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天色已晚,秦爽找了山阴县城内最好的客栈。
小小便带着众人住下了,不再连夜出去逛。
虽说这是出公差,可也没必要那么拼命不是?这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个什么好歹,黑灯瞎火水网密布的,上哪儿叫人帮忙去?秦爽安顿好夜间值守的护卫之后,也径自去歇息了。
天字号客房内,小小哄着虎头睡着了,这才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一本装订得异常精美的小册子,轻轻翻开。
然后又让冯彩衣取来笔墨伺候着,慢条斯理的在那小册子上写下一行字:贞观十二年十月初九,山阴县,此处为江南道盐产地之最……冯彩衣为小小研好磨之后便静静的退下了,此次小小打着游山玩水的幌子出来。
冯青莲不明就里,还以为刺史夫人真是出来游玩,便跟江志轩提及,希望能让他这宝贝女儿跟着伺候刺史夫人,顺便增长一些见识。
江志轩自无不允,冯彩衣他也见过,很活泼的一个小女孩儿。
有她跟着,一路上也多个人照顾自家那三个小家伙。
于是,此行就多了冯彩衣这个人。
小小写好出游第一天的日记,想着今后这两个月里的奔波,心中不免有些烦躁。
来到这个朝代转眼便快五年了,除了第一年,自己较为辛苦一些之外。
后面的三四年,过得都还算是安逸和清闲。
而且,那时候即便是奔波,也是在华阴和京师两地来回跑。
这两地相隔不远,而且,那时候的每一次奔波,都是奔着夫妻团圆而去的,在旅途上自己的感觉是幸福和迫切,因为马车每向前一步,自己离夫君便更近一些。
而如今这一趟,却是为了办差,车船越是向前,离夫君和自己的家便越远……回头看看在床榻上睡得香甜,呼吸均匀的宝贝儿子虎头。
小小心中总算稍稍有一点安慰,所幸儿子女儿们还在自己身边……这一夜,小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山阴县城虽说难以和杭州府城相比,可这里好歹也算得上是江淮两道排的上号的重镇。
特别是其极高的产盐量,更是让此处的盐商络绎不绝,带动了整个县城各个行业的发展。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街道止便开始传出咕噜噜的车辙声,路人的咳嗽声和谈话声。
还有一些早早开门的店铺,伙计打扫门面的声音。
小小住的这间天字号客房,正好是临街一面。
再加上她夜里本就睡得不踏实,因此很快便被外面嘈杂的声音惊醒过来。
看看睡在自己身边的虎头,见他的小眉头也微微蹙了起来,生怕惊醒他,赶紧将被子往上拉了拉,又轻轻拍着宝贝儿子的胸脯,不一会,虎头便又沉沉的睡了。
小小披衣坐起来,走到窗户边推开窗棂。
这时候的窗户,可不是后世那种两边开门的,而是上下开门的。
上面一扇合页,从下面推开,将身子前倾,看着街上越来越多的行人匆匆赶路的模样,小小突然觉得心中一阵宽慰。
忙碌的行人,黎明前的那一刹那灰暗,四处此起彼伏的雄鸡报晓声,都让她觉得此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正想关上窗户,小小的双脚却突然定住了。
因为她看到下面的街道上,从城门方向远远行来一长溜手推车的队伍。
每辆手推车上,都堆满了沉重的货物。
小小不由揣测道:这是哪家货栈?这么早便开始送货了?待推车的队伍走得近了.小小看清楚之后,一双妙目在瞬间便瞪圆了。
因为当这些手推车经过客房下面的街道之时,她看得真真切切。
那些车上装载的货物,竟然全部是盐砖!而且瞧那延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推车队伍。
这一批盐砖,恐怕不会低于十万斤,这是个什么概念?那就是五十吨盐砖。
按照这时候的盐价,每斤盐售价大概是在三十五文左右,也就是说,光是小小今日看到的这一批盐,就价值三千五百贯以上……小小连忙回身穿戴起来,之后匆匆洗漱了一番,连脂粉都顾不得上。
便急急忙忙出了门去,她住的这间天字号客房,旁边还有两个耳房。
分别住着翠巧彩衣和夜间值守的护卫。
小小便径直走到护卫的房间外面,敲门进去之后,对四个双眼熬得通红的侍卫说道:分出二人,跟我走一趟……四名侍卫不明就里,但还是依言走出来俩人,对小小抱拳道:夫人,有何吩咐?1小小带着两名侍卫急匆匆的跑下楼,穿过客栈大堂出了大门。
便见那络绎不绝的车队还在不停的从客栈门前经过,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明朗了。
看得更加清楚,只见这些盐砖上,还有着丝丝霜气。
小小心中便**看来,这批盐砖的产地怕是不近……恰巧,此时前头不远处有一辆手推车停了下来。
