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2025-04-02 01:02:50

一个月过去,太子的家信都传回来好几封,而景和帝也为卫明珠两人赐婚了,这个时候,陌景行来找她辞行了,没了初时的甜蜜,这份来意惊得她手里的瓷瓶都掉在了地上。

春衫比之冬装轻薄了不少,隐隐可见少女袅娜身姿,你要去边关?你……卫明珠刚想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却猛地想到陌景行是自小学习君子六艺的。

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半年?一年?还是更久?陌景行站在珠帘后,眼睫微垂,归期不定,还望公主珍重。

卫明珠觉得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干涩到说不出话,发不出声。

良久,她才找到了感觉,轻轻开口,你……要上战场吗?保家卫国,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诚如公主所言,必要时候,即便您是公主,也会为了大局牺牲,行之亦是如此!殿内沉默地可怕,气氛冷肃得接近凝滞,两人谁都不愿意先开口。

这样沉重的空气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半晌,卫明珠平淡地声音传出来,既然如此,我尊重你的选择,只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最后轻轻地说了四个字,活着回来。

陌景行心神俱震,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眼中流光闪过,行之虽没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可一定会不负公主所托!没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十万兵士中,又有几个是有多次上战场的机会呢?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蛮狠的匈奴人,生存的几率更是大幅降低。

想到这里,卫明珠的眸中蓄满了水光,潋滟晴好,却夹杂着无限的担忧与不舍。

卫明珠再不顾公主的仪态,一把从珠帘后冲了出来,紧紧抱住陌景行,去吧,答应我,一定要好好的,全须全尾地回来。

说完话,就将人推开,急匆匆地转身离开,不想让人看到她眼中的水意。

陌景行的鼻尖还残留着淡淡的馨香,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薄唇几乎抿成了一条直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昭阳宫。

顶着阳光,陌景行回头望着不远处精致轩敞,巍峨大气的宫殿,微微阖眸,脚步坚定地相向而去。

两月后,匈奴与大梁仍是战况焦灼,只是匈奴后备粮仓明显缺乏,而大梁一方,却有人源源不断地朝着前线送来粮草。

我们下剩的粮草还能撑多久?太子坐在营帐中,脸上有血污,抬头问着掌管着粮草统筹的陌景行。

若不出意外,两旬是撑得下去的,况且前两天不是刚刚收到了信件,在五日前,就已经又押送了足够四十万军士吃两个月的粮草。

陌景行银白色的盔甲上也有星星点点的血迹,形象也不似在京中那样完美到一丝不苟,微微凌乱,揉着眉心,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总感到这次押送的粮草会出问题。

太子听了有些惊愕,实不相瞒,最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现在战况不那么吃紧,不然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前去接应?军营里那些人,能同意?太子眸光蓦然变的狠厉,不行也得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是多重要!若是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几十万大军的口粮?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孤不管这军营中,到底都是谁的人,但他们若是因着一己之私,坑害了边关大军,使得城破,就算再难,孤都会将他找出来,碎尸万段!说到最后,太子的眼神令人毛骨悚然。

孤虽不是主帅,可也是个副帅,抽调五百人,孤倒要看看,谁敢多说一句!走!随孤一起,去主帅的营帐!太子和陌景行一起,被守在门口的兵士放进了江将军的营帐,里面已经有几位将军在了,更巧的是,江凭也在。

陌景行和江凭对视一瞬,继而移开了视线。

江将军连忙起身,不知太子前来,臣有失恭敬,还请太子恕罪,可您亲自前来,所为何事?其他的将军都上前行礼,目光迥然地看着太子二人。

诸位不必多礼,随后说明了来意,现在战况胶着,两方势均力敌,匈奴人虽骁勇善战,可不懂兵法谋略,更没有大梁这般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现在两方能较劲的,只有粮草。

太子目光灼灼,所以,孤想要抽调五百人去接应粮草大军,最近雨水多,道路泥泞,少不得有那些心思不轨之徒,即便知道这是朝廷的粮草,也大着胆子铤而走险抢的,说到这里,太子看到有两个人的目光闪烁,未免失手,还是小心为上的好,毕竟粮草也只够撑半个月了,出了意外,谁都担不起责任。

