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嵕山的南面是关中平原,所以通往九嵕山的道路比较平坦,陈子杨坐在车里,看着远处那一座高耸的山脉离得越来越近,心里不禁有些激动。
二杨,你说这个道家圣地会不会是袁天罡或者是李淳风的墓穴呢?闲着无聊的杨雷和陈子杨闲聊了起来。
我想应该不会吧,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墓穴的位置早都已经公开了,并不在这里。
而且那两个墓也应该不是疑冢,是两个人实实在在的墓地。
坐在杨雷身边的陈子杨说道。
路途还应该很长,说说看吧,我喜欢听这些东西。
闲着难受的杨雷向陈子杨央求道。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虽然九嵕山看着就在远处高耸着,但是真要是等到车队开到位置怕是要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陈子杨干脆就和杨雷闲聊了起来。
说起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坟墓,还有一个传说呢。
这两个人有人的关系非常的亲密,有人说他们是师徒,也有人说他们两个人是师兄弟,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常的近,亦师亦友。
李淳风官拜太史令,负责推算历法,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以及祭祀。
而袁天罡官拜国师,提供军事、政治以及星相、占卜和堪舆方面的咨询。
在当时的大唐来讲,堪舆方面水平最高的就是这两个人了,有他们在,别的风水师就算水平再高,最多只能称自己是第三。
两个人给大唐的皇族找过无数的风水宝穴,后来两个人年老了,便想着自己的后事。
身为风水大家,干风水这行干了一辈子,临了怎么也得给自己找个差不多的归宿地,于是两个人就相约一起去寻找风水宝地。
后来两个人在一座县城的东南方找到了一座黄土高坡,在那个坡上有一片锦缎般平展的平地。
那个地方风景优美,视野开阔,是一个藏风纳气的好地方。
巧合的是那个地方正好有两处风水宝穴,其中一个风水非常的好,非常难得,而另一个就比较普通了,但是能够被袁天罡和李淳风看中的风水宝穴,就算再平庸也平庸不到哪去。
那两个风水宝穴离的并不算远,彼此相隔也就几百米。
因为是袁天罡先找到的宝穴,所以后到那里的李淳风有些失望,言语之间说出了对那个风水宝穴的渴望。
要说这个袁天罡还是很有境界的,胸襟也非常的宽广。
风水宝地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人死后才会用的东西,不必为了争抢而破坏了两个人的关系,何况另外那个穴的风水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袁天罡便把风水好的那个穴位让给了李淳风。
可能是两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早就有预测,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个人回到了长安之后,李淳风就一病不起了。
眼见得他病得越来越重,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于是袁天罡就去探望他,可是等到袁天罡进到了李淳风卧室的时候,他却愣住了。
当时的李淳风正躺在病榻之上,手里还紧抓着一张推算用的卦纸,而李淳风的床上、被褥上,甚至是卧室的地上,到处都铺满了已经用过的卦纸。
李淳风双目通红,已经陷入了一种半疯狂的状态,正在拿着手里的卦纸拼命的推演着什么。
虽然袁天罡知道李淳风病了,可是他没想到李淳风竟然会变成了这个样子,便赶紧询问起了具体的原因。
李淳风告诉袁天罡,经过他的推算,他的墓穴逃不了被盗的命运。
而且经过了无数次的推算,全都是同样的一个结果,甚至于李淳风还曾经算过,就算是他把自己的墓穴选在了别处,也依然会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
听到了这里,袁天罡仰头长叹,自己选的墓地离李淳风的墓地仅仅只是相隔了几百米,要是李淳风的墓地会被盗的话,那么自己的墓地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可是让袁天罡没有想到的是,李淳风说不管他推算过多少次,得到的结果全都一样,他自己的墓会被盗,但是袁天罡的墓却会安然无恙,甚至于在他推算到了一千年以后也依旧是如此,也就是说袁天罡的墓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不会被盗,这一点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听到这里袁天罡也愣住了,这根本就不可能。
两个人所选择的墓地仅仅只相隔了几百米,不可能命运会如此的不同。
当时他以是为因为李淳风重病,所以导致他的推演出现了致命的失误,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后来回到家里的袁天罡自启了一卦,结果他的推算与李淳风推算的结果完全一样,两个人墓地的命运确实天差地别,一个根本保不住,而另一个在千年之内都会安然无恙。
