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还在他妈肚子里的时候,天天跟着妈妈看漫画儿,于是秦贞家小崽子,一到秦贞画画的时间,就特别准时地吱吱呀呀要往书房走。
到了书房就不哼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反正趴在沈君月怀里,瞪着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沈君月手里的纸。
刚开始还忧伤自己的好女婿飞了,现在瞧着孩子这么可爱,那份忧伤也就渐渐淡淡了。
不管能不能看懂,沈君月是自己看着,还给他读着。
算是提前进行语言训练。
秦贞本来配字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
此刻,被她读出来,莫名觉得老脸发烧,郁闷道:你别念了,再念我都不会写字了。
沈君月道:那我小声些。
说完抱着孩子坐到了窗前。
夏日的时候,秦贞习惯开着窗户,给屋里透透气,院里多少有人来回经过。
沈君月坐在窗前读,秦贞更加害羞了,连脖子都红了,吭吭吱吱道:爷,求您呢,别读了,我可受不了这个……你带着他去你屋里看吧,也别打扰他们俩学习。
这两只平时要是作业完成的好,还能跟着蹲会更新。
听秦贞这么哼叽,两人耳朵立马就竖了起来。
沈君月见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忍不住乐了,你还知道害羞呀。
说着,没忍住在秦贞红的跟柿子似的脸上拧了一下。
秦贞只觉得全身的血液一下子就升了起来,腾的一声毫无征兆。
有些晕晕乎乎地道:那啥,你你你赶紧走吧,太影响我赚钱了。
沈君月不逗他了,带着孩子去了隔壁。
秦贞在胸前划了好一会的十字,才算冷静下来,结果刚提起笔勾了个线稿,沈君月抱着孩子推门而入。
看完了。
说着,把稿子放到了一旁。
阮今鹤瞪着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秦贞手下的纸。
秦贞好笑道:你小子懂什么呀?每天盯得这么起劲。
沈君月道:指不定人家也懂呢。
说着,戳了戳儿子白白胖胖的脸,笑道:你说对不对,小锅?秦贞:……这话说得他有点心头突突的,万一这小子也跟他们一样?那这一家子就热闹了。
秦贞甩甩头,提笔继续画画。
沈君月带着孩子去后院看小七去了。
做为一只成年大鹅,小七的个头比以前又壮了不少,看到沈君月过来,立马嘎嘎嘎地拍着翅膀,等着把它放出来。
小锅,也就是阮今鹤坐在沈君月的手臂上,扑腾着手脚欢快地合应着。
沈君月将鹅给放了出来,道:小七,来追咱们呀!说完,抱着孩子就一路小跑着走了,小七拍着翅膀嘎嘎嘎地追了过去,被沈君月抱在怀里的小锅都快笑出鹅叫声了。
秦贞画完画册出来时,小锅已经睡着了。
小七也不知道追了他多少圈,反倒是沈君月、沈母、阮氏,等等能抱着孩子跑的,几乎都跑了两圈,一个个累得直喘粗气。
全程没人替换的小七最惨。
比打一场球还累鹅,做为一只从无败绩的大鹅,今日直接给累趴下了。
看到秦贞出来,委屈地嘎了一声,而后又趴到了地板上。
秦贞:……我们家孩子挺好带的,就是有点废鹅。
秦贞今日收拾好,准备睡觉时,见沈君月推门而入。
下意识的便拉紧了下衣领。
沈君月只当没看见,道:我有个事与你说。
这事她考虑了好久,自打知道有了孩子后,就偶尔思索一二。
到了现在,觉得还是挺有必要与秦贞重点聊一聊。
秦贞道:又要买铺子?上次说与小马一道买地,买宅子的事,上个月已经看了好几家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好在现在酒坊也开张了,再过些日子,大概沈大会带酒进京,到时候又是笔进账。
再加上他现在也在努力赚钱,倒是不必担心钱的事了。
沈君月道:我想与你聊聊定位的事。
他们一个男穿女,一个女穿男。
平时秦贞一口一个大爷的,叫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小锅慢慢长大,待以后,要是还这样喊,沈君月感觉会引起孩子的混乱。
秦贞明白。
这叫什么情感错位。
确实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沈君月的意思,以后他要么喊她名字,要么就跟小马他们一样,叫娘子或者夫人之类的。
