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六零好生活 >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2025-04-01 16:52:15

又是大半个月没下雨, 到了插秧时候了,这秧苗因为缺水长的不是特别好, 有些发黄,好在灌溉渠里还有水,总算把水稻种好了。

进入七月份,大队边上的水泡了都少了一半水, 往年这个时候该陆续下雨了,可是今年一直是热辣的太阳天。

之前孩子们都在这光屁股洗澡, 现在却是大人、孩子都拿着桶挑水。

叶家这边因为有口井,虽然水位下降了一些,但是一家人、牲畜饮用外加给不到一亩地的自留地浇水都是够的。

就是因为天热,浇水要勤快点。

这天越来越不好, 镇长找各个大队队长开会,让他们带好头, 务必保证产量。

马队长闷着头不敢吱声, 队上的老把式(农民)已经说了今年是减产定了的, 还是后头下雨的情况下。

好在开春的时候他们就看出天不好,多种了些地瓜、苞米。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村里的牛车现在就一个作用——拉水, 人们都快有些受不了了,天气热又要不停的挑水。

七、八月一晃而过, 进入九月份,水稻开始灌浆,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直接关系产量。

水泡子已经没什么水了, 都露地面了。

村里的饮用水现在也有些紧张,井水少了很多,还有些浑浊。

老农门愁眉苦脸的蹲在田梗上,老天爷不给活路啊,最后一个月了就要收割了…却没水了。

这些人伺候了大半辈子土地,对土地的感情很深,看到它缺水,恨不得自己不喝浇到地上。

队长,找水库放水啊!再过几天水稻田就干了。

那他们前头几个月的苦就白吃了。

是啊,队长!不用多,再来三回咱们就成顶到收割,到后头不用啥水。

往年割稻子时还要往外放水。

……我去想想办法。

马队长嘴角全是火炮。

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继续磨镇长,这段时间几个队长几乎要堵门了。

队长!上来我送你去镇上。

叶爹一脚触地,让队长上来。

因为叶爹这自行车,还引来个烂桃花,新来的女知青本来对于叶爹这脸就很有好感,后来看到他骑自行车,又听边上小姑娘说他家条件好,就有些心动了,明知道他结婚有妻有子还往上靠。

叶爹对这个特别敏感,不过念在姑娘年纪不大一时想差了也是有的,就想让她知难而退。

找了他堂嫂子装作无意的和小姑娘聊聊他这个小叔子,媳妇赚十个公分,他只能挣七个,家里房子是舅子们给盖的,车子也是舅子的,然后重点讲解了下黑牛屯的历史还有杀狼的事迹,总而言之,他这小叔子是个命好的男人。

