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0 章

2025-04-03 04:28:20

王熙还没得到答案, 就见公主泪盈于睫,倏地把小手从皇父的掌心里抽了出来。

我不冷。

康熙笑了,还不冷呢, 鼻子都冻红了。

他把元衿抱了起来,要冻生病了,你皇祖母可要心疼死了。

元衿嘟嘟嘴, 别过脸哼了一声不说话。

康熙掂了掂怀里的孩子,伸手逗了逗她精巧的小下巴, 怎么了?你又不心疼!她稚嫩的嗓音软软地喊了句,然后就闹着要下地。

康熙怔住了,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反应, 胤禛已从影壁后冲出来, 跪在康熙面前拉着元衿的袖子说。

皇阿玛, 妹妹年纪小,您别见怪。

康熙皱眉问:这是怎么了?他问的是元衿, 不知怎么他近几个月颇为喜欢在疏峰和元衿说说话, 有时她娇娇软软地说几句,比一群儿子围他一下午说的话都有意思。

元衿推了推康熙,风铃还我, 还我我就走。

这到底是怎么了?顾问行在一边瞧着,五公主虽然拉着脸,可万岁爷的脸始终还笑吟吟的, 便也敢施展开说几句话。

万岁爷,瞧着五公主是有什么事儿不开心, 外头冷, 先带着进屋说就是。

康熙并没有什么不快, 他眼里如今不过是向来乖巧的八岁女儿突然闹了脾气, 他今日朝上也没什么不顺心,哄一哄闹一闹倒也好玩。

小顾子,去泡茶去端点心来,杭州织造第二批的桂花九曲红来了,去泡一壶来。

他抬脚往清溪书屋里去,胤禛紧紧跟着,被康熙赏了一记眼刀。

老四啊,你怎么在这?他瞧了瞧天色,你不是现在在该马场吗?最近弓可以开多少了?十箭可以中几次红心?上回赛马是不错了,那活靶你怎么第一轮都没中啊?胤禛退后了三步,显然是有些虚了。

来人,送王大学士回去,小顾子啊,你找个人亲眼看着四阿哥回马场,今儿开弓不满三百次不许回来。

胤禛苦着张脸被御前太监压送了出去,离开时看见小元衿躲在皇阿玛怀里朝他做了个鬼脸。

这个小东西反了天了!可他又忍不住担心,怕妹妹胡言乱语真的冲撞了皇阿玛。

康熙这厢抱着元衿进了清溪书屋,他的书桌上还散落着折子及阿哥们的策论,他料想元衿看不懂,便也没有收拾。

把元衿放在次间的暖炕上,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刚才在外头胡言乱语什么呢?皇阿玛怎么就不心疼了?你生病了不得皇阿玛的太医给你治啊?宫里谁生病皇阿玛的太医不治呢?元衿歪着头反问了句,倒把康熙问住了。

他回神过来,亲自给元衿拿了块山楂糕,今儿是怎么了?跑来给皇阿玛闹脾气了?元衿又一次撇过头,嘟囔了句:不爱吃。

不爱吃?康熙瞧瞧手里红艳艳的糕点,山楂糕酸甜爽口,是他赏皇子公主最多的点心,我从来都不爱吃,不止是我,大哥哥,四哥哥,四姐姐,七哥哥还有十弟都不爱吃!元衿扁扁嘴,塌坐在暖炕上,双肩都耷拉下来。

只不过是皇阿玛赏的,大家不能不爱吃。

康熙没想到这个答案,他讪讪一笑,放了回去,又接过顾问行的茶壶来。

那你尝尝这个茶。

元衿接过去闻了闻,眼神忽而黯了黯,弄得康熙心里一紧。

这也不喜欢?元衿抿了两口才说:还行吧。

她把茶杯搁回了桌上,小脸依然气鼓鼓的,眼睛不住地往外瞧。

她给康熙挂的风铃就在清溪书屋的门廊下,这几天秋来的西北风渐渐刮起来,每日过了午后就开始丁玲咚隆作响。

这些日子太子等阿哥们都曾提起过,清溪书屋的风铃别有韵味。

连康熙偶尔批折子累了抬头,看两眼这迎风的小玩意儿,都有舒心解压的感觉。

现在,风铃的主人元衿要把它收回去。

我要我的风铃,我拆了就走,不来烦您。

这送出去的东西哪有说收就收的?小元衿怎么无理取闹?你又不喜欢我,我要拿回去,不给你了。

啊?康熙没听懂,疑惑的眼神看了看一边的顾问行。

顾问行哪里知道原委,摊了摊手,为自家万岁爷找补:万岁爷,公主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高兴了?咱问出来,问出来解决了不就好了。

