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傻子, 都知道学门手艺技术肯定是好事。
村里其实有不少年轻人都想学手艺,可那也得有门路,还得花钱。
村里人这么穷, 哪里舍得花钱,更没法找到门路。
现在小妹对象竟然给他们找了这样的好事。
杨家几个哥哥谁能不激动?不说杨家大哥、三哥、四哥激动,大嫂洪小娟和三嫂王蓉心里也十分高兴, 恨不得立马替自家男人赶紧答应下来。
这样的好事还用想么?杨母虽然也知道这事对几个儿子都是好事, 可几个儿子都去学修车开车家里活儿咋办?再说现在家里出一工人一家都十分光荣,她哪里敢奢望自家几个儿子学了开车修车就能去当工人。
杨母越想越不靠谱,道:闺女, 你哥几个学了修车开车也没法当工人啊?浪费时间学开车修车有啥用呦!杨父跟杨母想法不一样,首先他就是有手艺的人, 知道有一门手艺傍身还是十分吃香的。
当初他能娶到自家老婆子,还不是他岳丈、丈母娘觉得他是个木匠。
以前他也想过让几个儿子跟他学木工, 当时老大跟着学了好长一阵,后来家里忙着赚工分, 老大学木工这事也就暂时落下了。
老三老四对木工不感兴趣, 从没学过。
杨父想着要是自家女婿真给在县城什么家具厂弄了个工人名额,他这岁数已经不小了, 估计干几年就得退休了。
工人这样的好工作他可舍不得干几年就退休, 怎么都得找到儿子传自己衣钵。
老大就挺不错,当初学木工还挺有天赋的。
所以杨父当即道:闺女,老大跟我学木工, 你三哥、四哥去县城学开车修车咋样?杨父这话打算谁能听不出。
大嫂洪小娟可高兴了, 家里就只有她家男人同爹学了木工, 以后杨父的工作当然是落在她男人头上。
一想到自家男人能当工人, 大嫂洪小娟乐的眼睛都笑眯成缝了, 心情甭提多激动。
哎呦,以后她男人就是工人了。
赶忙先替自家男人应下:爹说的对,当家的还是跟爹学木工,修车开车你们大哥肯定不行!杨家大哥憨厚挠挠后脑勺,他没啥主意,听他爹的准没错。
三嫂王蓉心里却不是滋味。
学技术虽然好,可哪里有当工人好?三嫂王蓉心里十分后悔自家男人当初咋没跟着自家爹学木工哩?要不然以后爹那工作她男人也有份。
三嫂王蓉肉疼的心肝疼,她也想大方点,可这是工人名额顶顶珍贵,可不是大白菜。
要是她男人能当上工人,又能吃商品粮还有工资,据说县城工人工资都有几十块钱哩。
这多大笔数目呦。
她娘家也会高看她几眼。
现在好了,全便宜大哥一家了。
三嫂王蓉瞪了自家男人一样,杨三哥被自己媳妇瞪的一脸懵,压根不知发生了啥事。
树影觉得她爹打算挺好,比她考虑更周全,三哥四哥去学开车修车,大哥去跟她爹学木工,以后还能继承她爹的工作。
树影点头:爹,您的打算我觉得挺好!见自家闺女同意他的想法,杨父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
他这人一碗水端平,也不想自己几个儿子因为一个工人的名额闹内讧,明白说道:你们妹婿给我找的是县城家具厂的工作,除了老大以前跟我学了木工,老三、老四全没学过,这份工作几年后我也只能传给老大了!杨三哥和四哥虽然羡慕以后自家大哥能去当工人,但他们也能学技术。
再说他们爹说的也没错,他们也对木工没啥兴趣。
比起大嫂洪小娟的激动高兴,三嫂王蓉心里可难受了,可难受也没啥办法。
