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噩梦

2025-04-02 01:14:18

祝永峥到达临川一带, 战事就此拉开帷幕,打了半个月,连吃了三场败仗后,淑妃也在后宫遭到了嘲笑, 秦嫣都跟着开始着急了。

虽说西边北边有徐阳和秦源扛着, 可偏偏就因为他们不能回来,京中能用的武将不多, 这次跟祝永峥到南方去的老将也曾是南征北战的功臣, 但偏偏水战难度大,他们根本不是南方人的对手。

眼下正乱, 不料却传来消息,章牧死了。

死在驿馆里, 留下遗书,说是满腔赤诚报国无望, 只能以死明志。

皇帝心烦得很, 在他看来,无非是他没有答应章JSG牧的要求,章牧以死来威胁他。

又或者,是章牧没能把他请出宫,被晋王杀了。

两者之间, 皇帝偏向后者。

但现在战况激烈,皇帝根本没心思去管章牧的后事,草草吩咐刘公公前去安慰几句家属了事。

与此同时, 秦天南心系战况, 主动请缨前往南境支援。

皇帝马上就应了, 回头就去灵芜宫找了秦嫣。

我爹?他怎么能去?!秦嫣震惊了, 他先前在西北落下了老毛病, 南方水战居多,天气潮湿,我怕他腿脚会受不了。

秦天南先前就有老寒腿,在秦嫣这个现代人看来,就是风湿关节痛,在寒冷阴湿的环境很容易发作。

母后心疼国公爷?皇帝问。

这不废话么,他是我爹,我当然心疼!秦嫣脱口而出。

皇帝:……不如让我二哥去?让我爹暂代统领禁卫军?她提议道。

皇帝犹豫了一下:此次是国公爷主动请缨前往战场的……你让他留在京城统领禁卫军,恐怕不愿意。

秦嫣一时语塞,她在秦家十几年,也不是不能理解武将的家国情怀,只是,战场刀剑无眼,秦天南也不是年轻小伙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娘亲如何是好?母后……要是你不放心,朕就不准了,换旁的将领去也是可以的。

小皇帝安慰道。

秦嫣见他摇摆不定,也收起了忧虑:陛下,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没有适合的人选,我爹既然自荐了,定不会轻易改变态度,还不如尊敬他的意愿。

……好吧。

皇帝心事重重地离开了,现在他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秦嫣也就没过问太多。

离开了灵芜宫,皇帝召见萧景淮,询问了他的意见。

萧景淮不假思索,当即回应:陛下,若你信任臣,臣愿前往南境平乱。

既然皇帝非得留着秦威在京,那他就前往南方平乱吧。

秦家是忠皇党,皇帝抓着他们不肯放,相当于抓着救命稻草,他知道秦家不会背叛他。

而秦天南和秦威都在京城,萧景淮暂且也能放心把秦嫣留在京中,去解决大齐的燃眉之急。

皇帝犹豫片刻:你要多少兵马?关键还是兵权,祝永峥已经从周边城郡调动了五万兵马前去,如果萧景淮继续要兵马,京城也不安全。

臣恳请从豫州挪用一万兵马。

萧景淮似乎看穿了小皇帝的心思,豫州离战场近,从那边调动兵马是最省事的,而且京中的兵马可以原封不动,不会让小皇帝没有安全感。

果然,萧景淮这么一提,小皇帝惊讶了一瞬,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微微颔首,道:三皇兄言之有理。

如此,便请陛下拟旨。

萧景淮恭敬地拱手。

小皇帝迟疑了半晌,忽然问:若朕写个手谕让你带去,你有把握让知州把兵马交给你吗?萧景淮抬眸瞥向他,一息过后:事急从权,臣相信知州也能理解,应当会把兵马交出。

皇帝闻言,沉思许久,道:三皇兄,先前你是否凭借先帝手谕,从襄城借过粮草?他能这样问出来,萧景淮反倒松了一口气,答:回陛下,确有此事。

你当时应该在西北大营,怎么拿到先帝的手谕?皇帝问。

启禀陛下,臣当时是西州的督军,严格上来讲,臣并不属于西北大营中的军籍,所以,擅自离开西北并不算违反军纪。

萧景淮慢慢解释道,先帝只是说,不愿臣回京而已。

此前朝廷屡屡削减西北军的军需粮草,将士们士气受挫,冬日一战西北军败了,由于缺乏军需医药,死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冷死冻死皆有之。

皇帝听着,也能想象到那番惨况。

臣于心不忍,向襄城借了一批粮草以救急。

萧景淮叹气。

皇帝绷紧了嘴角:所以……那份手谕确实是你伪造的,是么?御书房里十分安静,没等多久,萧景淮干脆地回答:是。

他之所以承认,是因为章牧见了两次皇帝,显然已经把事情告诉皇帝了,皇帝能主动问起,他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欺瞒了。

皇帝动了动嘴唇,没想到萧景淮这般爽快地承认了。

他问:你可知……那是死罪?臣知道。

萧景淮从容解释,然,实属无奈之举,若能换来西北将士的温饱,能挺起精神来打仗,就算是死罪也是值得。

一番大公无私把皇帝说惭愧了,三皇兄心怀天下,他却在猜疑他伪造先帝手谕,有弑君嫌疑。

这么一想,是他的境界太低了。

那你后来也没说起这件事……皇帝低声问,是为何?萧景淮不可能全盘托出,他道:正如陛下所见,臣做了此事,深感内疚不安,于是,打算回京向父皇请罪,不料,却碰上父皇驾崩,臣惶恐,却又不得不面对事实,思及召臣奔丧的圣旨定会到西州去,臣出现在京城会引起非议,只好重新回到西北,等待诏令。

