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安关系户 > 第3章 问责

第3章 问责

2025-04-02 01:05:23

翌日,肃王府丫头打了颂王的消息成了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

肃王妃气得浑身发颤,虽说都是皇帝的亲儿子,可人家颂王能征善战,给大数立了不少汗马功劳,又是陛下最看重的皇子,他们肃王府实在得罪不起。

娘亲您别生气,是我不好。

熙蓝摇晃着肃王妃的胳膊,娇滴滴求情,是我要多福陪我出去的,要罚就罚我好了。

王妃轻声叹气:我的好闺女,你平素胡闹娘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回实在是闯了大祸。

受伤是小,面子是大,她才不信颂王真能忍气宽宏。

她看向跪在地上的岳珈,既然颂王要她到自己这儿领罚,事情便不能不了了之,总要给人家一个交代才是。

掂量了半晌,方下令道:先笞三十,再送去颂王府听颂王发落。

岳珈叩头领罚,闯下这般大祸,怎么罚都不为过。

笞三十并不算重,她是能受得住的,只不知那位颂王爷会如何量刑。

她害他当街出丑,肚量狭隘的怕是剥皮抽筋都不觉解恨。

熙蓝忽地放声大哭,跪在肃王妃脚边苦苦哀求:娘亲你别把她送去七皇叔那儿,七皇叔可凶了。

可惜她这招式用得过于频繁,肃王妃早已不吃这套了,道:不送她去,送你去。

熙蓝闻言立时收了泪水,吓得头摇得似拨浪鼓。

肃王妃将她抱在怀里,擦拭她的泪水,吩咐婆子带岳珈下去受刑。

两个婆子才刚把岳珈架起来,门僮急匆匆进来禀话:王妃,颂王爷来了。

肃王妃一惊,手上的帕子滑落在地,忙问门僮:人到哪儿了?奉茶了没有?可不能怠慢了。

已在致远堂用茶了。

门僮目光逡巡,最终落在岳珈身上,说是要见昨夜陪郡主逛灯会的那个婢子。

岳珈心中一凛,看来这位颂王果然不是什么大度之人,昨夜街上人多才没追究,天才刚亮就已经找上门秋后算账来了。

王妃赶紧让人去寻麻绳来,将岳珈五花大绑,才领着去致远堂。

路上一直交代,见了颂王要立刻磕头认错,兴许颂王见她态度诚恳能轻罚些。

元荆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襕衫坐在致远堂内饮茶,只啜了一口便放下,灼灼目光注视着门口。