没过几天李淳风就死了,袁天罡去参加了李淳风的葬礼。
一来是为了给自己的好友送行,二来他想要再看一看自己选择的墓地到底有什么地方与李淳风的墓地不一样。
这一次再看自己墓地的时候,袁天罡不单只使用了风水学的知识,同时把周围的环境以及地理因素全都考虑了进去,看了半天之后他才大概弄清楚了原因。
原来两个人的墓地虽然只相隔了几百米,但是周围的环境却不同。
李淳风的墓地位于那一片平地的中央,而袁天罡的墓地位于那块平地的边缘。
在袁天罡墓地的那一侧视野非常的开阔,同时墓地背靠着山坳,山上还有活水流出,而且他的墓地还紧挨着一条咽喉要道。
因为经常给武则天提供军事方面咨询的原因,袁天罡在军事上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他发现自己的墓地所处的那一片区域应该是一块兵法上的宝地,那里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非常的险要。
可能自己的墓地不会被盗就是与这片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系。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袁天罡的猜测是正确的。
唐朝灭亡之后宋朝建立了政权,当时一位宋朝的将军发现了这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便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军营,把那片地区划为了军事禁地,袁天罡的墓地便被划分在了这一块禁地的里面。
非常讽刺的是,仅仅就因为那几百米的距离,李淳风的墓地却被规划在了军营之外。
军营中的墓自然是没有办法盗的,但是军营外面的墓盗墓贼却不会放过,没过多久之后,李淳风的墓就被盗了。
因为那位将军在那里建造了兵营的原因,那一处兵家必争之地被世人皆知。
宋朝灭亡之后,接下来的政权也依旧在那里设立兵营,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袁天罡墓地的上方始终有一座军营立在那里,这就让惦记了无数年的盗墓贼们始终无从下手,袁天罡的墓就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甚至于在一千年以后也依旧是如此。
解放之后,袁天罡的墓穴所处的地区依旧是军事禁区,这就让袁天罡的墓地躲过了破除四旧的风波,依旧是好好的被保存了下来。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袁天罡墓穴上方的军营才撤走。
后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袁天罡的墓,便在墓地的周围安放了大量的报警器,防范措施非常的严密,让始终惦记着这里的盗墓贼依旧无从下手。
就这样,袁天罡的墓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动荡,却依旧是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
不得不说,袁天罡的墓地能够保存的如此完好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原因。
除了他自身看风水的本领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墓地的上方一直有军队的驻扎,可是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袁天罡本身的大度。
如果说当时袁天罡没有把自己先发现的风水宝穴让给李淳风的话,很可能两个人坟墓的命运就要改写了,这也是袁天罡做好事得到的福报。
所以说道家圣地应该不是这两个人的坟墓。
这么说来,这个李淳风还真是厉害,竟然能够推算到一千年以后的事情。
这究竟是后人杜撰的,还是真实发生的事?听完了陈子杨讲述的故事,杨雷惊讶的说道。
是不是后人杜撰的咱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足可以证明李淳风的推演能力,你听说过的事情吗?啥玩意?推背图?是按摩的?还是大保健的?一听说推背图,杨雷来了劲。
伞哥,录下来,发给图图。
别啊,我又错了,是个什么东西?相传当年李世民为了推演国运,便命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个人对唐朝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演,而袁天罡则把这项重任交到了李淳风的身上。
哪知道这个李淳风一旦开始推演竟然上了瘾,怎么也停不下来,一直推演到2000年之后的事情,当时路过的袁天罡看到李淳风推演得如此之深,便推了一把李淳风的后背,对他说天机不可泄,你还是回去休息一下吧,一说由此而来。
