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清脆的铃响在雨幕中荡漾, 清凌凌的飘向远方。
密集的雨幕之中突然冲出一个素衣姑娘,油纸伞在风中艰难撑起,几乎没有遮蔽到什么, 早已淋湿透顶。
温顺的驴子被突然冲出的人吓了一跳, 靠着车厢昏昏欲睡的顾祈霖差些因为颠簸掉出去, 被人一捞腰肢揽回车厢内。
宁怀赟因为颠簸睁开眼,扶着东西勉强稳住身形,撑着伞探出去,只见一位素衣姑娘拦在车前,胸腔不断起伏, 双颊升腾起热意的红晕。
姑娘?他不免奇怪。
如玉石相击般好听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于沛儿摸了摸脸, 拂去面上的雨水好奇的打量车厢里的两人。
语句天真好奇:你们是从外面来的旅人吗?宁怀赟回答:我们是路过此地的赶尸人。
身边突然挤出一个人来, 宁怀赟撑着伞往旁边挪了挪, 把顾祈霖庇护在伞下。
顾祈霖打量眼前的少女, 抿了下唇轻声开口:你是遇到麻烦了吗?不。
于沛儿摇摇头:我听到了铃声, 看到你们在雨中行走,要不要来我家住?我家就在那里, 很近的, 这么大雨你们也不好走。
她指着不远处的青砖院,院门口的榕树上挂满了招魂的白幡,黄纸钱零零散散的粘在地上被雨水浸透,渺渺雨雾间还能看到烟雾寥寥升起。
但这样上赶着请陌生人到家中的要求倒是第一次听见,宁怀赟与顾祈霖对视一眼,斟酌着道:我们是赶尸人, 你家里人应是不愿意的, 还是算了。
于沛儿愣了一下, 赶尸人……你们会念经吗?我兄长前不久走了,家里正缺人诵往生经,你们要是会的话我爹娘会很开心的。
说话间,雨越下越大,细细密密的打在车厢上,上面挂着的灯笼早已被雨水打得凌乱不堪。
这么大的雨,便是有车厢挡着,也很难前行了。
顾祈霖想了想,点点头:会的。
于沛儿开心的露出一个笑容,她哼着歌给两人带路,但到了门口又揉了揉脸掩去面上的笑容,变得麻木谨慎。
她小声让两人在门口等着。
进去时爹娘仍旧在兄长的灵前,面无表情的看着寺人诵经,就连她进来都不愿给个眼神,唯有娘责备的看了她一眼。
她畏惧的缩了缩身子,小心的在寺人诵经的背景声中轻声道:爹,娘,外面有两个赶尸人,说会诵往生经,能不能容他们避避雨,他们……话还没有说完,在爹娘的注视下于沛儿逐渐熄了声息。
赶尸人啊……于爹迟钝又麻木的念着,在意识到的时候神情变得厌恶又晦气,啐了一口厉声道:什么人都往家里带,赶尸人那么晦气,绝对不能进家门!这句话不知道哪里惹了于娘的痛处,她一瞬间哭喊起来,怒骂着:晦气,晦气,你就知道晦气,等下师傅走了谁来给我儿诵经祈福往生?报应报应啊!快,快,去把两位会诵经的师傅请进来。
于娘颤抖着手,抓着于沛儿的力道极大。
于沛儿疼的哆嗦却不敢反抗,低着头弱弱的看了眼爹,小跑着出去了。
于爹抿着嘴,面上的法令纹极其深刻。
于沛儿得了恩准,帮着外面的赶尸人把驴车拉进院子,忙上忙下的十分殷勤,身上淋湿了也不顾。
宁怀赟没让她帮忙,这么大的雨就算撑着伞也要淋湿了。
看着他一个人把驴子拴好,顾祈霖在一旁为自己与于沛儿打伞。
于沛儿很灵动,嘟嘟囔囔的同顾祈霖说着小话,满脸都是好奇:你们从哪儿来?从鹤岷山。
于沛儿:那里是哪?这个问题问倒人,顾祈霖想了想道:在边疆,很远的地方,走了很久的路还坐了很久的船。
哇,真好,你们真厉害,我也好想出去看看。
于沛儿说着说着突然低落起来,她低下头踢了踢脚边的石子:我听邻居家的哥哥说,外面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有重峦叠嶂的高山,可我爹娘不许。
他们总说我要嫁人,可我不想嫁人。
她苦恼的说着。
她实在是太会说了,顾祈霖很少有应对这种局面的经验,只能闭着嘴保持沉默。
等宁怀赟栓好车,背着木箱从雨中走入屋檐下时,有一个穿着道袍的寺人从里面被一对老夫妻毕恭毕敬的送出来。
于娘摸着眼泪哀哀祈求:师傅,再念一念吧,我家大宣从小听您念的经长大。
