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南南觉得最尴尬的事情就是, 自己不懂装懂, 然后被懂行的人给拆穿了。
最庆幸的是,和对方隔着千山万水, 隔着几十年, 拆穿了也没事儿。
天可怜见, 她上辈子就去人民广场观光过,哪里还去过啥东台路啊。
那时候虽然开着小淘宝店, 可一个月几千的收入,在上海这地方都不够看的。
哪里还敢在上海这种大城市溜达。
【老古董】:没关系,我知道有些路子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
我懂行规。
人家这是以为她不想说收古董的路子, 所以故意扯谎呢。
许南南觉得冤枉。
你懂啥哟, 我告诉你啦, 你能拿吗?其实你看我连东台路都不知道,我还哪里有什么路子啊。
我就是碰运气的。
许南南实话实说道。
她以前真没干过这方面的买卖,哪里知道去哪儿找古董啊。
上辈子她就卖这种年代旧物。
赚着那点儿微薄的差价。
哪里还能玩古玩这种高大上的东西。
【老古董】:时不时的就是一大批的古铜器,偶尔还能淘到几件明清古董, 你这运气真好。
看吧, 说实话了,对方还不信呢。
许南南想了想,干脆胡扯,好吧,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我一个长辈收藏的。
那时候他整天往废品回收站跑,买回来之后就埋起来。
现在全拿出来换钱了。
【老古董】:你们家这长辈还挺有远见的。
那是。
许南南傲娇的笑。
【老古董】:除了铜器,还有别的吗。
你这店里的书籍虽然很多古书, 但是没多少珍品。
而且我发现,你这除了书籍字画和铜器之外,似乎没别的古玩了。
你那长辈怎么当时不藏一点瓷器。
那东西才值钱呢。
许南南一见这消息,眼睛就亮了。
你说那时候的瓷器都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我看到不少珍品,咱老百姓也不好接触吧。
【老古董】,以前瓷器损坏的太多了。
太可惜了。
那时候除了一些识货的人将这些瓷器给保存好了,很大一部分都被损坏了。
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残存下来的。
毕竟这些瓷器砸碎了就没用了。
而那些侥幸存下来的,也是阴差阳错的被人给留下来,后来被识货的人给发现了。
【老古董】:我记得,小时候我奶奶和我说过,她以前年轻的时候,就是从很多老百姓家的墙角下找到了很多瓷器。
许南南眼睛放光啊。
你奶奶好聪明啊。
我咋就没想到呢。
以前的一块古城墙的砖头都能卖钱呢。
【老古董】:好了,我得去修我那些铜器了,你尽量帮我那朋友找礼物啊,他有钱!许南南正想发信息问问,上海哪些地方瓷器多呢,人家发了一条信息就下线了。
咱也想找呢,也得咱能找到啊。
一路到了上海,倒是风平浪静的。
许南南这次轻车熟路的,找了之前住的那家招待所。
前台小姑娘笑眯眯的和许南南打招呼,于同志又出差啦。
许南南笑道,可不是,干咱们这个的,就是整天出不完的差。
前台姑娘叫小姜,许南南之前给了她一包甜瓜子,就和许南南关系好上了。
小姜给她登记之后,开了单间,小声道,靠南边的,可敞亮啦。
许南南一脸感谢,笑眯眯的摸了摸她的手,谢啦,回头给你带好吃的。
小姜脸一红,客气什么。
倒是有些期待许南南说的好吃的了。
她可知道这姑娘最喜欢吃东西了,上次还看到在那饭店里吃饭,每天都不重样的。
也不知道她们那单位怎么待遇这么好,出差能住单间,吃饭店还能吃那么多东西。
许南南迅速上了楼,洗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这才下楼来。
和小姜打了个招呼,许南南就神清气爽的出了招待所的门。
看看手表,还是中午十一点。
正好去附近的饭店吃饭。
点了小笼包和鸭血汤,美美的吃了一顿午餐。
回去的时候,顺便给小姜也带了一笼包子。
小姑娘激动的脸都红了。
一个劲儿的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见许南南实在客气,盛情难却啊,红着脸接过来,你下午晚点回来也不要紧,我给你打热水。
用热水壶给装着。
这时候可不是每个房间都有热水壶这东西的。
