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左绍忠-卧底_左绍忠 > 第41章 神木(1)

第41章 神木(1)

2025-04-02 04:08:29

一冬天。

离旧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月。

天上落着零星小雪。

在一个小型火车站,唐朝阳和宋金明正物色他们的下一个点子。

点子是他们的行话,指的是合适的活人。

他们一旦把点子物色好了,就把点子带到地处偏远的小煤窑办掉,然后以点子亲人的名义,拿人命和窑主换钱。

这项生意他们已经做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可以说做一项成功一项。

他们两个是一对好搭档,互相配合默契,从未出过什么纰漏。

按他们的计划,年前再办一个点子就算了。

一个点子办下来,每人至少可以挣一万多块。

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会突破两万块大关。

回老家过个肥年不成问题。

火车站一侧有一家敞篷小饭店,饭店门口的标牌上写着醒目的广告,卖正宗羊肉烩面、保健羊肉汤、烧饼和多种下酒小菜。

唐朝阳对保健羊肉汤产生了兴趣,他骂了一句,说:现在什么都保健,就差搞野鸡不保健了。

一位端盘子的小姑娘迎出来,称他们两位大哥,把他们请进篷子里坐下。

他们点了两碗保健羊肉汤和四个烧饼,却说先不要上,他们还要喝点儿酒。

他们的心思也不在酒上,而是在车站广场那些两条腿的动物上。

两人漫不经心地呷着白酒,嘴里有味无味地咀嚼着四条腿动物的杂碎,四只眼睛通过三面开口的敞篷,不住地向人群中睃寻。

离春节还早,人们的脚步却已显得有些匆忙。

有人提着豪华旅行箱,大步流星往车站入口处赶。

一个妇女走得太快,把手上扯着的孩子拖倒了。

她把孩子提溜起来,照孩子屁股上抽两巴掌,拖起孩子再走。

一个穿红皮衣的女人,把电话手机捂在耳朵上,嘴里不停地说话,脚下还不停地走路。

人们来来往往,小雪在广场的地上根本存不住,不是被过来的人带走了,就是被过去的人踩化了。

待着不动的是一些讨钱的乞丐。

一个上年纪的老妇人跪伏成磕头状,花白的头发在地上披散得如一堆乱草,头前放着一只破旧的白茶缸子,里面扔着几个钢镚子和几张毛票。

还有一个年轻女人,坐在水泥地上,腿上放着一个仰躺着的小孩子。

小孩子脸色发白,闭着双眼,不知是生病了,还是饿坏了。

年轻女人面前也放着一只讨钱用的搪瓷茶缸子。

人们来去匆匆,看见他们如看不见,很少有人往茶缸里丢钱。

唐朝阳和宋金明不明白,元旦也好,春节也罢,只不过都是时间上的说法,又不是人的发情期,那些数不清的男人和女人,干吗为此变得慌里慌张、躁动不安呢!这两人之所以没有发起出击,是因为他们暂时尚未发现明确的目标。

他们坐在小饭店里不动,如同狩猎的人在暗处潜伏,等候猎取对象出现。

猎取对象一旦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他们会马上兴奋起来,并不失时机地把猎取对象擒获。

他们不要老板,不要干部模样的人,也不要女人,只要那些外出打工的乡下人。

如果打工的人成群结帮,他们也会放弃,而是专挑那些单个儿的打工者。

一般来说,那些单个儿的打工者比较好蒙,在二对一的情况下,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工夫,被利诱的打工者就如同脖子上套上绳索一样,不用他们牵,就乖乖地跟他们走了。

他们没发现单个儿的打工者,倒是看见三几个单个儿的小姐,在人群中游荡。

小姐打扮妖艳,专捡那些大款模样的单行男人搭讪。

小姐拦在男人面前嘀嘀咕咕,搔首弄姿,有的还动手扯男人的衣袖,意思让男人随她走。

大多数男人态度坚决,置之不理。

少数男人趁机把小姐逗一逗,讲一讲价钱。

待把小姐的热情逗上来,他却不是真的买账,撇下小姐扬长而去。

只有个别男人绷不住劲,迟迟疑疑地跟小姐走了,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唐朝阳和宋金明看得出来,这些小姐都是野鸡,哪个倒霉蛋儿要是被她们领进鸡窝里,就算掉进了黑窟窿,是公鸡也得逼出蛋来。

