大悟:难不成,昨夜的匪徒,刺杀的便是安公子?!刘璋点了点头:若是这次我能抓住刺杀安公子的匪徒,说不定,就能与上将军府结下一份人情!虽说本朝重武轻文,可也得看看这武官是谁。

勇毅侯乃先帝最信任的臣子,驻守边关多年,多次击退南下的突厥人,而安荣昌便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同样也是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这两位老爷子都已年事已高,远离朝堂,可他们的名字,便是当下最傲气的书生听了,也得肃然起敬。

他若是能够搭上上将军府,得老爷子一句夸赞,比他在任上勤勤恳恳干上五年还要管用得多!听刘璋这一番分析后,李师爷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当下便摩拳擦掌道:大人请放心,府衙上下定会竭尽全力,尽快找出刺杀安公子的匪徒!刘璋与李师爷都没有怀疑,因为用脚指头想也是,比起秦越这一介白身,安林路这般出身的公子,才更有刺杀的价值吧?与此同时,安林路正不解地问秦越:那些捕快此时全城搜捕,岂不是会打草惊蛇?秦越却勾唇一笑,淡然解释道:我正是想要让那幕后之人知道,他的计划不但失败了,还惹出如此大的动静。

你就不怕他狗急跳墙?安林路更是不解。

我就是要他着急,急了,才能露出马脚啊。

秦越眯起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有话说:◉ 51、任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