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赵三郎完成了日常工作,长吁口气,放松身体倚在靠背上,随手拿起一本书册。
册子正面写着三国演义画本这六个大字,正是姚家小子借他看的那本。
那小子挺有趣,他有了几分兴致,便翻开看看。
引言道故事出自湖海散人(罗贯中),某年某月某日读史有感作此本以自娱。
湖海散人?赵三郎从未听过这个名号,猜测也许是民间写话本的。
扉页有开篇词《临江仙》,作者博南山人(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赵三郎品味一番,笑谈古今,胸怀开阔,暗道:若博南山人是姚家小子的别号,那他确有几分诗才。
一曲词定下格调,想来文笔也不会太差。
之前他收了这本子,只随意翻了翻,觉得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非常新奇,人物生动,颇有可取之处,今日他有了闲暇,终于有时间仔细读读,不想一拿起来便放不下了。
第一页上书: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一回 ,莫不是还有第二回第三回?跟说书一样,他带着疑问往下翻。
然后,开篇第一句话就把他牢牢吸引住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赵三郎凝眉,细思朝代更迭这一历史规律,似乎没有不兴的朝代,也没有不灭的王国,兴亡更替。
每到王朝灭亡前后,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夺取皇权,终有一姓统一天下。
配图是东汉的虞图,也不知姚家小子是如何考据的,赵三郎觉得与自己在皇家藏录里看过的并无二致,因为这上面还勾出山川大河,重要城邑的位置,他甚至觉得这幅图更精确。
他遂命人去把虞图找来,欲稍后做比对,自己继续看。
翻过一页,只见最上面画了巍峨的皇宫,空中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幡旗被狂风卷起,一条青蛇忽然从梁上飞下,将一头戴冕旒的黑袍男子惊倒,旁边侍从慌忙上前救驾。
汉代以黑为尊,那男子原本坐在皇椅之上,赵三郎一下子就看出其身份——东汉皇帝汉灵帝。
这是个很不称职的同行。
他在心中如此评价。
旁边文字道:建宁二年,帝御温德殿,殿角狂风骤起,有大青蛇飞下,将帝惊倒,后异象频出,天降冰雹,洛阳地震,雌鸡化雄。
种种奇异的现象抓住了读者的心神,不禁引人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而熟读历史的赵三郎无比清楚:天降异象示警,世间必有大恶。
果然,接下来叙述了十常侍祸乱朝廷,朝堂乌烟瘴气,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
由此引出黄巾起义。
大概任何掌权者对起义都有天然的厌恶与警惕,赵三郎有些惊讶姚晨以此开篇,但也不是很难接受,毕竟黄巾之乱拉开了三国的序幕,为巍巍大汉敲响了丧钟。
紧接着的是一幅精致的彩色人像,画的是不惑之年的将领,双臂覆盖金色盔甲,双手戴金属手套,手上有闪电纠缠,仿佛有控制雷电之力。
此乃太平道人张角,人像旁边有题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整幅画主调为橙黄色,似火,似电,赵三郎从未见过如此配色,却不觉得违和,反而感受到一股奇特的冲击力。
此画描绘地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大贤良师便该是这副模样。
明明应该唾骂乱臣贼子,但看着画中的张角却还是生不起恶感,只觉英姿勃发,光明普照,对奇能异士心怀敬仰。
刚才看虞图和宫殿并不明显,但一看到整幅人像,赵三郎顿时就把姚晨与风靡一时的三国杀联系在了一起。
三国杀卡牌皇宫中也有收藏,他子女有好几套,偶尔还缠着自己让陪玩几局。
他听闻不少人在找寻这位神秘画师,没想到竟会是这小子……这个猜测在看到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这三人的形象后更是笃定。
画本里有不少夸张渲染与史不合之处,比如张角从仙人处求得《太平要术》以普救世人,刘关张三人虽情同兄弟却并无结义之举,汝南许劭评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等,皆是艺术创作。
尽管知道是虚构,然而在画中,那桃园花开正盛,一片春光烂漫,三人焚香而拜,发出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仍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另一边,故事分出另一条线,画了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曹阿瞒,将他少时恶作剧捉弄长辈,与袁本初游猎厮混还抢人新娘,年轻时为官设五色棒惩戒权贵的有趣故事娓娓道来。