杨父又冲自家闺女表示他工作前几年一半的工资还女婿,县城工具厂一个工人名额要多少钱,到时候杨家还多少。
总之,她闺女还没嫁他女婿,没道理让他女婿当杨家的冤大头哩,万一以后女婿看低他闺女咋办!杨母对杨父的话没啥意见。
树影没想到杨父会为她考虑到这个地步,心里十分感动,她当初就想好了。
她爹娘的钱她是坚决不会要的,至于以后工作落在她大哥头上,还是要给钱的。
树影干脆建议以后这份工作她大哥顶上去了后,再用他一半的工资还。
杨家大哥和大嫂洪小娟哪里不知道自己占了大便宜,小妹这建议他们也是接受的。
杨家大哥当即表示等他继承了杨父的工作,就还钱。
杨父犹豫片刻也同意,实在是家里穷,拿不出一大笔钱,再说他还不知道他工资多少哩。
杨父为以防万一,还让杨家大哥得打上欠条,不过打欠条这事得等他去了县城工厂,了解行情再说。
树影倒是不想因为欠条伤家里和气,有他爹娘这么护着她,她大哥大嫂哪里敢不还钱!杨家大哥是个老实人,对自己爹要求打欠条没啥意见,这样的好事,大嫂洪小娟更不敢有意见。
对比木匠活儿,杨建章倒是更想学开车修车。
杨建章最果断,当即道:小妹,我听你的!三嫂王蓉也忙道:你三哥也听你的,小妹!三嫂王蓉现在发现家里最有主意的竟然是小妹。
树影问道:三哥,你想学开车修车么?还是想学其他啥技术?要是她三哥对开车修车不感兴趣,她也不会硬逼,以后再帮她三哥找个技术活师傅就是。
杨建东嘿嘿笑了两声,在自己媳妇瞪眼下,忙道:小妹,我也想学修车开车!杨母不大高兴冲杨父:老头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去县城了,家里活儿咋办?工分咋办?在杨母眼底,最重要的还是家里田地的活,老大还好,可老三老四学开车修车又不能当工人有啥用?树影哪里会不知道自家娘想法,回杨母的话:娘,我听说村里有一台坏了拖拉机,这不我想着三哥四哥学会开车修车了,万一学成后能把村里拖拉机给修好哩,到时候三哥、四哥也能靠开拖拉机、修拖拉机挣工分了,可比干活轻松的多!树影这话听的杨家所有人一亮。
最高兴激动的还是杨三哥、四哥,刚才杨三哥、四哥还觉得自己学个技术就差不多,哪知道还能给村里开拖拉机。
要是以后哥俩真能修好村里的拖拉机,开拖拉机可远比脸朝黄土背朝天赚工分好太多了,轻松又老有面,还按技术工的工分算,工分老高了。
杨父也高兴,自家闺女咋这么聪明哩?杨母还担心:老三老四有这本事不?村里那台拖拉机可是上镇上修了好几次都没修好。
杨父道:女婿给哥俩找的师傅可是县城师傅,县城师傅可比镇上师傅技术好多了!杨家三嫂激动高兴后,还有些担心,村里就一台拖拉机,可老三老四两个人哩。
杨家三嫂提了一嘴,树影道:这还不简单,到时候三哥、四哥一个负责开拖拉机,一个负责修拖拉机,又不止咱村有一台拖拉机,隔壁几个村不都有拖拉机么?有几个大村甚至还有两三辆拖拉机。
拖拉机老旧坏的问题在乡下比比皆是,镇上修车又贵技术又不咋好,让村里大家去县城修拖拉机又不舍得,这不这么大件只能搁在村里当废铁。
要是她三哥四哥会修拖拉机,几个村都能把她两个哥供起来,赚工分肯定少不了。
树影这一解释,杨家所有人豁然开朗,连杨母都听明白了这去县城学开车修车好像真是大好事哩。