他们跟这些小姐不是同行,不存在争行市的问题。

按他们的愿望,希望每个小姐都能赚走一个男人,把那些肚里长满板油的男人好好宰一宰。

端盘子的小姑娘过来问他俩,这会儿上不上羊肉汤。

唐朝阳回过眼来,把小姑娘满眼瞅着,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保健野鸡汤?宋金明听出唐朝阳肚子里在冒坏汤儿,也盯紧小姑娘的嘴唇,看她怎样回答。

小姑娘腰身瘦瘦的,脖子细细的,看样子是刚从乡下雇来的黄毛丫头,还没开过胯,还没经过大阵仗。

正是这样的身坯子,用起来才有些意思。

女人身上一旦起了软肉,就不再是柴鸡的味道,而是用化学饲料催长的肉鸡的味道。

小姑娘好看的嘴唇动了动,说她不知道有没有保健野鸡汤。

你们饭店里有保健羊肉汤,难道就没有保健野鸡汤吗?野鸡汤本钱也不高,比卖羊肉汤来钱快多了。

唐朝阳说。

小姑娘说她去问一问老板,转身进屋去了。

宋金明朝唐朝阳脚杆子上踢了一下:去你妈的,别想好事儿了。

要想弄成事儿,恐怕五百块都说不下来。

一千块我也干!老板从屋里出来了,是一位少妇。

少妇身前身后都起了不少软肉,比小姑娘逊色多了。

少妇说:两位大哥真会开玩笑,你们把羊肉汤喝足了,还愁喝不到野鸡汤吗!少妇把红嘴往旁边的洗头泡脚屋一努,说那里面就有,想喝多久喝多久,口对口喝都没人管。

唐朝阳看出老板娘不是个善茬儿,不再提要野鸡汤的事,说:把羊肉汤端上来吧。

他俩注意到了,小饭店的左侧是一个挂着黑漆布帘子的放像室,一男一女堵在门口卖票收钱,四块钱放进去一位,时间不限。

门口立着一个黑色立体音箱,以把录像带上的声音同步传播出来作为招徕。

音箱里一阵一阵传出来的大都是女人的声音,她们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音道,发音吐字一点儿也不清晰。

右侧是一家美容美发兼洗头泡脚的小屋门面,门面的大玻璃窗上写着两行红字:低价消费,到位服务。

这样的小屋唐朝阳和宋金明都进去过,别看小屋门面不大,里面的世界却深得很,往往要七拐八拐,进了旁门,还有左道,有时还要上楼下楼。

等到了单间,小姐转出来,一对一的洗和泡就可以进行了。

当然了,他们洗的是第二个头,泡的是第三只脚。

小姑娘把保健羊肉汤端上来了。

羊肉汤是用沙锅子烧的,大概因为沙锅子太烫手,小姑娘是用一个特制的带手柄的铁圈套住沙锅子,分两次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端上桌的。

唐朝阳和宋金明一瞅,汤汁子白浓浓的,上面洒了几珠子金黄的麻油,酽酽的老汤子的香气直往鼻腔子里钻。

二位拿起调羹,刚要把保健的滋味品尝一下,唐朝阳往车站广场瞥了一眼,说声:有了!几乎是同时,宋金明也发现了他们所需要的人选,也就是来送死的点子。

两人很快地对视了一下,眼里都闪射出欣喜的光芒。

这种欣喜是恶毒的。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调羹放下了。

一个点子就是一堆大面值的票子,眼下,票子还带着两条腿,还会到处走动,他们决不会放过。

由于心情激动,他们急于攫取的手稍稍有些放抖,调羹放回碟子时发出了微响。

宋金明站起来了,说:我去钓他!如同当演员做戏一样,宋金明从敞篷小饭店出来时,没忘了带着他的一套道具,这就是一个用塑料蛇皮袋子装着的铺盖卷儿,一只式样过时的、坏了拉锁的人造革提兜。

