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美人[金榜] > ☆、第第45章

☆、第第45章

2025-04-01 15:49:47

夜晚,虫鸣阵阵,凉风从山边吹来,很是舒服。

秋老虎的尾巴,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阡陌坐在案前看着静心官署里带回的笔记,葵扇也不用,只是油灯忽明忽暗,大约明天又要去买油了。

阡陌的心不太稳,方才去见伍举的情形仍时不时在心中回现。

他答应了,很爽快。

但他说交易逆旅的事,由他来办。

阡陌并不同意,想自己亲自来。

因为那借的二十只羊是用来买逆旅的,而那多出来的五百钱,则是重新修整逆旅的启动资金。

伍举听了她的说法,笑笑,问她,五百钱可交与你,可那二十只羊,你难道要亲自领回官署中么?阡陌一愣,结舌。

的确,二十只羊,自己是不可能赶回来的放着的。

我府邸就在城中,让人直接送去,交割立契,岂非正好?还有馆人,你要经营逆旅,又身在官署,则不可无馆人。

寻常圉隶,不通文墨,不识礼法,则不宜驱使。

官仆中的商奴,或许有合用之人,我可让人挑选些来,由你抉择,如何?阡陌听着他一番话,没想到自己先前一直思考的事都被他说中,又惊又喜。

她不知说什么好,又高兴又感激,向他深深一礼,多谢大夫!大夫如此照顾,阡陌感激不尽。

伍举莞尔:不必多礼,莫忘了我还有二成利在你手中,自当帮扶。

……阡陌回忆着那事,不禁笑容满面,踌躇满志。

不管前面可能隐藏的风险有多大,找到目标带来的充实感仍然不一样,心中的迷茫和忧虑,似乎都在被一股干劲代替,拨云见日。

*****司会府的阍人听到外面有车马停驻的声音,未几,又听到敲门声。

他从门缝里望出去,见到车马的架势,吓了一大跳,连忙开了门。

环列之尹正要带着人先行,却被楚王叫住。

他立在门前,只见除了伏跪在地的阍人,里面静悄悄的,似乎人们大多已经歇息了。

不必声张。

他淡淡道,除了寺人渠,其余人等都留在门外。

说罢,迈步入内。

时候已经不早,庭院里只有残火照明。

楚王让寺人渠带路,径自走到了阡陌的院子面前。

寺人渠敲门的时候,他四下里看了看,只见周围屋舍,都是官署的常见式样,而这个院子,明显是庖厨所在,墙外放着一排柴草。

楚王不禁又皱了皱眉。

仆妇来开了门,见到寺人渠,还有他身后的楚王,瞪大了眼睛。

寺人渠却不多解释,让仆妇噤声。

楚王没有多理会,径自走了进去。

这院子楚王没有进来过,但跟先前寺人描述的差不多,不大,还有些简陋。

夜里,黑灯瞎火,只有前方那间干阑小屋亮着些许光。

楚王知道那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迈步走过去,可待得近了,他又慢下脚步。

好不容易来一趟,就这么进去么?楚王想了想,目光狡黠,把脚步放轻。

阡陌听到似乎有人敲门,从沉思中抬头。

她以为是仆妇,唤了一声,但无人答应。

错觉么?她等了一会,收回目光。

片刻,那声音却又想起,阡陌讶然。

何人?她问。

无人回答。

阡陌疑惑地盯着门上,方才的声音真切,她有些不放心起来。

惊险的事经历过几遭,阡陌已经学会了警惕,她从案台下抽出一根木棍来,起身,摸到门边。

透着缝隙望出去,没有人。

