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庞太师无辜之后, 庞氏一族正在发力,要包大人对此负全责, 一命抵一命。
这件事再严重下去,包大人很可能有性命之忧。
而今联名参奏的人中,又多了一位晏大人,他本是帮咱们包大人的, 而今忽然改口,圣上岂会不会信他的话?马汉非常担忧。
公孙策锁眉,叹气。
真没想到这幕后主使竟是晏大人, 我还以为他除了嘴巴伶俐点,人很好。
傻了吧,你想想就该知道, 晏殊当年可是以神童入试,年纪轻轻便才学非同凡响,这件事除了他,哪可能是别人!王朝义愤填膺气骂, 白眼狼!阴险狗!赵虎听闻这些话十分着急了, 忙请公孙策出主意,他们可不能眼睁睁就看着包大人被这些人害了。
我们赶紧叫包大人来商量对策!小吏随后来报, 包大人并不在房中。
别处找了没有, 夫人那里呢?公孙策问。
小吏摇头,都找遍了, 并没见到。
公孙策立刻打发人问前后看门的小厮, 都表示并没有见到包拯出门。
展护卫人也不在。
公孙策沉吟道:会不会是二人有急事处置, 才出府了?大家都不明情况,不敢确定是真的,也不否认。
赵寒烟和白玉堂一直坐在最角落的西窗边旁听。
大家这会儿才发现平常爱说话的赵寒烟竟全程没有吭声。
赵虎凑过来问赵寒烟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所以才不知声。
包大人不会是逃了吧?赵寒烟挑眉。
不可能!包大人绝不会是这样的人。
公孙策随即审视一眼赵寒烟,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我能的知道什么,我一个小捕快,朝局岂能由我把控?赵寒烟起身道,反正要是我的话,面对当下的这种局势,逃是最好,保命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都这种时候了,赵兄弟就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
逃跑这种事咱们在场所有人都能干得出来,包大人也干不出来。
赵虎凑过来小声劝赵寒烟,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也没事。
赵寒烟没接话。
屋子里就安静了下来,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因为赵寒烟刚刚说的话确实有点欠揍,白玉堂的目光一直不离赵寒烟,生怕众人会继续针对她,紧张要保护。
不过不管赵寒烟说什么话,在他眼里那都是可爱。
怎么看都可爱的可爱。
马汉发现白玉堂的怪异之处,搓着下巴,目光在白玉堂和赵寒烟俩人的身上徘徊了两圈,很疑惑地把眉头就拧成了结。
虽说现在猖狂的人都很有可能是幕后主使,但我还是觉得晏大人不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不然找他确认问一下?马汉转即打破沉默,和公孙策商量道。
柳如才在刑部呆过三年,做刑部郎中,与晏殊共事一年,他二人还是同科考生,早就相识。
公孙策介绍道。
其实公孙策也不想信晏殊是坏人,但他参本包大人是事实,他与柳如才早就相识的关系也是事实。
有什么事不能过来大家商量解决,要突然去参本?或许是因为站在包大人这边的关系,公孙策对此无法理解,所以他对晏殊持保留态度,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在当下这样的局势中。
必须尽快找到大人,要暗中找,别闹出动静来。
千万不能让包大人擅离开封府的消息传到上头去。
王朝马汉等齐声应承,立刻动身。
赵寒烟和白玉堂也要走,被公孙策留住说了几句话。
赵虎去而复返,告诉赵寒烟和公孙策李三那边来消息了,他大儿子已经回来,除了人不精神,瘦了点,其他都挺好。
孩子是被蒙头劫持,蒙着眼被监禁,从始至终没见过劫持的人长什么样,但听声音可知道是名男子。
至于李三,他则是自己一人出门的时候,忽然被一位蒙面人用刀逼迫,告知他大儿子被绑架,需要他回到开封府厨房。