杨母越想越高兴,边叮嘱老三老四千万要好好学技术,边忙乐道:哎呦,我生的闺女咋这么聪明哩,肯定是遗传娘了!杨父心道他闺女聪明哪里是遗传了脑袋不通窍的老婆子,分明是遗传了他这个爹的聪明劲儿。
杨家几个哥哥嫂子偷笑。
树影哄杨母:娘,我是您闺女,肯定是遗传您和爹的聪明劲儿了!杨母心道就你爹那榆木疙瘩脑袋还是得了吧!隔天吃了早饭,树影带杨父、杨家大哥、三哥、四哥全去了县城,杨父、杨家三哥、四哥有正事,大哥来县城见见世面。
毕竟他以后要继承杨父的工作。
树影去公安局先找到刘能。
等杨家父子四个知道自家闺女找的是县城公安局长,甭提多紧张了。
还是知道自家军官女婿(妹夫)同这什么局长是战友后,杨家父子四个才稍稍松口气。
刘能早等着团长嫂子上门找他。
团长出任务给他叮嘱好的事,他能不办好么?再说杨家一家人可不一般,杨父是自家团长未来老丈人,杨家几个哥哥是团长未来的大舅子。
刘能这不从局里出来对杨家一家人可热情了。
刘能还带了一个人,叫曹俊明,两边分头行动。
刘能同树影带杨父和杨家大哥去县城家具厂,另外,曹俊明带杨家三哥、四哥去县城运输厂那位老师傅那边。
自家团长办事一向缜密,该打点的都打点好了,只用过去过过场就成。
在杨三哥和四哥离开前,树影之前往哥俩背篓里放了不少好东西,有好几罐罐头、有白面条、红糖,这些都是杨母肉疼从自己压箱底柜子里拿出来的。
哥俩要找师傅,杨母也懂人情世故,你要不好好冲师傅献献殷勤,师傅能把吃饭的手艺交给你么?树影想着自己对象之前打点肯定费了不少钱和好东西,她娘又塞了这么多东西,也就不把自己商城好东西拿出来了。
不过老师傅要谢,这位带路过去的曹公安也要感谢。
树影叮嘱自家三哥四哥等会儿过去找到老师傅后,别忘了感谢带路的曹警官。
她刚才去了国营饭店买了不少肉包子。
就送一袋肉包子和一罐罐头。
一袋肉包子里面有三个肉包,差不多了。
杨四哥这些日子已经习惯自家小妹有主意,但杨三哥之前去修桥修了很久,这不,瞧着自己小妹在人情世故上头头是道,十分感慨。
他小妹真是懂事长大成熟了。
小妹,不用担心,三哥四哥知道了!杨三哥、四哥道。
两人又说了一会县城在国营饭店门口会和。
至于去国营饭店门口会合,树影还是有私心的,最近她吃杨母做的咸菜玉米饼快吐了,好不容易来县城,肯定得吃点好吃的,顺便带家里人吃点好吃的。
同杨三哥、四哥分别后,刘能带树影、杨父、杨家大哥去家具厂。
这家具厂挺大,目前是县城唯一的家具厂。
杨父杨家大哥刚进去,两人纷纷咂舌。
这厂也忒大了。
有刘能在,杨父办手续办的十分快,在厂里人事部小办公室办的手续。
帮杨父办手续的是厂里一主任,这主任知道刘能的身份对杨父几个态度十分好。
先表示杨父明天就能上班了,又说了一下平日要干的活儿,活儿也就是平日做家具,早上九点上班、傍晚五点下班。
工资没转正之前一个月二十八块加三十斤粮票,转正后,一个月三十八快加四十斤粮票。
除了这些外,厂里平日节日也有一些福利。
这福利待遇听的杨父杨家大哥目瞪口呆,尤其是大几十块,快上四十的月工资。
杨父、杨家大哥两人都惊呆了,哪里见过这么多钱?树影倒是不意外,现在厂里最吃香的还不是技术工人,要是换了其他工种,工资最多十几块。
至于她爹转正后能有三十八块前工资,工厂看的应该是她爹以前是老技术工。
不过她对象给她爹找的这工作还真太不错的。
