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同夫君琴瑟和鸣 > 第27章 狭路遇

第27章 狭路遇

2025-04-03 04:27:54

江琮的手停在空中。

片刻前, 还有一杯茶被他握着,可还没送到嘴边,便被一个怒火冲天的小娘子一把夺过, 摔碎在地上。

略作停顿后, 他从善如流地端起桌案上另一杯,施施然饮了起来。

小娘子瞪着他:那是我的。

江琮回应道:嗯。

她好像已经气急败坏:我喝过了!他耐心道:知道了。

你知道个屁!泠琅恼怒地说,你好歹一个分舵舵主, 怎得连个老头子都看不住?江琮吹了口茶面上的热气:我何时说过我是什么舵主?泠琅仿佛听到什么笑话:你当我是傻子?事到如今,还想装什么。

江琮啜了口茶汤:夫人大早上就砸碗摔杯,还净说些我听不懂的话。

泠琅冷笑一声。

下人早已远远避开,此时室内一片清净空旷, 只有潺潺流水声透窗而来。

若不是眼前这个装模作样脸皮颇厚的男人,本该是个十分清爽惬意的早晨。

她一屁股坐在江琮对面的椅子上,伸出一根手指:九夏——他感官敏锐非常, 身手极其灵便。

他是你的人, 对吗?江琮放下杯盏:他不过是一个看马厩的, 顶多跑得比平常人快些罢了。

那可不只快一些,泠琅说, 从翠屏山脚奔到山顶碧云宫,常人需要一个时辰,而他只花了半刻钟。

江琮抬眼看她,并不答话。

泠琅自顾自道:我曾探查过侯府——那是一个深夜, 极其寒冷, 地上还有新雪,他站在墙下, 能轻易嗅闻到我潜伏在屋脊后的气息。

你说这只是个看马厩的,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泠琅继续道, 一开始以为,泾川侯夫妇当年戎马四方,如今虽无职,但依然保留了当年一些能人手下。

但后来种种迹象表明,他其实只听命于你。

江琮温声道:夫人何以见得?夫君,泠琅柔婉一笑,九夏三冬,你给下人起名未免太没新意了些。

江琮淡淡道:这不能代表什么。

泠琅将手撑在下巴下,直勾勾地盯着他:我曾听闻,有一种培养斥候探子的独特手段。

挑选耳聪目明的强壮孩童,从五岁开始蒙着他的双眼,垫高他的脚跟。

让他像盲人一般生活,并且只能踮着足走路,从而锻炼感官与腿脚。

如此到十五岁,解下巾条,已经可以听到二十步以外的叶片坠落声响;放开垫布,能轻松攀上十尺高的树木。

少女摇了摇头,叹气道:极少有孩童能活到十五,百人中至少折损九十九人,真是残忍。

普天之下能做到这一点,同时也有所需求的,唯青云会而已。

依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密探,被称为——青、云、眼。

她凑近他,舌尖在上颚轻轻地点,一字一顿道。

泠琅弯起双眼笑,青云十二舵,每个舵主都隐于暗处,无人知晓是谁。

但各有一双眼替他们观察窥伺、查探世间,这双眼便是青云眼。

我说对了吗?夫君。

江琮也笑得柔和:夫人见多识广,这等僻怪传说也能信手拈来。

泠琅羞涩道:哪里哪里,那日醉春楼,九夏聪敏灵活如此,竟然能撞到那桌闲汉身上,本就令我十分疑惑。

她顿了顿,道:更别说,那几人后来早就被侯夫人放走,却依然不知所踪,只能是别人插了手。

江琮看着她:这也不能判定同我有关。

泠琅瞥了眼他身上的衣服,领口规整地扣到最高处,半点脖颈都露不出来。

回想着衣衫之下的景象,她翘起嘴角道:兰蝎膏,不治风寒体虚,专治刀剑伤口,还未感谢夫君慷慨赠药。

江琮长叹一声,竟有点折服的意味:夫人甚聪敏。

泠琅娇婉道:夫君甚无用。

她说了一大通,正是口干舌燥,端起一旁的杯盏仰头便灌。

江琮贴心提示道:我喝过了。

泠琅一口气喝完,啪一声放回:无事,夫妻本一体。

夫妻本一体,江琮微笑,夫人把我的底儿摸了个透,我却连夫人姓甚名何都不知。

泠琅傲然道:坐不改名行不改姓,李泠琅三个字绝不作假。

江琮钦佩道:好有气性,那不知夫人哪些话是作假的呢?他慢慢摩挲案上仅有的那只杯盏,指与瓷是相似的润白:父亲生辰?一文一杯的醉雕?亲手熬制的甜羹?那双桃花眼含着的笑意透露出危险意味:自幼打架,还打断过手——这话倒可能是真的。