秦贞倒是在外人面前,一般都是娘子这样的说。
可面对沈君月,多少有点叫不出口。
张着嘴试了几次,生生给憋了回来。
沈君月抬脚踹他,咬牙道:你仔细看着我的脸,我哪点长得像大爷了?不都说男人是视觉动物吗?不对,秦贞压根就是个妹子。
秦贞道:你也得让我适应几天吧。
沈君月道:要么就二十一天打卡,坚持下来,应该就纠正过来了。
秦贞用力点头,顺手拿起纸划了个表格。
沈君月一言难尽道:你非得把生活过成表格吗?这跟强迫症有何区别?先前还只是洁癖,现在好了强迫症还挺严重。
给自己制定时间表,连喊娘子也得制定时间表,沈君月真想敲开他的脑袋看看。
秦贞不好意思道:你不是说要打卡吗?沈君月吐血,我终于知道,你母胎单身那么多年是怎么来的了?秦贞咽了下口水,弱弱道:好像你也差不多啊!他记得沈君月说过,自己当时为了振兴家业,从大四开始就找了家酒厂实习,后来自己贷款创业,前几年还赔了不少,好在当时电商红了起来,他们的酒在网上倒是卖得风生水起。
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年末的两三个月,一天能卖上千瓶。
就这么着单了下来,准备谈恋爱结婚了,他才发现自己年纪大了……沈君月呵呵他,那我也比你强,起码我有钱,还有妹子愿意投怀送抱。
秦贞撇撇嘴,人家不就是瞧上你的钱了吗?真以为小姑娘喜欢年纪大呀?人家找个同龄人不香吗?沈君月吐血,你非得跟我互相伤害吗?秦贞:……战争不是您自己挑起的吗?两人这场谈话是不欢而散。
秦贞也木有办法,躺在床上思索了一会,怎么也没睡着,后来索性去她屋里看看孩子,结果沈君月不给他开门。
倒是小锅听到他的声音吱吱呀呀地哼了起来。
沈君月把窗户拉开,把孩子从窗户给他递了过来。
结果,这一行为刚好被沈母给瞧见了。
沈母跑过来,上手就抽了她一下,傻呀,孩子不能过窗户,以后就不长个了。
秦贞又要把孩子还回去。
于是也被沈母给抽了,你们这等于过了两次。
两人:……秦贞要找人一起编书的事,在翰林院传得还挺快。
听说还缺一个人,刘大人指明了要让他带个新人,于是,第二日,到了门口就有好几个人等他。
昨日被张大人气的,秦贞今日没刮胡子,自以为很苍桑、老练地也没微微笑,反而板着脸道:那每人先画幅画让我看看吧。
还有真有几个带来了。
秦贞一一接了过来,道:一会我拿去给刘大人瞧一下,不管选中谁,别的人都不要有什么意见,毕竟咱们也不止我这一组,大家这次合作不成,以后还有机会,最要主的是工作愉快的……话音未落,就见张大人从旁边经过。
他脸色一白,头也不回地走了。
秦贞抽抽嘴角,应该没说什么吧?到了巳时,秦贞这边收到了七幅画。
共有十一个人来找过他。
其中东景来的有三位。
秦贞最喜欢的是周良辰的画,据说他就是靠卖画和替人写信来维持生计的,所以,画风上面比较讨巧,与秦贞一样,三派都有涉猎。
可惜他不是东景的。
东景的三人,他最看好姚季仁的画。
这位年纪快三十了,老徐和他打过两次交道,觉得很温和、博学的一个人。
据说东景那边的画派曾经找过他,可惜他以要学习为由拒绝了。
秦贞道:师兄,你觉得怎么样?小马摇头,你看吧,我又不太懂,不过老徐这么古板的人,都说他人不错,那想来人可能是真不错了。
秦贞恶寒,好像人家老徐是监渣专家似的。
到了下午时,又陆陆续续有几个人送来了画。
秦贞也顺便与他们聊了几句。
极有可能是第一眼的原因,他还是挺坚定姚季仁和周良辰的。
于是,抱着画去找刘大人时,弱弱道:大人,我能不能多选一个人?刘大人笑道:可以啊,你都瞧上谁了?秦贞报了人名,顺便把画给翻了出来。
刘大人道:你还挺会看人的嘛,这两个人品都不错。
殿试和会试的成绩都在那儿摆着呢。
两人的文章刘大人也仔细瞧过,现在都收录在了今年的文集里面。
上个月底开卖的,书局的人会做一部分调查,受欢迎的文章也有记录。
周良辰和姚季仁的都在其中。
秦贞道:那就定他们两人了。
秦贞抱着画要离开时,刘大人唤住他道:听说昨日张大人去找你了?秦贞笑道:您消息还挺灵通的嘛?我灵通什么呀,是今日休息时,赵大人路过听到的,说是张大人在与说你故意叼难他,可能是因为他是吴派的。
对今日投画的几个人说了一些,肯定瞧不上你们的,秦贞他就是想拉自己的人。
秦贞挑眉,他脸真大。