这与历史上魏武帝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觉得鲜活,容易亲近,仿佛是自家偶尔淘气顽劣、又有一腔浩然正气的子侄后辈。
随着角色一个一个出现,故事慢慢推进,各方投入战场围剿黄巾贼,刘备持双股剑,张飞挺丈八蛇矛,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战斗画面紧张激烈,故事节奏有快有慢,精彩纷呈。
赵三郎手不释卷,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
故事在刘关张三人救董卓却被轻视,张飞欲提刀入帐杀之的地方戛然而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赵三郎:……房玉山一直觉得姚晨厉害,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得自家祖父青眼收为弟子,还是因为他与人相处泰然自若,不管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他都能保持本心,不矜不骄,好像自成体系,对任何人都应对自如。
他初见姚晨是在朴嘉言的生辰宴上,姚晨居然敢拿祖父逗趣,那个他平时被看一眼就要抖一抖的祖父。
有人试探他,问是如何拜师成功的。
说起来也不难,我的拜师礼可是独一无二。
所以是因为拜师礼才收的你吗?那人很惊讶,不知是何宝物?可以说吗,老师?他没回答,而是看向老爷子,眨了眨眼睛。
……祖父当时的表情可谓一言难尽,他看了问话的那个一眼,后者顿时变成锯了嘴子的葫芦,恨自己多嘴要做这出头鸟。
姚晨还不觉知足:哈哈,我会替你保密哒!这胆子也忒大了。
所以,姚晨与赵三郎结交还赠予自己的画册,房玉山竟然没有很震惊,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他不知赵三郎的真实身份。
不然也不敢给他进这类消遣玩物,否则被台谏喷成佞幸都是轻的,仕途都成问题。
纵是如此,在他被陈内侍找上,要他将书册代为归还姚晨,再问一问下一回何时出的时候,房玉山还是觉得懵懵的。
房玉山上门拜访,朴嘉言觉得不开心,他和姚晨刚和好,正亲热呢,结果多了个电灯泡。
房玉山其实也是不想来的,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自家父亲,死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脸色。
要是被台谏发现,他家就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小房相沉默半晌,道:带话去吧。
那……我们家会不会也被牵连,当成佞幸奸妄啊!小房相:早就是了,多这一件事也不多。
自他爹退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他独自撑着这个家,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姚晨对房玉山倒是很欢迎,从他与老爷子这边的师徒关系算,房玉山还是他的晚辈呢。
而且最近小狼狗比较生猛,他下面吃得有点撑。
房玉山道明来意,姚晨没想到房玉山是来催更的,他连忙推脱道:最近备考,实在抽不出时间作画。
而且,不知道为何晋阳的老爷子最近给他写的信里,拟了不少题目让他做,好像知道了他不务正业一样。
该不会是房玉山在告密吧?姚晨看了人如其名君子如玉的房家郎君一眼,又觉得有点不像。
房玉山也知道自己的请求不大合理:只是问问何时能出,不急于这一时,毕竟不能耽误科考正事。
姚晨想了想:至少春节之后吧。
刚好要给小狼狗准备生辰礼物,就是三国演义第二回 了,等朴嘉言看完了再借给那位宅男新朋友。
姚晨算盘打得叮当响。
房玉山:这不还是在春闱前吗?备考的借口也太敷衍了吧?他与朴嘉言默契地对视一眼,心有戚戚。
姚晨不觉得自己闲啊,每日写上万字的文章,还要费神修改,偶尔作画换个思路,劳逸结合,反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再说,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现成的,他参照自己看过的漫画,对分镜略懂一二,总体也不大讲究,比较随性,复杂的地方就不画,用文字代替,专画好看又自己擅长还简单的,做起来也不复杂。
这种文字与图画结合的形式比较新颖,对没怎么看过画本的人来说,大概很有吸引力。
受限于雕版印刷技术,纯文字的书籍都非常珍贵,更不要说彩色图画了。
姚晨对朴嘉言能搞出三国杀卡牌的翻刻版,还将之商品化,其实也是有点佩服的。
朴嘉言见姚晨对印刷有点兴趣,便提议道:说起这个,我还未带你去过印书坊,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就去?姚晨欣然应诺,对自己这个产业也有几分好奇。
印书坊名曰墨韵,带着点文弱之气。
朴嘉言解释道:是我娘亲在世时取的名字,她喜欢诗词小笺,就是那种有诗文有花草的精致小册子,比如《诗经》之类,常做了送些亲友。