当他再三确定大儿子失踪后,为了自己的孩子,他别无选择。
因为之前早发生过许厨娘的事,李三就意料到自己可能也会同她一样,会被要求回开封府下毒杀什么人,所以特别害怕。
后来他一副非常害怕的样子去见赵寒烟,额头的冷汗都出了好几茬,搁谁都能看出他的异常。
李三计谋不成,也没回更好的办法,这些天一直在开封府的监视下留在家中,也没有什么匪徒继续联系他,直到今天他大儿子回来。
赵寒烟其实早就料到李三那边不会有什么有用的线索,李三的事不过时候障眼法罢了,毕竟同样的招数,聪明人肯定不会用第二次。
她让秀珠包了些碎银子,打发秀珠买些药材补品和一些布给李三家送过去,好生慰问。
……庞府,烟火阁。
晏殊从宫里出来之后,直奔太师府,在二楼的书房见了庞言清。
庞言清气色比以前红润了不少,晏殊见了后禁不住叹他不孝。
你若换个说法,听起来可能就顺耳了。
比如我是为百姓高兴之类的话。
庞言清边给晏殊倒茶,边说道。
为百姓高兴?可算了吧,你那有那么远的心思。
从认识你开始我便很清楚,从始至终你的心就只有那么大,根本装不了天下,就只容一人。
可惜你满腹才华,疾恶如仇的性子了,若是为官,你定当是个名满天下的好官。
晏殊称赞道,又问庞言清,他父亲死后他的感受如何。
没有感觉。
庞言清道。
晏殊忍不住笑了下,转即环顾四周的环境,不怪你没有感觉,这吃住还如常一般,没什么变化。
圣上虽命人查抄了太师府的库房,搜了各处,但并没将府邸收走,也并没有株连太师府的众多家眷。
你倒也算幸运了,是不是?许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上,放过我们了。
庞言清说的风轻云淡,并没有一丝丝庆幸的表情和语气,转即他抿了口茶,一双眸淡淡的,似乎早已经无欲无求。
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晏殊再问。
日子还长着呢,半点不简单。
庞言清淡笑一声,看向晏殊,倒是你,好端端的因何忽然进宫参本包拯?你父亲因他枉死,你不生气?晏殊看到庞言清平淡的面容,立刻反应过来,瞧我这脑袋,倒是忘了,你恨你父亲的。
别让我恨你。
庞言敛住笑,眼仁上抬,紧紧盯着晏殊,一瞬间浓厚的煞气就从他那双眼喷薄而出。
晏殊怔了下,尴尬笑两声,半开玩笑地表示自己会尽量让他不恨自己。
不过你要是真记恨上我了,会怎么对付我?老样子,杀。
庞言清回道。
你还是喜欢用最简单的办法。
晏殊叹。
庞言清:你知道的,我一向不喜浪费时间在讨厌的人身上。
晏殊笑着应承,接着又和庞言清闲聊几句才离开。
忘尘送走晏殊后,和庞言清奇怪道:他怎么忽然来了,正是查案的紧要时期,还有功夫来找公子说些有的没的。
在试探,许是担心我是个麻烦?庞言清坐在了琴边,一双修长的手随即放在了琴弦之上。
琴声起,恍若杜鹃哀鸣,如泣如诉。
赵寒烟和白玉堂刚刚拜访了晏府,因晏殊不在,赵寒烟就请管家允准,走了走,发现晏府的花园有些意思,人家都是亭台水榭,就算没有湖塘,再不济也会弄个小桥流水。
但晏府的花园里,却是一点水都没见到。
再说晏府的房屋和内里的布置,皆以华美为主,赏心悦目。
赵寒烟和白玉堂转路要回到正堂之前,赵寒烟仰头瞧见房顶上有三棵长高的草正随风摇曳,那边墙头也有几根。
赵寒烟觉得有些有趣,笑了笑。
随后在正堂的屋檐下,赵寒烟发现了一盆快要枯死的兰花。
等晏殊归来,赵寒烟开门见山,立刻就问晏殊,为何要参本包拯。
你们倒是胆大,听了消息后,特意来质问我?晏殊问。
不敢回答?赵寒烟反问。
晏殊笑,有何不敢,我之所以参他,是因他早知庞太师无辜却隐瞒不说,属故意谋杀。
或许这其中自有他的苦衷,但我不齿与这样的人为伍。
谁告诉你的这件事?赵寒烟再问,柳如才?……天渐晚,从外头归来,本欲在展昭的帮助下,用梯子爬墙回府的包拯,被看守开封府的刑部官兵捉个正着。
包大人竟敢公然违抗圣旨,便只这一条,就是死罪。
是夜,开封府公堂内,赵祯亲临,三公和五部尚书陪同而至。
齐声威武之后,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