泠琅抬手掩唇,一双水凌凌的眼眨得十分做作:夫君为何突然如此咄咄逼人?人家好怕。

江琮斜睨着她:胆敢夜闯侯府,一骗半年,夫人竟会害怕?泠琅纠正他:还有两个月才满半年。

江琮轻笑:我盼着夫人早些交代,才好让此情长长久久,远不止半年。

泠琅哼了一声:你昨晚捉住周厨子的时候,竟没盘问出来?江琮耐心道:问了——但毕竟时间紧迫,我得赶着去同夫人叙话呢。

你管那叫叙话?罢了,他都说了什么?他只说,春秋谈同李如海之死有关,你是为了李如海找上来的。

不错,泠琅坦然道,去年我找到了铸师,他告诉我春秋谈出现在侯府,于是我便依言上京打探。

江琮缓声道:见侯府不好潜入,便打上我的主意?泠琅扯了扯嘴角:不管你信不信,这生辰八字我一点没弄虚作假,同那什么真人所说的恰好能吻合上。

江琮笑了笑:如此,我同夫人是天赐的良缘。

泠琅含羞带嗔地看了他一眼:那夫君找春秋谈是为了什么?江琮回答得十分简短:这是青云会的重要之物,它还有别的用处,姓周的叛逃多年,春秋谈已经不知所踪了。

泠琅回忆道:他昨日同我说,世上已经没有了春秋谈,一滴都不会再有。

捉回来再酿便是,这有何难。

他看上去并不肯。

江琮温和道:那就让他肯。

泠琅笑着说:夫君动辄说我心狠手辣,也不瞧瞧自个儿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嘴脸。

什么嘴脸?自然是很俊的嘴脸。

泠琅流利地答。

江琮的表情好似被食物噎住,泠琅正要开口,却瞥见帘后有人影匆匆而来,下一瞬,绿袖出现在外边。

少夫人,世子,二殿下传唤二位去花厅一同用膳。

竟这么快就午时了,泠琅腹诽,同这黑心眼儿的人打机锋真能消耗时间,可气的是除了让他坦然承认自己是青云会的,其他什么也没套出来。

而关于周厨子逃脱之事,更没个下文。

不过看他气定神闲的模样,似乎是胸有成竹,晚些再好好盘问便是了。

她款款起身,理了理衣摆,今日穿的是一身鹅黄纱衣,虽说灵动娇俏十分漂亮,但极易褶皱,很需要费精力打理。

抬头,却见绿袖立于一旁,脸上又是一副震惊表情。

泠琅顿时头大,她顺着女孩儿的视线往下望,原来是方才被她怒摔一地的碎瓷片。

一旁的江琮也注意到绿袖异状,抢在他有所反应之前,泠琅率先握住绿袖的手。

一声轻叹,双眼染上哀婉无奈,泠琅低低地说:无事,走罢……是我失手。

绿袖咬紧了唇,扶着一看就忍着委屈强装风轻云淡的少夫人,往门外行去。

泠琅低垂着头,轻移莲步,双手端庄地交叠,却在转弯时有意无意往身后瞥。

正对上江琮似笑非笑的视线。

她飞快地转回眼,心中全是恶作剧般的快意。

三冬守在外边,见江琮出来,忙不迭地上前搀扶,一行人便这么默默无语地走在傍着瀑流的廊道上。

这条廊道位置十分巧妙,是整座别馆最精心的所在。

既能观看飞瀑涧水的景致,亦能赏玩翠绿葱茏之山景。

在离水近的一段,还能感受到丝丝水雾扑面而来的清爽,故此廊被称为雾里道,人们多会于此观景闲谈。

正巧了,泠琅走在前面,拐了个弯,便遇上了一伙人。

男子身形颀长,一身竹青色衣袍,正凭栏眺望,显然在享受山景。

身后立了几个侍从,皆恭恭敬敬地候着。

泠琅凭他手中不断轻摇的折扇认出来,这人是北洛侯世子,那个在宴席上屡屡投来不善视线的奇怪男人。

她不晓得自己何时惹着了他,但狭路相逢,最起码的功夫是要做的。

妾身见过公子。

她盈盈屈膝,一双妙目垂视地面,半点差错没有。

然而,却听得对方从鼻孔里冷哼一声,权作回应。

泠琅仍是端庄微笑,直起身,就要从容离开。

北洛侯世子却又哼一身,忽然开口道:怎么有工夫来玉蟾山?身体好了?呵,这是?泠琅收回正欲迈开的脚步,规规矩矩地立在墙边,等着江琮回应。

江琮今日也穿的青色,同北洛侯世子身上的有几分相像,他颇有些弱不禁风地咳嗽了两声,才开口道:承蒙若朝关怀,的确有所好转。

北洛侯世子哦了一声:你竟还记得我的表字?还以为缩在府中这么多年,你把这些全忘了。

江琮微微一笑:何出此言?我一直念着若朝兄,只是身体所迫,实在难相邀叙话。

对方显然不买他的账,傅若朝将折扇收于掌心,啪的一声脆响。

相邀叙话?还是不必了,他讥嘲道,免得有什么三长两短,届时又成了我的不是。

说罢,他衣袖一甩,转身大步去了。

身后众仆役立即沉默着跟上,一行人转眼便消失在廊角。

江琮立于原处,眉眼中仍是温润,对刚刚那可称是冒犯的行径毫无动容。

泠琅却已经有上百个问题想问,她上前两步,十分不计前嫌地扶着他手臂,亲密道:走罢,夫君。

江琮垂眼瞥她,唇边勾出一点笑。

余下众仆见状,立即远远落在五步之外,只任他们搀扶着慢行。

用他们听不见的音量,泠琅贴近江琮,低声道:那人是谁?北洛侯世子,傅彬,字若朝。

我是问你这个?年少时有过交际,算是合得来,十三岁落水时他正好在场……听说圣上后来迁怒于他。

他不对劲。

是有些不对劲。

我是说,他手中的折扇,似乎并不普通。

江琮顿了顿,笑容中便多了深意。

哦?他慢条斯理地说,夫人观察其他男子倒是细致。

泠琅笑了:装什么?难道你瞧不出来?她凑近他,以一个亲密无间的、类似于依偎的姿势,轻声道:你现在先告诉我,周厨子是怎么不见的?江琮没有立即答话。

他发现从这个角度,刚好能看见她眼皮上的那颗小痣,原来它藏的并不深。

是之前二人挨得不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