提兜的上口露出一条毛巾。

毛巾脏污得有些发黑,半截在提兜里,半截在兜外耷拉着。

这样的道具容易被打工者认同。

二被宋金明跟踪的目标走过车站广场,向售票厅走去。

目标的样子不是很着急,目的性似乎也不太明确。

走过车站广场时,他仰起脸往天上看了一会儿,像是看一下天阴到什么程度,估计一下雪会不会下大。

看到利用孩子讨钱的那个妇女,他也远远地站着看了一会儿。

他没有走近那个妇女,更没有给人家掏钱。

目标到售票厅并没有买票,他到半面墙壁大的列车时刻表下看看,到售票窗口转转,就出去了。

目标走到门外,有一个人跟他搭话。

宋金明顿时警觉起来,他担心有人撬他们的行,把他们选中的点子半路劫走。

宋金明紧走两步,想接近目标,听听那人跟他们的目标说什么,以便见机行事,把目标夺过来。

宋金明的担心多余了,他还没听见两人说什么,两人就错开了,一人往里,一人往外,各走各的路。

目标下了售票厅门口的水泥台阶,看见脚前扔着一个大红的烟盒,烟盒是硬壳的,看上去完好如新。

目标上去一脚,把烟盒踩扁了。

他没有马上抬脚,转着脖子左右环顾。

大概没发现有人注意他,他才把烟盒捡起来了。

他瞪着眼往烟盒里瞅,用两根指头往烟盒里掏。

当证实烟盒的确是空纸壳子时,他仍没舍得把烟盒扔掉,而是顺手把烟盒揣进裤子口袋里去了。

这一切,宋金明都看在眼里。

目标左右环顾时,他的目光及时回避了,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目标定是希望能从烟盒里掏出一卷子钱来,烟盒空空如也,不光没钱,连一根烟卷也不剩,未免让他的可爱的目标失望了。

通过这一细节,宋金明无意中完成了对目标的考察,他因此得出判断,这个目标是一个缺钱和急于挣钱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上钩。

事不迟疑,他得赶快跟他的目标搭上话。

车站广场一角有一个报刊亭,目标转到那里站下了,往亭子里看着。

报刊亭三面的玻璃窗内挂满了各类花里胡哨的杂志,几乎每本杂志封面上都印有一个漂亮的女人。

宋金明掏出一支烟,不失时机地贴近目标,说:师傅,借个火。

目标回过头来,看了宋金明一眼,说他没有火。

既然没有火,宋金明就把烟夹在耳朵上走了,像是找别人借火去了。

他当然不会真走,走了几步又踅回来了,对目标说:我看着你怎么有点儿面熟呢?还没等目标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他的第二个问题跟着就来了:师傅这是准备回家过年吧?目标点点头。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呢,回家那么早干什么!不回家去哪儿呢?我们联系好了一个矿,准备去那里干一段儿。

那里天冷,煤卖得好。

那儿回来的人说,在那个矿干一个月,起码可以挣这个数。

说着弯起一个食指勾了一个九。

他见目标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把代表钱数的指头收起来了。

这时,有个吸烟的人从旁边路过,他过去把火借来了。

他又掏出一支烟,让目标也点上。

目标没有接,说他不会吸烟。

宋金明看出目标心存戒心,没有勉强让他吸,主动与目标拉开距离,退到一旁独自吸烟去了。

一旁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春夏季节,花坛里当有花儿开放,眼下是冬季,花坛里只剩下一些枯枝败叶。

