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魏女仵作 > 第186章 蹊跷的箱子与蹊跷的相撞

第186章 蹊跷的箱子与蹊跷的相撞

2025-04-02 00:51:16

这是赤裸裸的逻辑陷阱啊!怎么就转了一圈就对了啊!还因为所以都拿出来了。

推理断案我虽不如王爷,但王爷想要忽悠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她歪了歪嘴,我自己的心意,干嘛要别人参谋啊?不妥。

李锦咂嘴:你这人,还真是不好糊弄。

他换了法子,拿出几个月前国子监杀人案里,对付那个妄图用钱解决一切问题的凶手的招数。

既然不能金舒他忽悠进逻辑陷阱,那就顺着她的思路,换一条路找机会。

我只是好奇,能让先生敬佩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他淡笑,若是些沽名钓誉之徒,岂不是砸了六扇门暗影的招牌?闲谈间,马车沿着一条小河,渐渐进了京城的地界。

四下不再是平原的地貌,飞鸟声,流水声,伴着山林特有的清新空气,裹挟着李锦人畜无害的模样,全面冲击着金舒的感受力。

她思量了片刻,李锦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虽然对方不是沽名钓誉之人,但若送错了东西,确实也不妥。

其实并不是什么很特殊的人,我只是想给师父备个礼物。

她抿嘴笑起,来六扇门大半年了,师父帮了我不少忙,趁着中秋节,想送些东西给他,略表心意。

金舒的师父,严诏。

至此,李锦才算是心落到肚子里,竟不自觉的笑出了声。

我还当是谁,原来是严大人。

他话音刚落,金舒点了下头,补了一句:还有祝大人。

李锦一愣。

刑部的祝大人。

她说,面颊上带着浅浅的笑。

马车外,白羽的耳朵恨不得拐个弯贴到车壁上。

驾车的周正,此刻虽然正襟危坐,但注意力全在脑袋后面。

就听马车里沉默了许久,才传来李锦难以置信的声音:祝东离?!眼前,金舒抬手抹了一把鼻子尖:嗯,来盛州之前我遇到几次祝大人,他同我讲了很多尸语术的技巧,还送了我好几本书,我想趁着中秋,也送一份回礼。

车外,水声涔涔,周正缓缓转头,瞧着身旁的白羽。

他比了个口型:这事你没告诉王爷?白羽呲牙咧嘴,摇了摇头,也用口型回应到:王爷只说要上报危及安全的大事。

周正眼撑的很大,点头,面露同情:这就是。

三个字,把白羽看懵了。

懵的不仅有白羽,还有金舒。

返京第二日,本应该在仵作房里的金舒,此刻站在西市宽广的街道正中。

她瞧着道路两旁随风而动的幌子,十分恍惚。

这是大魏最繁华的地方。

西市上有许多胡人商铺,比东市的新奇物什多,也更为闹热。

但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金舒真真以为是来办案的。

直到李锦不疾不徐的带着她转了三家铺子,问了三次可有看中的,她才有些诧异的反问:今日不是出来勘验的?李锦蹙眉:先生真当自己是幽州阎罗啊,京城哪有那么多案子的。

他往西市最繁华的方向走着:严大人向来不喜奢靡,你选朴实一些的就好。

说完,李锦便跳过了祝东离,没了下句话。

瞧着店铺里、摊子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金舒拿在手里,犯了选择困难症。

她回过头,一手是砚台,一手是佩玉,问道:你这两个如何?他睨了一眼,说到:砚台。

见金舒依旧选择困难,他将她手里的佩玉抽了出来:这东西不能随便送。

他说,你若喜欢,我的送你。

话音刚落,就听铺子外咣的一声响。

就在李锦的眼前,两辆马车撞在了一起。

其中一辆拉货的板车歪了一下,滑落一个大红的木箱子。

落地的瞬间,发出咚的一声响。

而另一辆,李锦觉得十分眼熟。

太傅家的马车?李锦瞧着其中一辆马车上绘制的那特殊的花纹,目光落在地上那大红的箱子上。

只一眼,他便回眸,调侃的说:收回前言,金先生还真是走到哪里,哪里有案。

金舒尬笑一声,嘴抿成一条线,对李锦的话无法反驳。

她也瞧见了那红箱子,看见了被磕裂的边缘,渗出了疑似鲜血的物质。

从商铺里出来,李锦一边吩咐暗影去京兆府带人来,一边站在拉货的马车后面,拦住了想要搬动箱子的马车车夫。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他问。

车夫摇了摇头:这我奉命,不知道啊。

见有人拦着不让抬箱子,被箱子挡路的太傅家马车的车夫,声音大了起来:你们怎么回事?还不快把这箱子抬走?没看见堵着不少人呢?他嫌弃的瞧着那拉货的车夫:我们家少爷说了,你撞了我们的马车,不用赔了,快些让路就好。

就见车夫连连点头:我这就搬,我这就搬。

四十岁左右的中年车夫,慌忙跑到箱子旁边,弯下腰,两手找准位置,用力一抬。

众目睽睽之下,箱子劈裂的部分啪的一声,崩成了一道宽大的口子。

口子里,一只没有血色的手,落了出来。

方才还围观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此刻爆出一阵惊呼,齐刷刷往后退了好几步。

搬箱子的车夫跌坐在地,白着脸,指着那只箱子:这!这!……半天,竟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金舒走上前,蹲在箱子一旁,左敲右打的,那箱子的盖子缓缓被打开。

瞧见内里的一瞬,太傅家方才还趾高气昂的车夫,吓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周正不在,李锦便自己从怀中拿出六扇门的黑龙牌,对已经吓瘫了的车夫说:你是收何人的钱,要将这尸体运到哪里去?就见坐在地上的车夫,哆哆嗦嗦的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就,就到,就这个人,让运到外城去。

李锦接过他手里的信。

这是一张公文,说的是要将箱子,在指定的时间运到指定的地点。

而落款上,却写着苏航二字。

正是太傅苏宇的大儿子苏航。

正是一旁这辆马车里坐着的人。

李锦蹙眉,天下竟有如此恰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