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历中元440年,拖了半个月的选秀终于在夏季中旬尘埃落定。
新帝殷晟自夫苑狩猎归来后,亲自册封了四位妃子,还封了八个秀女为贵人,其中一位妃子还是殷朝东边的叶珈国送来和亲的公主。
但殷朝的后位依旧空缺,新帝殷晟并没有接受了各位大臣请求立后的请求。
在此同时,宿塔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天山圣女孜炎被封为殷朝监国巫女,身为第40任巫女。
后世的史官在中历440年这页史书上如此写道,——这个夏天埋下了乱国的种子,成为了殷朝后期动荡不安的起源。
夏季,过了一半。
莲花还开得很好,容颜虽然有些憔悴,但是仍不减一丝颜色,青春就是好,可以无惧可以放肆。
一连几个礼拜的毒辣太阳,并没有让秀女看上去有多少疲倦之意。
新帝殷晟终于自夫苑狩猎归来,在仪龙宫休息了三日后,在大臣的殷殷期望的目光下,记起了西苑还有着一批秀女,这才宣旨。
将于三日后举行册封大典。
按理来说,太子未继位之前,就应该大婚了,娶进一位太子妃或侧妃,以保证殷朝的皇室血脉的延续。
然而,太子在行冠礼之后,却还是没有指定任何一门婚事。
虽说当时殷隆帝自皇后去世后,常常喜怒无常记性极差。
但是也不是没有朝臣上书让太子完婚。
但当时仍身为太子的殷晟却表示自己此时无心婚娶,硬是拒绝任何一门婚事。
殷隆帝只好在殷历中元431年为太子指婚,对方是兵部长的女儿,并定于中元432年成婚。
然而,却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待嫁的新娘子的性命。
按礼法来说,虽然是已经下旨指婚,但是只要新娘子没过门,就还不算是太子妃,而这个薄命的新娘子还没等被封上太子妃的名号就去世了。
太子等于依旧没有任何妃子。
及至中历434年,太子殷晟监国,更是对大臣上书尽快成婚以安天下民心的言语置若罔闻。
殷隆帝驾崩后,新帝殷晟守孝三年,下令天下人皆为此披麻一年,不得婚嫁不得吃荤。
最后,到了中历440年,才下令选秀。
这令多少望女成凤的父母喜出望外,巴不得自己的女儿有一天能蒙圣宠,一家鸡犬升天。
然而,虽然选秀并不限制身份家世,但是一轮筛选后,留下的都是多少有点身价家世的人。
南如宫,西苑。
虽然很显然已经知道妃位是封给谁,可是每个秀女都还不至于很失望,至少自己还能有封个贵人或者王孙国戚夫人的机会。
于是都不免精细的装扮着。
碧盈也细细的检查着自己的衣裳,生怕再来一次那样的假凤袍事件,虽然说不可能有人会再做同样的事情一次,小心驶得万年船总不是假的。
赵湘乐嘻嘻的坐在铜镜前,有个小太监在给她梳头。
梳到一半忽地转过头来看着碧盈道,碧盈,我有点紧张。
有什么好紧张的呢?你是妃宫娘娘无疑了,哪里用得着紧张。
那,碧盈你不紧张么?我?我能紧张什么。
这皇帝又不是大老虎,紧张着他把我吃掉不成……然而,话还没说完,一声惊叫打断了碧盈的话。
你怎么了?碧盈疑惑的转过头去,却只见照着铜镜的赵一脸都是极为紧张的神情。
她身后站着的那个小太监也是紧张的看着赵湘,担心是不是自己手上力道重了梳疼了这位秀女,而且据说这位秀女会是将来的妃宫娘娘,这一不小心讨不了喜就是惹祸上身了。
然而那小太监正紧张着,赵湘就已经瞪眼向镜中的小太监。
慌的那小太监赶忙跪地请罪。
已经快午时了,你怎么还没帮我弄好,赶快起来快点弄好。
然而只是瞪而已,赵湘并没有生气,只是紧张的缘故罢了。
碧盈,你能不能帮我去灵玉那里拿我的胭脂来呢?就是这厢房的第三个房间,那个灵玉借了我的胭脂,我怕来不及……碧盈本想说让太监帮拿过来不就行了,可是赵湘看穿了她的心思一样,软软的求着,我怕太监们手脚不干净,而且那个胭脂极为贵重的,我怕她随随便便拿别的胭脂给太监,你帮我去看看好不好?……碧盈终于还是去了,在第三个厢房内,只有一个秀女在里面梳妆。
看见碧盈进来,淡淡问一句,你来做什么?我找灵玉。
灵玉?那女子疑惑的看着碧盈,仿佛不知道有这个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似的,过了一会儿才道,她不在这里,她去了隔壁的房间。
那谢谢了。
碧盈说罢,便转身离开。
然而隔壁那件房里,闹哄哄的好似在玩耍一般。
碧盈敲了敲门,却没有人来开,或许是声响太大了没被人听见。
碧盈敲了好一会,正要走开的时候,门却突然开了,一个女子站在门前,瞥了碧盈一眼,没好气的问,是你在敲门么?还没待碧盈回答,那女子又开口说,进来吧。
说着就已经往里走了。
屋里坐着四五个秀女,显然是已经梳妆好而在等着一会儿面圣。
碧盈并不进去,只低低的在门边道,我找的是灵玉姑娘,我来取一盒胭脂。
这话说得极轻微,声音便低低的,不细听便听不见,那个刚刚来开门的秀女便停了步子,转过身来,挑着眉问道,你说什么,说大声点。
大,你耳朵真是不中用了,她是来取胭脂的,灵玉,你还不快去给她拿。
屋子里,一个坐着拿着一把扇子的女子笑起来,用扇把戳戳身边的一个秀女。
那个秀女便站起身来,不情不愿的走了出来,进了刚刚碧盈去过的屋子。
孟碧盈,她给你取胭脂去了,你就等着吧。
屋里,刚刚那个拿扇子的秀女又笑了起来。
空气里,隐隐有暗香流连。
太过香甜,仿佛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