许南南感谢的笑,小姜对我最好啦。
唉,这时候的人可真是朴实哦,你对她好一点,她就得立马回报你。
出了招待所,许南南就坐车去了东台路那边。
那地方虽然现在还不是什么古董一条街,可许南南觉得,这地方最初能够成为古玩一条街,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肯定是还有其他的因素的。
比如这个附近,不大的范围内,也许有一些古董收藏家。
甭管怎么样,有个目标,总比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的好。
下了车,许南南就看到了一片房子。
十分拥挤的房子。
都是砖瓦房,灰扑扑的,看不出后来大上海的繁华。
看着两边的街道,许南南心里有些小郁闷,在未来,这里会有数不清的古玩。
甭管是不是有假货,真货肯定是有的。
到时候想收古董就直接过来收,多好啊。
哪里还用自己出来找啊。
穿过一条小巷子,两边的人正在都住满了人,都是那种带着小院的房子,院子里也搭着棚子。
屋里外面都住着人,光是看一眼,就觉得拥挤。
许南南眼睛瞄了瞄,终于发现有个院子里还真有花盆。
不过种的不是花,而是青菜。
一位白发老太太正在往里面浇水。
几个孩子要过来闹,还被她拦着了。
老太太浇完水转身,看到许南南在门口站着,问道,姑娘,你找谁啊?老奶奶,你们家那花盆能不能换给我啊。
这年头不能说卖,那是投机倒把。
老太太一听,脸上立马不乐意了,我们家那得种菜呢。
老奶奶,我不白要,我拿粮票跟你换。
要不,细粮也行。
许南南道。
虽然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古董,但是本着宁可换错也不错过的想法,坚决要踏出这万里长征第一步。
拿到这大花盆。
大不了拿回去给于奶奶种菜去。
听到精细粮几个字,老太太老眼放光,拉着许南南跑外面巷子里,小声道,你真乐意拿精细粮换我那花盆?许南南点头,那可不,我奶和您一样,都喜欢自己种点青菜吃呢。
哎哟,真孝顺,那就换给你啦。
你拿多少换呢。
老太太一脸精明的打量许南南。
五两面条?许南南看到老太太咽了口口水,行!然后立马脚步利索的进了院子里,将花盆里的青菜给摘了,土给倒出来了。
花盆也不算大,许南南觉得这花盆应该之前是房间里摆盆栽的那种花盆。
上面的青花虽然被泥巴遮住了,但是还是能看出有几分精致的品相。
五两面条换这个,不亏。
老太太连泥巴都不给擦掉,就直接拎出来了许南南也没说啥,从背包里拿出了面条,估量了一下,应该比五两多一点。
老太太是个精明人,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笑的眼睛都眯了。
许南南也不知道是不是古董,找个没人看到的地方,往淘宝里面一扔,又去了下一家。
可惜这里面人住着倒是挺多的,有瓷器的却不多,就算有的,也是明显看出不是古董的。
一路收下来,也就收了四五个看着似乎是古董的瓷器。
反正只要是她分辨不出真假的,都给收了。
其中有一只还缺了口子,不过许南南觉得这花瓶整体看起来好看,也就收下来了。
现金都没花出去,倒是花掉了三筒面。
拎着一只刚收到的青花白底的花瓶,穿过了两条巷子,到了大街上,许南南发现这大街挺眼熟的。
等看到拿着大扫把扫地的那位老阿姨,和她旁边坐着的小男孩,就想起这事谁了。
乖乖,拿了人家这一个传家宝,这缘分还给牵扯上了。
这都能遇上。
许南南不大想遇到这位。
这老太太是个精明人,想再从她这里买到古董,那是不可能的。
上次要不是她孙子病了,那个镯子都不可能到自己手里呢。
她正要往另外的方向走,那孩子突然回头看了她这边,而且眼睛睁大了,指着许南南这边喊。
药,药。
小男孩喊着。
那老阿姨也回头看了一眼,看到许南南了。
老阿姨扫把一扔,朝着许南南这边跑过来。
许南南见状,也不好走了,迎了过去。
小姑娘,原来上次给药我孙子的,是你啊。
老阿姨这次看起来比上次可要和气多了。
许南南笑了一下,我正好身上带了退烧药,就给他拿了一点。
他好了吧。
好了,你那药效果真好。
老阿姨笑道。
又看到许南南手里拿着个花瓶,道,你这是……收回去装东西的,看着好看。
许南南瞎掰道。
老阿姨哦了一声,笑道,你要是想要这东西,我给你指条明路。
许南南眨了眨眼,就见她指着她住的那个院子,你去那地方,三进的院子最里面住的那家,姓王的。
