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靠医术考科举 作者:莳文 > 第四十章、拦路虎

第四十章、拦路虎

2025-04-03 04:38:13

秦放与卫氏得知儿子回来的消息, 全都惊得起了身。

卫氏急忙往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忍不住回头哀求道:老爷, 轩儿这次秋闱失利,心情定然不好,您切莫再苛责于他了。

秦放抿了下唇,蹙着眉点了点头, 算是应了。

卫氏这才放心地出了门。

不一会儿, 母子俩便相携而来, 卫氏双眼通红,想来是见到儿子时已哭过一场了。

秦轩明显瘦了许多,见到秦放后, 当即便撩起衣摆, 跪了下去。

不孝子秦轩,有负父亲期望,羞愧难当, 更无颜面见列祖列宗……秦轩重重磕了下去,发出清脆的响声, 没有秦放的吩咐,根本不敢起身。

卫氏站在一旁,心疼儿子, 却也不敢出声, 在这个家里, 凡是关于科举上的事, 谁也不敢置喙秦放的决意。

许久之后, 秦放才出了声:起来吧。

秦轩这才摇摇晃晃地撑着身子站了起来, 一旁的秦松连忙扶住了他。

你信中说, 你是考前染了风寒,这才导致最后一科没了章法,败北而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秦放见儿子虽瘦了许多,但比想象中惨无人样的模样要好上许多,忍不住质问道。

秦轩垂眸,纤长的睫毛微微颤抖着:是儿子无能……秦松连忙跪下请罪:老爷,要怪,您就怪老奴照顾不周,这才导致大少爷得病,误了秋闱……说着,秦松哐哐哐地对着秦放拼命磕头,那声响,几乎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房上。

父亲,其实,也怪不得他。

秦轩咳嗽了一声,对着秦松摆了摆手,秦松终于停了下来,却还是埋着头,一声不敢吭声。

我生病,并非秦松照顾不周,而是另有原因。

秦轩的话一出,秦放与卫氏都不由震惊地看向他。

卫氏急切地拉着儿子的手问道:莫非,是有人要害你不成?!也实在怪不得卫氏会这么想,为了儿子此次秋闱,他们可是做足了准备,不仅将伺候多年的秦松派着跟了去,身边另有书童小厮若干,就怕照顾不周,这般周全之下,儿子又怎么会轻易得了病呢?秦轩对着母亲安抚一笑,随即抬头看向了父亲:我病了许久也不见好,秦松便请了一位法师来……秦轩将自己生病一事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尤其提到了那位法师说过的话。

他说……我与秦越命数相通,一盛一衰,他好,我便不能好……说到这里,秦轩几乎咬断了后槽牙。

竟还有这种事?!卫氏当即惊呼出声。

额头上还挂着血的秦松为了脱罪,更是添油加醋:那位法师是当地有名的,许多达官贵人都请他算过命数,想来他的话是不会出错的!秦轩也赞同地点了点头:我回乡祭祖之日,确实遇到了秦越,自那日起,我便觉得心口闷闷的,等到了苏城,便一病不起。

只是那时候尚未遇到法师,只以为是自己不当心,才染了风寒……竟是他挡了我儿的命数!卫氏越听越觉得是那么一回事,你和他,自小便被人拿来比较,过往之日,都是他压你一头,你不得不退让于他。

好不容易,他家遭了灾祸,他被人踩进尘埃,你才得以冒头,进了白鹭书院。

可最近,也不知怎的,他又洋洋得意起来,你可不就倒了霉?!卫氏在外头行走,也是听过秦越名声的人:我听说,他近来还与县令大人攀上了关系,名声越发玄乎,好些人说他是神仙弟子,说起他时,都带着敬意。

见夫人也这么说,秦松连忙在一旁拱火:正是如此!那法师说了,咱们大少爷的运道,被那秦越夺了,这才会临考之前出问题!都是他害的!秦放一言不发,可沉思的眉眼间,已然有了几分相信。

自从见了那法师之后,大少爷的病情就一日好过一日,这法师当真是有几分本事的。

老爷,您切莫怪罪大少爷,这真的不是大少爷的错啊!秦松又砰砰砰地磕了几个响头,地上也沾染上了几丝血迹。

那我得去灵山寺,请住持好好做法!决不能让这秦越害了我儿!卫氏焦急不已。

罢了,起来吧。

秦放终于开口,拧着眉摆了摆手,我有些话,要单独问轩儿,你们先出去吧。

卫氏担忧地看了儿子一眼,却还是听话地带着秦松退了出去,还贴心地为爷俩关上了门。

今日之事,不要再对其他人说起。

秦放脸色阴沉地叮嘱儿子。

秦轩连忙应是。

玄学命数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与这秦越,如此犯冲,可见当初决意除去他,是对的。