据说里面有60幅图画,预言了自唐朝之后2000年内会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被称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预言了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至于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足见李淳风的推演能力。
说了半天之后,陈子杨有些口渴了,他喝了一口自己水壶中的水之后,看着水壶愣了一下。
面前的这个水壶让陈子杨想起了在沙漠中刘教官给他的那一壶水,继而想起了被刘聪亲手击毙的刘教官。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偷偷的瞟了一眼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刘聪。
有一点陈子杨想不明白,之前在绝阴地的时候刘聪曾经说过,陈本忠率领的组织和掘龙会缠斗已久,两个组织的人在多年的对抗当中产生了一丝默契,那就是不会轻易去取对方高层的性命,甚至于连手下的普通士兵的命能不要的话也不会去要。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时在绝阴地的时候,潘华宇就放过了刘聪手下的士兵。
可是在沙漠当中刘聪手下的人却打死了掘龙会的高层吉冈雄,甚至于在抓获了刘教官之后,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刘聪还亲手击毙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陈子杨觉得很有可能是有他们两个人的私人恩怨掺杂在里面,所以才让刘聪做得如此决绝。
哎呀,二杨啊,照你这么说,这个袁天罡和李淳风是真的有些本领,这一次咱们要去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两个人弄出来的,看样子前途未卜,凶险异常啊。
杨雷非常担心的说道。
怕什么,这一次茅山七师齐出,哪一个人不都是有些真本领,况且经过了这么些年,那个道家圣地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张太虚和王定乾两个茅山丹师都能够破解的道家圣地,难道我们七个人还不能够破解吗。
坐在前座的刘聪回头说道。
刘聪啊,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还别说,这一次你们准备的真是充分,单是我手上的这把枪都让我信心倍增,这一次真的没有白来。
随后几个人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但是大体上都离不开关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传说。
就这样,一路上一车的人都在闲聊着,很快的天色就暗了下来,而九嵕山的全貌也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隔得老远,陈子杨就向九嵕山的方向看去,虽然现在的天色有些暗了,但是他依旧能够看到有四道山脊从山脚处一直贯通到山顶。
据刘聪所说,九嵕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有九道这样的山脊高高的拱起,形成了一处在平原尽头高耸的山峰。
可能是因为角度的关系,现在的陈子杨只能够看到四道山脊,但是仅仅是这四道山脊给他的震撼却不小。
用气运贯通这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场景是再恰当不过了。
如此恢宏的山脉立在那里,也难怪这里能够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坟墓的所在地,当真是藏风纳气,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
因为山势高耸的原因,再加上九嵕山上有许多唐朝皇亲贵胄的坟墓,保护区也非常的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上去的,所以在行至山脚下之后,车队便停了下来。
茅山星师郭华兴亲自点了几个人跟他上山观星,其他的人就在原地等待着观星的结果,七道考验的第一道考验就这样开始了。
------------地509章 九嵕山观星因为九嵕山是昭陵所在地的原因,山脚下有一些宾馆,远处更有村镇。
为了掩人耳目,在山脚下找了一处比较隐蔽的山坳之后,刘聪就让车队暂时停在那里。
郭华兴走出车外,抬头看了看最后一抹夕阳,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刘聪对于路上需要耗费的时间把控的非常准确。
车队到达九嵕山脚下的时候,正好是天刚擦黑的时候,算上爬山的时间,等到队伍走到山顶,应该正好是观星的最佳时刻。
因为九嵕山上有许多唐朝的陵墓,所以很多地方都被规划了起来,如果队伍中所有的人一起上山的话目标太过于显眼。
再加上根据之前的推测,很有可能道家圣地并不在九嵕山上,所以郭华兴只点了几个人跟他一起上山去观星,其他的人则在原地等待观星的结果。
郭华兴选择的陪同人员人数并不多,除了陈子杨和刘聪之外,只有震昊以及两名负责保护的队员。
因为坐了一天车的关系,杨雷觉得浑身酸痛,他也非要跟着陈子杨一起去长长见识,郭华兴也没有拒绝,于是一行七人就开始了徒步登山。
