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五,雪。
漫天的雪花已经飘洒了两天两夜,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宫中早已银装素裹,满目纤莹。
厚厚的积雪铺就了一条条银色的大道,白光盈盈,入夜不灭。
园中小道旁,几竿翠竹在积雪的压迫下,仍抖擞着精神挺立着。
满园的寒梅更是凌寒怒放,蕊寒枝凌霜,身洁素心单。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一早,便有宫人来锦绣宫中问安,让我赶紧准备一下,冬猎大典要开始。
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用生平仅有的速度,穿戴整齐,随着来人朝正元殿走去。
殿外已经安静地立了不下三千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积起了几簇素雪。
要不是他们口中呼出的白色雾气提醒着我们,他们还活着,一般人不到我这个修为我自认为如此,是感觉不出他们生存的迹象的。
这群人分两队,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分出来,一是我眼力过人,二是他们的穿着不太一样。
一队穿着清一色灰白铠甲,在这冷肃的雪天中,透着冷冷的寒光,显得格外静默萧索。
另一队则穿着整齐的朝服,恭立在一旁,黑压压地一片,看上去甚是庄严肃穆,连我这个一向不喜欢拘礼的人,都不禁恭敬起来。
我们一应女眷立在廊中,虽都穿得严严实实,但服色各异。
立在这非黑即白的人群中,倒显得分外惹眼。
只可惜那一班朝臣一个个都低着头,没一个敢抬眼朝我们身上看。
皇上自然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一身龙袍,一脸威严,真不愧是天家神韵,看得我不自禁地低下头去。
我在心里暗叹,哎呀,看来修为还是不够啊!开猎典礼开始,孤寒立在祭天台上,一身黑衣如墨,在这素九寒天,银白世界中,更显得卓尔不群,飘逸出尘。
看着他那傲然挺立于西风中的飒爽英姿,我的眼里闪着别样的光芒,嫁郎当嫁孤寒君!孤寒向天擎起三柱高香,口中念念有词。
只一会儿,便见殿中红光四溢。
一片绯色云霞低低地落在殿前。
孤寒在众人惊异的眼光中,大袖一挥,潇洒地登上绯色祥云,随云缓缓地浮到半空中。
红云越来越大,覆上了整个紫禁宫,在此时神态各异的众人面前,半空中下起了绯色的云雪。
丝丝缕缕,比素雪更纤柔,比粉瓣更皎瑕。
云雪在空中变化万千,一会儿是振翅翱翔的凤凰,一会儿是吞云吐雾的玉龙,一会儿是发蹄狂奔的白马,一会儿又是璀璨如银的莲花。
约摸持续了一盏茶功夫,孤寒才降下云头,一应典礼完毕,一干人等都按序出了宫。
每人心里虽对刚才那典礼还念念不忘,但脚下还是次序井然,步伐整齐。
皇上坐的是十六乘御辇,左右一百零八名御前侍卫开道。
几个阿哥都身着银白色盔甲,骑马随行在皇上的御辇后面。
我们几百名女眷坐在几十辆马车中,紧随其后。
后面则有两千名禁军和上百名朝臣随行。
一行数千人,浩浩荡荡向热河开拔。
我,有月,八阿哥府中的婉儿,和十一阿哥府中的明惠被安排在了一起。
这个明惠就是在选秀时,跟倩蓉一起认识的李佳明惠。
娇滴滴的一个小美人儿,现在已经是十一阿哥身前最得意的苏拉了。
虽还没被册为福晋,但却是白云宫中最能说得上话的人儿。
再加上人长得伶俐,所以倒跟后宫的一些嫔妃关系很好。
尤其是白常在,对她更是贴心。
婉儿虽没明惠来得娇媚,但温婉中却透着几分凌厉,这点倒让我觉得跟白常在很是相似。
只是听说她跟白常在的关系一直不好,可能是一山难容二虎的原因吧。
太后和令妃,宜妃同乘一车。
兰贵人,白常在,林常在也同乘一车。
还有后宫其她随行的苏拉和公公,带着一应用具,坐了满满几十车。
倩蓉由于有了身孕,自是没有跟来。
淑敏这几天身体不舒服,便留在宫中陪倩蓉。
其实我知道她们两人都不喜热闹,这样反而清静,也好!坐在车中,掀开一角户帘,便有风雪卷进车内,带起一股寒意。
漫天飞雪,在这空旷的郊外更显壮丽。
树上积满了厚厚的雪,在暗淡地天光中,散发着层层白光,倒跟阿弥宫中的玉树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跟有月她们都捧着暖壶,热络地聊着对这次冬猎的感觉,一个个都满脑子幻想。
明惠最是嘴快,一路上她的话最多。
由于雪下得很厚,路甚是难行。
从下雪之日起便已派人清扫道路了,但由于雪一直没停,刚清扫出来的道路,很快就积起了冰。
所以走走停停,五天后,才到了热河。
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顾名思义,自然是避暑之用。
