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卿是贺太傅捧在心尖上疼爱的外孙女,她的芳辰自然要好好操办。
这天京城数得上名号的贵女几乎都会过来,梅蒨、梅茹到的时候,里面已经热闹的不得了。
听丫鬟禀报说定国公府的两位姑娘到了,周素卿立刻迎出来。
她今日穿的不是特别喜气,但一如既往温婉端庄,鹅黄小袄,牙白罗裙,鬓间是一只小凤钗。
那坠下来的珍珠都不小,色泽莹润,不是凡品,而她身上的料子,更是宫里贵人们才有的……梅茹淡淡撇开眼,那周素卿已经行到跟前,正捉着梅蒨的手,仔细打量。
梅蒨生的是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站在那儿便是弱柳扶风之姿,惹人垂怜。
周素卿稍稍一讶,旋即笑道:蒨妹妹的眉眼越发好看了,我瞧了都心动。
梅蒨是听惯这些恭维话的,她这会儿只是见礼:周姐姐客气。
周素卿回了礼,又望向梅茹。
茹妹妹。
她笑着唤道。
梅茹真佩服这人。
周素卿心里肯定讨厌她讨厌的不得了,偏偏还是笑脸相迎,得维持自己的身份。
梅茹自问是做不到这些。
她略略点头,应付了一声:周姐姐。
走进里面,孟蕴兰已经在了,还有其他人也是平时见过的,一时间姐姐妹妹称呼一番。
自从重生之后,梅茹一连串的忙,已经好久未露面,如今这些贵女见着她,不觉一愣,竟有些不敢认了。
就见梅茹摘了以往满头滑稽的凤簪珠钗,今日只绾了个纂儿,鬓间一支赤金点翠花簪,衬得整个人慵慵懒懒的,实在是说不出的风流韵味。
再见她这些时日个子长高了不少,这会儿圆圆的脸瘦下来,那双会勾人的桃花眼愈发艳丽,眼波流转之间,哪儿还是平日那个俗之又俗、供人私下取笑的梅三了?有快言快语的疑惑道:你真是茹姐儿?这话说的便有些没规矩了。
梅茹循声望过去。
说话的正是贺府的贺妍。
这位是贺侍郎的二女儿,贺太傅的嫡亲孙女,年纪比梅茹小两岁。
梅茹蹙了蹙眉,懒洋洋移开眼,不和她计较。
那边厢,贺娟已经低声喝斥她了:妍姐儿!贺娟是贺府的嫡长孙女,贺侍郎的大女儿,一声低喝,颇有威严。
贺妍撅撅嘴,不甘心的跟身旁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嘀咕着什么。
梅茹认出这个姑娘是西平伯府的三姐儿谢佳宣。
再旁边端端正正坐着的,是西平伯府的二姐儿谢佳宁。
梅府的大姑娘梅芸已经与西平伯府二房庶子订下婚事,两家也算姻亲。
这会儿梅茹冲谢佳宁笑了笑,那人抿了抿唇,又垂眸移开视线,只望着贺妍。
梅茹微微一愣,不由多看了谢家两位姑娘几眼。
那二人再没回过头来,梅茹淡淡转开脸,走到孟蕴兰身边坐下。
孟蕴兰如今一个人坐在靠后的角落里。
她和周素卿本就是有些宿敌的意思,如今那些人都捧着周素卿,哪儿还顾得上排第二位的孟蕴兰?梅茹笑盈盈的看着孟蕴兰,孟蕴兰哼了一声,抱着她的胳膊说:还是循循你最好。
没大没小!梅茹捻起一块糕点,慢悠悠吃起来。
这种虚头巴脑的场合她懒得应付,有梅蒨就够了。
蒨姐儿是个思虑最最周全的,绝不会说出错话,更不会办错一桩事,又生了一张美若天仙的脸,那些贵女们不管真心假意,都愿意和她交好。
这会儿那些人围着梅蒨,七嘴八舌。
这个说:蒨姐儿,你上回落水我本该去瞧的,可惜你家老太太闭门谢客了。
那个问:蒨姐儿,你身子可好些了?梅蒨一一应对,格外得体,梅茹听着就觉得累。
忽然,一旁嘴没把门的贺妍打听道:蒨姐姐,听说是燕王殿下救的你?这话就不知是什么深意了。
梅蒨耳根子微微发红,赧然道:正是燕王殿下。
她本就生的白,吹弹可破,如今双颊泛起淡淡红晕,仿若是桃花点点,愈发娇羞,愈发美了。
这模样和傅铮站在一处,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众人一时安静下来,望着梅蒨,眸色各异,有羡慕的,有嫉妒的,自然还有瞧不起的。
梅蒨咬了咬唇,脸颊越发的红,像枝头挂着的水蜜桃。
周素卿出来打圆场了:蒨姐儿身子刚好,快坐吧。
似乎想到了什么,她又道:说起来,茹姐儿还得了十一殿下的四屉包子呢!这话算解了梅蒨的围,却又将焦点移到梅茹这儿来。
众人打量过来,一时也是各怀心思。
梅茹不悦,她才不愿意将自己和傅钊那小家伙联系在一起,更不愿意有人拿这事儿说个没完!梅茹立时笑了笑,大大方方承认道:不过四屉包子罢了,我改明儿再还给殿下四屉!又道:莲香寺的素斋包子最是好吃,姐妹们可还有要的?我一起送了!我要!口无遮拦的贺妍很捧场。
