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旺夫 > 第二四九章 强援抵达

第二四九章 强援抵达

2025-04-01 15:01:27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一晃就是十余日,有了小小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的陪伴,长孙皇后的病情似乎稳定了下来。

孙思邈每隔几日都会过来替长孙皇后号号脉瞧瞧病,虽然依然是摇头叹息。

可也惊讶于长孙皇后的病情,生机流逝的速度似乎放缓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是极为振奋的。

李世民大喜之下,对小小和江家的几个小东西更是丝毫不吝赏赐。

其中就有一条,恩授虎头为晋王李治的伴读。

虎头这个小东西,从此以后就多了一份差事,每日清早必须早早的起来,屁颠颠的在太监们的伺候下,跑到东暖房,跟李治一起读书两个时辰。

然后和李治跟小兕子一起用早膳,之后才到太液池探望长孙皇后。

刚开始的几日,虎头每天早上起来都像一只苍蝇一般嘤嘤嗡嗡的哭闹不休。

因为起得太早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子们,卯时中刻就要开始晨读,也就是凌晨六点左右。

而虎头身为晋王的伴读,还要起得比这个时候更早,以便从甘露殿赶过去。

这对于以前每天都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虎头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最大的酷刑……然而,几日之后情况就大变了。

每日清晨还不到时辰,虎头便急急忙忙的自己爬起来。

催促着宫女太监们给自己更衣洗漱,然后迫不及待的往东暖房赶。

小小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用柳条和细盐刷牙,闻言差点将柳条咬断,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又过了好几日,小小才弄明白缘由。

皇帝的子女们享受的教育,可不仅仅是文治,还有武功。

每日的晨读,并不全部是枯燥的读书。

而是劳逸结合,文武相济。

读大半个时辰的书,习小半个时辰的武,之后再往复一遍。

虽说读书对虎头来说为难了点,但习武可是他的最爱……而且,李治这个未来的大唐天子,虽说在大人面前是一副深沉的小大人模样。

可他终究才十岁多一点,少年心性岂是那么容易就磨灭的。

以前他是一个人读书,迫于压力不得不做出那副模样。

而今有了虎头这个调皮捣蛋的货,虽然年纪才四岁.小是小了点,可也总算有个伴了不是?再加上虎头又极为讨人喜欢,李治对他也喜爱得紧,便找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哄着他。

于是,两个小家伙很快黏糊到了一起。

虎头每天之所以愿意那么早起来,是因为他心中一直都悠着去跟李治黏糊呢。

特别是读完书之后那小半个时辰的习武,两个小东西拿着木刀木剑对攻。

虎头虽然年纪小身体也小,每次都会吃不小的亏。

可这臭小子还真有一股百折不挠的劲儿,愈战愈勇!除了虎头,小小自己也收获不小。

除得了大批金银的赏赐之外,李世民还大方的给了一个头衔,封小小为三品开国郡夫人,使其封号和品衔,跟江志轩的开国伯相称。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小小带着儿女们,让长孙皇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过得开心了些……杭州城,自从上元节过后,杭州城的普通民众,就已经渐渐的发现了不对劲。

在街上巡逻的全副武装的府兵,骤然间突然增加了三倍。

原本客似云来的青楼和赌馆,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清查一空。

赌馆全部关门,经营赌馆的东主和管事.寨满了杭州刺史府的大牢;各大青楼都被严密监视,每日接待的恩客数量,籍贯都必须严格登记。

每天一早,刺史府都会派人前来收取前一日的登记信息。

曾经有个别青楼,仗着家大业大,和杭州城内的某些官员交好,不把这项命令当回事.结果很快便被查封,如此一来.再无一家敢阳奉阴违。

同时,几大城门的盘查也一天比一天严格。

到了正月底,刺史府甚至发布了宵禁的命令,午夜子时过后,若是超过三人在街头游荡,巡逻的府兵可以当场捉拿。

若是胆敢反抗者,可以当场格杀……二月初,杭州城内又有传言,言道杭州城外三十里的山林中,已经驻扎了大批军队。

民众们开始慌了,这种种迹象表明,马上就会有大事要发生……杭州城西郊,就在靠近杭州西湖的一处别院之内。

杭州刺史府长史欧阳自辉,杭州别驾陈仓,录市事令伍诚赐,富阳县令王寿山,新城县令刘明远,余杭县令董其昌等人齐聚一堂。

这些人,人人都身着便衣,人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兴奋、激动的神色。

此时,欧阳自辉正在向所有人训话:诸位,正月间,皇后病重,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但是根据可靠消息,皇后恐怕是不行了。

