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敬这会儿心中一方面气薛嘉月刚刚对周辉说了那样的话, 一方面见薛嘉月撞到他背上, 显然是撞痛了鼻子, 他心中又心疼。
待要不开口同薛嘉月说话,但见她面露痛苦的样子他心中又甚是怜惜, 也满是愧疚。
两相矛盾之下, 最后薛元敬还是轻叹了一口气,伸手来拨开薛嘉月捂着鼻子的手,仔细的看她的鼻子到底撞的怎么样了。
一边还声音冷硬, 很别扭的问道:刚刚你为什么要邀请周兄到省城来找你?薛嘉月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邀请周大哥到省城来找我了?薛元敬轻哼,语带不满:就是刚刚我们和他在路边分手的时候。
薛嘉月回想了一下, 然后忍不住的就笑了起来。
不过笑起来的时候牵扯到了刚刚被撞到的鼻子,只痛的她轻声的哎呦了一声。
薛元敬见了, 就赶忙的伸手给她轻柔的揉着鼻子。
薛嘉月这才很认真的看着他说道:哥哥, 刚刚那种话,那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而已。
是周大哥自己说他若到省城来就来找我,我当时能说不答应?但就算我答应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
我们现在还没有到省城,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会在哪里落脚。
而且省城那样的大,周大哥即便到时真来省城了, 他能知道到哪里去找我?薛元敬听完这番话, 心里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不过随后他还是说道:你是个女孩子家, 以后不能对陌生男子说这些话。
薛嘉月听了,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然后她忍不住的就踮了脚,学着平常薛元敬经常拍她头顶的动作,也轻轻的拍了薛元敬的头顶一下, 笑着说道:知道啦,傻哥哥。
明明她看薛元敬在其他人面前也很会说场面话的。
薛永福和孙杏花刚死的那日,他当着众人说的那番话不是让薛正志和秀峰村村民对他刮目相看?怎么现在到她面前反倒就这样的较真了?忽然被薛嘉月拍头顶,薛元敬怔了一下。
随后他反应过来,就面色淡淡的瞥了薛嘉月一眼:没大没小。
不过薛嘉月听他言语中并没有恼怒生气的意思,所以她也不以为意,只笑了一笑。
随后等鼻子不痛了,两个人就继续往前走。
不过这次不是一前一后的走了,而是并排着走。
一面走两个人还一面说着话。
一路水路转旱路,旱路再转水路。
路上见过了不少以前没有见过的风景,也吃过了以前没有吃过的苦,最后两个人终于在三月初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平阳府。
平阳府东临济水,城内纵横有十八条街道,都是黄土压实的路面。
大街两旁房屋鳞次栉比,路上往来行人不断,看着是很繁华的一个地方。
不过只可惜城里绿化做的不是很好,街道两旁鲜见树木。
有马车经过的时候,路面上灰尘滚滚。
薛嘉月倒也还罢了,上辈子什么样的城市她没有见过?这平阳府就算再繁华,对她而言也算不得什么,所以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惊奇的地方。
但薛元敬就不一样了。
他长了十四岁,只怕以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了,但是今儿头一次到这平阳府,薛嘉月偷眼看他,就见他面色冷静沉稳,丝毫未见一丝惊奇。
也不知道他这到底是真的到哪都不怯场还是真的城府太深,心中想些什么旁人都无法得知。
薛嘉月觉得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应该都有。
初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找到落脚的地方。
不过也不能漫无目的的寻找,总得大致的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寻找才行。
于是两个人商议了下,就决定先找一处客栈住下,在平阳府内熟悉两天之后再开始租赁房子。
如薛元敬先前所说,若他们两个人有朝一日离开秀峰村,那也是要堂堂正正的离开。
而现在,薛嘉月就看着薛元敬对掌柜出示了户籍和路引,然后掌柜登记在册了,就叫了个小伙计过来领他们上楼。
因为两个人的银子就那么些,以后也要过活的,而且初到一个地方,薛元敬也不放心薛嘉月离开他的视线,所以两个人就只开了一间房。
不过掌柜的并没有多问。
他这里本就不是什么高档的客栈,见过没钱的一家子要住柴房凑合一夜的也有。
现在薛元敬他们兄妹两个人,而且年纪还不大,住一间房就更寻常了。