不曾想……陛下竟没有召臣回京奔丧……小皇帝心虚地没回答,没有召回萧景淮是因为王太后作祟,但他也不好意思把亲娘这样说出来,萧景淮也许会记仇。

说到这里,萧景淮已经基本把章牧所言一一圆回来了,就剩下先帝临终前的手谕了,可萧景淮说他听闻先帝驾崩后,就离开了京城,所以按理,伪造先帝临终手谕这一条是不成立的。

三皇兄……为何你的字跟先帝的字这般相似?皇帝不禁好奇,朕是说从襄城借粮草时,竟没有一人认出。

萧景淮缓下语气,带了几分落寞:陛下,臣的字……是父皇一笔一划教的,自然像了点。

皇帝惆怅地感叹,也是,即便他是皇后所出,小时候在宫中的地位也远不如盛宠的三皇子。

那时,即便所有人都以为三皇子会是储君,只可惜……皇帝想到了以往种种,心情十分复杂,他拍了一下座椅扶手:三皇兄……你对这个位置……真的没再留恋吗?萧景淮自嘲一笑:臣不曾到过那个位置,又谈何留恋?你比朕更有魄力,比朕有才能,围宫那日,你就没想过?皇帝皱了眉头,揪心得很,其实……你要当皇帝……朕根本就没有拒绝的能力……陛下大可放心。

萧景淮轻笑一声,阿嫣不喜欢我当皇帝,她不喜欢后宫,我只能顺从她的想法。

皇帝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就谨谨是这个原因?我选择我想要的,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只能放弃其他东西了。

萧景淮无奈地笑了。

他自称我,这是真情实意跟皇帝谈心的态度。

皇帝但终究没再说什么:三皇兄,此去南方路途遥远,你多保重,朕等你凯旋。

萧景淮抱拳应答:臣遵旨!——次日,萧景淮领旨前往南境支援,皇帝处理完政务后,匆匆跑到灵芜宫,把萧景淮出征的事情告诉秦嫣。

过几日早朝,朕也会在朝上说明,情况紧急,让摄政王先行出发了。

他急匆匆给秦嫣汇报完,生怕她会生气或者哭。

秦嫣却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那……哀家出宫跟他道个别就是了。

皇帝诧异地问:母后,你……你不生气吗?为什么要生气?秦嫣反问。

因为……因为朕让他离开京城……你就见不到他了。

他只是去一趟南方,平乱之后就会回来了。

秦嫣反过来安慰他,就是有一段时间不见面而已,陛下,你要记住,国家大事永远是第一位。

皇帝认真地点了点头,面露愧色:母后……你真好。

如果是他母妃王太后,是绝不会跟他这般说的。

行了,你先回去吧,哀家准备出宫了。

好!皇帝笑着应道。

秦嫣好奇地打量他一番,皇帝不解:母后?朕有何不妥?没什么……秦嫣摇摇头,前段日子你怎么了?整个人很不对劲……皇帝无奈地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道:朕想清楚了很多事情……想清楚?秦嫣疑惑。

嗯……皇帝点头,既然无从解答,他也就不再纠结答案了,也许答案不是他想听的,但真相重要吗?他已经跟萧景淮敞开心扉谈了,萧景淮明确表示了他对皇位没有企图,他也就不想纠结太多了。

秦嫣不知道皇帝说想清楚了什么,终归少年变回以前的样子,她算是放心下来了。

她换了一身低调的衣裙出了宫,到摄政王府的时候,姜管家告诉她萧景淮去了点兵场。

没事,我在这等他就好。

秦嫣笑答,你去忙你的吧。

是,秦姑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老奴。

得了得了,你去忙吧!秦嫣笑着摆摆手。

姜管家退下后,她一个人闲JSG坐了一会儿,无聊之下到花园里逛了逛,后来,张嬷嬷见她累了,命人摆好了一张躺椅,让她歇在廊下阴凉处。

秦嫣觉得舒适,又让人上了一些新鲜瓜果和茶点,春夏秋冬四个在旁边给她摇着扇子,陪她聊着天,聊着聊着,她就睡着了。

梦里,萧景淮牵着她的手,走在一片无尽的花海之中,一切安宁祥和,岁月静好。

阿嫣……他忽然停下脚步,抓着她的双手,我又要出征了。

嗯,一路平安。

她微笑着。

眨眼之间,站在眼前的人就消失了。

秦嫣心中一惊,蓦然四下寻找,除了一望无际的花海,视线之中再无他物。

景淮?!她慌了神,漫无目的地往前,景淮!不到找不到人,眼前的世界瞬间崩塌了,只剩下满目的黑暗。

景淮!秦嫣猛然醒来,惊出一身冷汗。

姑娘?张嬷嬷上前给她擦汗,关切地问,您怎么了?秦嫣环顾四周,她还是睡在廊下的躺椅,摄政王府一切都没有变,她心有余悸:……我做噩梦了。

春香正从前院回来:姑娘,王爷回来了。

秦嫣这才回过神来,还好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