山庄位于紫禁城东北两百多公里,此处四面环山,夏时多雨,气候清凉湿润,是避暑的极佳之地。
一般皇家都是七八月份来此避暑,那时正是艳阳高照,烈烈酷暑,而山庄内却一片清凉。
只是今年碰上三年一度的选秀,后又有十五阿哥的婚典,所以皇上才决定改秋弥为冬猎。
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圣祖年间。
历经圣祖,世祖到当今皇上三代,从原来的三十六景扩充到七十二景,方圆五千多平方公里。
圣祖皇帝定的三十六景如下: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矾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当今圣上定的三十六景如下: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我到热河后,委实被这行宫的规模吓到了。
待晚上入住打点完毕后,就跟孤寒偷偷跑了出来,在这行宫中飞驰了一圈。
本来孤寒说要带我去天山的,但我现下对这热河行宫的好奇,远远大于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天山的好奇。
反正来日方长,先在这边逛逛再说。
改天再去天山也不迟。
这样一个晚上下来,坐在孤寒的黑云上,才堪堪把整个行宫逛遍了。
还真大啊,少了几分紫禁宫的威严,多了一份圆明园的精巧,整个行宫浑然天成,意趣自然。
这承德避暑山庄由于四面环山,现下外面西风凛冽,这山庄内倒是风平浪静,比外面的气温还稍高一些。
再加上从地底涌上来的温热地气,这山庄中倒有好几处温泉。
太后和令妃,宜妃一同住在松鹤清樾,那边就有一个山庄中最大的温泉,叫清樾泉。
而那边的殿中建殿前就常有白鹤来翔,翱翔于一院的苍松翠柏之间,所以取名松鹤清樾。
建殿后,有了人的居住,那些白鹤便没有再来。
但到了当今皇上这里,便又在园中养了几十只白鹤,倒是名副其实了。
当然,至于皇上为什么要养白鹤,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
皇上对江南名士林和靖,甚是仰慕。
每次下江南的时候,都会去杭州喜欢的孤山上拜访林和靖。
林和靖其人,风姿俊朗,清逸出尘,独居孤山,与梅鹤相伴,终身未娶,所以有梅妻鹤子的雅谕。
在平常时候,国内很多名士也都会慕名前去拜访林和靖,他虽出于尘世,但却不绝于尘世,所以每次有人来访,他都会热情接待。
他在孤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株梅树,梅子熟后卖点钱。
一棵梅树上结的梅子换回来的钱,就装在一个小袋子里。
总共三百六十五棵梅树,三百六十五个钱袋。
他每天的开销就是一袋小钱,绝不超支。
换回来的钱正好够用一年。
偶尔有朋友来的时候,就取稍大一点的钱袋,备些小酒,几个小菜。
饮酒谈笑,赏梅听风。
如果朋友来时,碰到他正好在孤山上的梅林中劳作,朋友就把院中的白鹤放出去。
白鹤在山间飞翔,他看到白鹤就知道有客人来了,于是便可尽快赶回来,不至于让朋友久等。
久而久之,梅妻鹤子的雅谕便在朋友中传开了。
当今圣上在每次下江南时,都会去孤山拜访他,每次也都是放鹤出去叫他回来。
也由此,圣上对白鹤情有独钟,称它是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仙鸟。
回来后便在这松鹤清樾中养了几十只白鹤。
平日无事都放养在山间,所以这松鹤清樾中,时常是白鹤翩翩,松姿卓然,颇有几分人间仙境的意味。
我们在行宫中只待了两天,便整顿一番,朝木兰围场行军。
这次只行了半日便到了木兰围场。
宫中一干人在出发前就做了足够的准备,所以安营扎寨,整顿军马,建灶搭炉,只用了一个下午时间,便都安置妥当了。
帐篷的搭建很有特色,而且帐篷数量众多,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也是我晚上跟孤寒一起出去游玩的时候才知道的。
帐篷分左右两排,一个个整整齐齐,宽大敞亮。
最中央的是皇上居住的銮仪卫,左边是奏事处,上书房,刑部,史部,礼部,红本,向导处。
右边是军机处,内阁,兵部,户部,工部,黄本,礼番院,提督衙门。
我们一应女眷,则被安排在銮仪卫后面的两排帐篷中。
我,有月,婉儿,明慧住在一个大帐中,中间用帷幔隔出四个小间来。
一般的安排都跟坐马车时的安排一致,几人一个帐篷。
那些苏拉们则是十几人一个中帐,几人一个小帐。
还有随从侍卫们,基本上也是十几人一个中帐,几人一个小帐。
这样算起来,光帐篷就有几百个之多,还真是浩浩荡荡啊!推荐一本好书《林家小七》作者语言幽默诙谐,笔触新颖多特,可为茶前饭后的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