就带这么几个人上山,万一掘龙会的人在半路上埋伏怎么办。
看着在夜幕中九嵕山的轮廓,陈子杨有些担心的说道。
自从看到了这一次的队伍如此的精简,陈子杨一直有些担心。
毕竟掘龙会也早都得知了道家圣地的事情,所以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去获得铁书,从而获得大清龙脉宝藏的具体位置。
与之相反的,虽然自己这边的队伍装备也不错,但是像霸王龙卡车或者是拼命三郎那样可以给人信心的配套设备却一样也没有带。
你就放心吧,虽然说掘龙会中也有很多的高手,但是道家的子弟他们却没有几个,这一次咱们要经历道家的七道考验,如果掘龙会的人在半路上伏击了咱们,想要抢占先机的话,那他们就是傻子了。
我们之前分析过,虽然说掘龙会的实力也很强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自己去破解道家圣地,他们能够获得铁书的机会,就是在咱们获得了之后去夺取,又或者是在咱们逐一的破解了七道考验,即将得到铁书的时候再去抢夺,所以他们在半路上伏击的可能性很小。
还有一点,早在几年前,我们得知了想要寻找道家圣地的第一步是需要在九嵕山观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可以说陈老爷子把几乎一半的力量都布置在了九嵕山的周围,这几年来这些人一直在小心的防止掘龙会的渗入。
截止目前为止,虽然说很可能有一些掘龙会的探子已经进入了九宗山的范围内,但是他们的大部队应该没有到达这里,咱们还是非常安全的。
刘聪非常有信心的说道。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七个人根本就不打手电,全都使用夜视仪去察看前进的道路,好在九嵕山上的植被并不茂盛,而且道路也比较明显,倒也没有给七个人造成多少困扰。
顺着一条凸起的山脊爬了半天,陈子杨有一种在龙背上行走的感觉,不得不说九嵕山的地形的确非常的少见。
他能够看到的这几条山脊几乎都是一样粗细,有一样的坡度,而且彼此间的间隔也几乎都一样,就算是人为去设计,也不可能设计得如此规整。
九嵕山山脊的坡度比较陡,队伍走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也没有走出去多远,杨雷累的是气喘吁吁,陈子杨也觉得非常的别扭。
虽然陈子杨的体力没有消耗多少,也没有觉得多么的累,但是他却觉得自己的眼睛非常的难受。
用夜视仪看东西是一片绿色,夜视仪偶尔戴一戴还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可是一直戴着行走,眼睛的负担非常的重。
现在的陈子杨觉得自己的眼睛发干发涩,还有一些胀痛,他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眨眼的频率快上了很多。
一听前方的刘聪让队伍停下来休息,陈子杨急忙把头盔上的夜视仪推了上去,使劲的揉着眼睛。
我勒个乖乖,可累死我了。
刘聪,你小子直接让直升飞机把我们运上去不就得了,再不济的话弄几辆摩托车不行吗?非得徒步往上走啊?杨雷一边捶着酸痛的小腿,一边对刘聪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在道家来讲,一个真正的星师在观星之前需要沐浴更衣,现在条件不允许,这一个环节就去掉了,但是观星还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那就是观星的人一定要徒步登上观星的地方。
如果是在平地上搭建的观星台,观星的人需要一步一个台阶的迈上去,如果观星的地方是在山上的话,那么从山脚处开始,观星的人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的走到观星的地方。
刘聪一边警惕的看着周围,一边对杨雷说着。
这是什么破规矩?这不是折磨人吗?要是哪天你们再得到什么提示,需要在珠穆朗玛峰观星的话,那观星的人不得累死啊。
你不懂就别瞎说了,在道家来讲,星师和卦师在观星和占卦之前都有一些要求,那是因为不管是观星还是用卦术推演,都是在窃取天机。
这些要求只不过是向上天表明观星和推演的人是非常诚心的,至于能否窥探天机,就看上天的旨意了。
陈子杨捏了捏自己的鼻梁说道。
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他感觉眼睛舒服了很多。
你说这个张太虚也真是够缺德的了,既然留下了关于道家圣地的事情,他就不能多说一些内容吗?偏偏只留下了一百多个字,到现在为止咱们连接下去要干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杨雷真是有些累了,他的嘴皮子就是闲不下来,一个劲儿的发着牢骚。
就在杨雷还想继续碎嘴子的时候,忽然间一道寒光在他的身旁闪过,好像有一个什么东西打在了他的身旁。
这一下子吓得杨雷两手一哆嗦,他急忙看向了自己的身旁。
就在杨雷的身侧,离他不到五厘米的地方,一条二尺多长的毒蛇正在扭动着身体,甚至于毒蛇的尾巴还拍在了杨雷的大腿上。
杨雷一个高就蹦了起来,急忙向旁边一扑,远远的躲开了毒蛇,这个时候他才看明白,毒蛇的脑袋已经被一把银色的小匕首一样的东西钉在了地上,显然这条蛇是活不成了。
