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晴漫时空》 > 第七十章 解惑(一)

第七十章 解惑(一)

2025-04-01 15:06:05

熙熙攘攘,繁华天都,数不完风流雍华,道不尽歌舞升平,却谁道风流下掩盖的凄苦,这京城繁华的街道一路沿来,总能在某个角落看见褴褛乞儿,屈膝求舍,本是出来走走缓解心中空闷,却不想又添唏嘘。

依晴将仅剩的几枚铜板轻轻的放在一位残弱老乞丐碗中,不等人谢转身而去,未行几步,便从背后传来一声慈慧轻叹。

上善若水,积德成渊,心似菩提,怜取众生,阿弥陀佛。

依晴回首,只见路旁一方摊桌后静坐着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双手合十,深睿眸光含着一抹笑意正看着她,桌旁立着的长杆上一幡白布,上书求医问卜四个黑字。

茫茫人海,相遇即缘,苦海无边,施主何不停下小坐片刻?依晴愣了一下,随后转身慢慢走到摊桌前坐下,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还礼:叨扰大师了。

老和尚含笑摇首,说道:佛曰众生平等,方才老衲见众多乞丐中,施主只施舍老弱残孺,不知何故?依晴浅浅笑道:世事因人而异,众生不等,强弱有别,强者,足可自力更生,何需施舍?弱者,身虚体弱,无力谋生,当受世人援手。

况且,她摇首失笑,我亦没有这么多钱当个真正的大善人,量力而行罢了。

老和尚展颜而笑:阿弥陀佛,如施主这般真性之人,方真正有菩提之心,上善之意,老衲受教了。

依晴合什恭敬道:小隐隐于山,忘情山水,大隐隐于市,普渡黎民,大师才是真正菩提心。

出家人看似望破红尘,隐于山间寺庙,不问世事,其实只因无力改变什么,消极避世而已,真正看破世事的,是如眼前这位大师一般的大隐者。

老和尚微微一笑:善哉善哉,施主慧根不浅,与佛有缘。

依晴失笑道:莫非大师想让我出家?我不知道寺院还收女弟子。

老和尚摇首笑道:未必出家,才可修佛,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心中无佛,佛亦非佛。

况且,施主尘缘未了,不能出家,亦不能净心修佛。

依晴一愣,默然不语,老和尚取出纸笔,推到她跟前,笑道:施主若信得过老衲,便不妨测上一字。

依晴执了笔沉吟片刻,落笔书下一个晴字,递与老和尚道:大师既说尘缘,我便测尘缘,请赐教。

老和尚看着纸上的字,抬首望了依晴几眼,片刻后平和笑道:日为阳,月为阴,‘王’字多一点即为‘主’,施主身边必有贵人庇护,且贵人皆为人中之龙,却亦因此情丝纠缠,情路坎坷。

依晴猛的抬首,清亮的眸子晃动了一下。

万物相生相克,天上乾坤只一日、一月,人间姻缘亦只一男、一女,是以情丝再乱总有定局的一日,日月相映必有同辉的一天。

但日为昼,月为夜,昼夜轮回本不应相见,转变命数必然受尽磨难。

‘晴’字亦有拨云见日、海阔天空之意,所以峰回峭处看路转,柳暗深处见花明。

依晴听完老和尚的解语,垂眸静默片刻后缓缓起身,淡淡一笑:天理命数,尽在人心,无为有为,事在人为,我相信人定胜天。

多谢大师指点。

老和尚微笑颔首:仙踪难觅情如梦,蓬断随风叶飘零,同心千载痴情盼,守的云开见月明。

施主好走。

依晴抬脚刚想迈步,猛地一阵眩晕袭来,她晃了两下一手摁在摊案上,老和尚微惊,忙起身扶她缓缓坐下,摊桌上的笔墨纸砚落进清眸似乎蒙了一层纱,静坐了一会儿,直到视线复又变得清晰,她才抬首冲老和尚浅浅一笑,示意无事。

看施主脸色苍白,似乎身体染恙,老衲略晓医理,施主若不嫌,不如让老衲诊断一番。

依晴抬首,望着老和尚睿意和善的眸子,心中乍起的那丝恐慌缓缓淡去,她伸出手臂搭在摊案边上:那就有劳大师了。

老和尚搭上腕脉仔细诊过后,略带奇意的说道:施主脉象并无异常,却为何会突然感到眩晕呢?不知施主像此情景有多长时间了?还有没有别的症状?依晴略一沉吟道:这种……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