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谡也看着阡陌,双眸幽深而冰冷,让阡陌不寒而栗。
她的心咚咚跳着,不由地转开头,下意识地朝芒的身后稍稍挪步。
想起过往,心中乱得像麻团,被恐惧笼罩……吴伯的话,让众人的神色都和缓了许多,伯崇看看芒和众人,吩咐回邑中去,设宴接风。
可就在此时,仓谡忽而上前一步,道,长公子且慢。
阡陌的心骤然提起,死死盯着仓谡。
却见他向伯崇一礼,道,吴伯奔波而来,乃是为商议攻楚之事,如今公子芒与众人亦归来,不若速速商议。
伯崇抚须,看向吴伯,吴伯却笑,无妨,众壮士千里迢迢归来,一路艰辛,待用膳洗尘之后,再做商议不迟。
伯崇颔首。
仓谡也不多说,再礼,退到一旁,神色平静。
阡陌的手心汗腻,身上的血液几乎凝固。
他们说的话,她听不懂,但能看出来与她无关。
之后,她见仓谡没有再多说的意思,才感到心稍稍放回。
可她并不敢大意,盯着仓谡的背影,纠结狐疑。
他为什么没有揭穿自己?难道真的没有认出她?还是他发慈悲想放过她……怎么了?芒发觉阡陌的脸色不对,问道。
吴伯身后那人,可是名叫仓谡?阡陌低低问。
正是。
芒有些诧异,你识得他?阡陌颔首,声音不定他知道我的事。
芒面色一变,想再多问些,看看四周的人,还是忍住。
棠在吴楚之间,多林泽而偏僻,群舒诸国宗室将复辟的后方选在此处,一可依靠吴国支援,二可依据山势地貌与楚人周旋,不可谓不是煞费苦心。
此地的山岗上原本建有舒君的离宫,如今作为议事盘踞之所,重新用起。
堂上,伯崇亲自置酒,逐一敬了众人。
说起那折损的同伴,众人都有些伤感,伯崇道,季禾为复国而死,为舒人之鬼雄,与先贤并立祠堂,子孙共祭。
众人皆是应许。
吴伯问:听闻楚王以一敌二?芒答道:正是。
许多人投来诧异的目光。
芒道:我等往郢途中,已经探明楚人各地驻师人数。
说罢,将一张帛图呈上。
伯崇与吴伯打开,却见是一张地图,山川水泽,何地驻师,何人为首,均写得清清楚楚。
吴伯露出讶色,笑道,反攻在即,此真乃及时之甘霖。
虽未杀得楚王,有此图,亦是大助。
许多人颔首赞成。
芒神色谦虚,看向伯崇,却见他毫无笑意,喝一杯酒,没有看他。
*****尔等皆精心挑选的骁勇之士,出去三个月,众人留在棠地,满心盼着楚王毙命的消息,可到了最后,只带回这么一张图。
室中,伯崇神色沉沉,将芒带回来的帛图掷在地上,瞪着他,你还有面目回来!芒知道自己此番回来,兄长必定不会高兴,听着他训斥,道,兄长,我等出去之前,便已说好。
此番乃是打探第一,刺杀第二……你以为众人真这么想?!伯崇怒气冲冲地打断,若单为打探,何必兴师动众挑选这么些人?!杀了楚王,楚国便会大乱,我等便可一举复国!可如今呢?!芒不出声,嘴角紧抿。
伯崇盯着他,压低声音,语气却愈加尖利,你亲自刺杀楚王,以二敌一,折损一人不说,还未伤他毫发。
你知道别人会如何说?他们推我为首领,你以为人人皆真心?你是我亲弟,却教我失尽了脸面!芒望着伯崇,说不出话来。
兄长,好一会,他深吸口气,道,刺杀楚王之事,我已尽力。
当时我与季禾扮作仆隶,所用刀斧都是工匠之物,比不得兵器。
楚王有利刃在手,殿外有卫士,我险些亦毙命。
伯崇冷冷道:皋陶之后,未闻有畏死求全之人。
芒的心一沉,有些怔忡。
我死了,于兄长并无所谓,是么?他的喉头哽了哽,缓缓道。
伯崇面色一变,看着他,神色缓下,芒,我不是此意……兄长一直不肯原谅我,芒继续道,我混入死人堆中逃出了屠戮,被楚人捉住,俘为仆隶,面上的黥痕一辈子也去不掉。
他低低道,天下人都知道舒鸠伯的儿子苟且偷生,曾像蝼蚁一般,为楚人任意驱使。
你不肯原谅我,恨我为何不与父亲和母亲一道赴死却独自逃生,是么?伯崇面容紧绷,下颚抽动了一下,眼圈通红。
未几,他转开脸,嗓子里的声音含糊而低沉,是。
芒只觉身上的热气都已经能被带走,恍如行尸走肉。
兄长,他声音干哑,当初我也想死,是父亲令我走开,他说你还在,让我去寻你……他还想说,却说不下去,转身走了出去。
伯崇看着他离开,那身影落着天光,竟有几分惨白。
他有些不忍和后悔,张张口,想叫回他。
喉咙里却像卡着什么,只定定立着,少顷,颓然坐在榻上。