寺人摇摇头,叹息道:于夫人,贫道已经为公子念了七日往生经了,而今大雨倾盆,贫道挂念观中弟子,不宜久留。
那寺人执意要走,看到穿着道袍的两人,目光在顾祈霖的腰间一晃而过。
宁怀赟念了句:福生无量天尊。
寺人亦回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既有道友在此,还请两位留步,贫道先行一步。
寺人打上伞越走越远,灰色的道袍逐渐融入雨幕中消失不见。
于娘痴痴的看着,直到寺人走出视线才把目光分给早已被雨淋湿的几人。
你们,谁会念往生经?福生无量天尊,夫人,我与师妹师承汶苏郡龙马观,皆会诵往生经。
宁怀赟看出点苗头来了,干脆念了句福生无量天尊,直接搬出龙马观的名号。
龙马观在南洲各地都十分有名望,算是道观之长,其弟子身份在外十分得力。
于娘的目光一下子就亮了,当真?来来,师傅们先进来,这雨这么大可别淋坏了。
哼,方才不还是赶尸人吗?于爹哼了一声,目光嫌弃狐疑。
宁怀赟从容不迫,温声道:我这位师妹师承赶尸一脉,善送尸做法往生极乐,与我结伴游历修行。
哦哦,老头子你别乱说话。
于娘只听懂了做法往生,双眸微亮,嫌弃的推了推不善的老头子,殷勤的请两位师傅进来。
沛儿,快去烧水给两位师傅洗洗,这么大的雨可别生病了。
于沛儿清脆的答应一声,就听于娘提高嗓音冲屋里大喊:老大家的,来客了你还躲懒呢,还不快出来帮忙!于沛儿顿时急了:娘,娘,嫂子身子不好,我一个人就行,一个人……于娘扯开她的手怒斥:你行,你行,咱家娶她回来就死为了传宗接代、伺候公婆的,她命不好克死了我的儿子、孙儿,还有脸在屋里躲懒!老大家的,还不快出来!于娘直接拍西厢的门,拍的震震响。
西厢的门窗关的严严实实,窗子拉了黑布,屋子里黯淡一片。
一个妇人卷缩在里面,听到声音畏惧的抖了抖,咬着指甲神情麻木。
任由房门被人拍的震天响也没有反应,只顾着埋头膝间。
于爹看不下去了,扯了把于娘不耐烦的怒斥:喊什么喊,叫人看笑话。
于娘撇了撇,看着他的黑脸就不说话了。
宁怀赟与顾祈霖两个外人在一旁看着十分的尴尬,也不好掺合进别的家事。
倒是没人拍门,西厢房的门自个开了,里面走出一面色青白的少妇,神情麻木,发髻散乱。
爹,娘。
于娘冷哼一声,还不快去帮沛儿烧水。
于是少妇迟钝的去了。
顾祈霖看出她身子不好,脚步虚浮,似有如无的护着腰腹,姿态有些奇怪。
她没有应付这种局面的能力,干脆同这家女眷一起去了灶房烧水。
宁怀赟则在大堂里与于爹于娘说话。
于沛儿走在前面,时不时转头担忧的看看慢吞吞的嫂嫂,脱离了爹娘的视线,她活跃了不少,不似先前的沉闷。
她嘟嘟囔囔的与顾祈霖说话:原来你们是龙马观的,你也是道士吗?我都不知道还有女道士呢……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好奇的事情,没有得到回答也很快乐。
顾祈霖目光一直流连在少妇的身上,当她们进了灶房,少妇伸出手去舀门口冰冷的水缸被她抓住了手。
你是不是……顾祈霖迟疑了一下,摸了摸少妇的脉搏:你刚小产过,最好别碰冷水。
直到这时,少妇才轻轻开口,声音沙哑:没事,婆婆说可以干活。
顾祈霖瞬时皱眉,这人脉象虚弱至此,寒气入体,再不注意后面影响生育。
但她不会说话争辩,只埋头把舀水的事干了,没让少妇沾水。
她想着方才摸的脉象,拿地上的木炭在少妇的裙摆写了一张方子。
你按这个喝半月,不要碰冷水。
少妇理都没理,坐在灶前生火,眼神麻木至极,像是一尊精致的人偶。
于沛儿轻声喃喃着:其实,兄长不在了,也挺好的……像是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于沛儿捂着嘴惊恐的看着顾祈霖。
少妇神情动都没动,像是没听到一般,麻木又机械的重复着烧火的动作。
好似于沛儿说的不似她的丈夫,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顾祈霖心想,奇怪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