她费商城东西找关系未必都能替她爹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她对象真是太有心了。
树影一时十分想念她对象。
早知道他这么快出任务,她当时哪里会几次拒绝他去县城。
算了,现在后悔也迟了,等她对象回来再好好补偿他。
办完手续出了家具厂后,杨父、杨家大哥还没从月工资大四十块钱震惊里回过神来。
树影主动谢过了刘能。
一段时间不见,刘能总觉得自家团长媳妇又漂亮了许多,怪不得团长恨不得立马把人娶回去,生怕被人抢了。
刘能想着自家团长不在,他怎么都得好好招待招待自家嫂子一家人,提议等他下班后去国营饭店。
不等树影拒绝,杨父先拒绝了。
今天这么麻烦人家,杨父哪里好意思让人家请客吃饭?杨父忙表示自己和几个儿子闺女一会儿就要回村了。
伯父,您别这么客气,团长以前也没少帮过我。
说起来,他在部队能力不错,但家也在乡下,家里没啥背景,当初他能转到安平县当局长而没有直接到龄退伍还是靠团长力荐。
刘能可感激自家团长了,他觉得自己能认识团长是最幸运的事。
杨父一听‘团长’,哪里会不知道对方提的是自家军官女婿,想到这女婿还给他找到这么一份工作,杨父心里甭提多感激了。
这辈子杨父就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进县城当工人!尤其更感激这女婿还给其他几个儿子找好了路。
要不然,他几个儿子这辈子也就是田地干活的命。
哎呦!他闺女命咋这么好哩!找到这么一好对象!杨父现在也觉得他闺女实在有福气的很。
闺女,咱家带来的东西赶紧给刘局长!背篓里只有一筒白面条、一罐头、一袋肉包子,怕他不好拿,树影干脆把背篓全给了刘能。
也不管他拒绝,强塞给了他。
甭说,她现在也总算明白为啥她对象让刘局长带他们来家具厂,这不,刚才家具厂那什么主任对她爹态度好的不行,这也是天大的人情。
嫂子,你咋跟我这么客气?要是团长回来知道我收你东西肯定会说我的!刘能还想把东西还回去。
这东西你必须收,你不收,我爹、大哥都心有不安,今天耽搁你这么多时间,再说我也没给啥东西,就一罐罐头几个包子,你拿回去给弟妹孩子吃!树影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能想不收都不成。
刘能还有事情要忙,先回局里。
等刘能离开后,树影提议先去买自行车。
树影提议买自行车在杨父、杨家大哥耳中可是惊雷了。
闺女,啥?啥?树影道:爹,村里离县城这么远,你总不能以后自个儿走路来吧,你想走路也赶不及上班时间呀!以后早上就让大哥骑车送你!说起来,当初她只想给她几个哥哥找工作没想过给她爹,实在是她爹年纪大了。
她不大想她爹劳累,现在她爹成工人了,瞧瞧那高兴的神色,整个人精神跟年轻了几岁一样。
杨家大哥一听小妹的话,也顾不得肉疼了,不过道:小妹,咱家哪里买得起自行车?树影前半个月去县城倒卖存了不少钱,现在可以拿出来了,哦,对了,她对象还给她存折了,她搁空间了,她对象存折老多钱了。
不过树影没打算用自己对象的钱,只拿自己对象当借口道:我对象给我钱了!啥?啥?闺女,你咋能收女婿的钱?你们现在还没结婚,不成,不能用!杨父道。
爹,我就借用一下,到时候您发工资了再还给我就成,您是我爹,我还怕您不还钱给我?树影道。