和皇阿玛说说?康熙再给她倒了杯茶,元衿仰头喝了口,呜咽道:你都不带我去江南,我不要和你好了。

去江南做什么?谁和你说要去江南了?皇兄们都在练字,不就是要去江南吗?你都不带我去,你明明夸我现在字写得好的,就哥哥们能去和江南学子比高低,我不能吗?康熙皱皱眉,他有带皇子去江南贡院的打算不假,可元衿要去是怎么回事?于祖制于规矩都不合适。

他收起刚才哄孩子的样子,板起脸训她:元衿,你都在说些什么,江南贡院岂是你可以随意去的?你为什么带哥哥们去?是因为他们字好吗?你皇兄们的字近日都有精益,他们这么勤学,也是为了不日能为大清争光。

那我的字不好吗?你说我的字已经比五哥他们都强是不是骗我的?康熙被她胡搅蛮缠得开始头疼,抬高了声音说:朕骗你做什么?你的字虽然不比老四他们,但比老五老七老八那几个绰绰有余。

他揉了揉元衿的后脑勺,知道你乖,皇阿玛疼你啊。

他们字好就能去,他们就能为您争光,我不能吗?我不是皇阿玛的孩子了吗?你是公主,他们是皇子!你就是不疼我了,你疼哥哥们都不疼我,我要我风铃,我不和你好了。

这都是什么道理?康熙一个头两个大,略略冷静了下,抓到了所有话的重点:你就是为了去江南的事来和朕闹的?元衿红着眼呜呜了两声:我也要去……这事不是能闹的!那你还我风铃!康熙虽知元衿年纪小,刚才的话是童言无忌,可这事他不准备退让,非要让孩子吃点教训。

他威胁道:要风铃是吧?拿走就拿走,拿走了就别再送来。

本来就是你问我要的,我又没非要挂过来。

元衿从暖炕上滑下来,对顾问行说:顾公公,给我搬梯子,我现在就取!康熙气得吹胡子瞪眼,也不等顾问行给元衿搬梯子,他自个儿搬了凳子去外头亲自取了下来。

拿走,自己回去好好反思反思,我看你皇祖母给你惯坏了!元衿捧着她的风铃,拉上青山就跑。

康熙这才反应过来,这小东西一生气连句好听的皇阿玛都不喊。

真是气死朕了,小顾子,她怎么回事。

公主只是一时之气,可能是听说阿哥们都要出京,到时候怕寂寞。

怕寂寞就这么闹?康熙沉声嘱咐道,你去和太后把这事说一声,好好管教下这孩子。

*可没成想,接下来几日,康熙发现,自己只是没了一个风铃,清溪书屋和没了半条魂一样。

先是他自个儿甩了袖子回屋批折子,那日西北风乍起,吹了半日把他头都吹疼了,他都没能听见熟悉的风铃声。

接着是清溪书屋人进人出,每个人都和着了魔似得非要朝那空荡荡的角落看一眼,提醒他那里缺了个东西。

就比如那第二天——太子和大阿哥来书房为永定河的事面圣,胤礽跨进屋时悠悠看了眼门廊,似乎是不经意地说了句:风铃怎么没了?御前太监不敢乱嚼舌根,大阿哥则跟着很自然地说了句:最近风大,可能五妹妹拿回去修了。

