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卷六十九《王邵传》:时(即隋开皇时)有人于黄凤泉浴,得二白石,颇有文理……其大玉有日月星辰,……又有却非及二鸟,其鸟皆人面,则《抱朴子》所谓「千秋万岁」也。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三: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
老头的脸瞬间褪了颜色。
「……」他沉沉地命令:「同志们,动作快,都回到地面上去,铁制王具不要带,轻轻放下,不能溅出火星。
」队员们愣在当场,老头急了:「快呀!!」楚海洋反应过来:「听老师的,都上去!」考古者们立刻扔下工具,一声不吭地飞速撤了出去。
周队长目送最后一人跨出甬道,决定自己还是留下来。
他望着老头,发现后者额上挂满斗大的汗珠。
「现在不要问为什么,退回前室去。
」老头的声音还算平静:「身上如果有火柴等易燃物品,立刻放在地下。
老周,你快上去看着电闸,不能跳闸。
」周队长答应了一声便往外跑,老头又喊住他:「万一跳闸了,就让灯暗着!千万不要再人工合上!」「哎!」老周队长冲回了墓道。
「……好」,老头似乎隐约松了口气:「走。
」夏明若问:「怎么了?」「别磨蹭,快出去,」老头抓住身边一人,加快步伐,走了两步问:「那发绿光的是什么?」「老黄的眼睛。
」夏明若不住回头:「老师,后室里有东西反光,我这个角度看挺亮的。
」「嗯。
」老头含混道。
楚海洋追上老宋,一手扶住老头,一手揽过夏明若:「老师,电灯在墓顶上没关系吧?」「不动它就没事。
」老头走到墓门处才停下,往旁边一看,发现自己紧拽着的是大叔。
大叔说:「您老手劲真不小。
」老头哈哈笑起来:「李先生,对不住对不住,人老了胆子反而细,让您见笑了。
」「哪里,」大叔对待老头十分客气:「叫我一骥就好。
」「哦,一骥,」老头站定:「没有外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隋墓你进来过吧?」大叔想也不想便回答:「咦?没呀,教授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哦,」老头摸摸脑袋说,「想必是另外有人,一进来便出去了,以至于丝毫未动。
」「为什么?」「自然是和我们一样,看见了『千秋万岁』。
」老头将声音放缓:「算起来,他们那一脉比我们早数千年,他们畏惧的东西,我们自然也不敢怠慢。
一骥,千秋万岁真是个邪门东西呀。
」大叔笑了(死老头,套我话……)「一骥舅舅,它为什么邪门呢?」夏明若歪着头纯真地问。
大叔又笑了(死小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马上变得满脸诚意:「教授渊博,请教教授。
」老头想了想:「那我就从《抱朴子》说起。
」《抱朴子》是有名的神仙家言,分内外篇,外篇的学说接近儒家:内篇却专讲神仙、方药、鬼怪、攘邪却祸,在接受无神论教育的人们看来十分荒诞不经。
一九三七年,日寇全面侵华,为保存民族教育命脉,北平两大高校以及南开大学率先举校南迁,以「刚毅坚卓」为校训,高唱「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跋山涉水,万里征途,先往长沙,再到昆明。
年轻的李长生与他的几位老师同学因为护送考古系财产,落在了大部队后面,经过湖广地区的时候,野外行路,听说了一件奇事。
山中古墓突然自己烧起来了。
传话的乡民据说是亲眼看见的,讲得绘声绘色:「喏!喏!就是那边!我正在地头上,远远的就看到烟!」这人一见祖坟冒青烟,管他是谁家的,扑地就磕头。
磕了几十个觉得不对劲,烟太大了,又观望了一会儿,祖坟喷火了。
太惊悚了!于是继续磕头。
先替他家老娘求长命百岁,再替自己和老婆求,然后是儿子、女儿、猪、牛、羊猫狗鸡鸭鹅兔子……嘀嘀咕咕两三个小时,墓终于烧完了。