连吴派的几位大佬见了他都得先问安呢,就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鬼会叼难他嘛。
秦贞索性把昨日的事给说了一遍,无语道:可能我说话的口气不太礼貌吧。
当时也就是话赶话了,两人就叮叮当当了起来。
刘大人了然,让秦贞把画抱出去还给大家。
在下衙之前,刘大人还特意给大家开了个会。
把秦贞这一组选中的人给宣布了一下,又顺便补充了一句,人选都是本官定的,秦大人作不得主,不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不要乱猜。
小马是个老人。
新人选了两个,东景和西景各一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毛病。
秦贞以为这事就翻篇了。
岂知,过了两日,小马从外头回来,气哼哼道:真是太过分了。
说什么他能被选中,是因为平时与秦贞关系好。
周良辰被选上是因为和秦贞同一省的,还给秦贞送过礼。
至于姚季仁也就是个烟雾弹。
姚季仁呵呵了两声,这种话也有人信?小马道:你可能不知道,因为我们阿贞带的人,一般都升职比较快。
姚季仁:……下官就是单纯喜欢画画。
主要还是因为秦贞在画界的名声在外,那本颜料配方的书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对于秦贞的好感那是嗖嗖嗖地往上升。
能跟着秦贞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所以,知道秦贞要招人一起编关于西洋画的书,便立马来报名了。
跟升不升职有什么关系吗?周良辰选秦贞,多少是因为张大人那几个有点排挤他。
他这个人也不太会与打着道,知道秦贞人不错才来的。
两人的初衷都与升不升职不搭边。
秦贞道:别理他们,咱们该干嘛就干嘛。
他听说了,今年的秋收盛典要如期举行了。
前两年都因为乱子给耽搁了,今年风调雨顺的,又是新帝元年,肯定会大办的。
过些日子,就选人去办秋收盛典了。
他们根本不需要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话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岂知,过了两日这话不但没消失,反而喻演喻烈。
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传着传着,传到秦贞因为身份原因,才会升职这么快。
本来嘛,说他他也就忍了,结果这事拉郑王下水。
秦贞就不干了,这一日中午吃饭时,又有几个人在那里悄眯眯地聊天。
实际声音一点也不小。
一向只当没听见的秦贞,这次端着碗走了过去,直接坐下来道:对我有什么不满的请直说,不要这么偷偷摸摸的小范围讨论,不然我怎么知道我有什么地方不对的,需要改正?那几个人立马闭了嘴。
一个个低头往嘴里扒饭。
秦贞道:怎么了?不说话是表示没什么不满了?既然没有,那心虚什么?我又不是老虎会吃人?秦贞向来挺温和的。
结果,今日步步紧逼,吃饭时间大家基本上都聚在这儿。
见秦贞走过来,一个个目光就跟着刷了过来,看秦贞不依不饶的,也都纷纷竖起了耳朵。
坐在秦贞对面的方大人道:其实咱们真没对大人有什么不满的,就是有些好奇,大人年纪轻轻的,在书画方面造诣如此高深,不止主持过鹿山诗会,还出过颜料方面的书,如今又要出关于西洋画方面的?咱们就想知道大人平时都是怎么学习的?秦贞恍然。
这几日还真有传言,说是秦贞那书根本不是他自己编写的。
他是找了人代写,那几家画派的人,就是瞧他背后有摄政王,又有叶大人,什么事都巴结着他,便写了这么一本书,让他把名声炒出去,而他自己根本没什么真本事。
秦贞道:方大人怕是不知道,有些人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这话把在坐的众人给噎得不轻。
小马差点把嘴里的饭给喷了,你能不能谦虚点。
方大人一时竟无言以对。
坐在方大人旁边的张大人道:秦大人下官近日刚巧认识了一位西洋画师,在学习油画,大人如今又在编写油画的书籍,那大人能否帮下官解解惑?秦贞对张大人的印象是直线下降。
在没参加恩科之前,来找他次数最多的就数张大人了。
结果,会试一过,他就过河折桥。