看到了这把小型的银白色的匕首,杨雷想了起来,钉住蛇头的应该是震昊之前擦拭过的那种飞镖,看样子是震昊的飞镖救了自己一命,不然的话很有可能这条毒蛇会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就在自己的身上咬上一口。
看到了这一切的陈子杨急忙把目光投向了震昊,他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可是当陈子杨看到了震昊的时候,他目光中的感激却变成了惊讶。
震昊离杨雷的距离足足有十米远,而且他头盔上挂着的夜视仪是支起来的,并没有被拉到他的眼前,也就是说在刚刚那么短的时间内,这个震昊是在没有任何光源的漆黑的黑夜当中,在十米之外发现了这条毒蛇,并且准确的抛出了手里的飞镖,扎在了蛇头上。
虽然陈子杨在没有夜视仪的情况下可以隐约的看清周围的景物,但是他最多也只能看到三四米远,十米之外根本就是一片漆黑,可是这个震昊不但看到了毒蛇,更是准确的抛出飞镖命中了蛇头,这一手飞标的本领和眼力确实名不虚传,难怪金晃会那么的夸奖他。
没有理会两个人惊讶的眼神,震昊慢慢的走到了毒蛇所在的地方,伸手抓住了飞镖,连着毒蛇一起提了起来。
随后他从毒蛇的头部把飞镖拔了下来,就势向下一划,用飞镖剖开了毒蛇的身体,用两根手指把蛇胆挤了出来,扔进了嘴里咽了下去。
在自己黑色的特战服上擦了擦飞镖之后,震昊扔下了死掉的毒蛇,一脸无所谓的继续向周围警戒着。
胡闹,你小子给我滚远点,别让你身上的血腥之气污了我的道法,要是观星出了什么差错,我把你小子的脑袋拧下来。
看到震昊杀了毒蛇,站在一旁的郭华兴一脸怒容的骂道。
对不起,郭真人,刚才事发突然,我没考虑那么多,光想着救人了。
震昊低着头说道。
哼!再有这样的事,宁可让他死在这里,也不能耽误了我的大事。
郭华兴没有理会震昊的解释,一脸不悦的抬着头看着天空说道。
杨雷白了郭华兴一眼,显然是在为自己的救命恩人震昊鸣不平。
而刘聪也拍了拍震昊的肩膀,安抚了他一下。
虽然说刚才郭华兴说的话有些苛刻,但是陈子杨却可以理解。
这一次寻找道家圣地的事情如此重大,几乎所有的人都卯足了力气,希望这一次的行动能够成功。
而茅山星师在观星之前最怕的就是血腥之气。
沾染了血腥之气的茅山星师就等于是亵渎了上天,极有可能在观星的时候无法看破天机,导致观星的失败,也难怪郭华兴会那么的生气了。
这个时候陈子杨才发现郭华兴虽然年迈,但是体力真是没的说。
与气喘吁吁的杨雷相比,郭华兴面不红,气不喘,正在气定神闲的盯着天空上的星星看着。
平时郭真人还是很和蔼可亲的,跟我们也总是有说有笑,不过这一次实在是事关重大,你们也不要介意。
为了这一天郭真人已经筹备了好几年了,他不希望自己负责的第一关就出现闪失。
看到气氛有些尴尬,刘聪打起了圆场,在陈子杨和杨雷的耳边小声的说着。
刘聪,你想多了,我不会对郭真人有意见的,咱们都是茅山传人,刚才发生的事情我也可以理解,换做是我的话我也会非常不高兴的。
你多跟我说一说郭真人的事情吧。
对了,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你们两个人还有一个有些相似的地方呢。
你能够开启阴阳眼,而这位郭真人也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本领,他可以开启星眼。
星眼!陈子杨惊讶的说道。
之所以如此的惊讶,是因为他知道与自己能够开启的阴阳眼相比,能够开启星眼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如果说每一千个人里有一个人具有开启阴阳眼的慧根的话,那么能够开启星眼的人怕是十万个人里都没有一个,也难怪郭华兴会成为茅山星师了,难怪他能够担当起开启道家圣地第一道考验的重任。
时候不早了,继续上路吧。
郭华兴对大家说道。
因为有了之前的事情,这一路上的气氛略显得尴尬了一些,但是本来大家就很少交谈,所以倒也没影响什么别的事情。
队伍走走停停,又走了几个小时之后,一行七人终于爬上了九嵕山的一座副峰。
九嵕山海拔有一千多米,想要爬到主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间上也不允许,所以郭华兴便选择这个副峰成为他观星的地点。
虽然说这里不是九嵕山的主峰,但是却不影响观星,星之浩瀚不是方寸之地能够影响的。
这一座副峰的海拔也不低,周围的视野也非常的开阔,在这里观星的话根本不受主峰的遮挡,整个星空一览无余。
虽然说陈子杨之前见过刘教官观星,但是他对观星的事情真的是一点也不懂。
抬起头来看了半天之后,陈子杨也没有找到张太虚所说的七星汇聚指的到底是哪七颗星星,他也只能够在一旁看看热闹。
做了一番法事之后,郭华兴便在副峰的最高处背手而立,仰望着星空久久不语。
此时在郭华兴的眼中,天空上有几颗连成一线的星星正在闪烁着淡淡的紫光,而从九嵕山的主峰上也有一道若有若无的紫气慢慢的升起,融进了星辰散出的紫光当中。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紫气贯天,七星一线,刘聪,东南方向是什么所在。
郭华兴激动的问道。
东南方向?东南方向应该是咸阳,东南偏东的方向是西安。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紫气从东来,向西而去,道家圣地果然不在这座九嵕山上,咱们往西北方向走,那里是紫气汇聚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