杨父还是不同意,杨家大哥帮着说话,主要还是像小妹说的要是没车,他爹咋来县城上班?这次他们家欠妹夫的人情实在是太大了。
说来说去,杨父硬是不同意,最后还是杨家大哥想起村里有家人有辆二手自行车,说想卖了,他们可以去问问,说不定比较便宜,家里也勉强能凑出点钱。
杨父这才同意。
处理完事,杨父、杨家大哥、树影去国营饭店门口等自家三哥、四哥。
不过买二手自行车的事也算彻底让树影想带家里人去国营饭店好好吃一顿泡汤了。
知道家里要花钱买自行车,杨父、杨家大哥是打死不踏进国营饭店的门了。
连树影想进去买几个包子杨父都不允许,主要还是怕自家闺女老往老杨家花女婿的钱。
没结婚就花对象的钱这算啥事?杨父好好训了一次自家闺女,让她以后不许再要自家女婿的钱了。
树影无奈了,心说幸好她刚才没说你女婿都把存折交给她了,还让她爱咋花咋花。
要是她爹知道这事,绝逼得炸了。
闻着国营饭店里飘来的饭香味,树影甭提多饿了。
她决定今晚的饭绝对不能让她娘做了。
幸好没多久,杨家三哥、四哥一脸喜色回来。
爹,大哥、小妹,你们那边咋样,爹能当工人不?工资咋 算?没等树影提,杨家大哥先立马说了下自家爹以后的月工资和粮票,把杨家三哥、四哥惊的目瞪口呆。
作者有话说:晚上九点还有二更!◉ 39章在县城办完事, 杨家几个准备回村,在中途碰见杨二哥和二嫂,被杨二哥拉去家里吃午饭了。
树影这次也算是第一次见她这位二嫂朱雯雯。
长相挺漂亮的, 皮肤挺白,穿着同城里人差不多,不过眉宇有一股高傲。
这不, 她二哥刚拉她爹几个去二哥家吃午饭, 她这位杨二嫂立马拉着脸边嫌弃挑剔看杨家人。
经过上次相亲,她本就对这二嫂没啥好感,这下印象分跌到谷底。
杨三哥、四哥倒是没瞧见杨二嫂的挑剔, 主要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爹月工资快大四十块的钱的震惊中。
两人之前没觉得没啥,现在还真有些后悔当初咋没同自家爹学木工哩。
不过这事落到大哥身上也没啥, 大家都是亲兄弟,再说就算他们跟着一起学木工, 大哥也是长子。
爹十之八九公平起见也会选大哥。
他们以后给村里开拖拉机修车也不错。
杨父、杨家大哥这会瞧见老二和老二媳妇,脸色十分阴沉。
尤其是杨父, 上次他还没忘了老二媳妇给他闺女找的啥对象?这要不是在大街上, 杨父都想给老二一栗子吃。
至于老二媳妇,杨父没理。
这儿媳妇本就瞧不上他们乡下人, 杨父之前觉得这儿媳妇愿意跟自家老二好好过日子就成。
可老二媳妇千不该万不该给自家闺女介绍那么个对象。
像他老婆子说的, 埋汰谁哩?瞧不上他闺女?杨二哥和二嫂住筒子楼。
筒子楼挺好,可架不住人多又挤。
这不,杨家一家子进筒子楼小院后, 不少同杨二哥二嫂熟悉的人纷纷同杨二哥二嫂打招呼。
杨二哥还满脸笑容同邻居介绍道:我爹、大哥和两个弟弟以及小妹来了。
对, 那个最漂亮出众的小姑娘就是我亲妹!杨二哥得意道。
相比杨二哥热情同街坊邻居介绍自家人, 一旁朱雯雯觉得杨父几个穿着太破。
实在丢她的脸。
恨不得同杨家人离的老远。
不过还是有大娘问朱雯雯:雯雯, 你婆家来人了?朱雯雯冷淡应了句。
又有大娘问:那真是你小姑子, 咋长得这么漂亮?真是乡下丫头?咋不像呀?老二媳妇朱雯雯刚才压根没多瞧杨家人,等听到大娘的话,她下意识顺着大娘视线看过去。
