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5 章

2025-04-03 04:28:20

关于那隆科多属于哪挂的问题, 舜安彦并没有直说,只道:万岁爷,三叔的事, 他自己明白就好,奴才是小辈不便置啄。

不便置啄?那你刚才是怎么回事?您不是嫌弃奴才家人多口杂,奴才总得表个态度出来, 都犯到眼前来了,奴才自然得一马当先地把事儿扫出去。

康熙愣了愣, 打量了他会儿,哟了一声。

才几天呢, 怎么觉悟那么快?舜安彦哂笑, 在家养病那几日, 深思熟虑了一番。

所以, 你来找朕说漠北,是不去了?去。

舜安彦从怀里掏出封折子来, 奴才之前给理藩院拟过关于法王封地出资教化学子的条陈, 这几日细化了下,恭请万岁爷御览。

康熙皱着眉头接过,扫了几眼后评价道:不错。

很好。

他细瞧瞧舜安彦其人, 品貌可看,功课上佳,要说人是越来越好, 可是这心眼……都想明白了还去漠北?你是不是傻?万岁爷觉得五公主傻吗?康熙愣了愣,然后用一种老父亲的宽和笑容答:她可聪明的紧。

那奴才该去就得去。

康熙细想了想, 才觉得舜安彦这波倒的确想的对想得深。

元衿这孩子素来聪慧, 要是只会吃喝玩乐, 只会讨好奉承, 那是万万不能入眼的。

行,算你机灵。

奴才还想求万岁爷开恩,允许奴才给公主写信。

这……康熙摆起架子来,朕让你给她写信,朕能看吗?您……敢让公主知道您看吗?康熙想到元衿期期艾艾的样子,浑身一哆嗦,算了算了,你爱写什么写什么。

康熙取过朱笔,在舜安彦的折子上写下准奏及交办,让太监送去理藩院。

你也收拾收拾,等身子再结实点,去漠北跑些日子吧。

朕对那个巴拜什么来着的玩意儿是放不下心的,法王封地一事定要看紧了办,等老法王过身,他的转世灵童一定要呈报四公主、苏赫还有理藩院共同参看,必要的时候送京城来,懂?舜安彦知道,藏地老喇嘛死讯被瞒十余年,一朝揭发搞出了个叫仓央嘉措的十多岁灵童给康熙弄出了心里阴影,他如今看那些大漠高原的黄教喇嘛各个都不是东西,若不是两边起火,他这次也不能轻易放过巴拜特穆尔。

舜安彦不作他想,答:是,奴才抵达归化后,会先去法王驻地。

康熙:去法王驻地前,你先去大召寺。

大召寺?大召寺之名舜安彦小时候听过,那曾经是漠北圣寺,可是当年借噶尔臧之事康熙强削大召寺圣寺之名,据理藩院奏报其寺近年来规模急剧缩小,早已没有往昔的盛况。

再如何也是曾经的圣寺。

万岁爷是担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吗?康熙并不直面回答,只敲敲他的肩膀说:先去看看,然后仿照着在法王新地造点屋子吧。

*元衿今日从三公主府回宫,等着第二天和康熙的御驾一起回宫。

太后还在畅春园,她也就不去宁寿宫居住,转道去了永和宫看德妃。

德妃是她和四哥的亲母妃,穿来这些年,德妃和她说不上亲近也说不上疏离。

这种不近不远里,大部分的原因是德妃有个比她更差的身体。

如今三月里,正是永和宫小院里紫藤开的最好的季节,也是元衿一年四季里最爱去永和宫的时候。

她踏进院子的一瞬间,妹妹七公主元施便举着紫藤花扑了过来,五姐!看,花开了!紫色总有种高贵却不疏离的美丽,元衿接过妹妹的花,揪揪她的小发辫,我这几天不在,你有没有偷懒?我没有!我抄的字都在屋里,四哥每隔几天就会来查。

哎,四哥这个盯人狂啊!元衿哀叹。

七公主元施的身体比元衿更弱些,即使过了十岁也没有去上书房,只是在德妃身边习字念书。

许是元衿大了,十四弟又不服管,听话乖巧的小妹妹元施就成了四哥胤禛最好的教导对象,现如今元衿是一个月都凑不满四哥三句念叨,而元施三天能凑一百句。

可元施脾气好,就是个软绵绵的萌娃娃,和元衿那装蒜的可爱不一样,她是真的又软又萌,天真无邪的眼睛每次都盯着不停唠叨的四哥老实点头,弄得四哥都不好意思叨叨下去。

元衿握住元施的小手,小七啊,我们没事干别浪费时间听四哥叨叨,找点别的干。

可能干什么呢?元施很少出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每日只有读书习字绣花,要么花开了可以去赏花。

