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看看他,心中一动,道:你长的还真像苇娘呢。
张昌宗道:正是太后说我长的像一个女子,所以才想会会她。
太后哈哈大笑:好一个有情趣的孩子!罢了,千金,你说说,那苇娘现在何处?这孩子要见见她。
千金公主心想,这个张昌宗,怎么在关键时刻出这种问题?真是混账,你不知道你这是害你妹妹呢。
但口中不能说,只是道:我也想见见她呢,只是被那个荷花不知逼得到哪里去了呢。
我也曾找过她呢,只是没有一点影响。
张昌宗表情黯然下来,看去十分失落。
太后奇道:难不成你也认识她?怪不得人说妓相交满天下了。
张昌宗红了脸道:不是,小臣从未见过她。
只是觉得长的相像就是有缘,再加上也想看看那个传说中的崔可谏的后身。
太后笑道:千金,这是昌宗给我提的第一个请求,你派人查一下,务必得一个实信给我,难道我们皇家连一个人都找不到,那还算什么天下为家呢?千金答应下来,接着道:太后,若是明年太后龙袍加身,位登九五,准备怎么处置我啊?太后笑道:到时,你可以改姓。
千金公主却不想改姓。
她还是以自己地姓氏深深自豪地。
但是安危所在。
只有笑着谢恩。
道:不如我现在就改了吧。
太后道:明年春上。
你不改我也要你改。
现在还早了些。
千金公主道:看来时候已经定好了。
若有什么需要千金布置地。
千金一定不敢推辞。
太后看着她道:千金啊。
我正是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议。
我明年春上将要登基为帝。
改朝换代。
这太子地事情不能再拖了。
你说。
我是武家地女儿。
建立地是武家地皇朝。
但又有自己地子女。
立武家地承嗣为太子还是立旦儿呢?千金公主道:自然是立旦儿。
他毕竟是自己地儿子。
其实。
千金是有自己地打算地。
她身为李唐地公主。
对李家地江山怀有深厚地感情。
对武后登基地事是一百个不赞成。
因此对武则天所说选择武承嗣为太子一百个别扭。
但是李旦不同。
他毕竟是李家地人。
若是他为太子。
太后百年之后。
这江山还是李家地。
自己和一干李家之人都能永保平安。
太后没有看出千金地打算。
自顾自说道:可是。
若是立了旦儿为太子。
这天下在我百年之后。
还是李家地。
我建立地新皇朝就要不存在了。
千金笑道:怎么不存在了,由儿子继承了嘛。
只不过,他以前继承地是父亲的江山,现在继承的是母亲的江山而已。
太后道:唉,我心里想让承嗣做太子,他毕竟是我们武家的正宗苗裔。
你说,若是让承嗣做了太子,以后他会不会对我的子女下杀手啊。
他们可都姓李啊。
千金道:所以,太后才想让太平公主嫁给一个武家的子弟。
但是薛绍驸马怎么办?太后叹道:薛绍也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为了保护平儿,只好牺牲他了。
怪就怪他自己是李唐地外甥吧。
千金十分惧怕,她明白太后所谓的牺牲是什么意思,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噤,道:原来刚才小宝说的是真的,太后真的准备杀死薛绍驸马了?太后摇了摇头道:我的事情你最清楚,其实我的心是最软的。
见到小动物受了伤害,我都要伤心好大一会子。
可是上天偏偏不准我做善良地人,还让我陆续伤害亲人。
这样的人生真是没有意思。
千金公主违心的劝慰道:太后的心是最慈悲的,宫里的人都知道。
但是太慈悲了,伤害了该伤害的人,还内疚痛苦不已。
你真是地!太后笑道:不能不难过啊。
你知道贤儿临终前给我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说完,她便轻声背诵起来:种瓜西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四摘五摘抱蔓归。
背诵未完,便泪如雨下,不能自持起来。
千金公主看着这个高贵的女人,自己一生以来的密友,哭得如同一般民间的老妇,不觉心中也酸酸的。
她走到武后身边,抚着她地肩道:这不怪你,你也都是身不由己。
我想他们即使在泉下也会理解你的,就当是为了母亲尽孝了吧。
武后偎到千金怀里,放纵地哭起来。
千金搂着她,也与她一起沉浸进那往昔刀光剑影,身心俱悴的往事中去。
良久,有人前来回报,说是太平公主回来了。
武后才又重新坐好,端坐着等待她地女儿归来。
太平公主欢喜的走来,对武后道:冯小宝已经死了,他再也不会给母后增添麻烦了。
看在他为母后效力一场地份上,没有让他吃很大的苦头。
武后叹道:也罢,给他厚葬吧。
说罢,转身对千金公主道:这又是一个牺牲品。
历来帝王的道路都是尸骨铺就的,不但有仇敌的,还有亲人的。
太平公主故意道:母亲,你要是登基为帝,我就要做皇太女。
武后慈爱道:我是身不由己走到了这一步,你就不要再步我的后尘了。
这个位置的滋味并不好受,母后不舍得让你受这样的苦。