他目光怀念,神情柔软,像只小奶狗,姚晨趁人不注意,安慰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朴嘉言连忙躲开,有点嫌弃,觉得这有损他世家子弟的派头。
他收敛了情绪,傲慢地说:我会让它名扬天下。
姚晨:嗯。
你开心就好。
倒不是说朴嘉言对印刷产业有多大热忱,他只是眼高于顶,习惯性地将与自己相关的一切设定为最好的而已。
啧,世家子。
印书坊分内外两部分,外面是书坊,卖些常见的书籍作品,里面才是印刻的地方。
这时印刷已经比较发达,只大多还是社会上流阶层的产业,印的书种类也非常有限。
官府刻书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著作或佛道经典,私人刻书则主要是家谱、先人著作、私人作品这些,偶有商家图利,刊印话本或小报。
当初朴嘉言印制卡牌售卖,也算开了先河。
他们先参观了卡牌的制作,匠人们几人一组分工合作,从上墨,分步染色,印制,修饰,到晾干,有条不紊。
因图画颜色多样,层次分明,又配文字,一张小小的卡牌要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才能完成,复杂些的甚至要十数次,全手工,里面还有高薪聘请的工匠和画师,监控成品的质量,不合格的便要销毁。
一开始报废率很高,现在做熟练了,已经能把损耗控制在两三成,非常不错。
如今大多书坊都在印刻三国杀的卡牌,有彩色的也有单色的,大概因为墨韵书坊的技术比较先进,成品质量过关,大多数人还是会认准品牌,书坊的订单源源不绝,已经排到了年后。
除了在赶制卡牌订单的,还有刻印佛经的,年前年后寺庙香火极好,佛经基本不愁销路。
工匠们正在用雕版印刷,那版子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
姚晨看了一会,问朴嘉言:你有听过活字版吗?朴嘉言表示有所听闻,活字印刷其实在先秦时候就有了,强迫症资深患者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这应该就是活字排印的始祖,可惜因为技术原因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而且活字印少量基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印几百甚至上千本,效率才能体现,一般印书坊觉得投入太大,难以回本,不会轻易冒险尝试。
朴嘉言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觉得要将书坊发扬光大,必定是要扩大产量的,尽管现在连要印什么书都没有定,他便命人去寻有经验的活字印刷匠人。
印书坊管事听得连连擦汗:到时候这年终报表不好看啊……姚晨回去后整理了一下他能回忆起的全部内容,一一告诉小狼狗,免得赔了本。
你如何知道这些的。
朴嘉言一脸怀疑。
梦里呀。
姚晨半真半假地说,他的脑子被拿去解剖做实验的话应该能帮助古蓝星全人类获得进步吧。
你梦里除了我还有别人?!朴嘉言抓重点的能力一直很棒棒。
……你很讨厌知不知道!年节在甜蜜温馨的气氛中悄悄来临。
各家纷纷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
京城的年节格外热闹,大大小小的酒楼店铺纷纷推出新春大优惠,年节大酬宾,全部商品统统只卖跳楼价。
更有商铺采取分期付款的新姿势,叫义会,今年卖明年的货,每月顾客到铺子里定期存款,存到过年,铺子会将客人预订的年货送货到家,价格优惠,令人叹为观止。
姚家特地托人送了一坛屠苏酒过来,书信中说由姚晨的弟弟喝了第一口(姚晨:这么小真的没问题吗?),然后是姚星,现在寄给姚晨喝。
平日敬酒是先长后幼,表示敬老,过年要反过来,要先幼后长,据说一是为了祝小孩多长一岁,二是避免引起老人离死亡更近的悲伤。
姚晨给自己倒了一杯,又叫人加急寄回去,估计能赶在大年三十前送到。
这酒按照顺序会给姚曼和长辈们喝,众人分享同一坛酒,算是变相地一家团聚了。
姚晨是个很能自得其乐容易满足的人,人人都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在这么浓郁的节日气氛下,还是憋不出半句思乡的诗来,大概也因为一直备考被议论文洗了脑的缘故。
朴嘉言很是不舍。
为什么别人过年团聚,他过年就要分别?按照年俗他要在府中守岁,达旦不寐,与一个两看生厌的人(他爹)度过漫漫长夜……想想就觉得悲伤。
而且朴家是大族,亲朋故旧不要太多,过年这段时间根本腾不出空。
再加上房家因为小房相任主考官要避嫌,姚晨今年只能和李管事一家过节了。
要不我夜里偷偷来。
朴嘉言抱着小兔子,把脑袋埋在他的后颈上,呼吸全是小兔子温暖的气息。
姚晨真替他家操心:大过年的就别惹你爹生气了。
他吻了吻舍不得松手的小狼狗:去拜年路过书坊的时候留心看,有惊喜。
小狼狗的眼睛亮了亮。
现在就把我给你备的新衣换上罢,就当提前过年了。
他说着便动手给姚晨宽衣解带。
来得及回府吗?来得及来得及,很快的。
唔……也不用很快……玉带不要脱,留着。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