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2025-04-01 16:43:47

1988年的春节,由于忙碌了一整年,赚的钱也不少。

容五爷和孟洪明也就没再去庙会上,摆摊卖炒面。

容五爷干脆就带着五奶奶和秀秀一起跟着孟洪明他们,去乡下过年了。

在此之前,五奶奶已经很久没有出去玩儿过了,这次也就权当是家庭旅游了。

商量好之后,孟洪明提前一个月,就跟邻居打好了招呼。

托他们把老家的房子都提前收拾好了。

还准备了一些食材预备着。

回到老家之后,第一天草草吃了晚饭,第二天,孟洪明就做了一只烤全羊,还做了一桌子杀猪菜。

大家吃得十分尽兴,总算找到过年的感觉了。

孟家和寇家其实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其他亲戚了,倒是还有邻居和朋友需要拜会。

来往的那些人就忍不住问孟洪明。

你们两口子进城之后,是不是发财了?不然怎么一年都没回家了?孟洪明向来低调,就对大家说道:我们两口子就是亲戚帮忙呢,说白了也就是打工的。

发财倒是谈不上。

只是我在那边当厨子,灶台上根本就离不开人。

这不是一年到头,才能有个休息么?其他人虽然嘴里说着,实在太辛苦了。

可他们还是觉得孟大厨是手艺人,就算帮着别人打工,也能赚不少的钱呢。

这可比留在乡下,在地里刨食强多了。

一时间,相亲们就觉得孟家条件好,就又惦记起孟庭松来。

孟庭松应该也有二十三四了,也该张罗婚事了。

于是,就有人过来问孟洪明,要不要帮他儿子相媳妇?旁边的人也劝道,这结婚对象可得选准了,事关孩子一辈子呢。

老家的这些小闺女都是你们两口子眼皮底下长起来的,也算是知根知底,她们人品性格你们也都是了解的。

甚至就连老村长都拉下老脸凑过来,想帮他小孙女问问。

孟洪明干脆就说,我们家庭松已经订下婚事了。

乡亲们一听,就忍不住皱着眉问道:已经定下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庭松不是还在部队里么?孟洪明只得跟他们解释道:是容五爷家的小闺女,两个孩子性情相投,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他们结婚再合适不过了。

村里人大多还是知道容五爷的,也了解他家里情况。

当初,容五爷落魄的时候,也曾到他们村里改造过。

村里人大多淳朴厚道,也没有什么折腾人的事。

再加上有孟洪明在旁边照看着,容五爷也没受什么罪。

后来,容五爷改造完了,回到城里,好像就发财了。

这人也还算念旧情,曾经回村里看望大家,还送了不少东西当作谢礼。

一听孟洪明说,孟庭松定的是容五爷家的闺女。

村民们自知家里的女孩子比不上,条件实在比较悬殊,也就不继续争竞了。

真要说起来,孟庭松那小伙子虽然好,却还是高攀了容家呢。

很快,这场风波也就算是过去了。

另一边,他们来的时候,天都黑下来了。

当时,村民们只知道孟洪明带着亲戚来了,却不知道来得是谁?容五爷一年到头,忙忙碌碌,难得过个春节,自然要留在家里,好好休息。

他也没想着主动跟村民打招呼。

孟洪明他们住在前院的老房子,村民们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容家人住在后边给孟庭松盖的新房里,倒也没什么人过来打扰。

只是,这乡下的一切,都让久居在城里的五奶奶感到十分新奇。

头两天,五奶奶一直跟着寇婉茹看他们家养的那些动物。

还见了那头孟洪明很疼爱的小毛驴,只可惜现在毛驴已经不小了,叫得时候声音很洪亮。

五奶奶还亲自给它喂了草料。

另一边,苏秀秀虽然没来过孟家,可却梦见过这里。

她对整个村子,乡间的小路,以及后面的山都觉得无比熟悉。

容五爷一见老婆闺女都很喜欢这里,心里也觉得很高兴。

按照往年的习惯,整个正月里,容五爷是不喜欢出门的,就恨不得整天都睡在热腾滕的炕上。

可他足足睡了两天之后,精神就变得好了些。

到了大年初三的那天,容五爷干脆也没换衣服,就穿着那套土花棉袄肥棉裤,带着五奶奶给他织的帽子,像个乡下小老头一样,牵着五奶奶的手,一起出了家门,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