*****阡陌来到以后,就被安置在了芒的府邸之中。
小小的院子,很漂亮,墙角有一处小水池,边上种着秋海棠。
家老给她配了侍婢,还有通晓疗伤之术的巫师。
他们给她重新清理了伤口,上了药,还让她喝下了又浓又苦的药汁,说是可以补回气血。
这些人楚语不灵光,阡陌很少有能说得上话的时候,在这里待着,除了听他们叽里咕噜的讨论,就只能看着池子发呆。
她心里还担心着仓谡,但是想一想,已经不那么害怕。
仓谡要揭穿她,大可以刚才就出手。
阡陌猜测着,这些舒人的首领是伯崇,而芒是伯崇的弟弟,仓谡大概是忌惮着芒。
有忌惮就好。
阡陌松一口气,最好忌惮到躲得远远的,永远碰不着。
芒离开了很久,阡陌一直等不到他回来,身体的伤还没好,很容易困,就到房里睡去了。
梦里纷纷杂杂,她梦到楚王,想到他身边去,却仍然一直难以接近。
一觉醒来,已经时近黄昏。
她起身,走出门,发现芒就坐在池子边上,微微低着头,不知是在发呆还是在沉思。
听到动静,他回头。
见是阡陌,幽黑的眼睛里露出和缓之色。
醒了?他笑笑。
嗯。
阡陌应了声,看着他,总觉得他神色郁郁,似乎有心事。
她忽而想到仓谡,心不由地提了一下。
芒,她问,可是出了何事?芒讶然,片刻,道,事?何事?阡陌嗫嚅:你离开了许久,我以为……芒了然,眉间一松。
无事,我等出去奔波了一趟,回来总要商讨商讨。
他说着,转开话头,陌,你不是说仓谡认得你,他怎会认得你?听他主动提起此事,阡陌即刻回神。
她将句澨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芒沉吟,道,仓谡此人,我并不熟悉。
他到棠之后不久,我便离开了。
不过他说话颇有见地,很得兄长赏识。
阡陌颔首。
她记得那时候,庸国君臣麻痹大意,仓谡却能察觉到楚王的动机,孤军出击。
虽功亏一篑,但胆识和心智皆是不可小觑。
你莫担心。
芒安慰道,有我在,他不能拿你如何。
阡陌看着他,笑了笑,道,你啊,你可是舒鸠国的公子。
芒愣了愣,牵牵唇角,眸光罩上一层暗色,没再多说。
*****尽管阡陌十分想回楚国,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她并没有主动提起。
一来,芒那天已经说得很清楚,她不会放她回去。
二来,她的伤还没有好,千里迢迢,就算要自己走,也至少要养好伤才行。
芒对楚国的仇恨,虽然与阡陌无关,但是她能了解。
她无法劝他对楚王放下成见,也不想伤他的心,如今之计,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伺机行事。
她发现,自己现在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其实跟铜山的时候差不多,那就是语言不通。
周围大多是舒人,芒和他们讲的是舒语。
而与吴伯、仓谡这些人之间,讲的却是另一种话。
阡陌听着,始终有一种找不到调的怪怪的感觉。
那是雅言。
芒解释道,周人的雅言,各国通用。
阡陌明白过来,随即感兴趣地问,芒,你会说么?你能教我么?芒看着她,却是意味深长。
陌,你学来,是想像在铜山时那样,伺机出逃么?他问。
阡陌一怔,神色僵住。
你还是莫再想他。
芒淡淡道,我今日收到了郢都来的消息,楚王的人抓获了子允,知晓了刺客之事是我等所为。
陌,他若是知道你亦被舒人所救,会如何想?阡陌的心好像被抓了一下,看着他,久久不能言语。
虽然有着诸多疑虑,但是对于楚王,阡陌不是不担忧的。
吴伯看起来想在此事中掺一脚,有了吴国的支持,伯崇等人显得雄心勃勃。
他们看起来会时刻准备反攻回去,楚王知道么?如果发生大战,楚王会怎么样?理性告诉她,这担心是多余的,历史上的楚王不会死在舒人的手上。
那么……芒呢?阡陌愈加惴惴不安。
她忍不住问芒,如果复不了国,他有什么打算。
并无打算。
芒说,所有人都等着与楚人大战一场,要么成事,要么战死。
看阡陌吃惊的样子,芒一笑,放心,我会安排好,你不会出事。
阡陌摇头:芒,我是不愿你涉险。
芒目光一动。
芒,阡陌低低道,我宁愿你不是什么公子,而是一介农夫。
