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宝,如有一老。
古人的话,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董凡都不曾发现,自己虽然决定了很多,但潜在的意思里面,却还是想黄老看着自己的,也似乎总希望黄老不停的敲打着自己,也许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在里面吧从店里出来,在去往黄老那边的车上,心中就再次把这一系列的事串联了起来。
前后两拨人,形式的方式和目的似乎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样都会影响自己店铺的进展。
到了黄老家,佣人开门之后,董凡边直接往书房去了。
既然小华说了自己下午回来,那黄老自然是等着了。
董凡上了楼之后,就刻意让自己的脚步声变小了。
来了?刚走到黄老的书房门口,就听到黄老说话了。
嗯。
董凡见到黄老并没有抬头,便应了一声,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
黄老正在书案上写着毛笔字,董凡放下了东西,便走到黄老傍边站着了。
董凡看了看,上面已经写了三个字勇往直,不用说了,正是勇往直前四个字了。
黄老写完四个大字后便问道:怎么样?好!董凡当然喝彩道。
我问你怎么想的,谁问你字了!黄老却是没好气的说到,一边让董凡坐下。
呵呵,您刚刚四个字不就是提醒了我吗?勇往直前!董凡坐下后对黄老笑着说道。
你明白就好,不要有什么顾虑,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不在乎那些虚名了!只要你行事对的起天地良心,也足够了!黄老点了点头,对董凡的回答却很是满意。
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董凡认真的承诺着。
呵呵,世界上总有小人,这些事都是难免的,保持住自己,就可以了,不用在意太多。
黄老却是呵呵一笑的说道。
话虽然如此,但董凡却没有就此作罢的打算。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现在是别人都打上门来了,让他装做什么都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还明显的想用黄老的名声做文章,过分了!对了,东西的事你不用担心。
你送的那个赵子玉,可是没白送的。
呵呵!黄老喝了口茶,笑着继续说道。
哦?张老?带着疑问的语气问道。
是啊,那个老东西,虽然收藏的东西稀奇好玩的居多,但总归是有家底的嘛!今天早上给我打电话了,到时候送你十几件东西,这次你可是赚大咯!黄老似乎很是为张老出血感到高兴,很开心的说道。
董凡没说话,他知道,恐怕这里面,到也少不了黄老的功劳吧!这是你收的?黄老没等董凡再说什么,却是指着茶几上的董凡拿来的东西问道。
嗯,是啊!董凡连忙点了点头。
当下便把关鹏的事,给说了一遍,也说了自己一些想法。
嗯,做的好,人都是贪念,你若不敲打,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黄老点了点头,便拿起东西看了起来。
不一样的人,风格也不一样。
司徒最先看的是葫芦烟壶,而黄老最先看的却是青花小碗。
嗯,是民国的东西。
黄老放下东西,接着却是拿起那张糊墙的纸了。
关鹏说这是他爷爷糊窗户用的,我也瞧不出来,到底怎么样,看上去挺有年份的。
董凡见到黄老拿起了那张依然被他折叠的画说道。
唔。
黄老应了声,表示明白,却是继续看了起来。
可是没过一会,黄老就站了起来,把画当即就在茶几上全部给铺开了。
一边看,一边脸色很是惊奇,过了良久这次说话了,可嘴中嘀咕的,董凡也没听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
黄老也没管董凡,起身就拿过书桌上的放大镜,再一次仔细的看起了画。
董凡这个时候也明白了,心中却是暗叹,莫非这画还真有什么乾坤不成?黄老这一次看的很是仔细,整副画,没一个地方都没有放过。
董凡在一边也没说话,就看着黄老的动作,也不知道到底结果是什么样,莫非又是一件高仿不成了?约莫过了半个小时,黄老放下眼睛,径直感叹的说道:有眼不识金镶玉啊!董凡听了黄老这么一说,脸上也一红,不知道黄老是在说自己,还是在管关鹏的爷爷!这画是真的?董凡小心的问道。
何止是真的,还是难得作品,可惜,成了这个样子!黄老感叹的说道。
髡残是何人?董凡又问道。
教不严,师之惰啊!黄老却是没接董凡的话,反倒是自己感叹起来。
这话说的董凡是越发的不好意思了。
要知道,黄老虽然经常给他说一些历史名人,大画家之类的,但他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的,但对瓷器这一块,可是听的严严实实的。
