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 哎呦,你们慢点,慢点……随着身上的力道被人往上提, 陷进洞里的人不住叫唤, 好似遭了什么大祸事, 一副战战惶惶,直呼疼痛。
衙役一边拔人,一边无语道:掉洞里头而已,你小子可别叫唤了。
哪里是这么说的,好悬里头没东西, 若是别个什么陷阱,我人也没了。
青年不服气的反驳。
他独自困在洞里半日, 得亏有个同村的路过, 听到他的呼救声找人来救他。
就是不知怎得来的是几个衙役, 跟着一个古古怪怪的少女, 深怕是犯了什么错处, 口中喋喋不休的埋怨。
成了,等下问你几个问题, 留个地址就可以走了。
两个衙役一用力, 如同拔萝卜一般把他从洞里拔了出来。
青年在地上跳了跳,没事。
听说可以走了,眼珠子一转嘿嘿笑了两声,拱手道:那感情好,快问快问,我还赶着捡火柴回去烧饭呢。
一个衙役带着他往边上走, 留下缄默安静的顾祈霖蹲在地上, 她伸手摸了摸头, 里头的痕迹像是盗墓专用的洛阳铲,痕迹很明显,但显然洞并不深,人掉进去半天也没有事,可能没有挖通。
衙役压低声音问:顾姑娘,您瞧这,是不是通墓里去了?这地方没有用。
顾祈霖摇摇头。
她估算了一下,此地距离之前的盗洞足有千米,若真是通墓的盗洞,得是皇陵才可能有的规模,此地撑死埋了个王爷,很有可能是盗墓者在探墓过程中挖掘出来的废洞。
衙役找了几个村民把这个洞给填了,又打听附近可有什么守墓家族。
顾祈霖留他们在这里,独自回了城。
路上她骑着马在大道上行走,遇见了从大集回来的人群,未免踩踏到百姓,她只得下马牵着绳子挤在人群中逆流而上。
那些赶集回来的村民有男有女、有大有小,面上神色各异,或多或少是带着写东西,还有一个老伯担着一篓子青杏,外皮漂亮的很,颜色正的人嘴里泛起了酸意。
顾祈霖不免驻足,目光在那篓子青杏中顿了许久。
老伯瞧见了,竟是卸下担子声音洪亮的招呼她:小女娃,你要不要看看我家的青杏?都是自家种的,原我担去大集上卖,没卖完,你要便宜点称几斤,煲汤、现吃都成。
顾祈霖就走上前,安安静静的挑着青杏。
这青杏一掐,外表嫩的出水,剥开外边的果肉拆开核,里头的白肉塞进嘴里,能尝到几分清甜。
老伯拿工具开了几个递给她,顾祈霖尝过之后觉得不错,问:多少钱?十文三斤,称个十文吗?顾祈霖拿着青杏,声响冷淡的开始讲价:三文一斤,称三十文。
老伯皱着眉有些为难:就这一文钱也要讲啊……顾祈霖就不说话,蹲在摊子前沉默的、安静的,黑纱遮掩了她的面容,连带着面上的神情都一并遮掩,莫名有几分阴郁的压迫感。
那高头大马不耐烦的甩着头,从鼻腔吹出气来。
老伯抖了抖篓子,瞧了眼剩下的:三文也成,我这还剩下十来斤,你要是一起要了,就这个价。
顾祈霖扫了眼,觉得这篓子太多了,再次开口:两文。
你看这青杏那么好……眼见老伯要讲价,顾祈霖默默站起身,牵着马要走。
老伯顿时急了,忙招呼她:成成成,两文就两文,我给你称称。
你这女娃,瞧着不声不响的,咋这么会讲价。
老伯一边称一边絮絮叨叨的,拿秤杆挑起篓子一称,十六斤,三十八文。
你再加两文,我这篓子也给你了。
顾祈霖手中攥着一个青杏,默不作声的咬了一口,酸得五官发皱,纠结了好久囫囵把果肉咽了下去,偷偷往马嘴里。
马儿来者不拒,东西喂到嘴里张嘴就吞了下去,被酸的直打喷嚏,状似痛苦的摇头摆尾。
老伯看她不应,以为她还想讲价,认命道:成成成,这篓子也送给你,送你成吧?却不知顾祈霖被酸得根本说不出话,第一次讲价心里还有点紧张,还记得要数钱,从自己的小袋子里数出三十八文递了过去,篓子在马上捆了捆。
老伯把青杏卖了,颇有些心满意足,被讲价了也乐呵呵的,把铜板一枚一枚的在手中过。
顾祈霖掰着青杏,斜里有几个声音在说。
你买到那东西没?买着了买着了,有了这东西咱们明年就有好收成了。
分我点,我家孩子生了大病,实在抢不到,就那么点……可我这要撒土里种庄稼的……唉,好吧好吧,分你一点点……好了得请我吃饭……含含糊糊的声音从斜里传来,像是在讨论什么东西,声音压的很低。