皇后一倒,太子殿下便失去了最有利的一把保护伞。

以今上对太子殿下和魏王李泰的态度,必然会废太子…我等深受太子殿下厚恩,此时,到了我等报恩的时候了。

正月初,江淮两道都护府做出决定,全力支持太子殿下。

必要的时候,甚至会以兵谏的方式,向朝廷和今上施压。

然而如今诸位都看到了,此事不知何故走漏了风声。

观今日杭州城的举动,老夫断言,那黄口小儿定然还会有后续举动,咱们不能束手待毙。

所以今日将诸位密召至此,共商大事……一旁的杭州别驾陈仓此时开口道:欧阳大人,你也未免将那黄口小儿看得太高了。

如今杭州府内的府兵,还有近一半控制在咱们手上,就凭冯青莲手上的那一千来人的府兵和刺史府的百来名衙役,至多在加上那黄口小儿的一百亲卫,能在杭州城掀起多达的风浪来?然而,他这话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录市事令伍诚赐听了他的话之后,更是当场反驳道:陈大人,此时咱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下官说句不好听的,不是欧阳大人将那姓江的看得过高,而是陈大人您实在是太低估那姓江的了!若是继续这般下去,恐怕咱们就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陈仓明显不服气:那你倒是说说,本官哪里低估了他?欧阳自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都什么时候了,这些人还在这里内讧。

更让他不高兴的是,陈仓这个老匹夫,竟然真的还没意识到那姓江的厉害,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混到这杭州别驾的位置上的。

听见陈仓这样问,他也有些忍不住,语气带着丝丝火药味:陈大人,你糊涂哇?你想想看,这姓江的才来杭州多少时日?自贞观十二年十月到如今,不过三四个月时日。

初来乍到之时,这姓江的多低调?还说什么让咱们各司其职,按部就班。

可这才几个月?不知不觉.咱们便被这姓江的架空了,如今除了你陈大人手上依然掌握着的西大营千余府兵之外,咱们能调动的人手还有多少?那些豪门大户的家丁护院么?老夫愿和陈大人你设一赌局,此时一旦真的乱起来,那些豪门大户不向咱们倒戈相向就万事大吉了……陈仓依然不信邪:本官就不信,这些人不怕死,他们谁没有把柄握在咱们手上?倒戈相向?还反了他们了!更何况,那姓江的新政,重新将盐铁买卖收归国有,这便是在将这些豪门大户往绝路上逼,他们岂能忍受?欧阳自辉急得一跺脚:哎哟我的陈大人,你为何不想想那姓江的如今是什么身份?不仅仅是杭州刺史,还是钦差大臣,只消他一句‘既往不咎’,咱们手上这些把柄就屁都不是了,而且这姓江的虽然将盐铁重归国有,可依然允许那些豪门大户以股份的形势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那些豪门大户只要稍有眼光,便能看见这当中潜藏着的巨大利益!正如欧阳大人所说!此时,伍诚赐接口道:自正月底的盐铁新政颁布以来,杭州城内最有名的四大世家,都已经承诺购股。

如今,张赵钱孙四大世家,都已经反过来成为了新政最有力的支持者,因为这四大世家购买的股份,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万贯……如此巨大的利益牵扯其中,又得了‘既往不咎’的承诺,他们怎么可能还跟着咱们千?非但不可能如此,甚至还很有可能如同欧阳大人所说那般,对咱们倒戈相向……因为维护那姓江的新政,便是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些人口中所说的新政,便是江志轩担任担任苏杭盐铁案处置使之后,发布的第一道政令:成立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