贺娟皱了皱眉,刚要出声阻拦,梅茹爽快应道:好啊,我可记下了,找个空儿就给妍妹妹送来府里。
不过几句话,先前那种莫名尴尬烟消云散,众人一时又说笑开。
那边厢周素卿对梅蒨道:蒨妹妹,三姑娘可真厉害,我可是领教过好几回了。
这话未免带刺,自己的妹妹还是要维护的。
梅蒨也笑:我家茹姐儿就是这个脾性,天真可爱,还请周姐姐多担待。
这话就见外了。
周素卿客套一句,又说:不只我领教过,就连燕王殿下也吃过三姑娘一回瘪。
燕王殿下?梅蒨偏过头来,茹姐儿何时遇到过燕王殿下的?周素卿便将那日在纸笔铺子外头的事略略讲了讲,末了,笑道:三姑娘可不是厉害么?梅蒨笑了笑,拢着帕子轻咳一声,便没再说话了。
待人来齐,众人闹了一会儿,便有人提议说作诗玩儿,熟知立刻有人反对:不行不行,周姐姐那么厉害,我们不用比,已经甘拜下风了。
不知又是谁提议说作画,还是有人摇头:作画太费时,没什么乐趣。
周素卿道:我上回在武定侯府与蕴兰妹妹、茹妹妹比过字,三人不相上下,不如今日咱们姐妹们一起再比一回?也不请旁人品评了,就咱们自己看。
这个提议不错,这些贵女们皆能写一笔漂亮的字,不至于输的难看。
有人又问:周姐姐,若是得了头筹,有什么好处?好处嘛……周素卿想了想,笑道,前些天燕王殿下送来一幅画贺我芳辰,我如今便拿这个做头筹。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咋舌——燕王殿下竟与周姐姐这么好?一时看看周素卿,又看看低眉的梅蒨,众人心思转了几转。
梅茹撇撇嘴,心想,这位周素卿也不问问傅铮喜欢谁,眼巴巴跳出来,到时候又使阴招!且说丫鬟们伺候好笔墨,众人各自埋头书写。
梅茹于这种比试兴致缺缺。
她正好临窗,这会儿单手托着腮发呆。
一扭头,正好对上外面的一株红梅。
那梅树老干横枝,一簇簇红梅攀附其上,有些刚结出花苞,有些则已经熙熙攘攘开了,红的花瓣儿,黄的蕊儿,远远瞧过去,活脱脱的一幅画儿啊!梅茹心念一动,忙提起笔。
……丫鬟们将各位小姐们写的字挂在一处,众人一一瞧过去,忽听有人小声疑惑:这是谁画了一幅画儿啊?好奇之下,众人都围拢过去。
只见那画不过寥寥几笔,粗的是干,细的是枝,用笔尖圆润点上的则是花苞,虽未用其他颜色,可活脱脱一株苍劲梅树,实在是……自然而然,又惟妙惟肖。
周素卿瞧了瞧这幅画,再往众人看去,视线拂过梅茹时,顿住了。
茹妹妹,这可是你画的?她问。
梅茹正和孟蕴兰凑在一处叽叽喳喳说话呢,听到有人喊她,才将将抬起眼。
看了看被人围住的画,再看看周素卿,她嗯了一声,说:是我画的。
周素卿一时微微怔楞。
为何不写字啊?贺妍又问的快了。
问完,她恍然大悟道:可是茹姐姐的字不好?梅茹懒得多争辩,她笑了笑,只是点头道:是啊,不敢献丑。
如此一来,贺妍倒不好再说什么,只对挽着手的谢佳宣咬耳朵,时不时扫过来的神色满是不屑。
这一日,这个头筹终究还是被周素卿给摘了,但大家仍想看燕王殿下送的那幅画,周素卿便命人挂出来。
傅铮送的是一幅碧海潮生图。
远远望过去,真的是白茫茫一片海,汹涌的潮水从远处奔涌而来,或高或低,或深或浅,壮阔极了。
让人看了,仿佛临海而立,也许下一瞬,一个浪花儿会拍上岸来。
画的是真的好,可梅茹移开眼,懒得多看。
众人一道吃了席面,又听了女先儿唱曲,这才高高兴兴散了。
临上马车时,梅茹瞧见西平伯府的两位姑娘,想到最开始的那些不快,她还是缓缓上前道:宁姐儿,宣姐儿,今日都没怎么说上话呢。
谢府的三姑娘谢佳宣这会儿使劲往车里钻,真真是一点都不想搭理梅茹,二姑娘谢佳宁微微一笑,道:是没说上话。
茹姐儿,新春的时候来我们府里走动走动。
说罢,也不多闲聊,微微一欠身上了车。
这便是梅芸未来的两个小姑子,就这样?梅茹缓缓转身,心里盘算着这件事,慢慢走回自己车边。
蒨姐儿在和周素卿寒暄道别,梅茹懒得搀和,她只略略颔首便上了马车。
忽的,就听贺妍在底下喊她,梅茹挑开车帘问:妍妹妹何事?贺妍仰着头,提醒道:那莲香寺的包子可别忘了!梅茹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嗯了一声,回道:定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