阡陌一手握着木棒,过了会,稍稍把门打开。

蓦地,一个人出现在门前,把她吓了一大跳。

楚王看着这个手里举着木棒的女子,欣赏着那脸上见鬼一般的表情,颇有几分得意。

知晓独处谨慎了?楚王似笑非笑,声音低低,甚好。

阡陌望着他,不可置信,片刻,不由地瞅瞅他身后。

寡人自己来的。

楚王说着,自己伸手推开门,饶有兴味地走进去。

屋子里的陈设十分整洁,一案,一榻,还有一只木箱子,都是最朴素的模样,铺地的席子也并没有多少张,只能将起居之处连接起来。

但阡陌似乎并不甘于让室内显得太单调,案上,还有窗边,摆着几株嫩绿的小草。

楚王走过去看,只见都是些寻常的花草,独株种着,却是雅致可爱,种在破碗盛着的泥土里面,别有一番趣味。

自己种的?楚王拿起一只小小的藤萝苗,问道。

嗯。

阡陌答道。

她立在门边,看着楚王,觉得有些虚幻。

她以为会很久也没有机会再见到他,司会府与高阳宫之间虽不过几里地,却似是隔着另外一个世界,高高在上的楚王和一介府吏,本不会有什么交集。

但就在她这么认为着的时候,楚王突然出现在面前,让她猝不及防。

心里早已经不平静,阡陌看着楚王,心情复杂。

他来这里做什么?只是看看她,还是……她想到了自己刚才去找伍举的事,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她对荚都没说过,除非伍举自己告诉了楚王,但他不会是那么无聊的人。

这边翻江倒海,那边却似兴致勃勃。

参观一番之后,楚王回头,见阡陌还站在那里。

怎么,他缓缓道,不想见寡人?不是。

阡陌轻声道,看着他,只是未想大王会突然来到。

楚王不置可否,走过去,在他面前站住。

他注视着她,那张脸上的表情似乎不定,有些怯,有些疑惑,却没有躲开他的目光。

对视时,仍让他砰然心动。

寡人不适。

他忽而道。

阡陌愣了愣。

不适?她问,何处不适?头。

楚王指指脑袋。

阡陌疑惑地望着他,目光在他的脑门上盯着,却看不出什么来。

她伸手,摸着他的额头上探了探,也没有什么异状。

大王可让宫中的医师看过?她问。

他们知晓什么。

楚王却一脸鄙夷,看了看她的榻,寡人要歇息。

说罢,朝那榻走过去,阡陌,来给寡人揉额头。

呃?阡陌哭笑不得。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高阳宫什么都有,他大晚上跑过来,跟她说不舒服,让她给他揉额头?但楚王却似乎就是这么想的,在她的榻上躺下来,阡陌。

阡陌无法,只得过去。

他大咧咧地睡着那里,头枕着他的枕头,不住往上面摸,一脸好奇,这里面充了何物?怎沙沙响?稻壳。

阡陌说。

为何不充丝绵?大王,我买不起。

楚王嗯一声,却又将注意力放在榻板上。

这么硬。

他动了动,又将她的被褥拉起来看了看,为何不垫多些?阡陌十分无奈,将褥子整理好,天气又不凉,垫太多会热。

说罢,她看着他,大王果真头疼么?楚王愣了愣,即刻躺好,嗯,头疼。

阡陌只得伸出手,在他的脑门两侧寻找穴位,轻轻揉按。

楚王闭着眼睛,似乎很享受,眉间放松许多。

两人离的很近,阡陌看着他,这张脸,她已经很熟悉,在梦里出现过许多回,但当隔了许久,它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亲手触碰,还是不一样。