你去她家收。
大把的。
全是真货。
许南南一愣。
人家这也不会卖给我吧。
花尊都用来装水了,还能舍不得卖?你要是能拿出粮食和钱,什么都能买。
也不过是一群不识货的,当初就是我们家的管家,后来狗仗人势的就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都弄他家里去了。
那些东西……糟蹋了。
说到后面,听着有几分痛心疾首。
难怪这老太太这么好心呢,合着人家抢了她家的东西,她也不便宜人家啊。
小同志,天与之岂能不受。
老太太说完,也不和许南南继续说话,又去拿着大扫把扫地。
只不过这会子看着,似乎更有力气了。
许南南觉得,估摸着这老太太是觉得好歹出了口怨气了。
这些东西要是都被她给收走了,以后人家后人可真要呕的吐血了。
吐就吐吧,这东西咱还是得收啊。
看了看天色不早了,许南南干脆拎着花瓶,坐着车子回招待所。
既然有了路子,也不着急找,准备充足再过来。
看着许南南上了车,老阿姨继续低头扫地,老天有眼啊,便宜不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吃了饭,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小姜果然已经帮她打好了热水。
哎哟,这可真是实在人。
许南南舒舒服服的洗了脸泡了脚,舒爽的躺在床上。
刚要睡觉,脑袋里传出叮叮叮的声音。
【老古董】:那个大清花花盆,下面有没有印章!许南南一下子惊醒了。
啥大清花花盆啊。
她看了看淘宝,才知道他说的是她之前从那种菜的老太太那里收购来的带泥的盆子。
还真没仔细看呢,也没急着卖,收了就图方便往里面一扔。
许南南看了看那瓶子的底部。
内造官窑【老古董】:那是官窑内造。
还有呢,里面是不是还有字?这个许南南就看懂了,大明宣德年制。
【老古董】:竟然真的是的。
你在哪里找的,白天还说去找瓷器,这么快就找到了。
这个我要了。
许南南还蒙着呢,她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值多少钱呢。
这就直接要了?好歹是自己的助理,虽然人家不承认,不过她现在还得靠着这位呢,你就不怕是假的?【老古董】:万一是真的呢,古董这种东西,靠的也是运气。
许南南觉得无言语对了,行,你要就拿去,随便给点就行了。
以后咱们合作愉快。
反正咱明天还有一批真货等着呢,不稀罕这个。
【老古董】:还准备给你十八万呢,你这么说,咱就把零头抹了。
……这零头是不是也太大了。
说出去的话也不好收回,定了十万的价格,等钱到账了,许南南就美滋滋的睡大觉。
算了,反正也就五两面条的成本。
睡觉,明天发横财去。
第二天一早,许南南就打扮的精精神神的。
风风火火的出了门。
小姜坐在前台嗑着瓜子,看到许南南出去,摇头叹气,别看人家这工作待遇挺好的,这整天早出晚归的忙活,也够呛的。
还是咱这工作轻省。
终于找到了平衡感了。
许南南拎着花瓶直接去了那个三进的小院子。
此时里面的人不多,显然都是去上工了。
只有一些老人和女人们在家里收拾。
看到进来一个生人,大家都看着许南南。
许南南道我找王家的。
听到是找人的,人家直接给指了指内院,让进去找。
这年头还没人敢偷东西的,也不怕陌生人害人。
许南南进了里面,才拐进去,就看到一个黑瘦的女人在晒衣服,女人看到她问道,你找谁?许南南笑道,我昨天在附近收花瓶,听人说你们家这种瓷器多,就过来看看。
黑瘦的女人立马眼睛一亮,你要瓷器?家里堆了一大堆,当初她公公说是好东西,让收着,有个屁用。
换吃的都没人要,拿废品回收站,人家还嫌不是铜铁不要呢。
许南南点头,换点回去放家里装东西,好看。
你们家换不,我用粮票工业票都行。
换的换的,你跟我来。
黑瘦女人立马领着许南南往自家屋里走。
许南南进屋一看,忍不住咽口水。
那桌上放着的,用来放鸡毛掸子的小花瓶,她前阵子才从某本古玩书上看到的。
桃子、桃花、蝙蝠……太像了。
还有旁边那个大肚子的青花花瓶,青竹叶,白底,上面还题着字。
就算是不识货,也知道她之前收的几个花瓶,和人家这坚持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你看哪些能换的,赶紧挑挑。
这女人看起来比许南南好着急。