我看也没必要吧?那个人开口了,都知道现在边关在和匈奴作战,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太子未免太过小心谨慎了。

陌景行眼神直直看着那人,冷冽肃杀,唬了那人一跳,似笑非笑,若是常将军不会说话,还是少开口为妙,什么叫稍微有点脑子?没脑子的大有人在,有些人,便是生死攸关之际,不还是在心里想着自己那三瓜两枣?哪里会顾及他人的死活?岂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知这样道理的,才是真正的人蠢没脑子!陌景行话中有话,气的常将军脸色紫涨,目露凶光。

江将军深深地看了眼太子,自是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有太子在这儿,就是原本没有意外也会有,还不如早作防范。

好,五百人对现在的军队来说没什么影响,现在两边对峙,都是在等着粮草,绝对不能出事!相比之下,咱们这边还相对有些优势,牛羊虽有腿,可到底数量比粮草要少,完全不够他们的大军日常吃用,而今我们又时时在周围村庄巡逻,他们想要补充粮食都无法,越是最后,反扑就越厉害啊!那孤就多谢主帅的支持了。

太子笑容和煦,那就多谢主帅对我的信任了,孤自当将事情办得妥帖!不负众望!一连十日,粮草还未到边关,也不知是谁将军营中粮草只够撑五日的消息放了出去,不过半日的时间,传遍了整个三十多万人的军营,搞得上下人心惶惶。

太子皱着眉,和江将军等人坐在军营中商讨,目光寒凉,现在想要将人找出来也无用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现今最重要的是稳住军心,去打探押运粮草的军队行踪,就算再慢,也不可能半月还不到。

十日的时间,足够了。

两人走出主帅营帐,回了自己的帐篷,忙不迭坐下,连茶水都是接了直接灌进口中,全无半点皇室风范,还真上套了?真是迫不及待啊!对了,不是说已经在匈奴王庭那里下功夫了吗?匈奴单于的大阏氏可有答复?遂了我们的意,那她日后就是匈奴单于的母亲,若不遂,她就有可能丈夫儿子皆不能依靠,甚至还会被单于的弟弟收继,而她年老色衰,指不定哪一日就会成为奴隶,或者被现任单于的其他儿子夺位杀死,你说她会怎么选?陌景行缓缓将羊皮纸展开,她自然是会同意的,重水已经给她了,匈奴单于最喜大梁酒水,她每日都要给他准备一大坛,重水无色无味,如寻常水一般,就是在分量上更重了而已,我给的那一小坛子,因着分量太轻,不易察觉,等用完了,我会派人再送去。

说来也是巧,太子的一个门客曾在外游历,到了一个村子却发现有一户在山上住的人家都得了一种怪病,明明饮食正常,却头发脱落,胃部受损,直至死亡。

后来他详细问了才发现,原来是喝的水不一样。

山中有一处小泉眼,那里的水与寻常水不同,同样的一罐子,泉眼里的水却比寻常水要重一些,他才发现这是水的问题,官府后来就将这处泉眼给封了,而那户人家,也终是都病故了。

此次出征前,太子禀明了景和帝,不远千里,叫人取回了这重水,送到了边关,对外只称是四公主给太子送的几瓮山泉水,并细心地用不同颜色的瓮将其区别开了。

这重水,应该也快要见效了吧?不会被发现吧?太子摩挲着瓮,颇有些漫不经心。

这重水,喝几日就开始有症状了,更何况那匈奴单于每日喝酒都都是以坛计数,而且送去之前,我就叫人把重水都放进了水囊中,还做了标记,一日掺上一点,不出两月,那些重水足以致人死亡。

单于一死,匈奴必将四分五裂。

也不知道他那几个儿子,到底谁会胜出?是了,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叔叔呢!这关系,还真是复杂得很哪!单于长子骁勇善战,为单于所喜,中间二子资质平庸,而幼子虽在武力稍逊长子,却城府颇深,可因着年纪尚轻,许多势力都无法收拢,如此一来,倒是长子强一些,不过若真的想要打压下去幼子,也是要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