等瞧见杨家哥几个中间走着的一个十分白皙漂亮的小姑娘,朱雯雯整个人都惊了。
她的天!这真是……杨家小妹?哎呦,你小姑子结婚了没?这好模样城里姑娘都比不上哩,果真是乡下养人!瞧瞧那白嫩嫩的小脸蛋,一头乌黑头发咋那么黑哩。
院子里大娘这不没多久注意力全在树影身上,议论纷纷这乡下丫头咋长得比城里姑娘还漂亮还白。
一直等杨家一家人进了杨二哥家筒子楼里,朱雯雯还没从杨家小妹的变化中回国神来。
怪不得苏丽几次都问她杨家小妹长相,还以为她骗她哩,谁知道一段时间没见杨家小妹,这杨家小妹真是变化太大了,漂亮太多了。
乍一眼瞧她压根不敢认,可仔细瞧人还是那个人,周身气质却脱胎换骨。
朱雯雯一脸恍惚。
杨二哥想起家里没啥菜,杨父、大哥、老三、老四还有小妹难得来,他怎么都得好好招呼。
登时立马让他媳妇去买点菜,顺便瞧瞧肉联厂还有没有肉。
买菜可是要花钱的,买肉钱花的更多。
朱雯雯拉着脸也不管杨父在不在,直接道:吃吃吃就知道吃肉,我哪里来的钱买肉?这个月工资还没发哩,再说闺女过段日子还得送去上学,哪里有这闲钱买肉?朱雯雯一番话不仅气的杨二哥脸色难看。
杨父、杨家哥几个听了老二媳妇的话气的浑身哆嗦。
他们以前知道老二找了个城里媳妇倍儿有面,除了两口子结婚,这是他们第一次上门。
哪知道对方是这态度。
树影怕自家爹气坏身体忙安慰自家爹,边冷着脸冲自家二嫂道:二嫂,爹来了,你连点肉菜都舍不得买给爹吃,我看你原来就是这么孝顺长辈的,既然这样,我只好去县里革委会问问该咋办了,也顺便去外面好好说道说道,让筒子楼里大娘们评评理!!现在县城刚城里革委会,里面的人可不是啥善茬。
一听杨家小妹要去革委会告她,朱雯雯立即被吓白了脸,又听小妹要去外面说道说道,那她名声咋办?朱雯雯慌的忙急忙往门口走,边道:我有说不买么?杨二哥刚松一口气,有隔壁邻居问朱雯雯她家谁来了,朱雯雯直接大声表示乡下打秋风的穷亲戚上她家门了。
老二,看你找的好媳妇!杨父脸部肌肉气的不停哆嗦,杨家大哥、三哥、四哥气的脸都绿了。
杨建章先怒道:二哥,这就是你给找的好媳妇,都要把爹给气死了!杨家二哥脸色也格外难看又尴尬。
他以前知道他媳妇很有城里姑娘的优越感,但万万没想到对方这么看不起他家。
明明以前他带她去乡下,她对他爹娘态度也不错的。
树影这次忍不了,这不,先赶紧给杨父拍背低声安慰道:爹,不气,不气,你就当二嫂放屁,你哪里算穷亲戚?你现在可是最光荣的工人了呢!安慰完,直接出门冲隔壁还同邻居说话的二嫂道:咋啦,二嫂,爹第一次上你家门,也没找你要钱,我二哥让你买点肉咋了?我老杨家一家人咋就成了你嘴里打秋风的穷亲戚,既然我家穷,你当初嫁我二哥干啥?朱雯雯压根没想到杨家小妹嘴巴这么利索会说,噎的哑口无言,眼见隔壁邻居都出来了,还有几位筒子楼里特别八卦会说的大娘,纷纷鄙视看她。
朱雯雯眼前一黑。
树影刚才没冲旁边大娘唠叨,那是给她二哥留脸,既然她二嫂都不要脸了,她也就懒得给她留脸。
二嫂,咋不说话了,要不我们去革委会聊聊?现在领导都说了,要是子女不孝顺,还可以去告!不去革委会也成,要不我们去你厂子里找你领导好好说道说道这事?不是说工人思想最上进,我瞧二嫂你这思想可一点不适合当工人!树影这威胁可以说是命中朱雯雯命门。