专营署是官方机构,主事官员便称为盐铁使,品衔为从四品上。

而这个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的第一任盐铁使,便是李钦!当然,以江志轩的见识,是绝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方法的。

那是小小给他出的主意,因为盐和铁,即便在后世都是国家专营的。

于是小小便想到了一个后世非常牛气的名字:国营企业!夫妻俩商量了许久,小小给夫君出的主意便是:从今往后,苏杭地区乃至整个江淮两道的盐铁生产、运输、销售,都由盐铁署全部负责。

任何私人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参与其中,违者严惩不贷。

然而,如此一来,便又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样的一道政令,必然会触动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特别是江淮两道的那些豪门大户,之前几乎都曾经牵涉其中。

这道政令一下,他们的利益链便被拦腰斩断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人定然不会甘心,定然会激起激烈的反弹!若是再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很有可能便会跟着这些有心人一条道走到黑了……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如今江淮两道的官府都被都护府把持。

江志轩的钦差政令下去之后,大多都是阳奉阴违。

他真正能够指挥得动的,充其量就只有一个杭州府。

盐和铁的生产、运输、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不菲的银子,光靠杭州府来承担根本就不可能,甚至连盐铁署开始运作的资金都不够。

而朝廷上的李二陛下,虽然同意了江志轩的奏章,也承认了李钦这个盐铁使的品衔和职称,却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

而小小和江志轩粗粗算了一下,盐铁署开始运作的资金,便需要大约……一百万贯……这些钱要是不能解决,新政就是一纸空谈。

夫妻俩为这个恶眉苦脸了好几天,直到小小想到了后世的股份制。

对呀,为何不能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呢?盐铁署的启动资金需要一百万贯,但是盐铁署最终的价值,却远远不止这个价。

于是,小小再次给夫君出主意,将盐铁署作价三百万贯。

向民间融资,说白了就是向那些豪门大户融资。

这些人拿出一定的钱财购买盐铁署的股份,按照出资的多少比例,确定今后在盐铁署持有多少股份,待盐铁署有了盈利上来,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分红。

譬如前面说的那张赵钱孙四家,每家购买了三十万贯,也就是每家占有盐铁署百分之十的股份。

待一两年之后,若是盐铁署的盈利是一百万贯,那么每一家便能得到十万贯的分红……如此一来,这些豪门世家的利益,便和盐铁署的利益息息相关。

而且盐铁署交由官府直接负责,免去了他们以往偷偷摸摸行事,需要付出的那些不菲的行贿资金。

这些豪门世家,谁能不高兴?又哪里还会跟着失势的那群人,继续和新政作对?而如今,随着新老两届统治者之间的碰撞开始激烈,江志轩的新政威力便显现出来。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再没有什么豪门世家站在欧阳自辉这些人身边为他们摇旗呐喊,充当马前卒和炮灰……说远了,拉回来。

且不说这些杭州城的太子党官员,在西湖别院当中秘议些什么。

另一边,杭州城东郊的密林深处,江志轩正在一顶硕大的军帐当中,和人谈笑风生。

细看那人,正是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此时,正听见段志玄哈哈大笑着跟江志轩干了一杯酒,然后畅快的笑道:军师,没想到咱们还有并肩作战的一天,哈哈,不妨跟你直说,前几日得到陛下的旨意,命我秘密出兵前来助你之时,老哥我几乎高兴得一宿没睡,哈哈……江志轩浅酌了一口,随即也放下酒杯笑道:段公爷严重了,此次苏杭之事尚无定论,江淮两道也不一定会真的行那悖逆之事。

倒是志轩有些唐突了,如此着急便把公爷请过来,其实更多的乃是防患于未然……段志玄哈哈大笑几声:军师谦虚了,自山僚之战起,军师每每都能够料敌于先,老哥我可是佩服得紧呢。