现在又因为秦贞不带他玩,到处挑拔离间。
秦贞今日有意踢馆,半点都不谦虚道:那张大人说来听听,您哪一方面不明白?说完,对不好好吃饭看好戏的同僚道:有没有人对西洋画有兴趣的,大家不妨一起讨论讨论。
一群人饭也不吃了,哗哗地走了过来。
张大人还真是有备而来。
大概是因为秦贞没选他,他便想着待秦贞的书写出来之后,好在中间找找问题,让秦贞难堪。
于是,便找了这方面的书籍,甚至还找了个西洋人学起了西洋画。
从用料、用笔,到技法,张大人都抛出了个问题。
秦贞也答得不急不徐,怕在坐的各位听不懂,他索性找了笔墨过来,随手画了一幅蓝天碧海图。
好在这段时间在做这方面的书籍,翰林院都备了西洋画要用的颜料与笔刷。
不管是从布局到画技,甚至用笔的资势都与国画有很多不同。
秦贞速度快,手里的刷子跟变戏法似的,刷刷刷地就刷成了一幅碧海蓝天。
又用橙色与白色在水波处点了几笔,瞬间又成了日出东方的美景。
他拿起细小的笔刷,勾了几只翱翔的海鸟,一艘在水中飘荡的帆船。
整幅画下来,即使他边画边讲解,也仅用了半个时辰。
刘大人和赵大人、顾大人三人听说秦贞在这边与人讨论西洋画时,便知道这货是要反击了。
吃完饭过来凑了会热闹,着实被秦贞的手法给惊着了。
张大人生生把嘴给闭上了。
秦贞把笔收起来,笑道:张大人觉得如何?可有什么与你知道的不一样的?不妨说出来咱们讨论讨论,毕竟学问一道,不进则退,三人行必有师嘛。
张大人默了一会道:我还有素描方面的不太懂,不如秦大人也画一幅素描图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秦贞也没客气,大大方地地应了一声。
把自己的碳条拿了出来,往张大人那儿瞄了几眼,而后在纸上边画边讲。
关于如何让五官看起来更立体,利用阴影打造出人物的轮廓等等。
秦贞平日总习惯在荷包里装两根碳条。
到了此刻,众人才知道碳条其实是用来画画的。
张大人本来还有些得意,直到秦贞画出了鼻子、眼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方大人吸了口气道:这不是张大人么?别说画得特别像……何止是像,表情神态,如出一辙。
尤其是怒目而视的样子,居然与现在的张大人一模一样。
刚才在秦贞画时,张大人明明还不是这幅表情。
如今却……众人禁不住倒吸了口气。
也就是说,秦贞不止能画得像,还能通过你平时的模样,判断出你旁的表情的样子。
这简直有些太神了吧。
秦贞画得简单,不过也能看出问题来。
他就顺便给大家讲解了一下,西洋画与国画的不同之处。
站在人群后面垫起脚尖和赵大人一起围观的刘大人,差点就拍手叫好了。
这叫什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秦贞这么一来,彻底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而后把画好的肖像递给张大人道:张大人留个纪念吧,今日我就不收钱了,毕竟咱们都是同僚!张大人白着脸把画收了下来。
秦贞道:行了,今日耽搁了大家这些时间,实在不好意思。
有些人饭都没吃完就来看热闹了,他自己也是没吃多少。
赵大人道:秦大人,你这幅海景图能否送予本官?赵大人一开口,众人往后头一看,好么刘大人和顾大人也在呢。
秦贞笑道:您若喜欢就送给您吧,不过这画等彻底干透后还得上层油,这样能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也让画看起来更加光亮。
赵大人道:那本官先带着,待过几日干了,再找秦大人帮忙上油。
说完,喜滋滋地把画给拿走了。
刘大人见他跟防贼似的从自己身边溜走,忍不住与顾大人吐槽道:你瞧瞧他,好像咱们要跟他抢似的。
顾大人但笑不语。
秦贞今日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下午回去时,见小锅躺在床上啃手指。
心血来潮便找了工具,架在屋里给他画个象。
沈君月见他今日画得竟是油画,道:你今日不画画册了?秦贞头也没抬道:画呢,先把这个打个草稿,我觉得我儿子今日特别好看。
正说着,小锅突然尿了起来,也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居然尿了自己一脸。