原因无他,他觉得瓷器,玉器之类的,自己就算不行,但异能也好入手,可这画,他还真的没什么兴趣了。
都是弟子平时不用心了!董凡连忙低头就说道。
我且问你,我可曾给你说过清初四僧?黄老可没管董凡的不好意思,当下又问道。
说过。
董凡老老实实的点头说道。
这话可是并不假,要知道,从古到今的画家何其多?这些时间黄老怎么能通通的说给董凡听?所以黄老也是针对现在拍卖市场出现多的,价格不错的画家说给董凡听。
那你可只是是哪些人?黄老又问道。
八大山人,石涛髡残董凡只说的出两人,当知道黄老既然这样问了,当下也就把这髡残勉强的给加了进去,然后偷偷注意黄老的表情。
黄老到是没什么表情,到是不知道这髡残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出来和董凡理论,这么勉强的讲他放进清初四画僧,可是何等的不幸啊!就会耍下小聪明!黄老自然是知道董凡的心思,当下哼了一声说道。
清初四画僧是指活跃于清初画坛的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渐江、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合称。
他们都是明朝的遗民,因不愿意臣服,志向和抱负都不能得到发展,便都循入了空门,借助诗文书画,抒写身世之感。
他们的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
他们的艺术风貌各有不同:渐江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鬣的笔墨功力,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的酣畅淋漓,八大山人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怪诞奇崛,以及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戛戛独造,可谓抟弄乾坤于股掌,舒卷风云于腕下。
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以激情洋溢,深情凝蓄、个性鲜明的艺术,开创了时代的新风,直接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来为后人所景慕,影响极大。
说实在的,董凡能记得八大山人和石涛,都是因为曾见过这两人的作品的拍卖,自然是记忆犹新,可其他的两位他是见的真少,当然也就没有印象了,按照董凡的思想,这到也没错。
在很多人刚进的收藏的时候,就是这样,都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一样,啥也不要。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愚蠢的。
要知道,你要的东西,你能有多少?那你在追求的过程中,会见到多少东西?可曾想过,是不是有珍品被你放走了呢!?所以,奉劝那些人,都多多掌握好知识,才能更好的收获!比如,有的人就喜欢清青花,不错,青花是有他的魅力,喜欢也未尝不可,可是只看青花,却忽略了清朝其他的作品,那就是真是得不偿失了!这髡残本姓刘。
明末遗民,入清为僧。
髡残是他出家之后的名号,字介丘,号石奚,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等,好游名山在川,後寓南京牛首祖堂山幽栖寺。
擅画山水,师法王蒙,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苍浑茂密,意境幽深。
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朱耷,弘仁,石涛合称清初四画僧。
精山水,特点是章法稳妥,繁复严密,景色不以新奇取胜,作品以真实山水为底本。
董凡听这黄老的话,便明白了这副画的价值了,黄老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果然是没错的。
这幅画,虽然有些遗憾了,但也价值不俗了,你拿去放在店里还好警醒自己,也能当给宝贝!黄老接着说道。
学生明白!董凡这会算是记得的了,相信是再也不会忘了。
不过,他到想起了关鹏,难道他真是自己的福星,随便给了自己一张糊窗户用的就是精品?就在董凡思考之时,黄老又拿起了最后那个葫芦烟壶看了起来。
这个鼻烟壶的构思巧妙,就连黄老看的也连连点头,当下就说道:东西是不错,你这一趟到也真的不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