容五爷一边走,一边还说着,他当年在村里发生的那些趣事。

路上,也有人认出容五爷来了。

那人笑道:嗬,没想到您又回来了。

容五爷也笑道:我这也是凑个趣,跟洪明一起回家过年来了。

那人心说,肯定是两家定了亲事,过来看看婆家的房子的。

就笑着说道:回来看看也好。

咱们村里现在还挺好的。

孟大厨家里光景也不错,小松那孩子就是咱们庄上最有出息的了。

这村里的人大多都很淳朴,他说了不少好话,就是为了促成孟家和容家的婚事。

容五爷听了他的话,顿时也就猜到他的想法了,又笑道:我们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等将来两孩子结婚,肯定回村里摆酒,到时候,您可一定要过来喝喜酒。

那人朗声笑道:到时候,我一定会来的。

就这样,容家老两口出门逛了一圈,享受着群山环绕着的乡间风景的时候,孟庭松未婚妻一家正式登门的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

苏秀秀跟寇小白在村里转的时候,那些曾经喜欢过孟庭松的姑娘们,自然也就收到了消息。

苏秀秀整个人都有点懵,她打扮得已经尽量低调了,却还是受到了强势围观。

各种各样的眼神都有。

有的姑娘只是单纯地想看看,孟庭松的未婚妻到底什么样?可无奈的是苏秀秀的确长得很好,虽然年龄小了些,却是个难得的美人坯子。

那些比较淳朴的姑娘,单是看了苏秀秀的相貌就很服气了。

一时间,就连藏在心里的那点小嫉妒也都没有了。

也有人暗恋了孟庭松很久的姑娘,就算明知自己不如苏秀秀,仍是心有不甘。

她们的眼神都带着些许的嫉妒和羡慕。

或许也会在心底自我安慰,至少我身段比孟庭松的未婚妻的要好。

也没打算采取什么行动,不然还能怎么样,人家孟庭松已经订婚了。

还有些人就有些拎不清了,一时间被醋意蒙昏了头脑,心里就打起了歪主意。

只可惜那人虽然也没表现得太明显,却还是被寇小白看穿了。

寇小白警告似的瞪了那些人一眼。

十里八乡的人谁不知道,寇小白是个挺厉害的角色。

寇德信在世时,寇小白跟她继母闹了个天翻地覆,愣是没让她继母占了什么便宜。

寇德信去世之后,寇小白这不是干脆就把继母送进监狱了,还独占了家里的财产。

那些姑娘被寇小白瞪得,脊背发凉,顿时什么歪主意都不敢打了。

她们再怎么也没想到,寇小白居然这么护着孟庭松的未婚妻?倘若,她们要是对苏秀秀做出什么事,寇小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些人想到寇小白的手段,最后只得放弃了。

*回到家之后,苏秀秀才叹了口气说道。

没想到追松哥的姑娘这么多?寇小白冷哼了一声,说道:也就是咱们住的地方,离这边比较远。

要不然那群丫头指不定怎么膈应你呢。

现在,苏秀秀,你总算知道了吧,我表哥有多受欢迎?以后要好好珍惜他才是。

苏秀秀苦着脸说道:我哪有不珍惜他?我对松哥珍惜的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寇小白抽着脸说道:你这都是哪儿来的词呀?不过话说再多也没有用,就看你以后的表现了。

苏秀秀连忙点头道:你放心,我会好好表现的。

寇小白冷哼了一声,也没再说什么。

就这样,本该出现的打倒情敌,捍卫爱情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那些情敌都被寇小白和她的传说给吓跑了。