对了,此次过来,老哥还将你那位好门人也带过来了,连带着他手下的五千陌刀军,一个不落……江志轩闻言大喜,段志玄说的是李嗣业。

原本江志轩还有些担心,左骁卫仅有不到四万人马。

虽说这是精锐当中的精锐,可江淮两道都护府明面上的军队便有四万,再加上传言中蓄养的私兵,加起来人数起码是左骁卫的两倍以上……何况左骁卫如今驻扎在湘西,不可能全部过来。

实际上也是如此,段志玄此次奉召提兵进入江南道,仅带了两万人马。

不过他竟然把李嗣业和他的陌刀军带了过来,江志轩便大为放心了。

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最坏的打算便不需要再去考虑……杭州城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厚,街道上的行人一天比一天稀少。

也不知道那一日在西湖之畔的别院当中,欧阳自辉等人究竟商量了此什么,做出了什么决定。

反正从这些人回到杭州城之后,杭州城的紧张气氛便骤然提升!杭州城唯一的一支武装力量一分为二,冯青莲的东大营和陈仓的西大营分别驻扎在杭州城的东西两头,遥遥对峙。

偌大的一个杭州城的治安,便靠着刺史府和钱塘县衙的一百多名衙役维持。

好在江志轩先前的霹雳手段震慑住了不少人,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而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事情的始作俑者江志轩,却似乎非常轻松。

竟然每日里带着亲兵到东郊行猎,这让欧阳自辉和陈仓等人万分奇怪,不知道江志轩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于是,他们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又犹犹豫豫的没有实施……如是又过了十来天,转眼便到了贞观十三年的三月中旬。

江志轩似乎突然对狩猎失去了兴致,不再天天出城。

然而除了极少数人之外.谁也想不到,刺史府后面的别院当中,已经驻扎了一支近五百人的军队。

而且这些军人,个个身材高大,他们的兵器也与众不同,全是清一色白花花的宽大长刀……第二五零章 峰回路转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杭州城内剑拔弩张的气氛,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长安并没有什么感觉。

京师的民众关心的更多的,还是那深宫大内的长孙皇后的凤体。

长孙皇后是有史以来最为贤明的皇后,最得朝中百官和天下臣民的爱戴。

得知长孙皇后病危,京师的百姓,很多都自发在家中为长孙皇后焚香祷告,祈求平安。

或许是民众的虔诚真的感动了上苍,又或许是小小和孩子们带给长孙皇后的欢乐起了作用。

原以为行将就木的长孙皇后,竟然奇迹般的又坚持了一个多月。

当孙思邈再来为长孙皇后诊治的时候,脸上惊异不定的神色连虎头都看得出来。

李世民和小小关切的站在床榻边上,等待孙思邈的诊断结果。

奇迹!真是奇迹!出了长孙皇后的寝殿,满头鹤发的孙思邈连声感叹:陛下,江夫人,这真是老朽行医一甲子以来,所见的最为不可思议之事!李世民的神色甚为紧张,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颤抖着嘴唇试探着问道:药王.……此话何意?孙思邈看着李世民的这幅模样,心知他想问的是什么,也不卖什么关子,沉吟着点点头肯定的答道:陛下,娘娘的病情似乎稳定住了。

自打江夫人入宫之后,老朽就发现娘娘凤体上,生机流逝的速度在放缓。

相信陛下也能感觉得出,自江夫人入宫之后,娘娘的精神气色便好了许多!李世民点点头,满含深意的看了旁边的小小一眼,却见小小满脸的紧张与兴奋,让李世民有些莫名其妙。

摇摇头不做他想,继续听孙思邈说道:当时,老朽亦以为这是因为江夫人和江家的小公子们的到来,让娘娘心境愉快所致。

然而,随着后面的诊治深入,老朽可以肯定,娘娘定然是服用了一种极为对症的药物。

只是老朽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何药物,能让娘娘逐渐硬化的血脉停止硬化的速度……说着,孙思邈有意无意的向小小望了一眼……李世民见孙思邈的动作,脸上狐疑的神色更甚。

