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惊一场,众人看着楚王将那个奇怪的女子抱紧舱里,议论纷纷。
她方才作甚,中了恶么?不知晓,真似中了恶。
怪人……楚王将她放下的时候,发现她背上洇出一片淡红的颜色。
他皱皱眉,即刻把桑叫来。
再看阡陌,她仍然在哭泣,蜷着一动不动。
心中虽疑虑,楚王却没多停留,吩咐桑好生照料,转身走了出去。
桑不敢耽搁,手脚麻利地取来干衣给阡陌换了,又捣了草药,一边给她敷上,一边絮絮叨叨抱怨不止,告诉过你不可乱动,这是作甚……啧,裂成这样,今夜若发热,可有得你受。
阡陌没有说话,任她整治。
思绪却仍然停留那片山野之中,荒莽无边。
但脑海里,却有着另一重记忆,相互重叠,龟山后面那片植被茂密的水泽里,似乎就隐藏着她熟悉的街道,还有她的家……阡陌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只有掌心的湿润让她感觉到些许真实。
物是人非。
虽然在铜绿山的时候,她也有过这种感觉,但那毕竟只是一个曾经去过的地方,无论哪个时代,她都是客人。
可是那个城市,是她的家。
她见过它繁华的模样,有许多熟悉亲爱的人,有她的一切。
但是在这里,它们都不存在,她的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而已。
……刚好些就如此不知轻重,若非大王救你,白白殒命江中,连尸首都寻不得。
桑滔滔不绝地唠叨着,终于给她敷好了药,没多久,舱门一响,却见楚王走了进来。
桑连忙伏在地上行礼。
如何?楚王问。
禀大王,工妾陌无大碍。
桑答道。
楚王应了一声,看着垂眸而坐的阡陌,脸色沉沉,寡人记得有言在先,你须随往征伐,不得自尽或出逃……我不会再犯了。
阡陌哑着嗓子打断道。
楚王讶然。
却见阡陌抬头望着他,脸上已经没有了迷茫,方才是意外,我日后不会再犯,亦不会妄为,请大王宽心。
说罢,破天荒地向他伏拜一礼,低低道,待征伐事毕,亦请大王守诺,放我归舒。
楚王未想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态度诚恳地无可挑剔,堵得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
他注视着她,过了会,淡淡道,你记住此言。
说罢,径自离去。
*****阡陌言出必行,接下来的日子,她十分配合,桑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连那些味道难闻的药汁,她也会眉头也不皱地喝下去。
再次走出舱门的时候,已经是三日之后。
她站在船舷边上望向四周,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长江的模样,水色茫茫,无边无际,船队像行驶在大海中一般。
但阡陌知道,根据方向,这里不可能是海。
那么,是湖?阡陌有些恍惚,她记得,鄱阳湖在东边,而洞庭湖,可是远得很啊……云梦泽。
没多久,这几个字在脑海中跳出来。
云梦是古代楚王的狩猎之地,地广千里,其中最为闻名的,是云梦泽。
它由无数的湖泊湿地组成,曾经横跨江汉,历史上多有美名。
后来,因为长江泥沙淤积,云梦泽渐渐分割缩小,到了现代,人们所说的云梦,只剩下了洞庭湖。
阡陌眺望着这片水域,夕阳映着上面,留下桔红的倒影。
流云漫天,晚归的水鸟成群,飞过头顶时,遮天蔽日,壮观而美丽。
再回望,亦是烟波浩渺,她的家乡也是这大泽的一部分,早已经不见了影子。
秦、巴使者抵郢,伍大夫已在王宫迎接。
船的另一边,从郢乘舟赶来的使者向楚王禀道。
楚王应一声,将目光从船头那边收回,秦国来者何人?禀大王,是公孙荣。
哦?楚王目光微亮。
公孙荣,是秦国太子的长子,地位非同一般。
楚国刚经历饥荒,兵力疲弱,想要与周围诸戎夷开战,最事半功倍的方法是求援。
半个月前,楚王分别向西边的巴国和北边的秦国派出使者,以期结盟。
两国皆做出了回应,而秦国派来楚国的使者是公孙荣,可见秦伯对此事亦十分看重。
使者停了停,道,大王,夫人让小人告知大王,蔡国也派了大夫前来。
楚王听得这话,神色无波。
知晓了。
他淡淡道,说罢,站立起身,望向四周的水面和船队。
风吹在水面上,拂起波涛万顷,楚王迎着夕阳的光照按剑而立,年轻的脸庞意气风发。