第二天他们家老母鸡多下了一个蛋,妈呀,真是太灵了了。
一群人哭笑不得,李长生等几个好事的便趁大家休息,跑到乡民说的地方去看,发现果然烧得厉害,地表一片焦黄,方圆数米的草木全都碳化,其中有个士兵用枪托捅了几下,结果地面整体塌陷了。
正当惊奇不已的时候,突然有声音说:「……天门地户人门鬼门闭?」众人这才发现队伍中多了一个人,一个十分落拓的老年人。
「老人家,你刚才说什么?」那难民地般的老人便回答:「我在说『千秋万岁』。
」「那是什么?」学生们问他。
「镇墓神。
」老人不愿意多说,转身要走。
士兵慌忙拉住他,给李长生使眼色,李长生恍然大悟,上下摸索发现身上,毛钱没有,满头大汗之际只找到一盒洋火,半块肥皂,便硬往人身上塞,老人迟疑半晌,伸手接下:「受之有愧。
多谢。
」他捏紧洋火盒子,叹口气对李长生说:「带着这种东西,一旦见到『千秋万岁』,必死无疑。
」「为什么?」夏明若问。
「因为,『千秋万岁』这种镇墓神与火有莫大关系。
」老人说:「我们遇见的这位老人,祖上世代盗墓,他的大伯据说就死于他的大伯据说就死在『千秋万岁』之手的手上。
光绪年间,老人的大伯带着他的父亲进入一座南朝墓,一切本来都很顺利,却在棺椁边上发现了两只陶上做的怪鸟,大约有一尺来高,一只是女人面鸟身,另一只是男人面鸟身。
他大伯从未见过这种东西,便举着油灯凑近了看,突然从怪鸟里炸出一团烈火,瞬间就将他大伯吞没,且火势曼延极快,数秒钟内,墓室天顶、地面、四壁相继爆燃。
说时迟那时快,老人的父亲飞爬进盗洞,虽然被严重烧伤,好歹逃了一命。
病好后将这段经历说给一位算命先生听,那人惊恐万分说:「莫不是《抱朴子》所云之『千秋万岁』?!」「正是。
」李老先生半边脸隐在黑暗中,缓缓开口:「这种会自己烧起来的怪鸟,就是我们刚刚在小龛里看见的东西。
我们看到的是女人面鸟身,应该是『千秋』,『万岁』就在它对面。
」「会自己烧……」夏明若喃喃。
「『千秋万岁』是祥瑞,常常与日月星辰、八封五岳、麟凤、青龙朱雀等四神同时出现,但这样瑞却仅仅对于墓主,对于私闯坟墓者,则是『天门地户人门鬼门闭』,死路一条。
」老头继续:「据说一见到它们,必须先吹灯,后闭目,迅速退回。
」否则生死难测。
」「这不科学。
」楚海洋说。
「科学,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老头说:「好,这么长时间了,该烧的也早烧了,镇墓神『遇光则燃』的迷信破除了。
年轻人去把『千秋万岁』抱出来,小心点。
」夏明若:「啊?又是我?」老头说:「养兵千日,小同志,你立功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夏明若说,好!夏明若今日杀身成仁!猎猎战旗,滔滔风雷,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舅舅,文化战线上的尖兵老黄同志就托付给你了……大叔笑骂:「当心点!别摔了!」楚海洋拉着他往回走,两人跨进后室门后分开,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摸进小龛,小心翼翼将怪鸟捧起来,再原路返回。
夏明若惊奇道:「我这只是『千秋』吧?竟然是空心的,背上有个大洞。
」「我的也是,」楚海洋率先回到前室:「明若小心。
」「快了快了,这炸药包不轻,」夏明若走得有些艰难:「里面晃里晃荡像是装满了水。
」「不是水。
」老头问:「海洋也闻不出来么?是火油。
」他说:「我刚才疏忽了,其实从甬道开始,这个墓就充满了火油味道,只是你们在里面呆了太长时间,结果反而不太感觉得出。
一骥先生应该知道吧?」大叔摇摇头,说了实话:「我闻不出,我有鼻炎,但嗓子口却有些甜,人吸多了火药粉末就会嗓子口发甜。
」夏明若吐吐舌头:「这不就跟炸药库似的,那怎么办呢?开棺时难免需要工具切割。