不过此时他关心的却不是这个,而是急切的问道:药王,照你所说,朕是不是可以认为……认为观音婢有救了?话音一落,李世民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满脸期待的望着孙思邈,眼睛一眨不眨,生怕从他嘴里听到否定的字眼!孙思邈轻轻摇了摇头,李世民顿时大失所望,不过孙思邈接下来的话,却又让李世民重新燃起了浓烈的希望,只听见孙思邈沉声答道:陛下,有没有救,老朽暂时还不敢断言。

不过,就娘娘目前的情况来看,病情起码已经不曾继续恶化下去了。

只要能找到那一味药,老朽研究一番,或许就能找到治疗之法!还请陛下将近两月来负责娘娘膳食之人找来,老朽要当面一一询问……李世民正要叫人去传令,一边一直不曾开口的小小突然说话了:陛下,且慢 ……李世民诧异的停下来望着她,方才他便发现小小的面色有异.难道她知道是怎么回事?孙思邈的眼睛也一直一眨不眨的望着小小,他早就在怀疑小小是知情人了。

小小见这两人都这样盯着自己,微微有些不自在。

定了定神,这才迟疑着答道:大概……大概是那个银杏汤的缘故吧 ……什么银杏汤?李世民和孙思邈异口同声的问道,脸上的紧张神色愈发强烈。

呃……便是公孙树的叶子熬的汤,我在一本外番书籍上看到过一种偏方。

不,那个连偏方都算不上,是一种食疗的方子,说是可以防止血管硬化,于是这些日子,每隔两三日,我便让翠巧采一些银杏叶子,熬汤给娘娘饮用……李世民闻言,面色复杂,似责怪,似庆幸的狠狠瞪了小小几眼。

孙思邈却不管这么多,当即叫道:快,命人将药渣和药引取来老朽看看!李世民收敛心神,连忙派人去甘露殿取药渣和药引,也就是还未熬汤的银杏叶过来。

孙思邈则是急忙拿出自己的药箱,翻找之前开给长孙皇后的药方子,心中寻思了一阵之后,又急忙对李世民吩咐道:陛下,快给老朽安排一间清净的屋子,然后派人去华阴将我的两个徒弟都叫过来,让他们把老朽实验药理的那些零碎全部都搬过来,越快越好!李世民此时没有丝毫作为一国之君的威严,被孙思邈如同使唤吓人一般呼来喝去也毫无知觉。

听了孙思邈的话,李世民几乎是用吼的方式把王德召了过来,让他马上去安排房间。

然后又把秦爽叫来,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去华阴县,把孙思邈的那个大个子徒弟和另外一个老郎中请过来,连同孙思邈的那些坛坛罐罐……随后,李世民又转过头来,眼巴巴的望着孙思邈:神医,都安排好了,您还需要朕做些什么?尽管吩咐……呃,尽管开口……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妥,李世民赶紧改口。

没想到孙思邈接下来的一句话却险些把他气的半 死,只见孙思邈的眉头皱成一团,似乎在苦思着什么,听了李世民的话,漫不经心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出去!啊?李世民和小小都险些没反应过来,随即李世民又做了个让小小惊讶不已的动作,他竟然真的躬身退了下去。

小小心中为李世民这副爱妻情深的做派感动不已,正想也跟着退出去,没想到孙思邈却又开口了:你留下!小小刚刚踏出去的脚步又刹住了,乖乖的转身回来。

这位老爷子的脾气有些古怪,还是别惹他为妙,特别是在他精研药理的时候。

没想到她不去招惹孙思邈,孙思邈却主动开口了,把她留下来自然是有你究竟是何人?为何懂得如此之多?孙思邈这两句话问得轻描淡写,可这几句话传到小小的耳朵里.却如同是惊雷贯耳,险些把她击得一个踉跄。

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转过头来诧异的望着孙思邈,沉声答道:孙大夫此话何意?小小是何人孙神医应当非常清楚才是,同为桑梓近十载,孙大夫何出此言?孙思邈根本不为她这几句话所动,而是继续盯着小小的眼睛严肃的说道:正因为同为桑梓近十载,老夫才对你更加疑惑。

