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步步生莲 >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171章 来袭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171章 来袭

2025-04-02 09:23:54

杨浩轻骑简从地赶赴芦河岭,为恐折御卿暗中动手脚,领着他们走冤枉路,刚刚赶到府谷城的叶大少也跟着回去了。

离开府州三天,天地渐渐变得更加开阔起来,放眼望去,到处是绵延无边的旷野。

远远的高山上,自山脚小让腰、山顶。

不同地带的树木把那远止…染成了一道道不同的颜色。

这恢宏壮丽的景观。

仿佛是一今天神巨人挥毫泼墨,渲染出来的山水画卷。

时而。

又是寸草不生的一片黄土高原。

那山尽为黄土,经年累月受着雨水冲刷,把那劈削似的山壁冲出一道道奇形怪状的沟壑。

看那黄土高坡的沧桑。

已不知阅尽了多少岁月,仍然静静地伫立在那儿,也许时常有旅人经过,却从不曾有人注意过它们。

杨钦差。

前边就要进入芦河岭地界了。

军都虞候马宗强向前方指道:你看,从前边那道岭吹过来的风,使这里的地理天然划分为两段。

这一段寸草不生,黄土盖地。

越过那道岭,却是碧草连天。

再行不远,还有一条大河。

那就是芦河,直通芦河岭。

这条大河极宽,不过整条大河都掩在芦喜丛中,一眼望去,肉眼难寻。

杨浩扫了一眼叶之斑。

叶之斑悄然点头,以示马宗强所言无误。

绕过了前边那道山岭。

眼前豁然开朗,绿草连天,如同海洋。

油绿的草地就像一匹色彩鲜艳的缎子,起起伏伏的直铺到了天边去。

几座小让…包静静地趴在草原上,有的也为绿草和小树覆盖,有的却是光秃秃一片。

大概是因为土质不同。

但是有它们山脚下绿如海洋的野草,上衬透澈的不掺一点杂质的天空蓝。

却并不显其荒凉。

这队人马的到来。

偶尔会惊起草丛中的野兽和飞鸟,显示着这片土地蕴藏的生机。

杨浩暗自忖道:这里的确是一片汰土,如果没有战争的因素。

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放牧,能养活多少人啊?这里土地肥沃富饶。

比他们原来所住的那片贫瘦土地强过百倍。

如果没有各方势力的角逐,这片地方将会变成那些北汉百姓定居的乐土。

不过,若非由于各方势力的角逐。

这么适宜居住的肥沃土地也不会闲置到现在吧?杨浩信马游缰,思绪放开了去。

又想:如果不能妥善照顾到各方的利益。

只凭一腔正气是与事无补的。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考虑的就是不同方面的利益。

普天之下莫不如此。

大宋伐北汉是正义的?还是契丹攻大宋是正义的?都不是,为的都是各自的国家利益罢了。

放到府州来还是如此。

事实上,赵官家有削藩之心。

我又如何不知?除非折家情愿把府州拱手相让,去开封府做个窝公颐养天年。

否则他们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也情由可原。

我杨浩想要折大将军改变主意,另行安置这些移民,难啊。

此去芦河岭,我到底能做些甚么呢?向官家奏表。

由朝廷给折家施加压力?折家如今是听调不听宣的,目前这种情形下。

赵官家也是不会迫得折家太紧的……放眼望去天地宽,杨浩的双眉却紧紧地蹙了起来。

他走仕途,谋做官,为的本是一己私仇,如今重返霸州报仇雪恨的事尚无着落。

一桩桩他杨浩根本无法承担的重任、一个个他难以算决的问题,却不断落在他的肩上,而他偏偏又做不到视若无睹。

想起此刻仍在府州驿站大醉不起的程德玄,杨浩心头一阵苦笑,忽然有些羡慕起那位程大人了。