正巧是从顾祈霖身边过去,顾祈霖回头看见两个农家妇女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其中一个手上拿着一个小布袋,兜在手里,五指成爪,看着松松垮垮的实际上拢的紧,从敞开的口子里能看到貌似沙土的东西。
顾祈霖本能皱眉,她心中有些不好预感,什么东西既能种庄稼还能治病救人?听起来就很不靠谱。
她要追上去时被老伯拉了一把,老伯拉着她让她瞧捆好的篓子:女娃子,快瞧瞧这么捆行不?顾祈霖回了下头,转眸那两个妇女就消失不见。
她不免着急,随便点了下头挤进了人群。
但那不过是最平常不过的农妇,一眼望去好似满街都是穿那身衣服的人,看得顾祈霖是茫然无措,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最后一无所获。
老伯还奇怪她什么事那么急,见她回来收拾了东西就要走。
……有什么东西……能种地能治病?顾祈霖抿了下唇,迟疑的询问。
老伯闻言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像是知道了什么心照不宣的秘密,冲她挤了挤眼。
哦哟,女娃子消息灵通哇,你说的是徐巫手里的那个东西吧?那个东西?顾祈霖茫然重复。
老伯哼了一声,一脸你还装蒜。
就是那东西,息壤,大禹治水的那个息壤土。
老伯压低声音,难掩激动,神神秘秘的小声说着,好似大点声就会被东西盯上一般。
是鲧治水……顾祈霖提醒。
嗐,父父子子的都一样,都一样。
那徐巫得了上天的恩赐,得了息壤,据说只要一点落在地里,下一茬的庄稼能疯长。
人要是吃了,那也能百病不侵,长生安康。
老伯摆了摆手,无不可惜道:可惜那东西贵,不然我也买一点来种庄稼多好。
顾祈霖有些无语,说:这不是土吗?还能治病?那可真是少见多怪,老伯不由得轻蔑道:这你就不懂了,咱人还是女娲娘娘用土捏的呢,息壤是什么,那可是勃勃的生机,咱人就是这玩意捏的,吃啥补啥,这不就好了吗?这种东西还能说出优越感?顾祈霖觉得有些离谱,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她看路上的人少了,拉着缰绳利索上马,抓紧回了衙门里。
守门的衙役帮着她把那筐青杏搬到后院里,今天日头好,温暖的阳光洒下来很暖和,顾衔竹坐在后院磨草药,吱呀吱呀的石碾在他脚下一圈一圈的来回滚动。
瞧见一筐青杏,拿了一个到手里用小刀割开果肉,露出里面的核,这核秦缘握在手里一攥,就碎开了外壳露出雪白的仁。
师妹你这么多买青杏做什么?顾衔竹一边剥着果肉,一边奇怪问。
顾祈霖淡淡道:两文一斤买的。
顾衔竹没反应过来,哦了一声,又听她道:原先十文三斤。
所以买那么多是因为便宜吗?秦缘塞了个进嘴里,觉得还行,就是那么多大家都不爱吃。
却不想顾祈霖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也不说话,几人相顾无言十分茫然,就见她突然就抄起篓子要走,末了还小气吧啦的把两人手里的青杏也给拿走了。
顾衔竹:???秦缘:???屋里的宁怀赟看她气呼呼的抱着一个篓子进来,把手中的书往旁边一放,问她:这篓子里什么东西?青杏。
顾祈霖闷声道,过了好一会,突然说:我买的。
两文一斤。
宁怀赟愣了一下,随后立刻反应过来面露赞扬:我听他们说今日大集,顾姑娘特意去大集买的吗?果然十分漂亮。
不是,路边买的。
顾祈霖实话实说,把师兄剥开的两个果仁给他吃。
宁怀赟这下不止是愣了,面上更是流露出几分惊讶。
他与顾祈霖朝夕相处,自然知道她十分认生,不爱与人讲话,实在想不出她与人讲价的样子,一定是默不作声的站在旁边,等人妥协。
想想就十分的可爱。
于是他笑出了声,很给面子的取过削水果的刀,剥起了青杏。
既然是顾姑娘好不容易才买到的,那我一定要尝尝,等会让师兄用青杏煲个汤,你之前喜欢吃排骨炖烂的肉,还得让秦姑娘去买两根排骨回来。
至于买多了?买就买了,几文钱的东西不至于那么小气。
实在吃不完,还有衙门里的人分担,顾姑娘高兴就好!作者有话说:还是怀赟好啊,暗搓搓想表现的小祈霖也是可可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