推车的苦力似乎累得不轻想要歇息一下,他刚一停下,便见旁边一个身穿锦袍,骑着一头小毛驴的汉子走了过来。
手上拿着一条皮鞭重重的敲打在那盐砖之上,口中呵斥道:快点,快点,磨蹭什么?再磨蹭太阳出来,盐砖就该晒化了……那推车的苦力对那骑驴之人似乎并不算太过畏惧,一边用汗巾擦着身上的汗,一边喘着粗气答道:化不了,起码还得半个时辰,太阳才会露脸儿。
三爷,容大伙儿都歇歇吧,从盐场到这儿,足足三十多里地儿呢。
大伙儿连口水都不曾喝过,前面还有五里路,您容大伙儿歇歇缓过气儿来,一会儿大家一咬牙,眨眼功夫就到了……小小一边默默的将这些对话记在心底:离此处三十多里,离目的地五里……一边竖起耳朵,继续听着那边的对话,只听那骑驴之人又继续说道:宋老大,不是兄弟我刻薄,你也知道,这段时日风声紧得很,这些盐,我们得尽快转移。
若是被那新来的黄口小儿知道,咱们山阴盐田存有如此多的官盐,一本折子送上去,咱们县太爷,刺史大人可都要遭殃……便见那被称为宋老大的苦力咧嘴一笑:三爷说笑了,咱们县太爷和刺史大人,那可都是都护大人跟前儿的红人,哪儿能被一个黄口小儿给扳倒咯……三爷眼一瞪,刚想出口,猛然看见站在客栈门口小小和她身边的两名带刀侍卫,冲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不耐烦的甩甩皮鞭道:行了行了,这些事情跟你说你也不明白,也罢,歇息片刻,然后赶紧赶路吧……宋老大大喜过望,连声道谢,目送着三爷骑上毛驴走远,这才回过头来招呼众苦力停下来休息。
这时候,身边一个侍卫轻声在小小耳边说道:夫人,您看他们这些车架的下面!小小循声看去,却见每辆独轮车的架子上,都写有一个小小的漕字。
脑海当中灵光一闪,漕?莫非这山阴县境内,也有漕帮?是了,无怪乎方才那个什么三爷,称那苦力为宋老大。
想来那个宋老大,便是这山阴漕帮的一个头目。
前些日子,小小曾经和夫君一道,拜访过杭州府城内的漕帮总瓢把子。
无奈这些以卖苦力为生的人,对朝廷官员大多没什么好印象。
特别是在欧阳自辉担任杭州刺史之后,这种关系就更为紧张了。
小小和江志轩费尽口舌,也难以从他们口中,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些漕帮之人,对和自己一样的贫苦大众是重情重义,可是跟朝廷官员打交道,他们则只重利,根本不和你讲什么国家大义……所以,最后迫不得已,江志轩只好抛出了一个香甜的诱饵——今后杭州府内的漕运,全部交给漕帮打理。
这样一来,漕帮那位总瓢把子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
漕帮漕帮,他们本就是依附在漕运上的寄生虫。
如今有了刺史大人的承诺,有了官方的保证和支持,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持漕运了。
这其中的利益,比他们现在零敲碎打偷偷摸摸的营生,一下子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投桃报李,那位总瓢把子当即就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
其中就包括山阴是江南道产盐最多之地这个消息,并且让江志轩若是有机会,最好是亲自到山阴县看一看,或许能从这里,发现一些证据。
不仅如此,那位总瓢把子还写了一封信交给江志轩。
言道凭借此信,便能得到山阴漕帮的支持和配合。
而如今,那封信就在小小的包袱里……漕帮苦力歇息一阵之后继续出发了,小小考虑了一下,对身后的两名侍卫吩咐道:你们悄悄跟上去,看看他们将这些盐砖运往何处。
然后再跟着他们一路返回,看看他们的总部在何处。
随后留下一人在那里等候,一人火速回来报予我知晓,明白吗?两个侍卫点点头:夫人放心吧……随即闪身回屋,将兵器打理了一番。
两人摇身一变成为两个早起的客商,有意无意的跟上了送盐砖的队伍……小小安排好这些便回屋了,她原本打算亲自跟上去的。
可实在放心不下客栈里的三个宝贝儿女,因此还是将此事交给了皇家侍卫。
想来以他们的能力,办这些小事情,定是手到擒来。
天色大亮,客栈内外也开始渐渐喧嚣起来。
虎头,丫丫,蛋蛋几个小家伙,都在翠巧和彩衣的伺候下穿戴整齐。
翠巧又让客栈准备了精美的早点送到房里来,几个女子伺弄着三个小东西用完了早餐。