可这话到了女知青耳朵里就自动翻译成吃软饭的。

之后再见叶爹明显眼中带着不屑。

叶爹却觉得松口气,还好媳妇没发现要不然又要挨揍,打是亲骂是爱,他倒是不怕疼(其实也怕),可是他也要面子哒,他都有三个娃了。

半路上,叶爹停下自行车,从背着的兜子里掏出一瓶酒,曾经孙组长给他的茅台,他一直没舍得喝,好舍不得,可是为了家人,他还是递了出去。

他绝对不是啥高尚人,要不然也不会拿酒让队长走后门。

他也不是为了村里人,他就是个自私的,就是为了媳妇和孩子。

实际上打春天开始,他听到可能要不好,就开始囤积粮食,就是今年水稻颗粒无收,他们家也饿不着。

可是村里人都饿着,就他们家吃饱,那就是要出事的。

他太知道饿着的人会做什么了,就是闺女、媳妇都厉害也挡不住一群饿狼。

马队长摆手,这太贵重了!快收起来。

队长,这是我和大舅哥买的,花了十五块钱,你听我说,你这次去镇长家好好和他商量,咱就要一次水,可以写保证书。

现在谁都知道水库有水,但不多,大家都盯红眼了。

一次水肯定不够!还一个月才能收割呢,天这么热。

你和镇长好好商量,晚上就放,然后中午停,咱们回去把沟渠到水泡子那段路挖开,这样能存不少水,这样将巴可以灌溉两次,也差不多了,今年减产是肯定的了。

叶爹把酒放进兜子,然后直接将兜子给他了。

算队里跟你买的,这毕竟是全体队员的事,不能让你一个人掏钱,放心,老宋(会计)知道怎么记账。

事到如今,只能试试了。

没想到还真成了,其实也很好理解,这水总要放完的,也就是说领导会有取舍,现在马队长可能后门走的及时也有可能三大队本来就不在舍弃的名单上。

不管怎么说,三大队的水稻田有救了。

叶老二,赶紧回去!挖沟!把灌水渠的草最好也弄弄,水流能快点啊!越说觉得活越多,不禁有些后悔,之前咋没弄。

这晚上三大队除了孩子几乎没人睡,在沟渠边上点了几个火堆用来照亮,用桶、盆往泡子里倒,反正就是尽可能把这些水留住,还要堵水让水流改道。

要不然水流就进了一大队了,这时候可讲究不了啥情分了,特别是和一大队有亲戚关系的几家,马队长直接安排人看住了,只要到了明天中午,他们知道也晚了。

到了早上才让大家回家,又再次强调了下这水的重要性,今天不上工,大家好好休息。

他还不能睡,他准备带着几个人堵着出村的路,上午谁也别想出去。

可是纸还是包不住火,当天下午一大队二大队队长带着人都过来了。

老马,你他妈还是人嘛,这么多年交情了,你居然堵我们的水。

二队长脾气不好,直接骂上了。

一队长年纪比较大,不好开口骂,心里爹娘早骂了个遍了,他们和三大队最近,二大队还排在后面呢。

我也不说虚话,这时候水就跟命根子似的,你们也该知道我为啥这么做。

马队长说完不吱声了。

三大队队员也都围了上来,队长做的不地道,可也是为了他们。

老马,把灌水沟挖开,听说你们还有水,都给我们。

二大队队长要求道。

那队长还没回话,边上队员不干了,凭啥呀!那可是他们不睡觉,用盆子、桶一点点端的(夸张,绝大部分是自己流的),不能给!马队长寻思了下摇头,灌水沟挖开可以,水泡子水给你们不成,我和镇长写了保证书的,就要一次水,没有第二次,水泡子那点水也不够你们两个大队分,你们还是赶紧去找镇长,毕竟水库还有水呢,如果再来水,我们三队一点不用。

这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二队长想闹一场,可是在人家地盘上,只能扔狠话离开,至于一队长说了几句长辈话,马队长也受着,最后也不甘的走了。

因为有了水,田地有了希望,人们脸上又有了笑容。

老人们掐下稻穗,掐掐饱满度,又放进嘴巴里咬咬,语气可惜,还是缺水啦,灌浆不够,这稻子憋瞎瞎的,肯定不出数啊。

有就比没有强,一大队二大队据说就能有往年三层就不错了,咱差不多七层,还是队长能干啊!队员这回就放心了。

虽然没向晚年那样丰收,可是一有对比就知道他们的幸运了,这时候不能贪心。

他们也许不太识数,可是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今年的产量交了公粮还是能剩的。

分不到三百六,三百问题也不大。

毕竟地瓜、苞米虽然也减产,但没有水稻严重,就是细粮今年分不到多少了。

不过能在荒年吃饱就好,哪还能要求那么多。

可是有时候真的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收割的时候,居然闹起了蝗灾。

都没有任何前奏,铺天盖地的蝗虫直接冲向了农田、屋子甚至是人。

队长带着全体队员抢割稻穗,脸上都蒙着衣服,虽然稻穗还不够硬实,但现在哪里能管这么多。

今天连小孩子都出来了,割稻穗捡稻穗他们也能干。

叶冰家有剪子,是孙干事给的,这时候派上用场了。

叶冰从她爹手里抢过镰刀,直接把刀法作用到割稻穗上,一挥刀一片稻穗掉在地上。

现在水稻田田地都干巴巴的了,掉地上也没事,因为叶冰干的快,叶爹和小哥哥根本捡不过来,又来了几个孩子才跟上她的速度。

这时候虽然有些人觉得诧异,但也没功夫说话,只想手上快一点再快一点。

这可是辛苦了一年的粮食啊,就这么被啃食糟蹋了,他们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