太平公嘴道:那母亲是偏心了,怎么让四哥做了太子呢?疼四哥吗?还是母后偏心儿子,拿这话糊弄我。
千金公主看着太平公主,知道她这是转着弯子试探武则天的意思,不由暗自佩服她的心思周密。
武则天笑道:你四哥我也不愿让他做天子呢,天子这个位置太危险,他性格懦弱,坐在这里等于是害了他。
太平公主大惊小怪道:三哥走了,四哥又不适合。
难道母亲真的准备要武承嗣那个小老头为嗣啊。
那我心里不服,母亲的江山怎么能要他来继承呢,又不是母亲没有子女。
武则天摆手道:这个问题不是你考虑的,就不要再讲了。
关于立嗣,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对了,你这一段去过承嗣那里没有?太平公主道:他一个外戚,怎么不来看我?我是母亲的亲生女儿嘛。
武则天道:你和武家的关系如此不好,将来可怎么得了?唉,驸马去过承嗣那里吗?太平公主道:难道母亲真的是想把江山托付给武承嗣了,我不愿意看着他们的脸色过日子!今天,我告诉母后,不但我没有去过武府,驸马也没有去过。
太后道:你们可是嫡亲地姑表,难道走动走动也不应当吗?太平公主这才不情愿道:那,孩儿一会儿过去看看。
太后道:你也别一会儿了,现在就去看看吧。
我等你的回信,省的离了我这地方,你又不去。
太平公主听了母亲的话,十分不情愿的去了。
待她走后,太后对千金公主道:你看看,这个小孽障根本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我是巴不得他们和武家搞好关系,这样无论将来是武家还是李家当皇嗣,两家都能平安。
他们为什么就不理解老母的苦心呢?千金公主道:太平还年轻,不能看的那么远。
况且她说的也有道理,她是太后的亲生女儿,怎么还要看着武承嗣地脸色呢?自然心中不服气,那也是人之常情。
太后不必放在心上。
武后沉思了一会儿,咬牙道:顺情而行不一定就对自己有利。
我觉得还是事先处理一下为好,当断不断,必受其害。
千金,你去叫婉儿过来,以谋反罪名将薛绍兄弟抓入大牢。
千金公主提醒道:薛驸马与太平恩爱夫妻,若是太平知道了,该。
我也是为了她好,不然以后事情很难说。
现在,牺牲薛绍是最好的办法了。
武后斩钉截铁道。
千金公主只得出去唤上官婉儿回来。
太后待她走远,问跪在地上的张昌宗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太心狠?不愿留在我身边了?张昌宗道: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太后是为了天下苍生牺牲了这些人,他们死得其所。
待到太后登基之后,对他们厚加身后之荣,他们黄泉之下也被荣光。
太后不觉有些惊奇,问他:你怎么这样看呢?张昌宗道:以太后之才胜皇上万倍,能得太后临朝而治,是苍生之幸。
这些人都是秉承天意,为太后登基而死,便是死于社稷,其死岂是冤枉?简直是重于泰山。
太后不觉眼睛湿润了,道:想不到你真是个知音。
想当初,我废了三子李显,朝臣议论纷纷。
你说,那显儿居然在朝堂上公然说要把江山让给他老丈人,身为天子,处事不是出于公心,这可能继承宗庙,治理天下?所以,把江山交给他,我不放心,愧对先帝在天之灵。
四子李旦你也见到了,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只愿意在宫中修心养性,并不愿意主持军国大事。
你说,两个孩子不成材,我能怎么办?难道任由他们把江山毁了,任由百姓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不行,我是他们的母亲,我要为此负起责任。
所以,我一定要自己掌权,实施自己的施政理想。
可是那班老臣们不同意,认为旦儿再昏庸也是李家的后代,也要坐在皇位上,哪怕毁了江山坑了百姓也是理所当然。
我要是坐上皇位,即使做得比旦儿好上百倍,但因为姓武,是一个女人,便先天错误,做得越好越错误。
张昌宗没有想到自己地一番话能引起太后这么深的感触,他有些振奋,道:太后不要理会那些陈腔腐调,其实在老百姓眼里,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皇帝,并不看皇帝姓什么是男是女。
望太后摒弃那些顾虑,施行仁政,惠泽天下,做一个名垂青史,受后人钦敬的女皇帝。
武则天被他说的热血沸腾,道:昌宗,你可愿意做我的助手?专一处理我登基的事情?张昌宗朗声答道:臣愿意!一时,千金公主和上官婉儿来到,见武后与张昌宗神态之间极是相得,不由笑道:太后如今知道我举荐的人才不错,是慧眼独具吧?太后笑道:不错,我必有赏赐。
只是你什么也缺了,这个赏就记着,等你孙子出世以后给他,如何?千金公主心想,如此,这孩子的身份便是板上钉钉了,崔家那两个老混账也只有承认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