许南南收回视线,不动声色道,你这都不留了?可别到时候挑中了,又不换了。
只要你给的票够,我都换。
要这些干什么啊,不能吃不能喝的。
磕着碰着了,还成废品了。
之前她儿子就碰掉了几个瓶子,还不是成了废品了。
等换工业票,她就去买个热水瓶回来。
可比这瓷器好用。
许南南面色平静点点头,走过去,看看这样,又看看那样,时而摇头,时而点头。
桌上是瓷器,地上也是瓷器,吃饭的碗看起来也不简单。
真豪!人家大资产家拿回去供着,你们家直接用着,人家大资产家家里都没你们家豪气。
许南南半天没说话。
黑瘦的女人在旁边看着,都有些着急了,都是好东西呢,之前都是人家大资本家家里的东西,我公公留下的。
也不知道那些大资本家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许南南叹气道,看着吧,倒是都行。
就是不大实用。
你不是要摆着好看吗,这多好看啊。
这女人立马走过去拿起那个放鸡毛掸子的小桃花花瓶,许南南的心都给提起来了。
大姐啊,小心点啊,这个可能是那个所谓的传世珍宝啊。
许南南不敢装了,赶紧走过去,拿过来放在手里看了看,点头道,确实看着还行。
行吧,我都要了。
不过我这不方便一下子拿光呢,要不这样,我今天拿一部分,明天再拿一部分。
拿不了没关系啊,我给你送啊。
这女人直接拍板道。
万一回头你回去反悔了咋办。
女人心里暗道。
送货上门……这服务可真周到。
希望你们家后人以后不会真的吐血。
许南南笑了笑,行!用箩筐挑着,上面盖了一层布。
女人挑着就跟着许南南一起出门了。
挑到一条小巷,许南南就没让这女人送了。
给了十张工业票,三十块钱的现金,三十斤的粮票,这些东西就都属于许南南了。
这箩筐许南南不能还,又多给了一张工业票和五块钱。
算下来,这箩筐比一件古董还值钱呢。
女人拿了钱和票,似乎担心许南南反悔,跑的飞快。
一下子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等女人走了,看着周围没人,许南南直接将箩筐都给收淘宝里面去。
绕着路从另外一边离开。
正好路过废品回收站,许南南顺道进去看了看。
这回倒是没捣鼓什么字画了,全都弄的铜器。
这次倒不是上次那个蓝衣大姐,换了个小伙子。
见着人家是女同志,也不好问啥,直接称了斤两。
许南南付了钱,用麻布袋装着背出门。
才出了门,老阿姨又从旁边冒出来了。
许南南看着她,莫名的有些心虚。
她总觉得这老太太特精明。
老阿姨走过来,将一个灰色的小布包往她兜里一塞,我们黄家不欠人情,上次的药,用这个抵了。
说完笑眯眯的走了。
许南南愣了愣,也不敢追上去,只能赶紧背着东西上了车。
等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拿出兜里的东西打开来一看,是一只玉佛挂件。
碧绿的颜色,晶莹透亮,和之前那只玉镯子,像是同一个料子做的。
许南南觉得,这应该是那只玉镯子的料子剩下的。
这东西的价值可不低啊。
这老太太是不是太大方了。
还以为给了药,她那传家宝玉镯子以后也就心安理得的是自己的了。
现在人家又给了这么贵重的东西,还白送的。
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还回去,人家又说是还她那药的人情。
弄来弄去,倒是不知道是谁欠了谁的了。
许南南想不通了,干脆往自己的淘宝里面一丢。
第二天一早,许南南是被旺旺消息提醒给吵醒的。
昨晚上纠结这玉佛的事情,她睡的不是很踏实。
醒来的时候还有点儿迷糊。
【我是老二】:你那玉佛卖不,卖不?!【我是老二】:人呢人呢,怎么不在,急啊。
【我是老二】:!!!许南南发了个郁闷的表情过去。
那边立马就回应了,你可终于出来了。
我看到你那里面有玉佛,和你那玉镯子一个色的,卖不卖?许南南还在犹豫这事儿呢,觉得还是先不卖,反正还有那些瓷器呢,也能当做寿礼嘛。
【我是老二】:八十万!许南南……!!!那啥,还是卖了吧,这东西还回去了,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呢。
多可惜啊。
许南南想了想,发了消息过去,你这不担心是假的?【我是老二】:敢卖假货给我的,坟头上的草也有三尺高了。
许南南顿时无语。