」「多费些人工吧,」老头说:「有些古墓因为长期密闭会形成火坑子,比如辛追墓,可燃的主要是甲烷混合气。
这个墓也是火坑子,人工制造的火坑子,非常罕见。
明若,怎么了?」「老师,」夏明若蹲在怪鸟面前观察:「我说刚才什么反光,它们的眼睛竟然是玻璃,好大块的玻璃,你看。
」楚梅洋凑过去:「真的,磨得真好,这是经过丝绸之路从大食那边过来的吧?价值连城啊。
」「哈哈哈哈,一黄一绿!」夏明若指着者黄笑:「跟你眼睛一个色,你们仨什么关系?」老黄不予置评。
周队长因为不放心,又跑下来了:「教授?」「老周来得好,和海洋一起把这两个东西抱出去,」老头说:「出去就把它们密封,里面的液体不要倒掉,留作化验。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开棺?」楚海洋问。
老头掐掐手指:「三天好了,辛追墓也放了两三天的气。
」三天后考古队回来,棺盖一打开,所有人都跳起来自发地逃出去了,老头啤叫着抽打了半天才把他们赶回来。
火油味是没有了,但那是比火油更难捱的气味。
腐尸味道。
臭,并幸福着。
这是建国以来,继马王堆辛追墓后,发现的第二具完整湿尸,为男性,头颅、躯干、四肢,一样不少。
虽然全部情况得进了实验室才知道,但从尸体半腐烂的手上,人们看见了软织。
一时间棺内所有的金银玉器都变得不重要,对于考古者来说,一具古代尸体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对古代中国人的人种学研究,总不能一直落在虎视眈眈的日本之后,那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祖先。
周队长鼻翼翕动,想笑,想哭,想放声大喊,他背过身去见老头,见其已经满脸泪水。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洛阳,传到了郑州,传到了北京。
考古所轰动了,专家学者们兴奋不已,所长、考古学界的泰斗夏鼐先生本来要亲自过来,可惜因为远在呼和浩特而未能成行。
放工后,老头在河边洗脚,一边洗一边唱:「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献给亲人金珠玛。
呀拉索~~~~~~~~~献给亲人金珠玛~~~~~~~~~人民江山万年红万呀万年红哎~~~~~~小史!!」小史正在努力给他搓袜子:「巴扎嘿!」「嘿!」老家伙继续:「敬上一杯青稞酒哟呀啦嗨!献给敬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嗨!」考古队成员含笑掩去半边脸:老头子错乱了……老头子又开始:「阿拉木汗怎么样~~~」,史卫东拎着袜子着伴舞:「亚克西!亚克西!」夏明若爬在树梢上,大笑鼓掌,还不忘撺掇:「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不来了!」老头抹一把汗:「喝酒!明若同志!买酒去!」「得令!」夏明若从树上哧溜滑下来,招呼跟屁虫:「狗剩!」「到!」「占领公杜供销杜高地!」「噢——」刘狗剩领到几张毛币,撒丫子冲了出去。
夏明若跟在后面催:「全力冲锋!炮火掩护!注意隐蔽!」刘狗剩过上坟时不小心把鞋跑掉了,单脚跳着回来穿。
夏明若又喊:「指导员——!坚持住!」楚海洋从土地走来,笑着弹夏明若脑袋:「欺负小朋友。
」「你不了解情况,小朋友心甘情愿的,」夏明若高声问:「狗剩子——!你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小朋友回头手舞足蹈:「是——!!!」「喏,」夏明若一脸坦然。
楚海洋没话说了,老头却突然回神:「对、对!我要去给北京发电报,得派技师来!」「要去!要去!」他急忙忙穿上鞋子,楚海洋拦住他:「别,您呆着。
我去。
」「您去了北京还不定派什么人来呢。
」夏明若笑道:「八成是个姓技的。
」老家伙想了想,拒不承认,扭着老腰回去休息了,史卫东抖动着八字眉跟上。
