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2025-04-02 01:19:20

殿试的前一天晚上, 赵旸在福宁宫跟宋仁宗说明日殿试准备的相关事宜。

今年的殿试,宋仁宗不再主持,而由赵旸全权负责。

从今年的童试到前段时间的会试, 赵旸操办地很不错,没有出任何差错,宋仁宗心里很满意,所以才会把殿试彻底交给他来负责。

听完儿子汇报完殿试准备的相关事宜后,宋仁宗满意地笑了。

旸旸, 你做事, 朕放心。

爹爹,你明日真的不露面啊?宋仁宗轻点了下头说:嗯, 你露面就可以了,不用朕特意出面。

赵旸知道宋仁宗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他, 行吧, 我会主持好的。

其实,就算宋仁宗去殿试, 也不过坐半天,等到午时就不会再坐。

赵旸身为皇太子,第一次负责操办殿试, 他是要坐一天监考殿试的。

说实话, 他其实有些不愿意。

殿试结束后, 你就要去北境,一切都准备好了吗?宋仁宗是不太放心儿子去北境的,但是儿子坚持要去,他也只能答应。

准备好了, 不过爹爹你还是得下旨让户部准备粮草送到北境。

赵旸早就命皇城司筹备粮草, 并且已经送到北境。

不过, 为了安全起见,赵旸还是让户部准备些粮草比较好。

等明日殿试结束后,后日朕就下旨让户部和兵部做好准备。

宋仁宗忽然想到西夏之前有天花,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旸旸,西夏的天花……爹爹,西夏的天花已经控制住了,所以这个时候打西夏最合适不过。

西夏采用辽国火烧那一套,烧死了不少人,硬生生地把天花给烧死了。

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李昊他们因为天花一事心惊胆战,趁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攻打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宋仁宗看了看赵旸,没有再说什么。

你心里有把握就好。

爹爹,我的把握很大,你放心,这一仗,我们绝对会赢。

为了攻打西夏收复失地,他已经准备了十来年。

听到儿子这么说,宋仁宗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对了,我再问你一遍,你真的不要言言做你的侧妃?之前给陈思言说亲事,陈思言不愿意,说不喜欢。

他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她沉默不语。

宋仁宗不是傻子,瞬间明白陈思言的心思。

之后,他又问了陈美人,陈美人支支吾吾地才说陈思言喜欢赵旸一事。

听到宋仁宗老话重提,赵旸的脸色立马冷了下来,语气有些不悦:爹爹,我们之前讨论过这件事情,我并不喜欢陈思言,没有纳她为侧妃的打算,你怎么又问?唉……宋仁宗微微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言言喜欢你,不然朕也不会再问你。

什么?赵旸被惊到了,一脸愕然,陈思言喜欢我?对,之前你给她跳的几个夫婿,她一个都没有看中,朕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她也不说,后来问陈美人才知道她喜欢你,她从小就喜欢你。

宋仁宗感叹道,没想到她是个痴情种。

赵旸也只是微微惊诧了下,随即就恢复正常。

就因为她喜欢我,我就要纳她为侧妃吗?她对你痴心一片。

那又如何,我是不会纳她为侧妃的。

赵旸冷着脸,语气非常坚决,爹爹,这件事情以后不要再提,不然我跟你翻脸。

见儿子生气了,宋仁宗连忙说道:好好好,我以后不说了。

我给她挑选的几个人不错,爹爹你要是真的为她好,就给她下旨赐婚。

陈思言喜欢他一事,赵旸一开始有些惊愕,但是随后想想也觉得正常。

说句不要脸的话,这天底下有哪个女子不喜欢他。

如果一直拖着她的婚事,反而会害了她。

你说得对,等殿试结束后,朕就给她赐婚,等到明年她及笄,就把她嫁出去。

宋仁宗想到后年赵旸的婚事,便笑着说,你这仗得打快点,不要耽误你和折筠的婚事。

赵旸和折筠的婚事定在后年的十月份,那是司天监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日子,而且是这十年里最好的日子。

两年的时间够了。

赵旸自信满满地说道,两年的时间收复不了西夏,那我也太没用了。

辽国那边怎么样?宋仁宗担心赵旸攻打西夏的时候,辽国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伺机而动的。

辽国那边因为天花一事自顾不暇。

赵旸一脸深意地说道,再者,辽国的几位王子和几位亲王都在蠢蠢欲动,他们暂时没心思管别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你要好堤防辽国。

宋仁宗神色严肃地叮嘱道,辽国不可小觑。

爹爹,我知道。

这几年一直在跟辽国人打交道,赵旸深知辽国人的性子。

辽国人自比是狼,其实一点都没错。

辽国人真的是一头狼,而且是一头饿狼,非常的凶狠,且残忍。

为了一口吃食,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宋仁宗没有再说这事,和赵旸话起家常来。

他们父子俩平时除了聊政事,也经常说家常的事情。

宋仁宗和赵旸是无话不说,所以父子俩的关系非常好。

而他和曹皇后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赵旸和宋仁宗聊了一会儿,这才回到东宫。

曹许跟在他的身边,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关心地问道:殿下,您怎么了?没怎么,就是……怎么说了。

