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静谧,碧空如洗,风卷云舒。
将军府内正堂中,李锦面无表情,双手抱胸,沉默了很久。
写在桌上的水迹渐渐消散,萧辰喝完了一整杯茶,睨着他严肃的面颊,许久才继续说:看你的样子,应当是不知。
他深吸一口气,将空茶盏放在一旁:他放走了林忠义和两车的铠甲,我带着一只小队抹黑追了十里路,那铠甲就像是人间蒸发了,到处寻不到踪迹。
直到天快亮,我怕行宫出事,才匆匆赶回去。
时间仿佛在这间正堂中被定格了一样。
李锦的手指轻轻敲着他的衣衫,他闭上眼,沉沉的问:是你亲眼所见?萧辰睨着李锦,点了下头:他与陛下的关系,他在朝野中的地位,让我必须亲自去接待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但他只与我寒暄两句,我便被支开了。
他轻笑:说来真巧,行宫住了一个多月,舒妃那七拐八拐、不知道哪根线上的侄女,就那晚突然丢了东西,闹着让金吾卫去找。
苏婉莹。
李锦垂眸。
对,就是她。
萧辰不屑的冷笑一声,我本是让副将带人去帮忙,结果……他点了点桌面上,方才写下名字的位置:他说,那姑娘是太傅嫡女,我那副将为人粗鄙,恐会捅娄子,就这么把我支开了。
等我花了一个多时辰,满院子给那什么太傅的嫡女找到她的一支破耳环的时候,就听人说林忠义不见了。
萧辰说到这,话音里有气。
整个晚上,就他一个人来过,我赶回去的时候,地牢的执守睡的死死的,叫都不叫不醒。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如此,才能压住胸腔里翻滚的怒意。
等天刚亮,我还在追那两车铠甲返程的路上,谋反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就送进寝殿了。
李锦睨着桌上已经凉透的茶,面颊上的神情晦暗不明。
他思量许久,一声轻笑:倒是聪明。
相当聪明。
萧辰鼻腔里哼一声,行云流水,一点反应的时间也没给我留下。
还因为我半夜带队追出去,莫名其妙就成了‘平叛将军’,大功臣,连升两级成朝野表率。
萧辰气的鼻翼直颤,好一出离间计,你我若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他这一出可当真是无懈可击。
若不是李锦太了解萧辰,又在太极殿上亲眼看他硬着骨头,咬着牙领旨谢恩,这离间计属实可以称得上是无懈可击。
那之后,为了不让李景起疑,萧辰便同他定下三年之约。
约好三年之后,根据时局变化,再定何时相见,将那日发生的事情讲出来。
为了不打草惊蛇,表现出一副决裂的模样,萧老将军举家迁出京城,原本在京城中权势不容小觑的大将军府,一夜之间举家迁往偏远的丰州,和驻扎在那里的天德军做了邻居。
整个京城,仅剩下李锦一人。
现在想来,外祖父当时说的那句话,虽然刺耳,但受用。
李锦轻笑,抿了一口凉茶。
萧老将军离开前,秘密见了李锦一面,只留下一句话:你若是连活下来的本事都没有,这天下给了李景也无妨。
嗨呀。
萧辰笑起,老家伙一向刀子嘴豆腐心。
他感慨道,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六年。
李锦蹙眉:那是你祖父。
萧辰一滞,噗的一声,很是受用的点头:嗯,这话听着就有一股亲切感了。
他说,六年,没想到你真能绝境逢生,这沿途回来,每城每镇都有你靖王的暗影随行……他睨着李锦的双眸,爷爷果真没看错人。
之后呢?李锦没接他的话茬,继续问,你回到行宫之后,发生了什么?他顿了顿,那天,行宫内发生了什么?行宫内发生的事情,李锦始终无法触碰到。
他问这些的时候,萧辰的目光暗了下去。
他起身,为李锦添了一盏热茶,而后睨着金舒坐在台阶上的背影,上前两步,关上了正堂的大门。
萧辰站在那里,瞧着李锦的面颊,深深吸了一口气。
我差点没能回到行宫。
他声音低沉了不少,回去的路上,我从高处瞧见了一只起码两千人的队伍。
没有铠甲,都是轻兵,训练有素,绝非普通人。
他踱步上前:我留下几个探子,然后快马加鞭从密道入宫,见到陛下的时候,他正站在大殿里,看着手里的奏折。
当时,大魏的皇帝李义,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神情玩味的睨着跪在他面前的李景。
他似乎并不急,只是抬眉瞧着二皇子,许久,将手里的奏折扔到了地上。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只有站在殿门口的萧辰,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行宫外不远处是两千人的队伍,而行宫里的金吾卫,满打满算也只有八百人。
他来回踱步,听着探子传来的线报,计算着最极限的时间。
但就是很怪。
他端起茶,润了润嗓子,陛下当年也是带兵打仗,驰骋疆场的枭雄,军中暗语不可能看不懂。
我站在门口打了很多遍军情紧急,让陛下不要再问,赶紧先从密道离开。
说到这,萧辰沉默了片刻,而后摇头,我确信他看到了,看懂了。
但他的神情丝毫未变,既不回应,也不离开。
再往后,舒妃和那个……那个太傅家的嫡女,便一前一后的求见。
萧辰抿嘴,这种时候,陛下居然传召她们两人,而没有唤我。
我惊讶之余,几次都想闯进去。
直到我听见了那太傅嫡女跪在地上,口口声声说什么,太子谋反早有预谋。
这句话,点醒了当时的萧辰。
他怔在当场,愣愣瞧着大殿的模样。
当时的他,并不相信那个被他说是软柿子疙瘩,也会笑嘻嘻回应的大皇子,竟然能干出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运来的铠甲是真的,行宫外的两千人也是真的。
他一手握在刀柄上,抿嘴,扫了一眼依旧面无表情,什么话都没有说的李义。
径自转身离去。
他想好了,就算只有八百人,拼死一战,血染行宫,也足够为李义创造撤离出去的时间了。
那一瞬,他就没想过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