那样,你不会被楚人俘虏,也不会每日想着与楚人一战,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
芒看着她,心头一热,却是苦笑。
陌,你以为当今天下,还有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农夫么?诸侯并起,今日我伐你,明日你伐他,战场上杀得你死我活的兵卒,大多亦原本是农夫。
说着,他却眉头一扬,不过,我从前亦有相似的想法。
阡陌讶然。
我的母亲是扬越酋首之女,外祖父待我好得很,从铜山出来时,他还让我到扬越去,说那边山里的野兽多得吃不完,水里的鱼也多得吃不完。
阡陌不禁露出笑意:哦?如此甚好。
可我兄长不愿意。
芒声音轻轻,陌,我只有这么一个兄长,我不能弃他。
阡陌看着他认真的神色,只得点头。
*****天气转寒,楚国秋收已毕,王田的收获之物一一造册,进了仓廪。
用作缴纳税赋的粮米、布帛、器物也陆续入了府库,据说司会府的人忙不连吃饭都顾不上。
楚王给他们增派人手,还给每人按大夫的待遇配了车马和御士,每餐有肉。
纵使是这样,仍然有人感叹,要是陌在就好了。
这话传到楚王的耳朵里,他消瘦的脸没有波澜,回到宫中,却对着阡陌留下的那些物什沉默不已。
……她落水前曾说,她甚是爱大王……伍举曾对他说过的话萦绕心头,像绳索一样,一圈一圈地捆着,让他消解不开,喘不过气来。
他用惩治迫害她的人来减轻自责和愤怒,可寻不到她的踪影,这些就始终不会放下。
他每日都到江边去,士卒们沿着江搜索,已经到了郢都百里之外。
所有的可能都被考虑到了,楚王寻来了常年在江上行走的渔人和舟人,他们听说此事之后,委婉地告诉楚王,秋汛落水之人,若在一日后还寻不到踪迹,那么一般五日后会在下游的岸上寻到尸体,可若是一直不见踪迹,便是得了江伯的爱护,收在了身边。
楚王并不相信,仍然让人继续搜。
大臣们看他固执,也有人劝谏,楚王却根本不予理睬。
也有人去找苏从,让他劝一劝。
但苏从却叹气,三钱府近来也忙得天旋地转,我也盼着大王快快将林阡陌找回来,好帮我算一算。
又一场秋雨酝酿之时,在原舒国之地驻守的舒公送来密报,楚王看了,皱起眉头。
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七个小国,合称群舒。
穆王之时,群舒与吴国勾结叛楚,穆王大怒,派令尹成嘉率师讨伐,击败吴人,灭了群舒。
群舒毕竟是皋陶之后,受封立国,按礼制,穆王将反叛最主要的舒鸠之族夷灭,其余各国的宗室皆保留下来,仍居原地。
但舒人的不服之心并未消灭。
年初时,一些舒人部众跟着庸国反叛,楚人再度击溃。
楚王知道,也就是那时候,楚人将流落舒地的阡陌带到了铜山。
后来铜山的工隶逃跑,楚王没有追究,不料,如今乱象又起。
舒公在密报中说,楚吴交界的棠地,近来颇不安定,似乎有群舒宗室的遗族在活动。
棠地紧邻吴国,若真有生异,必与吴国离不开干系。
前番来刺杀大王的,亦是舒人。
司马鬬椒皱眉道,臣请兵车百乘,易平棠地。
令尹鬬般却摇头,道,此事牵扯吴国,还未打探确实,未可妄动。
那便连吴国一道攻灭!鬬椒皱眉,吴人扰楚多矣,楚总是受战,何日才是尽头!鬬般道:谈何容易!吴国水道纵横,恃蒙犀之坚舟而行,纵横披靡!未得破敌之道而冒进,取败之道!大臣们议论纷纷,有支持鬬般,也有支持鬬椒,商议不下。
楚王凝眉思索,散了朝回到宫中,沿江边各处问询的吏人拜见,带回了一些消息。
他说,他拜访了一个在江边守大水之庙的老巫师,得知前些日子,曾有船来到他的庙前,请他上船给一位伤者医治。
巫师说,那伤者是个女子,皮肤白皙,不似劳苦卑下之人。
吏人道,她受了伤,淌了许多血,似乎曾在水中泡了许久,昏迷不醒。
楚王的心猛然一震。
那女子是何模样?可有殊异之处?他忙问。
吏人道,臣也这般询问,巫师说,他为女子敷药,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记得那女子的右肩上有一道短小的痕迹,似乎是旧伤所致。
楚王双目灼灼,思绪如同巨浪掀起。
阡陌的右肩确实有一道这样的疤,那时数月前在铜山被追捕时所受。