又行半日光景。

野草更形茂盛,蓝天下。

微风一过。

高可齐腰的野草便翻卷着波浪。

一层层地跌宏起伏。

耳边,清风送来河水流淌的声音。

可是却见不到河的影子,右侧不远就是一人高的芦苇丛。

芦苇密不透风,想必那条大河就隐在芦苇之中。

叶之斑忽道:杨钦差快看,那座山岭,看到了没有,那儿就是芦河岭。

岭后是群山环抱的一座山谷。

说是山谷,其实其中平原极大,住多少人都不成问题。

杨浩抬头看去,兴奋地道:走。

咱们加快些速度。

一旁马宗强笑道:杨钦差莫要着急。

望山跑死马,看着虽近。

真要赶过去路还长着呢。

这句话杨浩也听说过,只是方有一时忘形,听他一说才省到自己有些沉不住气。

不禁赧然一笑,但是那心却已飞到了芦河岭上去。

天色将暮时,终于赶到了岭前。

杨浩胯下的战马不觉加快了速度,与马宗强、壁宿、叶大少等人向前赶去。

z盯函吼田m噩新最快,速匿最恢眼看将到岭下。

突地发现前方草原上正展开一场恶战。

山脚下千余宋军步卒持枪前指,排成密集的阵形。

将山岭入口牢牢堵住,另有百余名身着宋军或民装的勇士手舞刀枪,骑着战马,正与数百骑士厮杀在一起。

这些骑马的宋军或汉服民壮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弱处在于人少,与对方远射或让对方排开冲锋队形对自己大大不利。

所以个个骁勇,杀入了敌阵中去,2I一刀捉对儿厮杀,这一来对方外围人马根本使不上力,只毡个刁盘旋。

一边呼喝助威。

一边注意着岭下宋军的动向。

防止步车靠拢。

那些冲入敌阵的宋人太过骁勇。

个个人如虎、马如虎。

在敌阵中冲来冲去丝毫不落下风,待见突然又有数百人的宋军队伍出现,而且这一次出现的宋兵大多是骑兵之后。

那些敌人终于惊慌起来,有人嗯哨一声。

数百名骑士便向远处退却。

杨滞定睛细看,只见那些骑士胯下战马虽然神骏高大,可是一个个穿着却显褴褛。

大多数人在这炎炎夏日,都是斜穿一袭破旧的羊皮袄。

就像许多草原上因为过于贫穷,一年四季都只有一身衣服的牧民。

其中身上穿着简陋皮甲的不守寥寥数人。

他们用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

有些根本就是牧马放羊防御野狼的叉杆。

一见敌袭。

马宗强立即集中一支骑兵队赶上去支援,其实那些敌人被突如其来的这支骑兵大队给蒙了,这支宋军当中大多数人乘的只是代步的劣马。

并不能疾驰做战,真正能用于征战的不过二十多匹马而已。

那些草原牧人一得号令。

立即开始撤退,其中有几名着简陋皮甲的。

显然是这支队伍的首领人物。

他们使的刀枪也比较犀利,关键时刻。

他们便负责断后,与宋人骑士竭力厮杀掩护大队撤退。

杨浩这才看清与牧人们作战的那些民装汉人乃是李光本手下那个多条大汉。

这些大汉马术精湛,武艺高强,人人有以一敌十的本领。

其中尤以木恩为甚,他使一柄势大力沉的铁戟。

大开大阖。

纵横八方。

如同狂风暴雨,压制得与他对战的一个穿半身甲的骑士脱身不得。

那些草原骑士大多已经逃去,断后的几个人本已逃开。

眼见那人被木恩追杀难以脱身,其中一个穿短甲、头上戴着一个不知是秦汉什么朝代款式的铁盔少年突然返身策马向木恩冲来。

抬手一矛刺向他的后心。

想要为那被木恩缠住的小将解围,木恩十几个兄弟这时都围拢过来,可是他们并不上前,似乎对木恩的武艺十分信服。

只是纷纷围拢在四周观战,只见木恩单枪匹马。

手使一根大戟。

战马驰骋。

在方圆数十丈的范围内与那两个少年走马灯一般大战,其精彩真有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风范,只是这木大哥生的张飞一般。