朱雯雯最得意的是啥,无非就是她工人身份。
这不听到杨家小妹不仅要去革委会告她还想去她厂子里告她,朱雯雯吓的差点魂飞魄散,惨白着脸拔腿就跑。
树影这彪悍把人怼跑举动看呆了筒子楼不少看热闹的邻居大娘,连杨二哥堂屋里坐着的杨家父子五个全都惊呆了。
除了杨二哥,杨父、杨家大哥、三哥、四哥心里憋着不少气,这会等听完小妹怼老二媳妇,心里憋着的气一扫而空。
哎呦,小妹咋这么厉害?杨父杨家哥几个咋突然替未来女婿(妹夫)有点担心了。
树影怼跑人,回堂屋冲杨二哥道:二哥,我怼你媳妇,你不会对我意见吧?既然二嫂不会做人,我只能教她做人了!杨二哥被自家小妹眼神看的有些后背发凉,他哪里能说他小妹啥?他小妹又没错。
只不过杨二哥压根没想过他小妹长得柔柔弱弱,战斗力咋这么强,竟然能怼跑他那喜欢胡搅蛮缠的媳妇。
杨父怒道:老二,你敢怪你妹试试?杨二哥忙道:爹,我哪里怪小妹了?是我媳妇不懂事,应该的,应该的!树影冷哼一声道:二哥觉悟还算不错!要不然以后她都懒得给这二哥脸了。
这话听的杨二哥狠狠抽抽嘴角。
杨二哥刚才听的糊里糊涂,忙问道:对了,爹,咋回事?小妹刚才说啥工人呀?想去县城当工人对乡下人来说可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他爹哪里可能是工人?老二媳妇刚才那番话要是放以前,杨父说不定被老二媳妇这番话打击的十分自卑。
但就跟她闺女说的一样,他现在可是最光荣的工人了,转正月工资好大几十哩,哪里是穷亲戚。
杨父挺直胸板。
杨家大哥、三哥刚都被老二媳妇差点气死了,把他们当打秋风的穷亲戚,这刻薄的话也就老二媳妇说的出口。
老二媳妇刚才那模样分明就是瞧不起他们嘛。
两兄弟刚想把自家爹县城当工人的事说一番,杨父先道:你听错了,没啥工人!杨父现在也看透老二媳妇,当初给他闺女找那么一个对象不也是瞧不上他们闺女,觉得他们闺女是乡下人。
今天当着他的面说他老杨家是打秋风的穷亲戚,不也是瞧不上老杨家么?既然如此,杨父也不想自己当工人的事被老二媳妇知道沾光。
说不定老二这势力眼媳妇知道是他闺女军官对象给他找的工作,心里还打别的主意呢。
杨二哥尴尬道:爹,您等一会儿,今天估计我惹我媳妇生气了,所以她脾气有点大,一会儿子亲自给你露一手做菜的好手艺!二哥,你还会做菜?树影惊了。
杨二哥有些不好意思,他是个精明的性格,上高中的时候知道自己学习一般,想给自己找条后路。
他不想像他爹、大哥一样一辈子在乡下来拿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边读书边想在国营饭店学厨。
可学手艺哪里这么好学,他这不打听清楚了国营饭店的大厨师住哪儿,天天跑去献殷勤。
这不国营饭店大厨师看他挺投缘,他又不要工资免费给大厨师打杂,大厨师能不愿意么?可惜他当时没啥好东西孝敬,只学了点皮毛后,大厨师不乐意教他了。
总体他厨艺比一般人还成,要说多好也没有。
老二学厨这事杨家一家人都不知道。
杨父沉着脸道:你还会做菜?老二,家里你做菜还是你媳妇做?杨建兴一脸心虚,想说自家媳妇。
可杨父多了解自家老二,一瞧他啥眼神就知道这家做饭是谁?杨父真是怒其不争。
当初老婆子不同意老二娶县城姑娘当媳妇他就该同意。
现在瞧瞧,他好好的儿子给别人当奴才。