当天晚上考古队摆开筵席痛饮庆功酒,碰着搪瓷缸嘶吼壮志未酬誓不休,嚼得树皮,吃得草根,来日方长显身手,我等甘洒热血写春秋。
大叔尤其喝高了,跳到桌子上大唱黄色歌曲,什么哥啊,妹啊,一想泪花流啊。
老头也不清不楚,又鼓掌又跺脚说好!好!真性情!北京效率就是高,第三天便听说技师们已经在往洛阳的路上了。
众人欢呼誉跃,埋头苦干日夜不休,连墓室的地砖全都块块掀开清理,于是意外找到一只隐藏坑,里面是一块石刻板,板上有猫鬼图案。
老头研究半天,说可能是造墓时就埋下了,如果他的推测正确,那只能说明坟墓营造名心怀鬼胎,且与墓主有仇。
这期间夏明若突然偏离正常轨道,说要教刘狗剩算术,结果发现这个小朋友离「笨蛋」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问过乡小学的老师才知道他正在第三次攻读一年级。
对此夏明若表示了极大的感动,拍着小朋友的肩,指着夕阳说居里夫人埋首实验,邓稼先两弹元勋,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有什么关系?),狗剩,你已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真理就在前方,胜利也在前方!刘狗剩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仰望着人生导师那被蚊子叮得面目全非的小脸蛋,发誓从今往后,上天入地,刀山火海,永远追随。
楚海洋劝他悬崖勒马:「怎么谁都不跟,偏要跟着他?」刘狗剩好奇了:「为什么不能跟?」「你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楚海洋一边修电表一边说:「我们上小学时,武斗风气还挺浓,老有人在书包里装砖头。
只是人家装一块,夏明若要装两块,拍了一块还在一块,号称备用武器,那叫一个阴损。
」「最无耻的是,」楚海洋扑哧笑了:「这人念到高小时结仇太多,,只能在帽子里垫铁皮,结果每天都被磨得哭。
」「瞎说!」夏明若说:「谁哭了!?」「差点都被磨秃了还说没哭?」楚海洋大笑:「忘恩负义!天天帮你上药水的是谁啊?我说,现在怎么不垫了?垫呀!垫了老头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巧老头正好出现,他慢慢从楚海洋身后露出脸来,慢慢眼珠子斜向上,一字一顿:「秃、瓢。
」楚海洋跳将起来,一手抱住夏明若,一手拉过刘狗剩,拖儿带女地逃走了。
第五天傍晚,技师终于出现在村口,考古队以及全体村民鼓着掌隆重迎接。
技师团队一共十来个人,主要负责从墓室启运男尸,有几个则负责初步处理尸体,其中有个从公安系统借来的年轻法医,非常醒目,名字叫做林少湖。
夏明若一听他的名字便问:「你从云南回来了?」那法医正整理着器械,猛然抬头:「你说什么?」按说这人长得也不错,就是线条太硬,眼神太利,站在那里便不怒而威。
夏明若愣是被吓退了一步:「我坦白,我交代!我幼儿园时里通外国!投寄反革命匿名信给小学班主任,还悍然袭击过工宣队造反先锋王大妇……」「你刚才说什么?」林少湖问他。
夏明若又退了一步:「云、我、我说云南。
」林少湖的表情仍然冷峻,眼睛里却渐渐放出光来:「你认识程静钧?」夏明若点了点头。
那人突然笑了,这一笑仿佛阳光消融坚冰:「程大少爷是不是依旧不务正业程大少爷是不是还是不务正业?」夏明若很想庄严地说不,他正追随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脚步为祖国边疆的卫生事业贡献着光和热他正追随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脚步为祖国边疆的卫生事业做贡献,可一想到那人稀里糊涂的用药方法,又立刻叛变,承认还是林少湖看人透彻。