等去了畅春园,你多来找找我,姐姐带你玩!她们说着,踏进了永和宫正殿,这句正巧落在了德妃耳朵里。

她照旧躺在东稍间的暖炕上,身后堆着五六个苏绣软枕,紫檀螺钿桌几上摆着一碗没喝干净的药,脸色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天生的微笑唇轻轻上扬,自有股病态的风流在。

元衿和元施都像她更多,连四哥的脸庞也大多是遗传了母亲,亲生兄妹里只有十四更像康熙。

这么一对比,元衿不由想到四哥有次暗戳戳念叨,说十四弟是亲兄妹里长得最一般的,必得有旁的出类拔萃才能补上。

给额娘请安。

德妃点点对面的位置,让宫女给元衿也取了一堆软枕,仔仔细细叠好后安稳地靠在背上。

从这点上,元衿对这位亲妈极其满意,在她刚穿来开始,只有她这里的用品是软和舒适的,没那些个金线银线来膈皮肤。

她软软地靠上,宫女们又端来了一盏龙井配一叠桃花糕。

元衿端起茶喝了口,但没碰桃花糕,她在南城的茶楼吃够了点心,如今胃里还有七八分饱。

元施靠在她旁边讨茶喝,五姐,我也要!她身子弱,太医不让她喝太多茶,免得和药性相冲。

就一小口啊!元施就着茶碗抿了口,眯着眼赞叹:真香!比前两天的要好!德妃无奈地揉揉眉,没福气吃,倒是会品,这是杭州织造快马加鞭送来的头采龙井。

元衿问:杭州新送茶了?我都不知道。

她又品了一口,确实是新茶。

来得倒快,头采龙井少,还以为皇阿玛会先留着自己用,或者给佟妃宜妃她们呢。

放心,再少也有送去畅春园孝敬太后的那份,回去你就能到疏峰用上。

元衿一笑,自然知道皇太后是爱喝奶茶不喝绿茶,那头采龙井只能便宜她,连五哥都沾不上边。

我这里有,不过是因为宜妃喝不惯绿茶,而佟妃么……她自有佟家这样的人家孝敬她。

德妃前面的话都很淡,和她平时一惯的作风没什么区别,可结尾这句却加了分量,偏离了她向来的轨道。

元衿记忆里,德妃从不和她议论宫里的人或者事,即使在六公主母女最闹腾的时候,她也只是躺在病床上木然地笑笑,待太后处置过再也不提那些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而德妃一直带着张久病缠身的防护罩,把自己隔在是非之外。

今日这句佟家这样的人家实属难得。

元衿搁下了茶盏,咔哒一声,合上碗盖。

额娘?德妃抚摸着盖在身上的锦被没吱声。

倒是元施靠在元衿身边,取了两块桃花糕塞了个满嘴,含糊不清地说:皇阿玛让额娘问问你,那个佟家的小子到底看得上吗?元衿捏捏元施的小脸,馋鬼,你吃慢点!五姐,你不吃嘛!元施记得元衿每回来都要吃应季的小点心。

