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小寒, 天气便一日冷过一日。
江南的冬天,分外难熬,对于自小生长在丹州的安林路而言, 更是如此。
你们锦州的冬天,未免也太冷了些。
安林路走进书房,一边搓手一边抱怨着。
丹州在锦州之南,又靠海边, 一年四季虽算不上温暖如春, 却也是温度适宜, 决不会像江南这般冷彻入骨。
距离他初来桃溪镇,已过去了小半年,他和梁大谷的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虽还不能剧烈运动, 但是正常行走却已经没有问题,稳健的步伐压根看不出曾经受过伤。
安荣昌一去不回,只给安林路回了一封信, 叮嘱他好生听秦越的话,又按孙儿嘱托, 命人带回了许多姑娘家的首饰衣料,另有上好的笔墨纸砚与古籍若干,这却是给秦越的谢礼。
安林路在秦家也住的习惯了, 每日一早便与梁大谷自行来书房上课。
这才小寒, 便这般冷了, 不知到过年会如何。
安林路脱了身上的大氅, 随手递给了身后的梁大谷。
梁大谷却是早已习惯, 依旧一身轻薄短打装扮, 丝毫看不出一丝冷意。
往年的冬天, 他都是在码头上扛包的,吃不饱穿不暖,哪有今年这样舒服,不仅不用干活,一日三餐有着落,还能跟着公子学认字。
二哥,给。
秦安早已准备好了汤婆子,见到安林路便递给了他。
哎呦,还是我们安儿最知道心疼二哥。
安林路看着乖巧的秦安,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直接笑成了两条缝。
今日有客人要来,你们自管温习昨日留下的功课。
一看人到齐了,秦越便布置了今日的任务。
每个人的功课都略有不同。
梁大谷自然是最简单的,从当初的每日认十个大字,现在已经进化到每日习读简单的《千字文》。
而秦安是女孩,虽不必考科举,但是秦越还是希望妹妹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识,便每日让她研读史册、地理游记,期望她能够博古通今,开阔眼界,哪怕日后她不能亲眼去看看这宽广的世界,也希望她能够拥有一颗宽阔的胸怀。
剩下两个,秦平自是日后走科举的路子,妥妥的文官预备役,而安林路则相反,他们一家子都是行伍出生,他必然是要继承家业,走武官的路子,秦越对他们每日的功课,也进行的相应的调整。
秦安的功课,主要是根据当日族学的夫子给的教学参考,另有秦越自己布置的小部分课外作业。
秦越不希望他成了死读书的书呆子,日常民生、农活、商贾之事,也都要他去了解、去学习。
而最抗拒读书的安林路,当真是能气死夫子的小霸王,秦越索性就将他要学的那些军策兵法都变成了连载故事,一改原本的枯燥乏味,这小子只看了一章便着了迷,每日缠着秦越要下一更。
安林路自己看了还不够,又绘声绘色地给半文盲梁大谷讲解,有时候秦平也会被吸引过来,与他们一同想象那小将军在万千敌军之中浴血奋战的故事,当真是热血沸腾,情难自控。
可以说,秦越当真是将因材施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如今,这四人已经习惯了听到秦越要招待客人,四人齐齐应了一声后,便各自忙起了自己的功课。
秦越并不限制每日做功课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剩下时间便可自由支配,所以四人的学习效率一个比一个高,毕竟学完了就可以玩耍,谁不乐意呢?看到四人埋头学习,秦越略勾了下唇,转身去了前院。
今日来的客人,是周掌柜父子。
周家耀的伤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如今总算是大好了。
周掌柜便于几日前送了拜帖来,说是要带着儿子亲自登门致谢。
恩公!周家耀一见到秦越,立马三两步向前,利索地跪下磕头。
秦越连忙将人扶了起来:这是做什么?周掌柜腿脚慢两步,一边走一边笑道:应该的应该的,这小子,就是给恩公磕三百个响头也不为过。
说着,周掌柜也走上前来,对着秦越也要磕头道谢。
秦越连忙扶住,无奈笑道:周掌柜若非要这样,日后我便不敢见你们了。
听到秦越这般说,周家父子这才没再坚持。
这些小小心意,还请恩公笑纳。
周掌柜身后,跟着几位仆从,手中皆端着谢礼,有白银也有文房四宝,想来也是花了心思的。
周掌柜实在是客气了。
掌柜的帮忙立了无名功德牌,已是谢过了。
秦越想要推脱,却推脱不得,正如周掌柜所说,秦越的救命之恩,便是要了他们全副身家也不为过,何况只是小小谢礼。
最终,秦越无奈只能收下,他知道,他若是不收,周掌柜父子反倒不安。
果然,一见秦越点头,周掌柜顿时笑开了花。