不多时,肃王妃便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身后跟着一个捆成粽子的婢女。

元荆起身拍了拍袍子,上前几步,朝肃王妃一揖,道了句:见过二皇嫂。

肃王妃福身回礼,抬头看见元荆面颊上那块红紫色的淤痕,讶得吞了吞唾液,这才知道多福丫头使了多大的劲打人。

她忙朝身后的岳珈使了个眼色,岳珈会意砰地跪下,额头贴在冰冷的地面上。

七弟息怒,是我这当皇嫂的没管教好,连累你受伤了。

肃王妃辛苦措辞,既要让元荆消了气,还不能失肃王府的体面。

臣弟岂敢怪责皇嫂。

元荆只瞥了地上那人一眼,又朝肃王妃说,近日得了支上等的紫毫笔,料想二皇兄喜欢,今日顺道便送了过来。

元荆取出一方雕花木盒,双手奉上。

难为你惦记。

肃王妃不禁对元荆有所改观,她家肃王最爱收藏好笔,宣州紫毫笔千金难求,没想到元荆日理万机竟能记得自己不受宠的兄长的喜好。

她命丫鬟收下,又道:你二皇兄近来身子不大爽利,不能亲自向你致谢了。

肃王的身体向来不好,尤其现下天气还冷,浑身骨头发疼,连床也下不得。

无妨,还请皇嫂代为问候。

元荆背过手,又将目光投在岳珈身上,其实臣弟今日叨扰,是想借府上这个丫头一用。

伏在地上的岳珈背上一凛,头皮一片麻木。

王妃并不意外,道:本就是要交给七弟发落,直管带走便是。

颂王要的人,她又怎么敢不给,只能让多福自求多福了。

多谢皇嫂。

元荆拱手,又道,臣弟还有公务在身,便不多打扰了。

七弟辛苦。

王妃并没留他,毕竟人家身上的公务是真的多。

她命家丁送元荆出府,又催促岳珈快些跟去。

被缚成蚕蛹一般的岳珈紧随元荆出府,府中仆人见了纷纷侧目。

会骑马吗?元荆边走边问。

会。

元荆嗯了一声,继续大步朝前。

到了王府大门口,元荆才吩咐门僮给她松绑。

他本无意为难她,既然肃王妃把人捆了,索性就多绑她一会儿,好让她长长记性,知道在长安城里随便动武是什么后果。

门外已备下两匹骏马,元荆翻身上马,始终没正眼看岳珈,目视着前方,道:自己跟上来。

岳珈甩了甩被捆麻的双手,抓起缰绳熟练地跨上马背。

元荆已策马离去,她一夹马镫追上。

长安城街道宽敞,贵族子弟多喜策马出行,百姓们早已习惯靠边行走,将路中央留给马蹄。

两人一路朝东奔驰,元荆的骑术在大数朝数一数二,岳珈却也未落后,倒是令元荆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多了几分欣赏,更加相信自己没有找错人。

元荆的骏马在颂王府门前停下,小厮上前牵马,他自往府内走。

岳珈亦下马,小跑几步跟上。

颂王府的格局与肃王府相差不大,元荆径直朝前,走过桥道时,有个婢女迎上前来。

元荆停步,岳珈跟着停下。

只听他简短地吩咐那婢子:带她去沐浴更衣。

岳珈怔营,沐浴更衣做什么?没等她发问,元荆已大步流星离去。

姑娘这边请。

那婢女领了命,带着岳珈往西厢走。

岳珈疾走两步,上前问道:姑娘,你可知颂王他……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岳珈话未说完,那婢女已答了她。

岳珈合上嘴,心说颂王府里连丫头都这般雷厉风行。

西厢客房内另有两个婢女在等候,岳珈一入内,两人便上前要帮她宽衣解带。

我自己来。

岳珈捂着自己的衣裳,她不惯让别人伺候。

两人果真停了手,立在一旁等她吩咐。

岳珈动作极缓,思考着元荆葫芦里卖是什么药,半晌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沐浴过后,两个婢女捧了衣裳过来,是一身石榴红的襦裙,面料触手柔滑,做工甚是精细。

换罢衣裳,岳珈又被架到梳妆台前。

一人梳头一人上妆,不多时便将她打扮得华贵艳丽,与方才判若两人。

妆扮停当,又是方才领她来的婢女带着她去前厅见元荆。

元荆端坐正位,手上捧着青玉釉斗笠杯,杯中沏的是铁罗汉。

他翻阅着卷宗,眉头一直不曾松开过。

王爷,人已到了。

进来。

话音落下许久后他才缓缓抬起了头,眸光撞上岳珈的面庞时,心头微的一颤。

一袭红衣艳丽却不落俗,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琼鼻高挺,丹唇似沾了朝露的玫瑰,杏眼里仿佛藏着一汪初融的春水,冷暖得宜,顾盼之间有份说不出的惊艳。

一支金簪绾起青丝,露出修长玉颈,袅娜娉婷,恍若飞仙。

他垂下了眼帘,整理被她的容颜所打断的思路。

岳珈依然猜不出元荆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贵妇人模样究竟用意何在,怯怯看着他。

他生得高鼻深目,面部轮廓分明,不睁眼瞪人的时候倒算得上俊朗。

元荆忽然抬眸,四目相接,岳珈骤地慌乱,低下头不敢再多看。

叫什么名字?声音依然冷峻。

奴婢岳……多福。

她仍不大习惯这个新名字。

元荆眉微一挑,去年他府上走丢的黄狗也叫多福。

习武多久了?他又问。

岳珈回忆了片刻,方答道:约莫七八年了。

庆州时局动荡,常有突厥人生事,故而她娘亲从小便让她习武防身。

元荆颔首,七八年虽练不成什么火候,出其不意倒也有胜算。

他抚着自己左颊上的伤痕,又看了眼卷宗,入了正题:近来长安城有一采花贼出没,京畿衙门搜捕不得,报到我这儿来了。

本王想借你来引蛇出洞,你可愿意?这等案子最棘手之处便是受害妇人碍于名节不肯作供,那采花贼犯案累累,京畿衙门却至今连幅画像也没拿到。

是以,元荆才想起这个打了自己的女婢。

都已经把她打扮成这样了,哪里还容她说不乐意,颂王爷根本多此一问。

岳珈怏怏,道:愿为王爷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