本来以为他会哭,结果他把自己给逗乐了。
秦贞忍不住乐了,这孩子,怕是知道我在给他拍照吧。
沈君月哭笑不得,忙唤了乳母过来给小锅换洗一下。
把孩子弄好,还真见秦贞把草稿打成了刚才尿尿的样子。
沈君月抽抽嘴角。
我家老祖这画要是传下去,是不是有点儿丢脸?第149章 381-383离别+盛典+选人秦贞给小锅这画像,一直画了大半个月才算完成。
成品特别的惊艳、传神,远远看去跟真人无异。
小马听说给小锅画了像,非得抱着自家儿子过来看,见到画小马还没发表意见,他家儿子先懵了。
七八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认脸了。
更何况两人还天天没事一块儿。
看到小锅的画像,马小帅流着口水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
开心地就要跟他玩儿。
结果,手一伸过去,冰冰冷冷,还有些发硬。
孩子又不知道,还伸出小手戳了戳。
小马唤陈氏,瞧见没?这就是西洋画呀!比起外头传说的还要神。
以前听说遵阳夫人给先帝领了个西洋画师,给先帝画了象,他是没瞧到画,如今看秦贞画的这个,简直不要太牛逼啊。
阿贞,所以说,要是咱们这书编写好了,将来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秦贞抱着小锅和小帅一道玩,笑道:哪有那么厉害,书是编写好了,可不一定有人能照着书画出来呀,这种东西其实还是需要先生一点点的教,三四岁起打基础,没个一二十年的功底,是画不成这样的。
就算是天才也不成呀,很多事情是时间的积累,而不是你那么想当然。
拿本武林秘笈就能成为绝世高手,想啥呢?别走火入魔才是真的。
这种东西凭空是想象不出来的。
更何况,画画这种事,你若是有一段时间不画,手就有点生了。
手感啊什么的还是蛮重要的。
秦贞说完,屋里的氛围就有点儿凝固了。
尤其是小马,奇怪道:阿贞,那你这老师到底是谁呀?秦贞:……该死的说漏嘴了。
被小马再三追问,秦贞只得冒着冷汗道:那个,我先生就是个无名小卒,而且先生志不在此,不想让我把他的名字传出去,所以当时我年纪小,他告诉我他叫无名氏。
小马:……神特么无名氏。
反正是从秦贞这儿肯定是问不出什么。
小马倒是把这事给翻了过去。
问秦贞能不能给他儿子也画一幅。
秦贞就知道他肯定会说这个,道:行,不过这种画画得慢,你得耐心等。
他打算给宋义先画一幅,等干了给宋贤寄过去。
说起宋义,小马道:晓慧与我说,打算待过了夏天便带着孩子去东都。
宋义是去年腊月出生的。
比他家小帅小了一个多月,待到了八月,就九个月了。
那时候秋高气爽,赶路的话确实是最好不过的。
秦贞没想到,马晓慧不多等两年。
一时有点感慨。
那你们家人都舍得?小马叹气,舍不得又有怎么样?总让他们夫妻分开也不是事啊,孩子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爹呢。
宋贤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身份。
到哪儿不是抢手货,所以,马晓慧要是去的话,马家肯定也不能拦着。
好在东景那边时不时的传来好消息,那些民间的小股流寇已经被江元白他们给消灭了,江元白大概会在八月初抵京。
说起这个,小马不得不佩服秦贞这运气。
国子监那么多的二世祖,也就江元白、张公子、杨公子这三人出息了。
而这三人巧的全是秦贞班里的。
平时与秦贞关系也好。
他听他爹说,江元白这次到京后,少说能捞个从四品的都尉。
运气若是好点,就更不得了了。
小马不得不承认,武将若真升起职来,那速度可比文官快多了,文官除非特别的功劳,否则只能一步步地往上爬。
可武将不一样,上战场拼得是真刀真枪。
一战封侯的大有人在。
这种事情,他们真是羡慕也羡慕不来的。
可偏偏秦贞这二货,就有这么好的运气,与这样年轻有为的将军是师生关系,且两人还有过命的交情。
秦贞道:那你运气也好呀,有我这么一位好朋友。
这话配上他那欠揍的表情,小马手里的果核直接给丢了过来,叫你得瑟。
秦贞在衙里是一战成名。
再也没人找麻烦了。
唯一让人郁闷的,这年头字都得一笔一划写出来。
饶是他用的是碳条,一本书也都是手写。
好在,他第一遍写完,后头还有人给他钉正。