似乎是以为许南南吓到了,担心许南南又不卖了,又赶紧发了个消息过来,开玩笑的,我朋友之前在你这里买的都是真货,应该是有保障的。
关键是没时间找了。
现在这种好料子,可遇不可求啊。
老人不就喜欢这种祖母绿的首饰吗。
八十八万。
许南南不高兴的发了个数字过去,吓唬她,至少也要多给八万钱的精神损失费。
成交!对方倒是十分爽快。
过了一会儿,看着账户里多出来的八十八万元。
加上自己之前陆陆续续的挣的十几万。
竟然都有百来万了。
许南南木然的看着自己的账户上的数字。
她以前都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成为百万富翁!坐上回家的火车,许南南还在逛着淘宝。
这么多钱,买啥呢。
以前舍不得买的品牌包啊,品牌鞋子啊,衣服啊,还有化妆品啊。
现在似乎可以敞着买了。
逛了大半天,许南南从淘宝里面出来,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世界上最可怜的是,有钱没处花……最可悲是,有地方花,也不能花。
奔波几天,怀揣着‘巨款’,终于再次回到了南江县。
先把给左邻右舍带的东西给送去了,许南南才回到家里,门口遇到李金花从对面走过来,还以为又要闹一场,结果李金花倒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的,几步就跑远了。
许南南纳闷的进了院子里。
于奶奶正在给姐两做鞋子,看到许南南回来了,满脸的高兴,连鞋子也不做了,起身过来看许南南,总算回来了,都要走十来天了。
吃饭了没,看着都瘦了。
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奶,不饿呢,看我给你们买了礼物。
许南南笑着道。
从包里掏出自己给老太太买的衣服。
深灰色的,梅花扣的短褂。
于奶奶看着,爱不释手的摸着,嘴里念叨,以后可不许再这么浪费了。
我这么大的年纪了,还穿什么新衣服。
谁说的,奶可年轻着呢。
人家上海老太太都穿这种衣服。
于奶奶听到了,笑的牙不见眼。
可真是没白疼这孩子。
于奶奶试了衣服出来的时候,于爷爷也回来了,看到许南南买的衣服,二话不说就往身上套。
说起来两人这些年还真是没穿啥新衣服。
倒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也没那份心思。
现在有孙女买,可就不一样了。
于爷爷又要出去嘚瑟,被老太太给拉住了。
又出去干啥,到时候又把那李金花给招来了。
上次那老花镜,就把人给招来了。
后来惹了多少事儿呢。
于爷爷道,怕啥,她现在可不敢猖狂了。
她闺女都不认她了。
她儿子现在回家了,也不待见她。
听人说董武整天家里闹着。
回来这几天,李金花手腕子都被扯脱两次了。
真是家门不幸。
于奶奶唏嘘不已。
许南南心道,就算是这样,那也犯不着见了她就跑啊。
奇怪。
第二天,许南南就去邮局那边拿货。
这次买的劳保用品比较多,许南南也没图便利,在上海找了邮局寄回来的。
反正能够用这个时代原有的东西解决的,也不用什么都用淘宝。
取了货,许南南就用邮局电话给矿上那边打电话,让过来把货运回矿上去。
哟,口红同志。
许南南正在门口等着呢,旁边就传来了有点儿熟悉的声音,还有这熟悉的称呼。
许南南回头一看,果然是那个大背头。
心里暗骂,真是走了八辈子霉运了。
竟然还能遇到这人。
她装作不认识,收回视线,目视前方。
林青松见她还不看自己,立马凑够去,在她面前晃了晃,同志,你不认识我了,之前咱遇到过的,上海买口红,车上一个卧铺的。
看着许南南身上的工装,他乐道,原来你是南江铁矿的啊。
林青松觉得这真是太他娘的有缘分了。
上海遇到,安南市那边遇到。
现在南江县这边也遇到了。
这缘分简直了!许南南实在是不想搭理这种吊儿郎当,一看就不正经的人。
可人家一点自觉都没有,只能皱眉道,你别晃了,人都晃晕了。
好,行,我不晃了。
林青松笑眯眯的站在她旁边。
见许南南身边也堆着几个大口袋呢,问道,你也是来取货的?又想起上次是在上海遇到的许南南,眼睛一亮,兴奋道,你不会也是采购员吧,哎呀,咱们可真是有缘分啊。
咱们以后可以结伴同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