自从你被人调戏撞墙昏迷醒来之后,所作所为便远远超出了一个秀才之女的范畴。

且不说你弄的那个皇家农场老夫闻所未闻,那次救灾之时,你所显露出来的手段更是让老朽刮目相看;当然,这些都是好事,所以老朽先前还当是自己疑神疑鬼。

而后,老朽在华山偶遇多年老友袁天罡,与他一席话,却让老朽再次对你疑惑起来……原来是这个老牛鼻子!小小总算明白过来。

先前还惊疑不定,此时听见孙思邈这样一说.小小反倒踏实下来,出声反啧道:孙大夫,小小不知道那位袁天罡袁道长跟您说过些什么。

但有一事小小却必须跟您说明,当日在华山之上,袁道长言道要看小小的手相,小女子一直不曾应允。

只是没想到这袁道长竟然是如此下作之人,达不到目的,便用如此的手段来诋毁小小,实在有辱道门中人的清誉……这件事情孙思邈倒是不知道,不过即便知道了,他还是信得过自己这位多年老友的名声的。

更何况袁天罡并不曾在他面前诋毁过小小,只是说这名女子的命格他参不透而已。

不过此时听见小小对袁天罡有了误会,孙思邈自然不能容忍,当下低喝了一声,颇有些恼怒的说道:休得胡言,袁道长世外高人,怎会诋毁于你。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当初状元公出征山僚之时,老朽送与尊夫的那件礼物。

实不相瞒.那件金缕玉衣便是袁道长托老朽所赠,若非那件宝衣,尊夫恐怕在离开京师的第一晚,便被刺客所杀!何来之后的凯旋封爵?你休要误会了袁道长!这事儿小小一直不知道,夫君后来虽然将那件宝衣给了自己,却说是从山僚缴获的。

若是照孙思邈所说,那姓袁的人还真没有什么坏心眼,自己果真是误会他了。

心中这样寻思着,又听见孙思邈继续说道:老朽之所以如此责问,实是夫人近几年的所作所为让老朽觉得甚是奇怪。

特别是今日之事,用公孙树的叶子熬汤,竟然可以治疗皇后娘娘多年的血疾。

这种闻所未闻的治疗方式,让老朽万分不得其解……原来如此,小小长吁了一口气:方才小小、便说过了,这是从一本番外杂书之上看到的。

当初在华阴之时,闲来无事,小小便喜欢翻阅这些杂书,增长见闻。

孙大夫未免太过大惊小怪了!没想到孙思邈依然不依不饶,冷哼一声道:巧的很,老朽也略通一些番外文字,不知夫人那本杂书现在何处,能否取来让老朽参详参详?小小轻轻一笑,在说出这个的时候,便已经猜到这个药王会这样问了。

当下从容不迫的答道:想来孙大夫也是知道的,华阴江府曾经被人放火焚毁,别说那些杂书了,便是家夫珍藏的几本珍本古籍也被付之一炬。

孙大夫此时要小小拿出一本已经化为灰烬的书,岂不是强人所难?孙思邈被噎住了,江府被人放火焚烧,此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因此闻言之后半晌说不出话来,好在他今日之所以有此一问,也就是为了应老友袁天罡所托,希望要探一探这个状元夫人的底细。

没想到小小虽是女流,应对起来却丝毫不乱,让他吃了个不大不小的瘪还没地方说理去。

只好把这笔账记在袁天罡头上,琢磨着回去之后向他多敲诈一些丹药……可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丹,而是有真实疗效的治病的丹药……心中这样寻思着,孙思邈便意图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于是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道:那么能否劳烦江夫人为老朽说说,这公 孙树的叶子,有些什么药用功效?想来那本番外杂书之上既写了这个方子,其药理应该也有说明的吧?小小知道孙思邈这是在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不过自己心中也有些发虚,于是点点头答道:具体有哪些,小小也记得不是很清楚,毕竟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不过还有一部分隐隐记得,大约是‘敛肺,平喘,活血化癒,止痛’这些吧,番外的药理说法,和咱们中原有些不大一样,也不知孙大夫能否了解,什么‘使脑细胞能量代谢正常化脑血流量增加’,‘增加兔颈动脉和耳动脉血流’这些,小小自己也不大懂,孙大夫自己琢磨琢磨吧……孙思邈听得似懂非懂,小小说的这些,作为一个后世的普通医科大学的学生,恐怕也是耳熟能详。