这些带刺的枯枝子上挂着随风飘扬的白塑料袋,像招魂幡一样。

花坛四周,垒有半腿高的水泥平台。

宋金明的铺盖卷儿放在地上,在台面上坐下了。

对于钓人,他是有经验的。

钓人和钓鱼的情形有相似的地方,你把钓饵上好了,投放了,就要稳坐钓鱼台,耐心等待,目标自会慢慢上钩。

你若急于求成,频频地把钓饵往目标嘴边送,很有可能会把目标吓跑。

果然,目标绕着报刊亭转了一圈,磨蹭着向宋金明挨过来。

目标向宋金明接近了,眼睛并没有看宋金明,像是无意之中走到宋金明身边去的。

宋金明暗喜,心说,这是你自己送上门来找死,可不能怨我。

他没有跟目标打招呼。

目标把一直背在肩上的铺盖卷放下来了,他的铺盖卷也是用蛇皮塑料袋子装的。

并没人作出规定,可近年来,外出打工的人几乎都是用蛇皮袋子装铺盖。

若看见一个人或一群人,背着臃肿的蛇皮袋子在路边行走,不用问,那准是从乡下出来的打工族。

蛇皮袋子仿佛成了打工者的一个标志。

目标把铺盖卷放得和宋金明的铺盖卷比较接近,而且都是站立的姿势。

在别人看来,这两个铺盖卷正好是一对。

宋金明注意到了目标的这一举动。

他拿铺盖卷作道具,他的道具还没怎么耍,有人就跟他的道具攀亲家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产生了一点儿错觉,仿佛不是他钓人家,而是打了颠倒,是人家来钓他,准备把他钓走当点子换钱。

他在心里狠狠打了一个手势,赶紧把错觉赶走了。

目标咳了咳喉咙,问宋金明刚才说的矿在哪里。

宋金明说了一个大致的地方。

目标认为那地方有点儿远。

那是的,挣钱的地方都远,近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你是说,去那里一个月能挣九百块?九百块是起码数,多了就不敢说了。

你一个人去?不,还有一个伙计,在那边等我。

我来买票。

目标不说话了,低着头,一只脚在地上来回擦。

他穿的是一种黑胶和黑帆布粘合而成的棉鞋,这种鞋内膛较大,看上去笨头笨脑。

宋金明知道,一些缺乏自信的打工者,都愿意把有限的钱藏在这种棉鞋里。

他不知道这个家伙鞋膛里装的是不是钱。

宋金明试探似的把目标的棉鞋盯了盯,目标就把脚收回去了,两只脚并在了一处。

宋金明看出来了,他选定的目标是一个老实蛋子。

在眼下这个世界,是靠头脑和手段挣钱。

像这种老实蛋子,虽然也有一把子力气,但到哪里都挣不到什么钱,既养活不了老婆,也养活不了孩子。

这样的笨蛋只适合给别人当点子,让别人拿他的人命一次性地换一笔钱花。

目标开始咬钩了,他问宋金明:我跟你们一块儿去可以吗?宋金明没有答应,他还得继续拿钓饵吊目标的胃口,让自愿上钩者把钢钩咬实,他说:恐怕不行,人家只要两个人,一下子去三个人算怎么回事。

目标说:我去了,保证不跟你们争活儿,要是没我的活儿干,我马上回家。

我说话算话,你要是不信,我可以赌咒。

宋金明制止了他的赌咒。

赌咒是笨人才用的办法。

笨人没办法让别人相信他,只有采取精神自残的赌咒作践自己。

赌咒算个狗屁,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谁还相信咒语?宋金明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活儿是我那个伙计联系的,只能跟他说一下试试。

宋金明领着目标往小饭店走。

走到那个头一直磕在地上的老妇人跟前,宋金明让目标等等,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抽出一张一块的,丢进老妇人的茶缸里去了。

老妇人这才抬起头来,但很快又把头磕下去,说:好人一路平安,好人一路平安……宋金明走到那个抱孩子的年轻女人面前,一下子往茶缸里放了两块钱。

年轻女人说的话跟老妇人的话是一个模子,也是好人一路平安。

跟在宋金明身后的目标想跟宋金明学习,也给乞丐舍点钱,但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到底没舍得掏出钱来。

唐朝阳看见了宋金明带回的点子,故意装作看不见,只问宋金明买票了没有。

宋金明说:还没买。

这个师傅想跟咱一块儿去干活。

唐朝阳顿时恼了,说:扯鸡巴蛋,什么师傅!我让你去买票,你带回个人来,这个人是能当票用,还是能当车坐!宋金明嗫嚅着,做出理亏的样子,解释说:我跟他说了不行,他还是想见见你。

不信你问问他,我说了不行没有?点子说:不能怨这位师傅,他确实说过不行。

我一听他说你们准备去矿上干,就想跟你们搭个伴,去矿上看看。

怎么,你在矿上干过?干过。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