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生暮死[快穿] > 第158章 第六个世界:少将军(16)

第158章 第六个世界:少将军(16)

2025-04-02 00:46:48

宋晏疲惫地闭了下眼, 再睁开时眼前依旧是一片昏暗。

他低低地闷咳数声,借着掩唇的动作,宋晏不着痕迹地将带在身上的药取了一枚服下。

他自是知道自己最好不用, 只是如今这个状态,他怕会撑不下去。

宋晏想着先前谢庭语的叮嘱, 苦笑了一番, 用了药以后, 不过一会儿, 便能感觉到冰冷的身体里蔓延开一丝暖流,让他僵硬到几乎没有知觉的躯体慢慢恢复过来。

他抬眸看了一眼天色, 这时候天色擦黑,本来已经停了的雪又开始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气温较之白天也冷了不少, 宋晏身上的衣服穿得单薄,寒意透骨。

他沉默地看了看同样死寂的天和殿,忽而天和殿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喧哗声, 但很快便被匆忙的脚步声遮掩住。

张公公看着明黄的床榻上意识稍显迷糊的皇帝,紧张地等着太医的诊断。

好一会儿,替皇上诊脉的吴太医收回手, 他的面上显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道:陛下,洪福齐天, 这一关算是过了。

谢天谢地,陛下万福金安……张公公欣喜若狂地跪下叩首道。

床榻上躺着的皇帝这时候的意识已然全部回笼,他听着张公公的话, 扯了扯唇角, 无力地摆摆手, 沙哑着嗓子道:你这老家伙, 不是说过,别动不动就跪,咳咳咳……或许是刚刚清醒,话才说上两句,皇帝便不由自主地呛咳起来。

张公公急忙起身替皇帝顺了顺气,皇帝挣扎着想要起身,虽说在床上昏睡多日,但日日都有宫娥为其活络手脚血脉,故而并不显得僵硬无力。

陛下,虽说这一关过了,可还是需要多做修养,这药,陛下也还需再服上一段时间。

吴太医躬身一礼,对着皇帝叮嘱着。

嗯。

皇帝并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够广听谏言的君王,脾气也还算不错,从不会讳疾忌医。

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皇帝靠着床,随意地道。

是。

吴太医恭敬地应了一声,便退下去调整药方。

张公公看着皇帝消瘦憔悴的模样,又想着殿外的人,心中踟蹰,一时间面上便漏了些许异样出来。

皇帝的精神不是很好,毕竟大病刚刚熬过,整个人都还是处于疲乏的状态。

最近,朝中还好吗?太子呢?皇帝的声音里带着虚弱,可是话中的威严半分没少。

张公公躬身一礼,轻描淡写地道:近来朝中尚算安稳,太子殿下正在处理政务。

他这话说得巧妙,一声‘尚算’,一个‘正在’,倒是谁也不得罪。

皇帝揉了揉额角,他忽而又开口问道:北梁王呢?张公公话语一顿,面上的神情僵硬了些许。

皇帝敏锐地感觉到张公公的不对劲,他的双眸深沉,定定地盯着张公公,开口问道:出了什么事?张公公并没有想着瞒下来,他跪下来,伏地叩首道:回陛下,北梁王并世子如今在刑部大牢,北梁王的二公子正在殿外跪求面圣。

听着张公公的话,皇帝面上登时冷了下来,他的胸膛起伏不定,一股怒意正在酝酿。

去把宋家小二喊进来。

皇帝冷着脸,又补充了一句,再去刑部大牢将北梁王以及世子请进宫。

是。

张公公知道皇帝虽然并未大声说话,但是话语里蕴含着怒火,只怕这朝中上下是又要迎来一场波折了。

张公公走出天和殿的时候,天色一片黯淡,纷纷扬扬的雪片飘了一地,有宫人正在扫着,而跪在殿前的宋晏那一张脸,白得仿佛要融入那白茫茫的落雪里。

少将军,陛下醒了。

张公公走了过去,伸手扶起宋晏,接着道,陛下有请。

少将军放心,王爷和世子很快便会入宫。

宋晏的反应稍显迟钝,倚靠着张公公的力量,勉强站了起来,他苍白的面上展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拱手一礼,道:谢过张公公。

张公公摆摆手,低声道:是少将军的福分。

他敏锐地察觉到宋晏此时的身子状态应是不大好的,遂借着说话的档口,又扶着宋晏走了一段,直到入殿的时候,他才松开手,低声叮嘱道:陛下刚醒来,精神还不是很好,少将军长话短说。