总比挤通铺要好。
不过等小伙计引着他们两个人进了屋,又退出去之后,薛嘉月还是对薛元敬说道:哥哥,你做什么要这间房?我们两个睡通铺岂不好?她还是想着现在能省俭一个铜板都是好的。
就见薛元敬沉默了下,过后才听到他说道:我不想你同外人一起睡。
而且,他抬头看着薛嘉月:我想过了,我识字,会写字,等我们在这平阳府安顿下来,我可以去街头代写书信,也可以去找一间书铺,跟掌柜的说一说,给他家抄书。
每月总能挣得几钱银子。
虽然不多,但维持我们每个月的基本开销还是够了的。
所以你现在不用如此省俭,我也不想你过的如此辛苦。
薛嘉月听了,心中只觉感动不已。
想了想,她就笑道:哥哥,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再如何,我现在的日子都比以前要好很多。
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这一切都是你给我的。
至于抄书,代写书信这些事,哥哥,你还是将这些时间拿来念书的好。
等你考上个好书院,以后再取得功名,我身为你的妹妹还会辛苦?功名我会考,但这个家我现在也要养。
无论是将来还是现在,我都不会让你受苦。
薛元敬声音平和温暖,薛嘉月听了,只觉心中更加感动了。
她止不住的就伸手来挽住了薛元敬的胳膊,仰着头对他笑道:能有你这样的一个哥哥真好。
我真庆幸。
庆幸一开始知道薛元敬的人设时没有选择远离他,而是想在他面前刷一刷好感。
事实证明当初她的那个选择真的是太正确了,不然她就要错失一个在这世上对她这样好的人了。
薛元敬看着她笑意盈盈的双眼,仿似这一刻这屋中灯所有烛的光都聚拢在她的眼中一样。
唇角忍不住的就往上弯了起来,眼中也带上了笑意。
他伸手轻轻的摸了摸薛嘉月的头顶,温声的说道:这些日子早起晚歇的赶路,你肯定累了。
现在我们到了平阳府,今儿晚上你就早些歇息,明儿也不用起太早。
等吃过早饭了,我们就出去到处逛一逛,看一看。
薛嘉月点了点头,笑的唇角梨涡浅浅:好。
这些日子一直都在赶路,她也确实累了。
于是随后等伙计提了热水过来,薛元敬特地避了出去时,她就好好的洗漱了一番。
等洗漱完了,她就上床歇息了。
薛元敬随后也洗漱了,找伙计又要了一床铺盖来,在地上睡了。
一夜好眠,次早两个人起来洗漱过,在外面的小食摊上买了两个烧饼吃了,又买了一碗辣糊汤两个人分着喝了,然后就在这平阳府里到处逛了起来。
自然重点是要打探这平阳府里有关书院的情况。
而一番打探下来,薛元敬和薛嘉月两个人就知道,这平阳府确实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一个州府,竟然有五六家书院,且都是民学,并非官学。
而其中最好的两家书院,一家名叫太初书院,一家名叫托月学院。
不过这也与时下风气有关。
本朝自太、祖始就提倡文治,但朝廷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所以就鼓励民间办学。
对出名的民间学院朝廷还会赐匾额,赐书等,对其山长也会额外赐予殊荣。
听说这太初学院现任山长的祖上就曾经被皇帝召见过,亲笔书写了德育天下四个字,又命工匠做成一块绿地金字的匾额,刻了这四个字在上面。
现在那块德育天下的匾额还悬挂在太初书院的大门上呢。
且听说这太初书院已经出过好几位进士了,甚至还有一位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
至于这托月学院也了不得。
非但学院里的各位夫子学问厉害,听说祖上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给皇帝和皇子讲过书的。
后来因病致仕,回故乡来就办了这所托月学院。
现在他家里还有人在朝中做官呢。
薛嘉月总算明白为什么每年到平阳府这些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会有许多学子到这里来应考了。
不过她也有些担心起来。
毕竟听说这托月书院和太初学院每年只收三十名学生。
至于其他次一等的书院虽然也可以,但薛嘉月总是想让薛元敬进最好的学院的。
不过薛元敬担心的倒不是这件事。
他细细的打探过了,如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束脩是很高的,只怕并不是他和薛嘉月现在能负担的起的。
而如那次一等的书院,为争抢好的学生增加自家的名气,如那等考取了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资格的学生,若肯去他们书院,他们是会免除束脩的。
甚至每个月还会给补贴。
如此想来,他必然是要考取上托月书院或太初书院的。
等考取了,再去次一等的书院就读,这样往后薛嘉月才不至于跟着他整日为生计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