实不如人中吕布一般俊朗。

嗨!木恩一声大喝,长戟一扫,戟尾扫中那少年的头盔,那铁盔被扬上半空。

只听那少年惊呼一声,一头长发便飞扬起来。

木恩反手一戟又是一勾,将他手中的长矛也扯了过来,哈哈大笑声中双马一错镫。

纵身一探,便抓住了那少年的腰带。

将他整个人扯下马来,打横举在空中。

顾盼生威,洋洋自得。

四下的武士们齐声喝彩。

那些联手追击草原骑士未果的宋军骑士们刚刚赶回来。

见此情形也是大声叫好。

另一个少年见状大急。

势若疯虎一般扑上来夺人,木恩嘿嘿一笑,手举着战利品已闪出了众人围拢的包围圈。

木恩一出去,便有两名大汉扑上来,使兵器挡住了那少年的攻势,将他迫回了***里去。

只见他们猫戏老鼠一般围成一个***,不管圈内那少年冲向何处,都使武器将他逼回去。

那***随着他们的战马一步步靠近。

变得越来越小,被木恩擒住的少年嘶声大叫:小野可儿,不要管我,你快走杨浩远远听他声音尖利。

倒像一个女孩儿家似的。

眼见包围***越来越小。

四下里十几名武士极有默契,不约而同收了刀枪,从战马佩钩上摘下一条套马索。

在空中摇晃着,口中习惯性地发出驱赶似的呼号。

被困在当中的少年红着眼睛向木恩冲去,可他使枪只挡开几条绳索。

其他的绳索便极准确地套在了他的身上,那些大汉哈哈大笑,四下用力同时使力一拉。

那少年整个人被绳索牢牢捆住。

竟然悬在了空中。

胯下的战马直冲了出去。

眼见二人被擒,余者尽皆逃去。

山岭下的宋军收了刀枪,一些百姓也从山上奔下来。

杨浩策马上前时被百姓们看见,看见带领他们历尽干辛万苦逃出生天的杨钦差出现。

百姓们登时欢呼起来,引来了更多的百姓,这一番解围已被他们自发地算在了杨浩的头上。

眼见杨浩已经卸任。

还能受到百姓如此拥戴,赤忠和马宗强神色微动。

不约而同地朝对方递了一个眼色。

与那数万欢迎的百姓们打过招呼。

整军收队返回山谷时天都黑了,杨浩与赤忠、马宗强进了十山腰上一幢已经修好的窑洞。

众人称为木老汉的李光本也被邀请了来。

如今就算普通百姓也看得出这木姓老者极有来历,此番驱走那些强盗,木老汉的人走出了大力的。

他们所展示的高绝的马上功夫、精妙的箭术、高强的武功便连赤忠、马宗强也是另眼相看的。

这地方泥土的土性极粘,李玉昌依据山势,尽量采用挖掘,配以少量砖石木料,已经负好大量的房舍。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极为适合这里的气…力且极为结实。

他们进了一憧房子,依次坐好。

便令人把那被擒的两个少年带了上来。

果然,被木恩生擒的那个少年其实是一个少女。

她穿着一身粗葛布的衣衫,衣衫边缘镶嵌着褐色的皮革。

这能对衣服起保护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那衣衫太过陈旧,她的膝盖肘弯处还是早已磨破了。