他是他,有血有肉,不是那个凭她藏在心底的幻影……阡陌被自己此时这些奇怪的想法讪了讪,忙收起来。

过了会,她见楚王神色平静,似乎入定,以为他睡着了,松开手,寻思去找寺人渠。

不想,正要离开,她的袖子却被扯住。

莫走。

楚王忽而睁开眼,看着她,低低道,陪寡人一会,就一会。

阡陌讶然,与他对视。

灯光黯淡,只见那双眸沉静,却似深深的,带着疲惫和恳求,在阡陌的心上抓了一下。

阡陌心中软下,犹豫片刻,在他身旁坐下。

楚王看着她,手却不松开,一直握着。

大王怎么了?过了会,阡陌问,为何会头疼?睡不好。

楚王道。

睡不好?嗯。

事务太多么?不是,馋。

阡陌不解。

楚王目光闪闪:寡人吃到了两段鸭颈,甚美味,却没有了。

阡陌结舌,未几,立刻想到了寺人渠,哭笑不得。

大王不是不喜鸭颈?她无奈道,那些鸭颈都是大王不要,仆妇拿回来,我才做给府中众人的。

楚王哼一声,不置可否,却盯着她。

林阡陌,寡人一直在想着你,你想寡人么?他低低问。

阡陌耳根发热,沉默片刻,诚实地点点头,想。

楚王眼睛发亮,正待再说,阡陌却道,大王,此事,你我那日已经谈过了。

光芒好似遇了水的火苗,倏而黯淡。

楚王注视着她,好一会,自嘲地笑了笑,是啊,都谈过了。

阡陌看着他再度闭上眼睛,心中亦说不清是何种滋味,坐在他身旁,静静的。

二人这般相处,似乎很自然,又很不自然。

阡陌感到局促,却又珍惜,似乎能这样跟他待在一起,就是一件令人满足的事。

阡陌,你会武术,是么……楚王喃喃道,声音低低的,似乎正入梦。

我们都会,我们都中了术。

阡陌心里说着,望向灯台上晃动的火光,默然不语。

*****楚王的这次来访,犹如夜里的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

第二日,阡陌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榻上,身上盖着薄被。

屋子里一切都好端端的,如果不是那身外衣都没有脱下的衣服,阡陌几乎以为昨夜是做梦。

出门的时候,仆妇看着她,欲言又止。

阡陌知道她必然见到了楚王,抿唇笑笑,不多解释,却道,莫与旁人说。

仆妇忙点头,眼神却依旧奇怪。

阡陌没有多解释,洗漱一番,去府里干活。

一切仍如往常。

还没有开始工作,府吏们说说笑笑,看阡陌来,有人称赞起昨天的鸭脖,一脸回味。

没吃到的人则一脸茫然,待得听人解释清楚,一副嘴馋的样子,叫阡陌再做一回。

阡陌笑眯眯地答应着,在自己的案前坐下。

时间慢慢过去,晌午休息的时候,寺人渠忽而来了,带来了一辆牛车。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只见寺人大罐小罐地往后院里搬,有香料,有蜂蜜,最后,还有一小筐鸭脖子。

寺人渠笑嘻嘻,道,这些都是高阳宫的寺人备的,我昨日带了两块鸭颈回去,一下就被抢得无影,酱汁也被瓜分干净,众人商议之下,托我来求阡陌,今日再做一些,以解众人嘴馋。

阡陌哂然,看着他意味深长的表情,心知这哪里是什么高阳宫众人,明明就是楚王的意思。

但司会府众人立刻不高兴,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说他们也想让阡陌今日给他们做,高阳宫送了这么多来,哪里还有空。

不准,除非我等也有份!有人道,其他人纷纷附和。

寺人渠被闹得无法,只得答应大家都有,众人这才高兴地放行。

高阳宫送来的鸭脖虽然多,坐起来却并不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寺人渠带来了许多人打下手,除了亲自调味放料,阡陌基本不用干什么。