怕中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秦贞还请了余大爷和梅三爷把关当顾问。
如此一来,又忙了一个来月。
西洋画这一书的前期算是完成了。
秦贞他们这一组人,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马晓慧让惠宁道长帮忙测了个适合出行的日子,带着婆婆、孩子,随着宋贤手下的商队出发了。
宋贤离开时就与秦贞说好了。
待将来酒可以酿了,可以让他们的人带到东景来卖。
六月底的时候,沈大进京,带了十来车的酒。
除了卖给固定的客户之外,还余了几车,秦贞全留给了宋贤,这次过去刚好带上。
除了酒以外,这次沈大也跟着过去。
想在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带到东景来卖的货物。
他在京都这一个月,除了与杨家父母见面,与对方商量好两家的亲事之外,便忙着在京都附近转来转去,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倒卖的。
还真说,这些年走南闯北,沈大的嗅觉特别敏锐,一下子便瞧中了个宅子。
因为在京效,大三进的院子,只用了两千两就给盘了下来。
结果,就在前两天,朝廷突然发出了通告,那一片正式纳入京都内城,属于扩建范围。
于是,宅子一夜之间翻了一倍。
秦贞和小马也跟着他沾了个光,在附近各买了一套宅子。
秦贞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沈大这些年来与儿子聚少离多。
两人虽说不上生份,但多少也不像沈二与沈喜文一样的感情深厚。
望着比自己还高了不少的儿子,沈大道:你好好读书,我听你姑父说,明年让你们下场,怕是你回老家的时候,我从东景还回不来,你路上小心些。
沈好文道:父亲放心吧,您也照顾好自己。
于是,两父子就真没什么话了。
还是旁边的沈喜文把他和沈好文给沈大准备的卤肉啊,饼子和点心递给他。
大伯,路途遥远,现在天气又有些热没什么好给您准备的,这些腊肉和卤肉您带上,先吃卤肉,腊肉放不坏的。
沈大笑道接了过去。
有沈喜文在旁边插荤打科沈大与儿子倒是聊到了车队动时。
马晓慧与马夫人母女是挥泪告别。
就连马大人都偷偷站在一旁直眨眼睛。
据说这几日马晓慧都是带着孩子住在娘家的。
如今要走了,父母就更舍不得了。
沈君月原先一直遗憾生了个儿子,如今见这情景,抹了把脸道:还是生儿子好。
就算是离别,最后还要生活在一起。
可女儿在这年头就不一定了。
秦贞见她眼眶都红了,伸手在她背上拍了几下,没事儿,你要是想他们了,我也谋个东都那边的职位,到时候咱们一家也跟过去。
沈君月:……这是你想去投奔宋贤吗?见车队走了,小锅小盆友也舍不得宋义,哇哇的想跟着马车去。
秦贞将已经六个月二十斤的小锅上下抛了几下,小家伙立马手舞足蹈地咯咯笑了起来,很快把远行的小伙伴给忘得一干净。
宋家人一走。
就到了秋收盛典。
秦贞刚入京那年就听郑王说过,这是一个很喜庆的盛典,与冬至祭天一样。
都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的。
冬至是祈告,八月十五是献祭。
告诉上苍,去年因为您的保佑,今年丰收了啊!可惜前两年都因为政变这事没成。
今年就办得特别隆重。
太皇太后和太后抱着刚满周岁,还不会说话的小皇帝,与郑王和叶大人一道主持的。
心心念念要在秋收盛典上拿名次的西西,今年如愿地参加了。
跟着秦贞学了差不多一年画的西西,这次直接画的素描。
一幅秋收的美景瞬间成了整个书画区的焦点。
本来要被拉去当评为的秦贞果断拒绝了。
今晚答应了沈君月,要陪着沈母、阮氏和沈君月,带着几个孩子逛街的。
这大概是一家人头一次圆圆满满地逛京都了。
过两日沈好文和沈喜文就要回乡参加科举了。
想到科举,秦贞想起今年王福礼他们也下场参加乡试了。
京里得到消息,大概在九月底十月初了。
若是顺利,今年年前还能与小伙伴们见面。
想到此,秦贞就不由的扬了嘴角。
现在开始让家里人把当时巷那边给收拾出来,到时候王福礼他们就住过去。
沈母、阮氏和沈君月三个女人在前头边走边买。
秦贞抱着小锅。
沈好文和沈喜文跟在他旁边。
沈喜文道:哥,那个是不是青花坊,我记得嫂子的信里说,就在那里等着你呢。
沈好文脸腾的一下烧了起来。
