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陇州,距京兆长安四百里!原本马车两日半便可抵达,无奈小小和义母这一行,因为有步行的护卫。
因此,足足花了近四日方才赶到陇州府衙!李如松接到夫人和义女回来的消息时,刚好把边民斗殴一事的奏折写好发往朝廷。
听闻夫人和义女一起回来,连忙放下手头的公务,前去探望一番。
虽说他对小小的关爱,没有李夫人那么深切。
却也着实喜欢这个外柔内刚的干女儿,更何况,这干女儿的夫君,还未进士及第,便已经入宫伴驾了。
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啊……包括他李如松自己!客厅当中,李如松一身便服,满面和煦的和小小说着话。
李夫人则在一旁,拾掇着小小带过来的一些礼品,一边听着这父女俩的对话:小小,你那农场,如今一切可好?回爹爹的话,一切都好,已经开始有收成了呢!哦?甚好甚好!没想到这么快!为父替你高兴啊!李如松听闻这个消息也相当意外,不过这不是他关心的重点,因此,他很快跳过这一段:对了,为父听说,前番华阴县遭遇天灾,你拖着病体前去救灾,还教了灾民一种很实用的法子,救活了很多人。
那里的民众,如今称你为‘女菩萨’,可有此事?小小洒煞一笑:那是乡邻们高抬女儿了,女儿不过是尽了一份自己的心意而已!没想到,李如松却突然话锋一转:为父问你,在你尽这份心意之时,那吴思远身在何处?小小不知道义父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女儿不知,只是在当日下午见过他一次……哼!李如松突然冷哼一声,遭来李夫人好一通责备。
这才意识到,对面的是自己的义女,而非平常那些下属同僚。
当下迅速调整了一番自己的情绪,这才平静的透露出一个消息:闺女,你可知道?你教那些灾民,用那法子救活了上百民众的性命。
但是这份功劳,却被吴思远大包大揽的揽到了自己身上!朝廷因其救灾有功,对其大为赞赏。
此番若非其需按制回乡丁忧,恐怕很快就要获得朝廷的提拔嘉奖了。
啊?小小亦感到一丝愤怒和担忧,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功劳被人抢夺,她原本就没有那份心思.只不过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罢了。
她担忧的是.若是这吴思远真的得到提拔重用,那岂不是会祸害更多的人?以他的贪婪,凭着满肚子的阴谋诡计,任职一县,便有一县百姓遭殃;任职一州,便有一州黎民受害……想到这些,小小坚定的说道:爹爹,若那吴思远因为此事升迁,调离了华阴县。
对于女儿来说,原是有益无害之事。
可是,以那贼子的贪婪狡诈和狠毒,若是让他就此升迁,岂不是要祸害更多的百姓?届时,女儿救人所立下的那微薄的功劳,岂不是造就了一个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女儿岂非成了罪人?请爹爹设法向朝廷禀明真相,阻止这样的憾事发生!李如松沉吟片刻,这才抬起头,一字一句的说道:闺女,为父想让朝廷知道此事的真相并不难,甚至可以直接上达天听。
只是……怕是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若是届时朝廷要你前去作证,你可愿意?小小长身而起:爹爹,女儿愿意,女儿相信,赵家村数百村民,亦会替女儿作证的!李如松也站起身来:好,不愧是我李如松的义女!此事便交给为父来处理,届时,你只需出面作证即可!闺女你也无须担心太甚,你姑父和舅舅,皆身居朝中要职,志轩那孩子更是陛下看重之人。
量那吴思远和他那泼皮舅舅,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李夫人听着父女俩的时话越来越沉重,便出声打断道:老爷.女儿难得来一次,一来你就尽说些不愉快的事。
快来试试这件袍子,这可是女儿一针一线亲手替你缝制的!李如松已经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完了,闻言便收了声。
转而欣喜的朝李夫人手中拿着的一件褂子望去……晚间,外出游玩的李钦赶了回来,姐弟俩共同经历了农场那么多风风雨雨,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唏嘘。
之后李钦又恢复了本色,三言两语便惹得姐姐娇笑不已……在陇州住了五日,小小便迫不及待的要赶回农场。
此时已经是七月底,按照当初的估计,第二批母鸡将要开始产蛋,第一批的公鸡除了留下一部分作为种子外,其余的也要出栏了。
这时候农场的工作,若是没有她亲自调度,很可能会非常混乱。
因此,七月二十九这天,小小向义父义母提出辞行,要返回华阴。
临行前,李如松难得的亲自相送,将那本《大贤集》交给小小,一本正经的说道:小小,回去之后,好好拾掇打理你的农场。
待为父得了闲暇,也好到你那里,好生那个……休闲一番。
你娘亲给了你两个丫鬟,为父便再给你两名护卫。
说着招手唤过来两个汉子,小小一看,正是那日护送义母到农场的二人。
只听见义父继续说道:他们兄弟二人,跟随为父已四年有余!说着指着其中稍壮的那位介绍道:这是哥哥姚山,另一个是弟弟姚海。
为父将他二人赠送与你作为护卫,以防那些奸险小人的暗算!姚山姚海兄弟双双向前一步:请大人放心,属下兄弟,定会全力护卫小姐安全!李如松满意的点点头,退后两步,将地方让给李夫人。
李夫人可没有李如松那般坚强,眼见着要离别了,心中本就酸涩不已。
听见自家老爷说得如此严重,又是奸险小人又是送护卫的,一颗心担忧不已,却又不能阻止。
便拉着小小的手不愿意放开,好一阵叮咛嘱托……直到日上三竿,小小才和鬟儿登上雇来的马车。
李嗣业带着姚山姚海兄弟 踏上返回华阴的归途。
爱小农场,八月初一。