大王,环列之尹走过来问,今夜靠岸歇宿么?楚王看他一眼,未几,却转向正瞭望的舟尹。
鄂莫!他似笑非笑,高声道,黑夜将至,可要靠岸躲一躲?舟尹和舟人们听得这话,哄然大笑。
大王莫取笑!我等就是这泽中的大鳄长蛇,躲得何人!舟尹大声道。
楚王笑了笑,对环列之尹道,不必歇宿,连夜往郢。
环列之尹领命。
太阳的最后一抹余烬被天边的云彩吞没,夜□□临,云梦泽的水面上却并未宁静。
火把将船队的四周照亮,如同游弋的长龙,冲破黑暗,往西而去。
阡陌已经习惯了船上的日子,听着水波的声音入睡,一夜安稳。
第二日清晨,她被一些声音吵醒,悠长高亢,好像有人在吆喝,又好像在唱歌。
心中好奇,她走出船舱去看。
只见晨曦微亮,江上雾气迷蒙,舟人们在船头高声喊着,号子一般。
而远处,有人在回应,不知何人。
正诧异,却见风搅动着雾气,未几,一片鸦鸦的影子出现在不远处,待得看清,却见是许多的船,排列齐整,两旁开道,船上站满了兵士,身披甲胄,赳赳威武。
楚王的船慢慢驶前,号角声和着异口同声的呼喝声,似在致敬,颇为震撼。
阡陌从未见过这般阵仗,好奇不已,眼睛在那些兵士的甲胄和各式兵器上流连,只觉看不够。
到了。
桑说。
阡陌向前望去,果然,江岸就在前方,而更远处,高大的城墙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只能望见一角。
郢。
阡陌微微仰头,目光凝住。
*****郢是楚国的国都,对于它始建的时间,说法不一。
而楚人似乎喜欢把作为国都的地方都称作郢,所以地点也数度变迁。
现代留下的那座郢都遗址,阡陌没有去过,听爷爷说,只剩下了城墙和些许屋宅的遗迹。
楚王归来,迎接的人很多,一眼望去,服色绮丽,冠盖如云。
司马鬬椒四十多岁,身形高大,威风凛凛。
楚王下船登岸,他上前,领着众人向楚王行礼,声音洪亮,拜见大王。
司马。
楚王微笑,受了礼。
他看看众人,令尹何在?禀大王,父亲抱恙,未得迎候,令臣向大王告罪。
令尹鬬般的儿子鬬克黄向楚王拜道。
哦?楚王道,未知病势如何?其病在足,父亲行动不便,别处无碍。
鬬克黄答道。
楚王颔首。
一番叙礼,楚王登上了马车,前呼后拥地入了城。
阡陌和桑跟从人们走在一起,眼见着楚王的马车被黑鸦鸦的人影吞没,估摸着自己要一路步行。
但没多久,一名寺人过来,说楚王有令,让阡陌乘车。
阡陌讶然,旁人亦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是大王新纳的姬妾么?从楚王母亲蔡姬宫里来的寺人录,望着车上的阡陌,饶有兴味地对寺人渠说,生得可真不错。
寺人渠摇头:不是姬妾。
哦?寺人录问,那是何人?她么,寺人渠笑了笑,缓缓道,她是大王在河里发现的宝贝。
跟现代的城市比起来,郢并不算雄伟。
它的街道没有动辄几车道的大马路宽敞,房子也并不高,甚至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能用上瓦。
不过,这里却是自有一番趣味。
各式各样的房子,有的简朴,有的华丽,有的矮小,有的高大,构在一起,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不见得处处周全,却是生气勃勃。
听说楚王归来,许多人都涌到街上来看,喧嚣热闹。
阡陌坐着牛车上,看着那些人的衣饰,听着他们的话语,觉得自己在参观一个盛大的展览。
远方,另一座高大的城墙伫立,隐隐可见飞檐巍峨,如同座上的神灵俯视众生。
桑告诉她,那就是王宫。
越近王宫,房子越漂亮,围观的人也越少。
当马车走进宫城高大的城门,气氛已经变得严肃。
而城墙后面,视野倏而开阔,一眼望去,只见高台错落,殿宇鳞次栉比,气势雄浑。
阡陌虽然也看过各种新造的复原建筑,但如今看着,仍觉得不一样,新鲜震撼。
到了王宫前,阡陌一眼就看到了伍举。
他与一众大臣立在阶前,身上的衣服很正式,与在铜山时所见,多出了几分肃然之气。
大王,见礼过后,伍举道,秦国公孙荣至矣。
说罢,引身后一人上前。
楚王看去,只见那是个与自己年纪相近的青年,头戴高冠,腰佩长剑,脸上带着些日晒的麦色,却是精神奕奕。
他朝楚王走来,璜佩的轻撞声不掩步履矫健。
拜见大王。
公孙荣行礼,声音朗朗。
楚王看着他,未几,莞尔还礼,公孙惠来,有失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