秦爽便敲门进来请示今日的行程了,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每日早晨,由小小定下当天的行止,秦爽便让皇家侍卫们早做准备,提早安排!要不然带那么多侍卫千什么……小小将最后一调羹雪耳莲子羹送进丫丫嘴里,然后放下碗,取过桌上的白毛巾轻轻为宝贝女儿擦了擦嘴,放下之后才对秦爽说道:秦大哥,清早间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派了两名侍卫跟了上去,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回来了。
等他们回来之后,咱们再做定夺。
不过秦大哥也可以提前安排,我想去城西的西施殿拜谒一番……秦爽点了点头,转身正准备出去安排,却在门口差点和一个急匆匆跑进来的人撞个满怀。
小小一看,正是她方才派出去的两名侍卫之一,两忙急切的开口问道:如何,我交代的事情,可曾办妥了?那侍卫拱手点头答道:回夫人,全部办妥了,属下和豹子头一路跟着车队,到了县城西边的五云门附近。
车队全部进入了一栋深宅大院,等他们出来的时候,车上的盐砖便已经不见了。
属下可以肯定,那些盐砖,此时就存放在那栋宅院当中,而且看那宅子门口被压得光滑紧凑的地面,属下大胆推断,在过去的一两月间,起码每日都有一队和今日相当的车队在那院子里进出……因为是微服私访,所以秦爽和这些侍卫们,便不好称呼小小为钦差大人,于是便化身为江府的家将,以属下和夫人相称。
至于豹子头.想来就是方才另外的那名侍卫。
听了侍卫的汇报,小小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漕帮之人的住处,你们可曾探听到?侍卫还是点头:找到了.就在城东三十里左右的乌衣巷,非但如此,属下等还发现,离乌衣巷不足五里.便是山阴最大的盐场所在……小小大喜过望,调头对秦爽说道:秦大哥,今日的行程便做如下安排。
上午游西施殿,然后在城内最有名的酒楼用午饭,下午嘛,咱们便当一回盐商,到山阴盐场买盐。
然后到乌衣巷,拜访一下山阴漕帮!如何?秦爽点点头表示同意,随后又面泛难色,小声的提醒着:弟妹,不是哥哥泼你冷水,冒充盐商咱们倒是做得来,可若是没有官府的盐引,盐场是不会让咱们进去的……小小嫣然一笑,叫翠巧取过自己的百宝囊,从中抽出一张盖着红章的纸片递给秦爽。
秦爽接过来一看,便见上面写着:凭此盐引,即兑官盐一千石……瞧那上面盖的,竟然是江南道都护府的大印。
秦爽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小小,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搞到这份盐引的。
小小嫣然一笑,也不解释,催促道:如此,就劳烦秦大哥先行安排了!有了盐引,所有问题便都解决了,秦爽匆匆的出去吩咐。
八十名皇家侍卫,长期留在小小身边的,至多不过二十来人,其他的人,都是不断的在外面奔波。
一方面,为小小安顿沿途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收集一些所见所闻,回来之后向小小汇报,再由小小这个钦差整理成册,上呈给李二陛下。
当然,这个主意是小小自己想出来的。
若是什么都靠自己去看,那能看到多少东西?恐怕累死累活,也发现不了多少问题。
况且,夫妻俩真正关心的,还是苏杭盐铁案。
因为这关系着夫妻俩的荣辱和江家的兴衰……很快,秦爽便安排好一切,回来通知小小。
小小也不耽搁,这两个月的时间,可是紧迫得很。
让翠巧跟几名侍卫留下,在客栈照顾两个小家伙。
小小自个儿则将虎头带上,出门踏上租来的马车,朝城西的西施殿而去。
若是放在昨日,小小去西施殿,或许还仅仅是出于单纯的对这个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向往和崇拜。
可是今日则完全不同了,甚至可以说,去西施殿只是一个掩护,小小真正想去看的,是侍卫口中所说的那栋深宅大院。
若是她所料不差,恐怕这里,就是整个江南道所有的盐铁官员这五年来,进行暗地交易的地方。
这么说,可能有人不太明白。
前面就说过,杭州府的盐铁收入,从贞观八年开始便每年都在下降。
可是从小小和夫君这些时日的调查来看,杭州乃至整个江淮两道,这几年的盐铁产量都不曾下降过。
那么,这些多出来的盐和铁,去了何处呢?就是被这些盐铁官员,主要便是各啡府县的录市事令暗箱操作,将盐铁场产出的盐铁。
不计到账上,直接从盐铁场偷运出来。
送到秘密的地方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即便是朝廷下来查证,也不会有任何把柄和证据……此行究竟能否有所收获?小小心中也没有底儿,如果所料不差,那栋宅子,自己这一行人肯定是进不去的。
不过,凭借皇家侍卫的身手,潜进去两个人,如是不出意外,想来还是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