还说:太子那儿的两个怎么样?没吹断吧?胤礽和煦地笑说:怎么会?五妹妹串的时候是拿了鱼线串的,入秋前还来瞧过有没有缺损呢。

康熙阴着脸问胤礽:入秋前元衿去你那儿看过?太子点头,大阿哥闷笑了两下,五妹妹和太子殿下可真好,我这做大哥的就没福气。

哎,这话可不对。

太子这回不是要和大阿哥杠,而是真心实意地告诉她,你都成婚有女儿了,元衿是怕风铃吵到你家的小孩子。

然后到了夜里,康熙就听说大福晋带着小格格去疏峰给太后请安,元衿当场串了个小铃铛送给小格格玩。

再比如第三天——众阿哥一起来清溪书屋请安,也是人人进屋时都抬头看了眼。

老四和老五应是知道是什么事儿,全程埋着头不说话。

老三附庸风雅,看着那门廊惋惜地叹了口气,和太监念叨了句:那铃不在,清溪书屋的翠竹都少了点味道。

老九和老十两个缺心眼,老十问老九:九哥,那铃铛呢?难道太寒酸皇阿玛取了?你瞎说什么呢?老九横了他一眼,五妹妹用的是哲蚌寺开光的阳刻平安青铜铃,里面是十股蚕丝拧成的鱼线,下头坠的是绿猫眼石,穗子都是江南织造进贡的,哪里寒酸?老十年纪小,哇了一声:这么精致啊?康熙凉凉地打断了他两的对话,问:胤禟,你倒是知道的多啊。

胤禟不无遗憾地说:是啊,皇阿玛,我可想要一个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五妹妹开口。

到了这天夜里,康熙听说元衿让人给老九老十也送了两个去,只是送到老九那里的那个,把绿猫眼石换成了青铜片。

康熙入睡前安慰自己:元衿这么做就是故意气他,不生气不生气,他若生气她得意。

再比如第三天——连王熙那个老狐狸进来时,都抬眼瞧了瞧。

康熙生怕他也说什么缺了一角,赶紧给他打住:王卿家不觉得那风铃吵得很吗?朕就给它取了。

王熙愣了愣才道:是吗?臣那日觉得在秋日这东西不错,还在自己书房门口也添置了个。

这还不算完,到了第四天,苏赫代科尔沁班第亲王进献金秋的贡品,他一瞧见外头的风铃没有了,便抓着御前太监嚷嚷。

那铃铛都哪去了?经过三天的洗礼,太监们已经对这事了然于胸,当即答:万岁爷亲自取了下来。

怎么取的,为什么取的,打死也不能说。

苏赫兴高采烈地进了书房对康熙说:万岁爷,那风铃您不要送我吧,公主就不肯送我!她为什么不肯送你啊?康熙憋了四天的气总算顺了一点点,你又这种小女儿家的玩意干什么?这可是公主的心意,奴才怕是永远都不配了。

哎,只能等您不要了随手赏我。

呵。

苏赫舔着脸不停地求,蒙古这天送贡品的人来人往好几拨,他偏是不走。

他脑袋和针扎似得疼,元衿这孩子以前看着柔柔弱弱不声不响,这回真闹起脾气来却是十分上头。

连皇太后都说劝不住她,问就是硬憋了口气,再问就是要病过去的样子。

皇太后派了乌嬷嬷来说犟不过这孩子,怕太逆着又生病,马上就孩子生辰了,气坏了多不吉利。

还明里暗里暗示皇帝是有些偏心了,且就算偏心也不该这么让孩子知道。

呵呵呵,感情还是他的错了?他当即冷了脸嘱咐乌嬷嬷,如果元衿不认错,她最近都不要去马场玩,生辰也别出来闹了。

康熙思来想去,这几日最像话的还是佟舅舅的大孙子舜安彦,他也跟着来过一回清溪书屋,进来时眼神那叫一个淡定,连往那风铃方向抬头的动作都没有。

不愧是舅舅教养的孩子,又懂事又争气。

其他的人,各个都没个安生。

非要给他热情地补两刀。

苏赫还没走呢?送走了一波土默特部的蒙古人后,康熙随口问了问身边人。

太监刚要答话,外头传来了小宫女说话的声音。

康熙竖起耳朵听了听,那声音似乎挺熟悉。

他伸头一瞧,是元衿身边的小宫女好像叫青山?康熙心里一松,孩子还是得冷一冷训一训,瞧,这不就撑不住派人来道歉了。

他大人有大量,抬手对御前的人说:去,把五公主的宫女叫进来,看看她怎么给朕道歉了。

小太监刚出去,他就听苏赫高兴地大喊:我说呢,清溪书屋的铃铛怎么没了!过了会儿,小太监孤身一人回到御前。

人呢?走了。

康熙怔住。

小太监跪下答道:那宫女是来替五公主给苏赫贝勒送……东西的。

送什么?康熙最后挣扎着问了句。

风铃。

呵,好嘛,人人都有,就他被单方面解除。

朕的女儿,干得漂亮。

作者有话说:啊啊啊,又被隔离了当然我的评论减半了,不说了不说了我尽量半夜再更一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