楚王出手豪气,应有尽有,有些阡陌昨天找不齐的配料,寺人渠也给她寻了来。

香味飘荡,整个下午,司会府的人都被迷得魂不守舍,连司会也时不时过来后院瞄一眼。

待得出锅,众人迫不及待地尝,皆欢天喜地。

太阳西斜,阡陌送走了寺人渠等人,正待回去,却发现荚来了。

众人正大快朵颐,热情地招呼他加入。

荚吃了两块,亦是神色惊艳。

但他没忘正事,擦干净嘴和手,把阡陌拉到一旁,从怀中拿出一块木牍递给她。

阡陌接过来,却见这是一份契约,上面用语规范,写清了逆旅所在的地方,交易的物品之数,立契人是荚的父亲,还有阡陌的名字。

阡陌又惊又喜,她原以为还要等多几天,没想到伍举做事这么有效率。

伍大夫让我交给你。

荚神色不定,陌。

你向伍大夫举债,要买逆旅的人,是你?阡陌点头:是。

你经营过逆旅么?不曾。

荚有些不敢相信:那你为何要买?那逆旅我父亲经营了多年,还是败了。

可你祖父曾经营得很好,你忘了?阡陌不以为意,一边逐条看着契约,一边答道。

荚结舌,挠挠头,道,陌,我等是不想让逆旅落入石促那恶人手中,可若是要连累你……算不得连累。

阡陌看着他,认真地说,荚,你们家要还债,我要逆旅,本是无碍。

我举债,并非单为你们一家,也是为我自己,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荚犹豫了一下,似乎觉得有理。

阡陌笑了笑:你何不想,逆旅在我手中变好了,有了钱,我等便可去买许多好吃的。

说着,她在木牍上按下自己的指印,交给他,带回去,莫让人知晓。

荚见她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再坚持,把木牍塞到怀里。

没走两步,他想起什么,走回来说,陌,伍大夫还说,过两日便可去挑馆人。

阡陌颔首,知晓了。

目送着他出门,只觉心情舒畅。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没写完,今晚去看电影,回来写完了再更,应该会有点晚,但我不会汪汪的!☆、第46第章子贝入宫见楚王,才入殿中,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