对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杨父来说,一个大男人进厨房做菜没比这更侮辱的事。
杨父气都气饱了,再呆不下去,带着几个儿子闺女要走。
杨二哥急了:爹,您别气,一会儿我就好好教训雯雯,让她跟您道歉!你饭都不敢让你媳妇做,还敢教训你媳妇?杨父一点不信。
怪不得村里都说他儿子是倒插门。
对了,老二,你之前给你亲妹找的啥对象?杨父大声怒道。
杨二哥一脸心虚。
杨家大哥、三哥、四哥也都想起旧事,捏起拳头想给老二一拳头了。
树影在一旁忙给自己二哥帮腔道:爹,不是二哥找的!他媳妇跟他不一个样?闺女,你别护着他!杨父怒道,说,你给你小妹找个处着对象的鳏夫啥意思哩?杨二哥连忙解释:爹,我真不知道当时我媳妇给找的对象是个鳏夫还处着对象,那人之后我还揍了一顿。
杨父还是看得出老二有没有说谎,他说没有,那就是真没有了。
要是让他知道老二明知自己媳妇给自家闺女介绍了一个鳏夫还想坑他闺女,那他是绝饶不了他的:闺女,老大、老三、老四,我们回村!杨父想回村的决心杨二哥拦都拦不住。
杨二哥还道:爹,您给我点脸面,你这才坐一会儿就走,院子里邻居咋说我这当儿子的呦!再说您还没见你孙女呢,小雪就在外面玩,我立马去喊她!不等杨父回话,老四杨建章先道:二哥,二嫂都不给爹脸面,你凭啥让爹给你脸面。
这不,筒子楼大娘们眼看杨家一家人刚进杨二哥家就要走,纷纷偷偷议论。
等朱雯雯买肉回来,就听到筒子楼院子里大娘们都在偷偷议论老杨家人走人的事以及她朱雯雯做人不行,对老人不孝,人前人后两个模样,可把朱雯雯气的直接哭了。
回到筒子楼,朱雯雯哭哭啼啼冲杨二哥发火道:小妹那么说我,我名声都没了,还有爹他们咋这么快就走人,一点不给我留点脸面?杨二哥心里早被朱雯雯今天对他爹的事窝火着,脸色铁青铁青,十分难看。
杨二哥虽然是个凤凰男,但还是十分孝顺疼媳妇的,但今天他媳妇当着他爹面说那么难听的一番话,实在触到他底线,当即冲朱雯雯道:你都没想过给我爹留脸面,还想我爹给你留脸面,你脸咋那么大哩?再说要不是你胡说八道,我小妹能发火冲你么?也是,我老杨家一家都是打秋风穷亲戚,我也是老杨家的人,既然当初你瞧不上我家,肯定也瞧不上我,干啥要嫁给我?杨二哥摔门就走,朱雯雯哭的更厉害了。
下午三点多,回到村里的树影和杨父众人自然不知杨家二哥发生的事,杨家兄弟三打定主意把今天这事告诉他们娘,他们是男人不好动手打女人,可他们娘总能收拾老二媳妇吧。
杨父明天还要上班,杨家大哥还要去附近邻居家问二手自行车卖。
树影可是真走不动了路了,每次从村里走路去县城往返,走完路,她两条腿都不是自个儿的了。
树影咬着牙进院子里,突然觉得身后有人盯着她瞧,她立即回头,啥都没瞧见。
这时候有隔壁邻居偷偷同树影道:杨家闺女,你知道不,之前害你姓安的女知青被放回来了,人现在就在知青点,村里今天都炸开锅了,你可得小心点。
我瞧着那安知青不是啥善茬,刚才还瞧见她在你家附近走哩。
说着隔壁邻居又说了这安知青去了农场改造后,人瘦了特别多,以前瞧着还挺漂亮的,现在干瘦干瘦,两颊颧骨凸起,瞧着有点刻薄还有点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