眼睛却极其老实的看了过去,结果一看上头的字,哪是什么青花坊,明明就是杏花楼。
伸手便给了沈喜文一下。
沈喜文嘿嘿笑道:我就知道,你一直心不在蔫的其实是在找青花坊呢。
秦贞被他那公鸭笑声给磨得耳朵都疼了,抬脚踹了他一下,行了,赶紧带着你哥去找什么青花楼去的,别在这儿碍我的眼。
沈喜文一把搂住他的胳膊,我才不去呢,去了平白让嫂子讨厌。
青花坊其实沈好文早就踩好点了,这会儿秦贞一松口,他立马红着脸跑了。
沈喜文继续道:姑父,要是我走了,一会谁提东西呀?秦贞:……女人都是很能买的。
尤其是经济自由的女人。
秦贞发现,阮氏以前挺节约的一人,这会儿是见这个买点,那个买点。
沈母也不差,两人站在一个卖小孩子衣裳的小摊前,挑挑捡捡一大堆。
秦贞就见其中好几件都是小女孩穿的衣裳,奇怪道:二嫂怀孕了?沈母笑道:没呢,给你和小月买的。
秦贞脑袋轰的一声,尴尬地笑了笑:买这个做什么,我们小锅又用不上。
阮氏白他,怎么能说用不上,小锅现在年纪小,待过一阵子,你们再生个闺女,小月不是天天吵着想要个闺女吗?秦贞不想说话了。
这不都是失算了吗?当时怀孕的时候,也不知道哪根筋抽的,天天念叨着闺女。
秦贞想起以前网上经常有人说男人都喜欢女儿什么的。
他就估摸着沈君月可能也跟大部分男人一样,喜欢软软嫩嫩的小女儿。
不过后来生了小锅,其实她也是很喜欢的,没看出有什么重女轻男的思想。
不对!秦贞猛然发现,他这是被丈母娘和老娘逼生二胎了。
秦贞吐血。
这一胎才长了两颗牙。
不对,他已经混乱了,再咧咧下去,肯定被她们给带偏了。
于是,看了一圈,发现沈君月不见了。
交待了沈喜文一声,一会把奶奶买的东西提好,他去找找沈君月。
秦贞抱着小锅找了一圈,终于瞧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
今晚人多。
热闹得不得了。
有猜灯谜的,有秋收比赛的,还有各种歌舞表演的。
自然平日里早早收摊回家的小商贩们也纷纷推着摊子出来了。
沈君月自打怀孕后,口味就变了。
比以前好吃了不少。
跟小姑娘似的,追着一个卖糖葫芦的奶奶大半条街,就为了买一串。
结果,小锅见他娘跑去追人了,以为是跟他玩呢。
就像平时小七追他们母子一样。
于是,手舞足蹈地发出了鹅叫声。
父子两人瞬间成了整条街的亮点。
大家都以为谁家的鹅跑出来了,结果一回头,这声音是个还没长牙的小胖子发出的。
秦贞:……保姆找得不靠谱啊!小锅同学一路鹅叫着追到了他娘。
而后冲着他娘嘎嘎地叫了两声。
卖糖葫芦的除了沈君月之外,还有几个小孩儿。
一个小妹妹软软道:哥哥,看他好可爱,还会学鹅叫,我也会,嘎嘎嘎!小锅:嘎嘎嘎嘎……小妹妹:嘎嘎嘎……秦贞:……小锅同学长这么大,接触最多的声音,最容易学的音就是嘎。
嘎了一会累了便趴在他爹肩头睡着了。
秦贞抱着个一坨肉,追了大半条街,两条胳膊都快断了,道:明日你能不能让人弄个背带什么的,要不就让买个小推车吧。
再这么下去,他这两条胳膊都要废了,以后还怎么赚钱给儿子娶媳妇呀。
沈君月咬了一口糖葫芦,若有所思地歪着头道:好像挺有道理的,明日王妃说带两个人来铺子里看嫁衣,你明日早些回来。
秦贞望天,推车记得买啊。
沈君月点头:嗯。
秦贞见她嘴里鼓鼓的,还用力点头着脑袋。
一双大眼乎闪乎闪的,居然有种说不上来的娇俏感。
于是,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
沈君月以为他想吃糖葫芦,便将糖葫芦递了过去,让他咬一个。
秦贞习惯性地张大嘴咬了一颗。
酸甜的感觉在舌尖绽放,他才猛然反应过来。
他居然感觉一个大爷长得娇软、可爱。
啊,他有罪。
秦贞这几日,都有点不太敢正视沈大爷了。
感觉再这么下去,他就要被带偏了。
能不早回去就不早回去,于是,下午本该回家的,借着西西这次一战成名,而他这个做先生的,也被外头传得神乎其乎一事,拉着小马道:咱们几个去庆祝一下吧。
嗯,毕竟徒弟给他长脸了。
周良辰想说他要不不去了,结果被小马生生拉给上了。
今日你和姚兄都得去,难得秦大人请客。
秦贞道:要不把曲师兄和卫二都给叫上吧。
现在他们家与卫二又多了层关系,属于拐着弯的亲戚了。
秦贞道:对了,还有老徐和卫大人。
要是宋贤在就好了。
以前每次吃饭,都他们几个。
现在虽然多了几个小伙伴,可比起宋贤他总感觉心里缺了点什么。