苏秀秀干脆就放松下来,跟父母一起享受着难得的乡间假期。

吃着美味,看着冬日里的山间风景,苏秀秀也觉得格外自在。

只可惜,假期实在太短了。

他们一早就跟郑三哥约好了,要谈杂货铺在昌平选址的事。

猫冬的容五爷是不可能出门了。

没办法,只能是苏秀秀代劳这件事了。

好在寇小白也没有别的事儿,就主动提出陪苏秀秀一起去。

寇小白初中高中都是在县城里上,她对县城还是比较了解的。

郑三哥之前也在京城打工半年,对杂货铺也算比较了解。

他选的几个铺面,就在几所学校附近,同时也紧挨着居民区。

苏秀秀走了一圈之后,就觉得郑三哥选的那些铺面还都挺不错。

只是有些地方需要加工处理。

回去之后,秀秀把这事都跟容五爷说了。

容五爷点点头,表示他都知道了,也就没再说什么。

除了陪着五奶奶出门散步,容五爷现在完全就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似乎也无心工作。

可苏秀秀却知道,她爸爸心里有杆秤。

等过了正月里,肯定会把杂货铺店面这事给定下来。

本来在乡下很平静,也没什么人打扰,容五爷的假期过得挺舒服的。

要是按照往年的习惯,他肯定能一直睡到正月结束。

可孩子们要开学,孟洪明也要开店。

他们不得不先一步,回到城府胡同的大宅里。

开店之前,店员也都搬回来了。

人多又杂,容五爷实在觉得吵得慌,干脆就带着五奶奶和苏秀秀搬进了耳朵胡同。

就在瞎婆婆住的那地方旁边的那个院子里。

苏秀秀这才知道他们家居然还有这么一套院子,不禁有些傻眼。

平时里,她还琢磨着邻居家的院子怎么一直空着?原来这也是他们家的。

不过说起来,住在这里倒也挺僻静。

容五爷见他闺女一脸疑惑,就开口说道。

你妈嫁给我的时候,年纪又小,身边也没有家人照顾,可不是得多帮她置办点嫁妆吗?这样过起日子来,她才能有底气。

也不只这个院子,还有别的房子和铺面,这两年也都还回来了。

……苏秀秀这才知道,原来她爸妈过去也是小地主?五奶奶也说道。

去年的时候,咱们说好了要帮着你孟叔开饭馆。

其实,那时候,我就想把这两个院子打通了,再修整一下,大小也就足够了。

可你爸却说祖宅隔壁那宅子也是咱们家的了,自然也用不着我这院子了。

后来,瞎婆婆住进来的时候,你爸干脆也让人顺便把这个院子给收拾出来了。

正好可以留下来,咱们一家三口过来这边小住。

一天到晚都热热闹闹的,偶尔清静清静,过咱们自己的日子也挺好的。

这一年到头,总该让你爸好好休息一下吧?苏秀秀自然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连忙点点头,又绕着这院子转了一圈。

这房子的位置和大小,都跟大碗胡同那边的房子差不多,装修布置也和那里一模一样。

苏秀秀推开了东屋的门,往里一看,也跟她刚来京城时,住的那房子一模一样。

苏秀秀突然有种感觉,好像这里才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家。

他们只是暂时搬走了。

而现在,他们好像又回家了。

苏秀秀忍不住回头看过去,果然爸爸妈妈也在看她,三人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意。

就像父母说得那样,偶然来这里小住,也算是件很不错的事。

*他们甚至也没让老许过来帮忙,一日三餐都是五奶奶和苏秀秀这对母女张罗的。

做好饭之后,苏秀秀自然也会端一些,送到隔壁去给瞎婆婆吃。

五奶奶偶尔也会去探望瞎婆婆,两人都跟苏秀秀血脉相连,算起来也是亲戚。

在一来一往的相处中,慢慢地也就熟悉起来。

两人性子虽然完全不同,相处起来却还算不错。

容五爷一天到晚,仍是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