走进去看,不禁哂然。

只见楚王一身常服,倚在榻上,一手拿着木牍,一手却拿着什么吃着,似乎津津有味。

大王还未用膳?子贝从未见过楚王这个样子,觉得好笑,又不好明说,只得如此问道。

并非用膳,小食解馋。

楚王淡淡道,片刻,瞅见他盯着盘子移不开眼,何事来见?子贝回神,忙道,今日官署议事,祭太一之日已临近。

大王上回驾临云梦,未曾亲临祭祀,如今贞问皆宜,可再往告庙。

楚王恍然想起此事来。

太一神的庙在云梦之东,上次云梦行猎,楚王本想亲自将所获猎物献于灵前,以祈求社稷安稳。

但释放扬越工隶的事亦在眉睫,楚王便将祭祀托与令尹,自己去了南方。

按规矩,他作为国君,祭祀太一不得缺席,不能亲往,事后要补回。

想起那一趟去南方,还有那个一路陪着自己的人,楚王的心中一阵柔软。

此事重大,自当补回。

楚王道,便如卿等议定行事。

子贝应下,却没有离开。

楚王再看,只见他笑嘻嘻的,示意着案上的鸭脖。

大王,臣还未曾用膳,不知这小食可否……他吞着口水,讨好地笑。

楚王瘪瘪嘴角,似乎万般不情愿,嗯。

子贝一喜,忙伸手去取。

用箸。

楚王忽而道。

子贝愣了愣,看看楚王的手指,再看楚王的眼神,不敢违抗,只得乖乖拿起筷子。

他夹起一块放入口中,毫不意外的,楚王看到他目光一亮。

大王!子贝吃着,赞不绝口,此真乃绝好之物……宫中来了新庖人么?楚王没搭理,片刻,见他又伸手,气势汹汹,只可食一块!子贝见他变色,只得不舍地收回手。

小食么……何至于发怒……子贝心里嘀咕,眼巴巴地再看看那盘鸭脖,见楚王不耐烦他再留下来,只得行礼告退。

楚王重新倚回几上,瞥瞥那盘所剩无几的鸭脖,一阵肉痛。

寺人渠,再有人来,说寡人歇息了。

他缓缓道,伸手再拿一块吃着,继续看简牍。

*****伍举办事的确十分利落。

第二日,司会接到少司败之请,让他派人去囹中清算仆隶之数,点名要阡陌前往。

司会哂然,对阡陌道,你如今出名了,各处官署都知你能干,竟是指名要你。

阡陌谦虚了几句,乘车出门。

到了地方,果不其然,她看到伍举也在这里。

少司败与伍举交好,见得阡陌来,相互行礼之后,忙自己的事去了。

阡陌知道伍举此行的目的,望着他,满脸期待。

伍举亦不多说,笑了笑,引她入内。

囹是关押奴隶的地方。

楚国上下,从王宫到官府,再到贵族,甚至再到平民,只要有些钱,就能有奴隶服侍。

奴隶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官府的奴隶,大多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用随到,亦可以买卖,平日都收在囹中,就叫囹人。

囹,顾名思义,有监狱之意,但比监狱好一些,跟铜山差不多,就是奴隶们集中生活的地方。

伍举关系通达,早已打探到了几个才能出色的奴隶,让阡陌过来看。

屋子里,囹吏带着几人,站到了伍举和阡陌的面前。

阡陌看去,只见这些人看起来都是三四十年纪,身体康健,衣服脏兮兮的,手上无一例外缚着绳索。

阡陌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地打量。

这是她第一次买奴隶,说实话,她很是紧张,也觉得很是别扭。

就在不久之前,她自己就曾做过奴隶,如今,她似乎摇身一变,成为了驾凌的人,这是她从未想过的。

阡陌,伍举见她犹豫,走过来,低声道,问些话,看看何人合适。

这些都是能干的人。

囹吏亦道,都是商奴,有的跟随商队去过各国经商,有的曾为馆人。

馆人?阡陌道,何人曾为馆人?片刻,有两人站出来,阡陌看去,打量着他们,问他们曾经在哪里做馆人。

二人回答说,他们都是陈人,在郊野的馆驿中为馆人。

数年前,楚人伐陈,将他们俘来楚地,投入囹中为奴仆。

阡陌默然,谁说世界上的不幸都是各有不幸,他们和她,遭遇明明很一致。

她的钱有限,不能凭着同情心乱花。

这两名馆人有管理经验,自然优先,阡陌再看向剩下的人,又问,谁人识字会算?只有一个人回答,阡陌看去,却见是个约摸四五十岁的人,面容消瘦,身材有些矮小,神色却有几分精干。

阡陌想了想,给他出了道算数题,又问了些他的经历。

那人算得很快,思维亦颇有条理,他做过商队首领的副手,对经商之事颇为熟稔。

阡陌问伍举的意见。

言语倒是无差,可他长项在商旅,并非经营逆旅。

伍举说。

逆旅亦是为商,且日常所接纳之人,大多行商,二者乃是互通。

阡陌道。

此人,我以为不可。

这时,囹吏插嘴道。

阡陌和伍举皆讶然。

为何?她问。

这是个罪隶。

囹吏鄙夷地说:他杀了商旅头领,因而获罪。

我杀他乃不得已!那人突然眼睛发红,望着他们,小人一向安分守己,可那恶人觊觎小□□子,欲行不义之事,被小人撞见,故而失手打死!囹吏看他顶撞,作色,岂敢无礼!那人却忽而下拜叩首,泪如泉涌,小人什么都会!经营算账,只求带小人出去!需爱热播无父母,妻子病重,儿女尚幼,若可让小人见他们一面,当牛做马亦是甘愿!囹吏大怒,正待叫人押下,被阡陌阻住。

她看着那人,问,你叫何名?娄狐!娄狐,阡陌正色看着他,我可带你出去,但那些暴虐之事,不可再犯。

且你方才所言,若有半点虚假,我仍将你投回此处,知晓么?娄狐望着阡陌,神色大动,忙叩首再拜,连声道,小人敬诺!小人绝无半点虚言,若有,听凭处置!阡陌看向伍举。

伍举看着她,面露微笑,接着,对囹吏要了这三人,立契付钱,带着人离去。

*****阡陌不能把这些囹人带回官署,只得再次拜托伍举。

伍举十分自然地答应下来,看着阡陌,意味深长。

你说你不曾做过逆旅,如今,我倒有些不信。

他说。

阡陌赧然,道,我确不曾做过,只是近来想得多,总要考虑到各处。

伍举颔首,似乎想起什么,道,你先前托我修整房屋,说有图依照?阡陌答道:正是。

说罢,她从牛车上取下一个包袱,递给他。

伍举接过,却见是几块尺来见方的木板,上面画着房子的图,竟是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细节之处,还在旁边写着小字标注。