可这是在一千多年前,即便孙思邈是千古流芳的药王,乍一听这么多新鲜的名词,也给弄得云里雾里……小小才不管孙思邈此时的情况,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能让孙思邈云山雾罩的,自然就不会再追究‘她究竟是何人’这个话题,殊不知人家孙思邈早就已经放弃了这个打算……小小是何时离开的,孙思邈根本不知道。

等他再醒过神来的时候,却看见李世民身边的太监大总管王德,一脸担忧的望着他:孙神医,陛下问……他何时可以进来?这话一问出来,王德心中觉得无比荒谬。

堂堂一国之君,天底下最尊贵的人物,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却还要问过之后才行……孙思邈闻言一愣:这天底下都是陛下的,陛下何时想进来便进来啊,谁还敢说个不字?王德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强撑着想要说点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说出来,拱手弯腰拜了一拜,然后捂着喉头出去了,他被气得快要吐血了。

感情这位孙神医已经忘记了方才是他毫不留情面的把陛下给轰出去的……秦爽的办事效率不是盖的,仅仅第三天的傍晚,便把孙思邈的徒弟和他的实验室,连人带物全部搬到了京师当中,全部丢进了王德特意收拾安排出来的清净房间当中,连孙思邈几年前用过的夜壶都没落下……有了帮手有了器具,又有了小小那一番话的启发,孙思邈很快便投入到实验室当中研究他的药理去了。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他特意开了一张方子给小小,让她照着那个方子煎药,然后跟银杏汤一道给长孙皇后服用!小小自然照做,虽说对孙思邈那天的责问有些不满和……畏惧,可此事关系着长孙皇后的生死,小小却丝毫不敢怠慢。

这不仅仅关系着天下苍生,关系着小兕子和雉奴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关系着李世民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圣明君主,最重要的是还关系着远在浙江的夫君的性命啊。

在小小看来,只要长孙皇后健在一天,李承乾的太子党便三天不会发难;因为只要长孙皇后在一天,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便不会被废……皇宫之中,这几日那是喜气洋洋。

宫女太监们相互传递着小道消息,这个说:听说了么?那位江夫人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方子,竟然能治好娘娘的病,这可真是太好了!另一个说:谁说的?其实江夫人原先也不太了然,还是药王孙神医为娘娘诊断之后,询问起来才知道的,不过无论怎样,这次江夫人可又救了一次驾。

前不久才封了三品郡夫人,也不知这次陛下又会封赏些什么……封赏些什么?李世民也正在为这个事情纠结,按理说,小小这次又救了长孙皇后一命,即便最终孙思邈不能研究出药理,不能将长孙皇后的病根治,可起码延长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这对李世民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然而,李世民不爽的也正是这一点:小小既然知道这样的法子,为何不早些说出来?而是私底下给长孙皇后用药,以自己和皇后对她的信任,难道她还担心被人误解么?正是出于这样的矛盾心理,李世民一直都不曾表态,既不说封赏,也不说处罚,似乎忘记了有这么一回事。

小小自然也不会去在意是否有封赏,她是真心的希望用那个偏方能够挽回长孙皇后这个姐姐的一条命。

之所以没有跟李世民和孙思邈说,是因为孙思邈之前就已经下过定语,说是已经无救了。

对于权威的盲从,让小小也跟着相信了长孙皇后将不久于世,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小小才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一试……皇宫中传出的消息,让宫外争斗得正欢的两个皇子也都停了下来,忐忑不安的观望起来。

直到三月二十六这天,皇宫之中那栋特意为孙思邈准备的清净屋子当中,突然传出一阵震天的欢呼: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