少女身子高挑,鼻梁修挺。

小麦色的健康皮肤,长得清秀端庄,可是那双湖水般澄澈的大眼睛却带着一股凶狠和野性。

她看着杨浩时,杨浩毫不怀疑,如果现在让她挣脱了绑绳,她纵然赤手空拳,也能扑上来一口咬住自己的喉咙。

狼……她就像一头件傲不驯的小母狼。

那么。

旁边那个,少年呢?杨浩的目光转向了他,那个少年的穿着比那少女更加破烂。

可是那破衣烂衫里裹着的身躯,充满了野性和张狂。

他被反剪双手,绑在可以一言决他生死的人面前。

但是他直挺挺地站着,那气势就像站在山颠俯瞰大地。

傲。

狂傲。

而他的目光,却那少女更加漆厉。

如果说那少女的目光透着凶狠和野性。

那么他的目光根本就是有血了。

赤忠冷声问道:你们是党项哪一部的?那一男一女两个少女狠狠地瞪着他一言不发。

仿佛根本听不懂他的话。

赤忠冷笑起来。

党项八氏最初在青海之东南游牧,自隋代开始便向中原靠近。

到了唐代中期,就已迁徙到如今的陕西北部了,与汉人接触极早。

党项八氏中的拓拔氏曾是北魏皇族,北魏入主中原后穿汉服。

说汉语,闹到后来鲜卑族本族的语言都有很多人不会说了。

如今拓拔氏为党项八氏之首,汉语在党项羌人中更是成了通用语,根本没有听不懂的道理,见他不说,赤忠冷笑一声道:看来。

不动大刑,你们是不会招了。

来人呐……且慢!危急关头,唱红脸的来了。

杨浩笑吟吟地拦住了他。

和颜悦色地道:两位。

本官知道。

西北各部之间,常常闹些纠纷。

可话说回来。

无论是夏州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大人小还是麟州杨将军、府谷折将军。

都是一殿之臣,都是大宋的将领。

咱们。

都是大宋的子民。

部族之间起些纠纷。

我们这些做官的,只有尽量平息、排解,不会在百姓之间制造更大的仇深。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攻击这些百姓。

可否说与本官知道?如果你们是受了什么人差遣,被什么人蒙蔽。

本官…是会酌情处理。

尽量宽大的呸!狗官!那少女一口唾沫差点没吐到杨浩脸上,杨浩摸摸鼻子尖上的唾沫星子。

转向赤忠。

摊摊双手道:赤军主,还是你来问吧。

赤忠肩膀一端。

扬声道:来人怀…且慢。

唱红脸的又来了。

一旁侧坐的李光举那双锐利如鹰的老眼在这一对少年脸上转了转。

微微一笑。

说道:几位大人,老夫有句话说。

虽然如今咱们都是大宋子民。

但是这草原上的风俗习惯,还是应该遵守的。

入乡随俗嘛,你们说对不对?z盯函吼田m噩新最快,速度最恢那是。

那是。

杨浩对他的来历越来越好奇了。

忙不迭点头道:不知道木老有什么话说。

李光本道:草原上的规矩。

两军交战,胜者所俘。

为其私人所有。

为奴为婢。

悉从其便。

依老夫看,这些人衣衫褴褛。

武器陈旧。

应该是些草原上的流匪。

从他们嘴里能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呢,在他们身上实无必要再浪费功夫。

处置了他们。

严加防范流匪再幕便是。

杨钦差,您保护我们数万军民。

直至把我等安全送抵此处。

所有的百姓都感念你的恩德。

可是我们又没有什么可以送给钦差大人的礼物。

心中一直很是不安。

老夫看这少女虽然蛮横,姿容还有几分俏丽,好生调教一番便也温驯了。

她是我这仆从木恩掳回来的。

如今我就做主把她转赠于钦差大人,让她为你铺床叠被,端茶递水,侍奉枕席,还望钦差大人莫要推辞。

这话一出,那对少年男女脸色顿时一变,杨浩目光一闪,已然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两人当是一对情侣无疑。

杨浩暗赞老木眼光毒辣。

便也配合着他,转过头来色眯眯的看着那少女,那少女虽悍不畏色,这样被他盯着,也不免露出些胆怯来。

杨浩由头到脚仔细打量一番。

嘿嘿笑道:嗯。

的确不赖。

好生打扮打扮,再换一身衣裳。

倒也是个俏丽的美婢。

木老一番美意,呵呵,杨某就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