江云和青儿两人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夫人不在,农场的一应事务都压在他们二人头上。
偏偏那第二批母鸡眼红第一批的功劳,纷纷争先恐后的开始产蛋。
如今,每天的鸡蛋产量都在千枚以上,且数量还在一直增加。
此时,二人正在库房内,细细将装好的鸡蛋清点入库。
前日才送了三千枚鸡蛋到县城如意酒楼。
瞧着如今库房内堆着的近五十个托盘,江云满心苦涩,忍不住出声对青儿叫苦道:好么,明日得送五千枚,我可怎么搬得动……青儿闻言正要出声安慰鼓励他两句,大门却传来重重的敲击声,只好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跑到门口高声询问:何人敲门?门外传来李嗣业的大嗓门儿:清儿姑娘,快开门,夫人回来了。
青儿大喜过望,赶紧用最快的速度抽开门闩,迎接小姐回来。
小小吩咐鬟儿带着新来的两名护卫姚山姚海去安顿住宿,之后立即开口询问青儿:我走的这段时间,农场可有发生什么大事?有!青儿脆生生的答道:是大喜事,小姐,第二批鸡也已经开始产蛋了。
现在每天都有一千枚以上的鸡蛋,而且每天都还在增多!小姐您走后,农场共往县城送过四次鸡蛋,共计九千枚,银子在江大哥那里保存着呢!嗯,不错!这些时日辛苦你们了。
小小满意的点头勉励道,随即却从鬟儿这话里品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儿来:江大哥???这称呼,难道青儿这丫头,竟然和江云……?不过这也是好事,想江云已经是二十二三的人,不想媳妇儿才怪!青儿虽然年仅十七,但是在这个年代,十七岁也早就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这半个月自己不在,农场的事情都压在他二人头上,相处的久了,暗生情愫也是理所当然的!嗯,这也很不错,若是他二人有意,自己倒是可以撮合他们一下。
先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留待日后慢慢观察。
毕竟小小是来自后世,她可不愿意强迫任何人,只有等他俩情投意合,她才能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撮合二人!青儿,我去陇州这些时日,姑爷那边可有书信过来?眼下除了农场,小小再关心的就是远在京师的夫君志轩了。
有两封,奴婢都替小姐妥善的收捡好了,是否要现在就替小姐取来?小小摇摇头:算了吧,晚饭后再给我,先跟我四处转转,跟我说说农场的近况!这时候的晚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晚上看志轩的书信,倒成了小小的一种享受。
话说江志轩的所有书信,都在她枕头底下压着呢。
而且今日有两封,小小的心中竟然生出一种雀跃和期待的感觉:夫君在信中,又会说些什么呢?当下先将这份好奇心压着,在青儿的陪同下在农场检查了一番,未曾发现和之前有何不同,也未发现有何不妥之处。
这才放下心来,对江云和青儿的能力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本以为下午会是一个相对清闲的时刻,不曾想午饭刚过,便又有人前来拜访。
待青儿将来人引进来,那人躬身一揖之后,却从怀中掏出一份契约:夫人,在下是青云楼二掌柜,今日奉东家和大掌柜嘱托,前来和夫人商量这份契约,请夫人过目!青儿将那份契约接过来递给小小,打开一看,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份契约,而是一份要求提前供货的通知。
因为即将入秋,届时酒楼的生意会日渐攀升。
而青云楼作为华阴县最好的酒楼,目前的各类菜肴便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因此,青云楼的东家希望爱小农场能提前履行契约,开始向青云楼供应活鸡,鲜鱼等农产品。
小小略略思索一番,活鸡倒还好说,如今农场的两千五百只鸡都已经长成,其中的近八百只公鸡都可以出栏。
但是池塘中的鱼儿,大的也不过才一斤左右,似乎还早了一些,此时便供货,对农场来说损失不小。
二掌柜的,按鄙农场和贵酒楼的契约,原本应该从十月初一才开始供货。
不过,小女子体谅贵酒楼的难处,可以考虑提前供应一些。
不过如今鄙农场能供应的,恐怕只有一些活鸡而已,至于鲜鱼,怕是必须要等到秋后方可。
如今这个时节,鱼儿刺多肉少,若是强行供货,怕是会砸了贵店的招牌!那二掌拒何尝不清楚这些?只是东家和大掌柜催得紧,他也只能奉命办事。
此时听小小说可以提前供应一些活鸡,心想,这样对东家和大掌柜也算有个交代。
当即便起身一揖:如此就多谢夫人了,在下这就回禀东家和大掌柜!小小亦嫣然一笑:有劳二掌柜了!待那二掌柜走后,小小把江云找来,询问他下次向如意酒楼送货的时间。
得知就在明日,当即便吩咐道:让江叔和江婶准备一番,备齐一百只公鸡,明日送到青云楼!江云一惊:弟妹,明日光是如意楼的鸡蛋便有五千枚,若是再加一百只鸡,这得多少人去送啊?小小一拍额头,把这个给忽略了。
沉思一番之后,这才站起来:我去找大伯想办法吧……说着便急急忙忙的动身去找江大伯。
傍晚时分,小小坐在一辆牛车之上,慢腾腾的摇回了爱小农场。
那驾车的车夫,将牛车连牛带车交给闻讯出来的江云之后,甩开两条腿飞速赶了回去,送货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晚饭后,青儿把江志轩的两封书信交给小小。
小小当即迫不及待的回到房里,拆开日期较早的那一封,细看起来。
未曾想到,夫君志轩在信上,却透露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皇后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