只可惜……秦放眯起眼,语气阴森,……屡次让他逃脱,终成心头大患!秦轩沉默不语。

室内寂静一片。

看样子,还是得尽快除去这个祸害……秦放低声自语。

秦轩眉宇微跳,却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身为人子,哪能违背父亲之意?好了,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休养。

你娘子也十分担心你,先去看看她吧。

是。

秦轩拱手告辞。

*后院里,姚珍儿心情忐忑,坐立难安。

娘子,姑爷既已平安归来,您也不必如此担忧了。

绿盈忍不住在一旁劝道。

姚珍儿却依旧拧着眉,心中愁绪难以释怀。

秦轩生病的消息,婆婆许久之前就告诉她了。

姚珍儿一听就坐不住了,当时便想赶去苏城,亲自照顾,却被婆婆拦了下来,说是没有让她一个年轻娘子自己一人出远门的道理。

秦府规矩森严,哪怕姚珍儿心急如焚,却还是只能待在府里,日盼夜盼,好不容易才将秦轩给盼了回来。

秦轩回来,定然先去拜见父母,最后才回她这里。

姚珍儿如今竟也习惯了。

她总是被放在后头的那一个,可她却也没有任何不满的自个,毕竟孝顺父母,人之常情。

她作为妻子,不能有任何怨念,更不可因此责怪丈夫,否则,就算告到天王老子那里,也是她无理取闹。

等待的这些日子里,姚珍儿翻来覆去想了许多事,越发觉得不能继续这样下去。

秦轩去白鹭书院读书,一去便是半年,一眨眼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他们夫妻完整的相处时间竟还不足十日。

古话说得好,见面三分情,再这样下去,别说是子嗣了,就连夫妻情分也要没了。

何况,秦轩这样一个年轻男子,哪能身边真没有女子,万一让哪个丫鬟侍女爬了床,先弄出个庶子来,那时候才是后悔莫及呢!姚珍儿思来想去,心里生出一个念头:她想跟秦轩一起去苏城!可这事,不是她一人说了算的,以她对公婆的了解,是决不会轻易同意的,所以,只能让秦轩帮着说道。

只是……秦轩会同意吗?姚珍儿心中隐约没有什么底气。

又或者,可以让她爹娘帮着说和!对哦,秦轩总会给她爹娘几分面子,倒不如找个机会,让爹娘出面帮着劝劝!正胡思乱想中,丫鬟快步进来通传:娘子,大少爷回来了!姚珍儿连忙起身,迎了出去,却差点没有认出迎面走来的人。

秦轩,竟瘦成了这样!姚珍儿心下一痛,也顾不得其他许多杂念,只担忧起他的身子来:这大病一场,竟瘦了这么许多。

早知道,我便该亲自去苏城照顾你的。

她眼中的关切不似作假,秦轩也就顺势微笑道:如今已经好了,让娘子担忧了。

两人难得有这样气氛温和的时候,姚珍儿也不傻,没在这时候扫兴,一边让丫鬟去端了早就准备好的补汤来,一边关切地问起秦轩的身体情况。

一时间,小夫妻之间倒是难得的和睦。

不管外头有多少风言风语,此时的秦轩确实感觉到了久违的安心。

可这和谐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

姚珍儿服侍着秦轩喝了补汤,犹豫了一会后,还是说出了心中所想:相公,我们成婚已经快小一年了,我也不曾回过家中,你难得回来,不如陪我回一趟娘家,可好?这本是一个寻常的请求,可偏偏姚珍儿在此时提出来。

秦轩秋闱败北,就连回府都格外低调,姚珍儿却在此时要他同去姚家。

只用脚指头想,秦轩也能想到,到了那时,定有许多人要问起他这次秋闱的事。

一想到这里,秦轩淡了脸色,语气却依旧十分温和:娘子可是想家了?可惜不巧,我这身子不争气,待好全了,再陪娘子回去,可好?姚珍儿能说不好吗?最终,回娘家的事,只能搁置。

虽然秦轩低调,可他回来的消息还是传扬了出去。

安林路的腿虽还没痊愈,可他爱热闹的性子却已经恢复如常,这桃溪镇上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秦越也忍不住感慨,过去这三年,也难为他能把自己憋在房间里,可见瘸腿一事对他打击真是不小。

义兄,我听说这秦轩回来,连面都不敢露,肯定是觉得丢大脸了。

安林路忍不住幸灾乐祸。

秦越不以为意。

科考失败,再正常不过,如秦轩这般年纪的,若能一举得中,那才是万中无一。

三年之后,他自可以重头再来。

到那时候,他也才是弱冠之龄,堪称年少有为。

三年后,你不也能考了吗?到那时,两虎相争,可就好看啰。

安林路开玩笑地说着。

却不料,一语成谶。

作者有话说:求脚印求灌溉呀呀呀~~~◉ 41、谈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