是。

宋晏这时候仿佛是缓过来了,气色较之先前的惨白稍显好看了些,入殿之际,他复又对着张公公小声道,张公公,殿外雪大,还请行个方便,让跪着的人在檐下候着。

张公公看了一眼宋晏,点头应了一句:少将军心善。

宋晏并不再多说什么,便迈入天和殿。

殿内烧着暖炉,气温暖和,灯火通明,宋晏一眼便看到倚坐在床上的皇帝,他没有逾距地盯着看,而是迅速躬身一礼,恭声道:臣宋晏,参见陛下。

皇帝睁开眼,目光落在宋晏的身上,对于宋晏他也是看着长大的,今日再见,却是觉得这人清瘦了不少,那张脸也是少了血色。

坐下吧。

皇帝语气温和地道。

宋晏并未推辞,顺着皇帝的意思坐了下来,皇帝看着端正严肃的宋晏,想着性子略显跳脱的宋奕,不由得轻笑了一声,直白地道:阿晏,不必这般拘礼。

把事儿都先说说吧。

是。

宋晏依旧是一板一眼地应着,他抬眸扫了一眼皇帝,见皇上面上神情平静,心思微微一动,而后缓声道,陛下,北威关一战,大蒙军攻势猛烈,北线战场全面告急,臣急信告知父亲,父亲带靖安军驰援北线战场,而后回援北威关,臣于北威关中受小人偷袭,父亲和大哥赶到以后,没想到长岭军竟然无诏赶来救援,经询问,才知长岭军接到父亲的紧急求救,因担心边境有失,故而星夜驰援。

只是无陛下的诏令,私调边军,父亲和大哥心中有愧,急忙赶回请罪。

朝中因此事弹劾较多,父亲和大哥回京便入了刑部大牢。

而臣在回程途中遇袭,擒获了些许袭杀者,臣不便刑讯,人便押在殿外,请陛下做主。

宋晏说得风轻云淡的,尤其是长岭军的调动,将之定在了忧心边境有失才妄动这个理由上,便是避免最后这罪过由长岭军担下。

皇帝默不作声地听着宋晏的话,他垂眸想了一会儿,又看了眼此刻连唇色都显得煞白的宋晏,叹了一口气道:张有福。

候在不远处的张公公疾步走了进来,躬身应道:陛下,有何吩咐?去把吴炳喊来。

是。

张公公听到这话,不由得担忧地看了下皇帝,迅速退出去。

不一会儿,匆匆的脚步声传了进来,而后便看到吴太医满面急色地入殿。

臣吴炳,参见陛下。

吴太医喘了一口气,躬身道。

皇帝挥了下手,指着宋晏道:去给阿晏看看。

吴太医和宋晏两人不由得都愣了一下,吴太医反应很快,迅速走到宋晏身边,对着宋晏道了一句:还请宋大人伸手。

宋晏迟疑了片刻,才缓慢地伸出手。

正在吴太医诊脉的时候,殿外复又传来阵阵脚步声,皇帝抬眸看去,来人正是让人即刻从刑部大牢请出来的北梁王父子。

宋墨和宋奕看到坐在殿中的宋晏,心头一阵激荡,只是还是谨记着君臣之礼,逐一走上前,对着皇帝躬身行礼道:臣宋墨见过陛下。

臣宋奕,见过陛下。

皇帝见着宋墨,面上登时显露出一抹欣喜,他眉眼中都带着笑道:小墨,过来坐。

阿奕,你也坐下,不必这么拘束。

宋墨从善如流地坐在榻边,皇帝仔细端详了一番宋墨,叹息道:小墨这次受苦了。

陛下的身子可是好些了?宋墨瞅着皇帝憔悴消瘦了不少的面容,担忧地问道。

之前是北线战事告急,他来不及入宫一见,而接下来便又遇着这一重又一重的算计,他更是没能入宫见一见病重的陛下,这般想着,便觉得心中愧疚。

皇帝笑了一下,轻声道:不妨事。

宋奕并不在意皇帝和自家父亲的对话,他知道他们兄弟情深,这也是他先前对于那一纸诏令那般不在意的原因。

他的目光一直都落在宋晏身上,看着宋晏面上的苍白,眉宇间的疲惫,他就觉得心里难受。

做哥哥的,却让阿晏冒险,真是不该。

吴太医诊脉的时间略微长了点,他的眉头紧紧拧了起来,好一会儿,才放下手,这脉象,太糟糕了。

吴太医抬眸看了眼宋晏,他心中升腾起一丝的佩服,这般情况下,竟然还能硬撑着行动,不愧是将门之后。

皇帝注意到宋墨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宋晏那一头,他遂开口道:吴炳,阿晏的情况如何?宋墨和宋奕的目光同时落在吴太医身上,宋晏抿了抿唇,他的情况不想让人知道,只是此时此刻似乎是无法避免,也不知道先前服下的药,能否遮掩一二如今的脉象?吴太医沉吟一会儿,才开口道:宋大人如今的身子情况,不大好,伤势颇重,加上一路奔波,怕是损及根本了,脉若棉絮,虚浮无力,若是不能好生调理,会留下些许后患。

听着吴太医的话,宋墨和宋奕面上的神情一片凝重,而宋晏心头却是松了一口气,看来先前服下的那一枚药倒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应是药效发挥,故而暂时遮掩住了那风烛残年的脉象。

作者有话说:今天有事,比较累,就一更,明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