可惜林少湖一笑完了就板回脸:「我现在去看看尸体。
」夏明若老老实实答应:「哎。
」那人便转身走了,走了几步突然回头:「他好不好?」「啊?」夏明若怔了怔:「好,好得很,太好了。
」林少湖又走了,夏明若回头教育刘狗剩说:「你看,警察叔叔,多威风!」刘狗剩深以为然,从此后在幻想当居里夫人之外又添一目标。
因为害怕尸体腐烂,每天都得从各处调来大量的冰块,技师们则不停地为男尸注射防腐剂,几天下来,楚海洋也成了防腐专家。
但启运尸体是一项复杂工作,且由于天气炎热,运输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原本的计划是运到洛阳后再作处理,现在看来已经不可取。
好在附近乡里有个老二线工厂,愿意全力支持国家的考古事业,便把地下冰窖借给了他们。
考古队大费周章,终于将石棺连同男尸一起送进了临时工作室。
大伙儿如释重负,想着终于能够睡个好觉了。
夏明若就在工厂车间里搭了个铺,后半夜失眠,琢磨着大叔和豹子应该睡着了,便爬起来去看技师们工作,结果发现楚海洋和老头也在,又怕被他们念叨,偷偷再往回走,半路上遇见林少湖。
「哎,叔叔,」夏明若靠在墙上笑着问他:「你怎么认识程静钧的?」林少湖说:「从小就认识了,上海滩上谁不知道程家。
」「邻居?」「算吧,我是驻军子弟,两人住得挺近,就记得他们家的大门从来不开,偶而一回开了,我跑去看,才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资本家。
」林少湖回忆说:「我还记得他爸爸妈妈,两人经常出现在白俄开的西餐社,穿着十分考究,但诗人还是很客气的。
」「程静钧呢?」「大少爷,」林少湖又笑起来:「什么都不懂,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当时有个形容叫『金丝鸟』,所以……」他顿了顿:「所以后来他被人拉去跪玻璃渣,还是很可怜的……」「不讲了,」林少湖说:「陈年旧事,不跟小孩子讲。
」夏明若问:「你放他走的吧,从学校的囚室里?」林少湖抹掉头发上的水:「我也送他上了火车,以为他不会活着回来了。
」「喀!」夏明若大笑:「活得可滋润了!」林少湖走进树影里,微弱的星光下看不见他的表情:「嗯。
」他静默了半晌,大概在点烟,黑暗中亮起一点火星。
「七五年我参加侦破培训班,有记者来采访,我和我的战友们便登了报,他大概看见了,就给我写了封信,这封信辗转到我手上时,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半年,信上没署名,而且就写了两个字:『少湖?』,可我第一眼就知道是谁写的。
」林少湖说:「我这个人对字迹很敏感,尤其像这种小时候练过字的。
」他深深吸口气,声音有些抖动:「见笑了……你不知道我捧着这封信哭了多长时间,就觉得过去十几年真的没什么,在天山上踩着齐腰深的雪伐木头没什么,被关进斗室没日没夜写交代材料也没什么,重要的是程静钧还活着,他还能给我写信!」他真的哽咽了:「你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叔叔,」夏明若善意地笑了:「喂,叔叔,别哭了,小孩子面前。
」「胡说八道,谁哭了!」林少湖狠狠抽一下鼻子:「别出去说!」「我哪有那么坏!」夏明若笑道。
「走了,不跟你胡扯,」林少湖要往地窖走,又威胁:「别出去说啊!否则我饶不了你!」夏明若赌咒:「向毛主席发誓。
」林少湖要进屋,夏明若又喊住他:「叔叔,整整十五年呢……」林少湖回头笑了:「你学历史的,应该知道古来的道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既然过去了,便不值得纠缠可惜,十五年,不算什么!」他转过身,腰杆挺得笔直,大踏步走去。
夏明若微笑着跟上他,钻进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