于是,今晚吃完饭回去时,秦贞心情明显有点失落。
沈君月推着小锅,脚边蹲小七,二人一鹅在门口等他。
秦贞跳下车。
就见小锅和小七一人一鹅,嘎嘎嘎地冲他叫个不停。
秦贞满头黑线,揉了下小锅的大圆脑袋,你得叫我爸爸!说完,冲着小七道:你也叫爸爸,不然他学不会。
他是全程都教着小锅喊爸爸,可惜小锅还是只会嘎。
沈君月倒是瞧出来了,秦贞今日回来都没往她身上瞄一眼,伸手戳了两下他的后背,阿贞,你对我有意见?秦贞身子微微一僵。
狂摇头,没有,没有。
那你回来都没理我。
明明她领着孩子在门口的,结果他只跟小七和小锅打了招呼。
秦贞无语凝咽,说好的男人都是粗枝大叶的呢。
他就感觉沈君月真是心细如发,自打两人在一起后,她总比他先看透、猜透许多事情。
秦贞叹息,我觉得吧,咱们家孩子语言方面发育的有点儿单调。
爸爸、妈妈不会叫,这不到年纪就算了。
结果,这天天学鹅叫,就有点儿可怕了,万一哪天孩子把自己误认为是鹅族,那还得了。
沈君月道:我见赵琳给她家孩子买了两只鸟,孩子都会喂鸟了,还会学鸟叫特别可爱。
关键是,赵琳的孩子已过完生日了,这几天正在学走路。
挥着两条小胖胳膊,咿咿呀呀的更好玩了。
人家现在还会喊爹、娘、小鸟等简单的字。
就连马小帅都会喊爹了娘了,人家也会学狗叫,学驴叫……秦贞:……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太对,可又说不上来。
秦贞感觉自己完全被沈君月带偏了。
为了孩子能说更多的语言,两人坐着马车去了京郊东边的花鸟市场。
买了两只鸟儿,一只狗和一只猫。
望着吱吱叫着在笼子里跳来跳去的鸟,秦贞总算回过味来。
他家又不是开动物园的。
关键是,孩子不能总学动物说话啊!为了孩子的教育,秦贞感觉自己这个老父亲简直操碎了心。
好在,第二日去衙里,又忙了起来。
今年的鹿山诗会没能举行,今年的诗会打算改到蒲城那边。
因为东景那边也有不少诗会来参加,时间定在了明年五月,不过从今年九月开始,陆陆续续就有诗会将参赛的画眷给送到了京都。
刘大人的意思,还是让秦贞参加。
秦贞懵,不是说,每人只能主持一次吗?刘大人笑道:以前是这样,可现在不一样了,老夫与叶大人聊过了,这事除了你,旁的人咱们也不放心。
今年这场诗会意义重大。
肯定是不能随便弄个不着调的人主持。
到时候叶大人和郑王都会出席。
而翰林院这边,除了秦贞之外,刘大人也会亲自下场。
两个字重视。
具体运作上面,还是秦贞主导。
秦贞满头黑线。
说白了,你们就跟个特邀嘉宾似的。
刘大人道:你手上这本书也别停,对了,明年可能还会有几个西洋画师参加,是吴派那边找来的。
秦贞双眼一亮,这么说张大人那段时间处处挤兑我,其实是吴派给他撑腰了。
刘大人苦笑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别问老夫。
秦贞瞬间明白了,让他主持诗会,怕是到时候让他打西洋画师的脸。
同时让吴派那些不停使小手段的人,消停一行。
业务能力不行,偷鸡摸狗的事倒是少不了他们。
想到此,秦贞忍不住撸了下袖子。
刘大人笑地摇摇头,道:这次小宋走了,你自己可以选几个人。
初步统计,东景那边的画派有四个,再加上西洋画师,统共就成了八大画派。
还有像沐阳诗会这样没有画派人参加。
可想而知,盛况空前。
刘大人把各大画派的资料递给他,道:大概这几日会进京。
秦贞这边可以选人了。
秦贞道:那就从上次来找过我的人里头选吧。
当时大家都是带着作品来的,秦贞也把名字给记录了下来,并且在本子上,对各位大人擅长的画风给写了个简介。
现在翻出来刚好派上用场。
刘大人笑道:你这个习惯真好。
秦贞不好意思笑了笑。
其实他是脑子笨点,所以才会习惯做笔记的。
这样子随时翻出来看看,倒是省了不少事。
不过沈君月一直觉得,他这样太死板了,做生意一准赔死。
秦贞倒不这么认为,他肯定赔不死,因为他压根没想过做生意赚钱。
秦贞与刘大人商量了一下,无门无派的,加上八大画派,每派可以跟一个人,所以需要找十个人。
他手上的资料只有九人。
小马道:把张大人算上呗,他不是也在学习西洋画吗?到时候让他负责西洋人就成了。
见他挤眉弄眼的样子,秦贞有些哭笑不得,能别这么损?小马道:放心吧,每次去诗会的,都能升职的,他肯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