事后,周掌柜都调查清楚了,是那个伙计交代错了尺寸,又怕东家责罚,便谎称是铁匠记错了,拉着他这不成器的儿子来找铁匠理论,这才有了后面那一番意外。
周掌柜是如何处理伙计的,自不必细说,而周家耀经此一遭,明显稳重了许多。
周掌柜虽心疼儿子吃尽苦头,但是也觉得这未免不是福气。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我原就担心他这性子,最是耳根子软,现在吃了大亏,日后总不敢再莽撞行事了,我也可以安心将这份家业交给他了。
周掌柜乐呵呵地说着。
秦越听着周掌柜的话,心中也不由敬佩他的乐观心态,也难怪当日他一说和,周掌柜就愿意放过铁匠。
好人必有好报。
周公子甚爱读书,子承父业,定会好生经营印书坊。
在秦越看来,兴趣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义。
周掌柜一听这话,却苦笑起来:秦公子真是说笑了,他看的那些杂书,也好意思说是读书?我也不指望他考功名了,能将印书坊守好就行啦。
这话倒是真的,秦越去探望过几次周家耀,每每都能撞见他趴在床上看话本杂书,对于四书五经之流,他却是沾手就困。
想来,周掌柜早年也曾是指望这儿子读书科考,改换门楣的,只是事实胜于雄辩,他这儿子压根不是读书的料,最后才决定还是趁着自己还能动弹,赶紧让儿子接掌家业,他还能再手把手教他几年。
然而秦越却不认为人生在世,只有科举这一条路。
周公子喜爱杂书闲谈,也不算件坏事,起码市面上时兴什么话本,他总是第一个知道的,也便于印书坊开工嘛。
秦越不过是一句宽慰话,却让周家耀陷入了深思。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了侍卫的通传声:公子,有一位姓牛的壮士求见。
这侍卫,自然是安荣昌留下来保护安林路的,原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因伤落下了残疾,才被安荣昌收做上将军府的侍卫。
只是安林路如今驻扎在秦越家中,这侍卫们也就转而守起了秦家的门。
姓牛?秦越恍然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说的是牛铁匠。
还真是巧了,双方当事人竟撞上了。
秦越担心周掌柜见了牛铁匠不愉,沉思片刻,开口道:周掌柜,外头求见的,正是当日那铁匠。
若是您觉得不便,我便让他改日再来。
周掌柜和儿子对视了一眼,见儿子面上并无不妥,这才笑着说道:时过境迁,如今家耀也没什么大碍了,有何见不得的。
既然对方都这么说了,秦越便没什么好避嫌的了,直接命人将牛铁匠请了进来。
牛铁匠步子飞快,几乎是一路小跑进来的,一见了秦越便噗通跪下,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快到秦越都来不及反应,一旁的周家父子也看的有点懵。
铁匠叔,你这是做什么?!秦越连忙将人扶起来,牛铁匠却是眼含热泪,坚持不起。
他那般粗壮一个人,他要是不肯起,秦越实在是拿他没有法子。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秦越拧眉问道。
听到这话,牛铁匠又是对着秦越磕了三个头,那声响,震得一旁的周掌柜都忍不住抚心窝子。
秦公子,我家娘子有喜了!牛铁匠仰起头,额头磕得通红,可那眼中却满是狂喜之色。
您就是我老牛的再生父母!您是大慈大悲的送子观音!您的大恩大德,我不知道怎么回报!以后给您当牛做马,随便都行!牛铁匠情绪激动,说话颠三倒四又粗俗,但是一旁的周掌柜和周家耀还是听明白了。
原来是这铁匠夫妇多年无子,却在经过秦越一番诊治后,那铁匠娘子终于有了身孕。
周掌柜不由看向秦越,只见他面色平静,似乎对此不以为意,目光不由越发恭敬。
不仅能够从阎王爷手里抢人命,还能跟送子观音一样送娃娃,这可真是……太厉害了!周掌柜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十分正确,当初秦越帮着牛铁匠说和的时候,他虽心里不痛快,却还是答应和解。
现在看来,于秦越交好,远比出了那口恶气来得重要。
这样想着,周掌柜立即笑眯眯地恭喜牛铁匠:这可是大喜事啊!秦公子当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牛铁匠此时才发现,原来这厅堂里竟另外还有两人,还是差点被他害了性命的周家父子。
周掌柜……周少爷……牛铁匠满脸通红,又羞又怕,一下结巴起来,对不住……是老牛我对不起你们……作者有话说:已经连续好几天卡文了,感觉看的人也没几个,抱紧小脑袋哭唧唧。
◉ 46、话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