伍举看着,只觉叹为观止。

你画的?他问。

阡陌点头。

用完了送我可好?他带着玩笑之色问道。

阡陌莞尔:大夫若喜欢,尽可拿去。

伍举看着她,忽而道,我始终以为你做这逆旅辛苦了些,你有这般才能,做些惬意之事亦可安身。

阡陌抿抿唇:可那些,首要之事,是要博得他人欢心。

伍举哂然:逆旅便不必博他人欢心?那不一样。

阡陌道,逆旅可由我说了算。

伍举笑笑,不再多言,收好木板,告辞而去。

*****延年宫里,寺人呈上鱼羹。

穆夫人尝一口,皱皱眉。

郑姬在一旁看着,忙道,夫人不合胃口?庖中还另备了枣羹,清淡些……不必。

穆夫人淡淡道,说罢,叹口气,倚在凭几上。

宗伯可来了?片刻,她问。

旁边的寺人录忙道,禀夫人,宗伯还不曾来。

穆夫人看他一眼:昨日让你将卜尹选好的各国适龄宗女名册呈与大王,他可说了什么不曾?寺人录答道:大王只说知晓了,不曾多说。

穆夫人似乎毫不意外,无奈地笑一声,对郑姬道,你看,这最紧要之事,只有老妇在操心。

高阳宫摆几回冷脸,连宗伯也倦怠了。

郑姬神色平和,忙道,大王事务繁忙,此事自然不如夫人远虑。

远虑?穆夫人不置可否,忽而问道,那个司衣陌,如今还在大王宫中么?寺人录愣了愣,忙答道,禀夫人,小人问过,那司衣陌自从大王回来,就离开了高阳宫。

郑姬目光微动。

哦?穆夫人讶然,大王厌弃她了?寺人录赔笑:小人也不知,只听说,她去了司会府,如今是女史。

穆夫人神色诧异,很是不解。

司会府女史?她问,怎去了司会府?据说她算术十分高超,故而去了司会府。

大王待她如何?据说大王与这位女史也再不曾见面。

穆夫人看着寺人录,似乎觉得此事颇有趣。

如此说来,大王再不喜欢这女子,却将她送去了司会府?她缓缓道,看向郑姬,不觉失笑,久闻我儿惜才,不料竟是珍惜至此!郑姬亦笑,轻声道,大王乃贤德之君。

穆夫人心情好了许多。

可想到楚王的婚事,她又觉得烦恼。

他们母子二人,近来生隙,都是因为此事。

穆夫人本一心想让楚王从母国婚娶,可楚王脾气倔强,执意不肯,不准她再插手。

穆夫人无奈,退让一步,想着只要楚王好好娶妇,便也无妨。

但楚王似乎丝毫不热心,自从上回僵持之后,就不闻不问,让穆夫人很是头疼。

宗伯知晓穆夫人召见自己,必是为了楚王婚娶之事,很是为难,又不能抗命,只得硬着头皮前来拜见。

果不其然,穆夫人提起了此事,宗伯亦不再含糊,道,臣自上月以来,每每见大王,都曾告知卜尹贞问进展,每获一位良配,必细细禀告。

可大王始终不予示下,只说再议,臣亦是无法。

穆夫人决心已定,听得此言,笑了笑,大王庶务缠身,此事确繁杂了些,他未必理得清。

她不紧不慢道,我昨日以遣人将名册一一细纳,呈与大王。

宗伯莫忧,待我亲自去见大王,此事断不得再拖。

作者有话要说: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