赵旸想了想说,马上要去打仗了,我这心里……坐立不安吗?不是,是太激动了。

赵旸笑着说道,这一天,我等待太久了。

殿下,我也等太久了。

曹许说着,面上露出激动的神色来,殿下,跟你说,我这心头非常火热,恨不得明日就去北境。

哈哈哈哈哈,我也是,不过现在得忙好殿试。

明日就考殿试,也不知道胖胖现在怎么样?就差临门一脚,胖胖他估计紧张了。

还真的被赵旸说中了,王胖胖因为太过紧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考乡试和会试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

六元就差最后一元,王胖胖怕自己考不中最后一元。

如果没考中,真的是功亏一篑了。

折腾到丑时,王胖胖这才慢慢睡着。

寅时,他又爬了起来。

虽然只睡了一个时辰,但是他精神却很好,不见一点疲惫。

在家里饱饱地吃完早饭,王胖胖跟着他爹爹王安石一起前往皇宫。

在牛车上,王安石对王胖胖又是一番冷嘲热讽。

虽然知道他爹爹是故意气他的,但是王胖胖还是忍不住生气。

你等着,我一定考中状元!我看你考不中,你也不要奢望自己能考中六元。

在打击儿子这件事情上,王安石是非常得心应手的。

我偏偏考中六元。

王胖胖双手抱胸,扬起下巴,气哼哼地说道,我要成为史上第一个考中六元的人,也要为成为我们王家第一个考中六元的人!口气不小,你要是考不中,我可是会笑话你的。

我一定能考中。

王胖胖心里很气,心想别人的爹爹绝对不会在考试前说儿子考不中,而他的爹爹却一直说他考不中。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换爹。

别说大话。

王胖胖气得懒得再搭理他爹爹。

王安石见儿子恢复了以往的精神,就没有再开口刺激他。

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来到宫门口,下了马车。

下了马车后,王胖胖去了右边的学子队伍中,王安石则去了左边官员们的队伍中。

宫门还没有打开,大臣们和参加殿试的学子们分成两列,乖乖地在门口等着。

没一会儿,晏殊和欧阳修他们来了。

他们没有去隔壁找王胖胖,而是对他笑了笑。

王胖胖非常乖顺地对他们笑了笑。

卯时初,宫门准时打开。

大臣们依序走了进去。

而,参加殿试的学子们要在等一会儿。

今天因为有殿试,大臣们不用去垂拱殿上早朝,而是直接去了紫宸殿。

又过了一会儿,有内侍带着参加殿试的学子们进宫。

新科举的殿试跟以前的殿试差不多,没做什么改变。

学子们被带到紫宸殿门口,随后接受内侍们的搜查。

等搜查结束后,学子们这才进入紫宸殿。

学子们的心都揪了起来,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地走进紫宸殿。

当他们走进紫宸殿那一刻,就感受到浓浓的威严扑面而来,让他们心头发寒,双腿发软。

如果不是怕殿前失仪,不少学子怕是会直接跪了下来。

学子们在内侍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位子。

他们暂时还不能坐,因为考试还没有开始。

大臣们站在紫宸殿的两边,等待着太子殿下的驾临。

太子殿下驾到。

大臣们立马站好,学子们也赶紧站好。

赵旸走了进来,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学生见过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赵旸看了一眼礼部尚书,说道:开始吧。

是,殿下。

礼部尚书让学子们坐好,接着发放考卷。

王胖胖是会元,坐在左边位子的第一位,他第一个拿到考卷。

拿到考卷后,他先看了看考卷有没有缺字或者漏字,然后又看了看考题,最后才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始答题。

殿试的难度一下子拔高了很多,比会试难很多。

学子们拿到考卷,看到考题的时候,一个个面如死灰。

虽然早就料到殿试会很难,但是他们没想到会这么难。

殿试考一天,中午有吃饭休息的时间。

等到午时,学子们要扣上自己的考卷,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去偏殿吃午饭。

午饭是御厨房供应的,味道自然是非常好,分量也是够的。

吃完午饭,学子们还可以去方便。

等方便完,就回到紫宸殿继续考试。

赵旸在福宁宫用的午膳,用完后也没有休息,就回紫宸殿继续监考。

他原本想下去走走看看,但是怕吓到学子们,就只好坐在龙椅上。

为了不睡着,他把福宁宫的劄子搬了过来,一边监考,一边处理政事。

申时末,殿试结束。

大臣们收好考卷,带着学子们向太子殿下辞行。

等学子们都离开了,赵旸认真举高双手,伸了伸懒腰。

坐了一天,累得我腰酸背痛腿抽筋。

元松心疼道:殿下,小的这就去叫太医,让太医给你按按。

不了,没时间,等用过晚膳,我就要去御书院批阅殿试考卷。

之前,赵旸没空批阅会试的考试。

殿试的考卷,他必须亲自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