那些人何在?!他迫不及待地问。
老巫师说,他们未告知去向,但听口音,似乎是舒人。
吏人说着,片刻,似想起什么,补充道,是了,他记得其中一人,额上似有黥痕。
楚王面色一变。
……据子允供称,那日逃走的刺客,名芒……前些日子,蒍贾向他禀告审问结果的时候,曾这样说。
天色暗下,高阳宫中点起了烛燎,将各处照得通明。
寺人渠被告知楚王要见他,匆匆来到,入殿时,见他坐在榻上,手里拿着那个叫滑翔机的物什,似在沉思。
大王唤小人?他上前拜见。
寡人曾听你说过,阡陌在铜山之时,向一人学楚语。
楚王淡淡道,你说,那人额上有黥痕。
寺人渠讶然,上前道,正是。
可知其名?寺人渠想了想,道,似乎叫芒。
楚王抬起头来,双眸深邃。
*****舒人的药很不错,阡陌在将养了几日,一天好过一天,不再疼痛,有些地方的痂皮已经开始脱落。
她隐隐觉得,战事就快到来,因为芒越来越忙碌,有时甚至一整天看不到他的人。
她并没有猜错。
棠地已经集结了上万人,有忠于诸国的舒人,也有前来相助的吴人。
吴伯待了几日,便回国去了,留下几个谋士,带领吴人协助伯崇。
殿上,争执的声音此起彼伏,嘈杂不休。
万事俱备,征战在即,制定前进路线的时候,却出了分歧。
伯崇麾下的众人,本出自各国宗室,带着名下的私兵投奔而来,组成大军。
他们虽皆以伯崇为首领,却心思各异,几乎每个人都想着大军先攻打自己的国家,为自己复国。
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
此事已经足足争论了三日。
仓谡坐在下首,冷眼看着。
他瞥向芒,只见他坐在不远处,神色平静,没有出声。
最后,还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站出来,说舒鸠伯因叛楚而死,为舒人英烈,且楚人在舒鸠国的兵力薄弱,首当夺取舒鸠国。
伯崇是众人推举的首领,又闻得老者们这般言语,众人终于不再争吵,勉强同意。
散会之后,芒不想再看那些人各怀心思的脸,走了开去。
还未出门,忽而听到有人叫他,回头,却见是仓谡。
公子。
他行一礼,我近来得了些好酒,未知公子可有兴致共饮?*****午后的阳光浅淡,落在空寂的山间,溪水淙淙而清亮,鸟语阵阵。
山石旁的茅庐里,仓谡亲自将酒杯满上,缓缓道,公子请。
芒接过来,喝一口,放下。
公子怎不饮尽?仓谡淡笑,放心,酒中无毒。
芒看着他:大夫请我来,恐非单为饮酒。
正是。
仓谡把酒中之物饮尽,道,我请公子来,乃是商议一事。
何事?公子府上那女子之事。
芒的目光凝住。
仓谡看着他,神色了然,继续倒酒,公子亦知晓她是何人,对么?你欲如何?芒说。
公子不该问我欲如何。
仓谡道,公子该想,我若当初在长公子和吴伯面前说出她是楚王的宠姬,他们会如何?他盯着芒,公子知晓,他们必然会拿她来羞辱楚王。
芒哂然,只觉从他嘴里听到这话,很是怪异。
你这般关心她?他问。
不,我是觉得他们这般做,是犯蠢。
芒面露讶色。
仓谡面沉如水,楚王此人,性骄而易怒,得知此事,必然会引大军前来。
公子虽想复国,可扪心自问,区区棠地,可挡得住楚人大军?公子想一想方才殿上的那些人,靠他们一步一步攻城略地,有几分胜算?芒被他说中心事,默然。
他沉吟片刻,却道:可楚王也未必会引大军前来。
他已经拿获了子允,很快便会知晓我,亦或许很快会知道我与她的关系。
仓谡已经听闻过阡陌曾跟着芒从铜山逃走的事,笑了笑。
我要说的,就是此事。
仓谡道,楚王就算知晓公子与那女子有牵连,手上亦无实证,但会生疑,则必然前来。
至于引不引大军,则要看这边透露的消息。
哦?芒不解地看他。
仓谡以手指蘸酒,在石台上写了一个诱字。
楚王可顺不可激,他对这女子甚是挂心。
若以舒人的名义告知楚王,说谋刺楚王的刺客已拿获,而这女子亦为舒人所救,伤重难治,楚王必然前来。
我闻群舒西南,水道众多,狭窄处,岸上持弓则可任意击杀。
若在那里埋伏下手,岂非事半功倍?仓谡目光平和,长公子急苛而少谋,此计唯有公子可行,故而,万万要保住那女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