不吃,五姐今天吃过了。

她拿出帕子替元施擦擦手,转头问德妃,额娘,真的是皇阿玛让你来问我?嗯。

德妃淡淡地回应了声,拉了拉锦被叹了口气,他让我问得再委婉点。

元衿笑说:那您可不够委婉。

就差没直接写张纸了。

委婉与否又如何,他都问了,就是对佟家动心了。

您是觉得皇阿玛让您问这事,做的没什么用?德妃只笑了下没回答,但意思已经到了。

她就是觉得没用。

额娘,这种事儿再说吧,我刚在皇阿玛面前说了不要。

而且佟家那个应该很快要出京办差了。

德妃抬头睨了她眼,你倒是清楚。

我想再有点自由的时间。

自由?在元衿祭出自己的挑人要精心言论前,德妃就制止了她,罢了,你是聪明孩子,自己有分寸,若是决定不了,多找你四哥聊聊。

德妃瞧了眼元衿,又瞧了眼塞点心的元施。

今儿在外面吃什么了?连应季的桃花糕都不要了。

去南城了。

元衿絮絮叨叨把自己看病的事和德妃说了开,最后说到娘胎不足血气弱时,德妃才透出了神思上的忧伤。

说来都是我的错,你们两姊妹的身子都怪我。

额娘,要不是郎中把脉,我真的不知道……她还有个没见过的姐姐。

是啊,没和你隔多久,生下来就不行了。

她也是。

德妃伸手越过炕桌摸了摸元施,怀她也不是时候。

是……六哥?元衿好像在原主的记忆里有这一段,但是太模糊,她完全记不住脸。

太久了,别再说了。

德妃摇摇头,似是要把往事甩开。

罢了,既然佟家的有心带你看,三公主也说那神医好,你就先试试,若是真好,带你七妹妹也去瞧瞧。

我就是这样想的。

元衿揽住元施,等元施就调理好,就能和我一起在园子里玩了。

园子有什么好玩的?好玩啊,最差也能玩秋千吧?宫里没秋千?那额娘和妹妹也没玩过。

德妃瞧着她问:想玩?元施第一个举手:额娘!我想!体弱多病的孩子最期盼出去,和元衿当年一样。

宁寿宫不是有吗?德妃叫来了人,去找衣服,我要更衣。

元衿牵着妹妹,跟着额娘出宫时,觉得今儿得算个卦。

这得是什么黄道吉日,她竟然看到德妃主动出门了!她们一行人到了宁寿宫花园,一大一小两个秋千,元施第一次来不敢上,躲在后面。

德妃跳上了大秋千,元衿跳上了小秋千,一时间母女两竟然比起了高低。

元衿惊讶发现,德妃竟然是个中好手,她凭空借力越荡越高,甚至回头时还敢挑衅地瞧她眼。

额娘!你挑衅我!你不是到处玩,怎么还比不过我?我可是足不出户的。

她荡在半空,声音悠远,却没了平时的有气无力。

小元衿,玩不到家。

元衿听到,只有两个字:气!死!她可以被说功课中上,也可以被说骑术一般,但有两件事不行,一是她的味蕾天下无双,二是她怎么能不会玩?要是男儿身,她就是妥妥的纨绔子弟!这么一来,她和德妃较上了劲,元施在一旁雀跃鼓掌,欢声笑语跨过宫墙四散开来,引得不少宁寿宫驻守的太监宫女都来围观。

约莫一刻钟后,招揽的观众越来越多,多到连乾清宫的都来了。

康熙知道元衿今日在永和宫,也记得他托德妃问的话,本想去验收成果,却没想到看见了这一幕。

他跟在元施身后笑吟吟为这母女两鼓掌。

可德妃突然缓了速度,不待完全停下,便从秋千上跳了下来。

刚才的挑衅生动笑声统统不见,只剩下合礼又冷淡地一声:妾给万岁爷请安。

元施和元衿都很习惯这场面。

德妃素来都是这个调调,有礼的态度、疏离的面孔和冷淡的话语,刚才在秋千上的笑容才叫意外。

别说是她们,连康熙都习以为常。

他笑得比谁都和煦,虚扶了把德妃,难得见你出来,身体好些了?奉您的旨意,和孩子聊一聊。

哦,挺好。

康熙瞧瞧元衿她们两姊妹,你们再玩会儿,朕有话和你们额娘说。

说罢,他拉着德妃往乾清宫的方向走。

父母的身影都没完全消失,元施就靠着元衿小声问:五姐,你说皇阿玛会不会生气?额娘老是这么冷冰冰地对他。

你还算见得少,上回额娘生辰皇阿玛来,额娘说不舒服都不愿下炕接。

可元衿瞧着康熙和德妃走着的样子,突然悟出个道理。

她和元施说:等你把身子养好点,姐姐带你去南城玩,吃过一桌热菜后,会上个甜点叫冰激凌。

冰激凌?嗯,热菜太多,便要有个冷点凉一凉。

为什么?她正要给妹妹科普差异美时,胤禛的声音出现在了花园里。

他是好气又好笑:元衿,你还真是长大了,都明白男女之道里这种凉一凉的道理。

作者有话说:晚安or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