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就觉得自己是看见了一个疯子。
女儿身体不好,一年到头躺在床上,不找个人一起管家,难不成还任由国公府乱糟糟的一团。
你果然是想设计纯歌那丫头,你……大老爷浑身气的哆嗦,看着大太太丝毫不认错的模样,瘫坐到了椅上,无力道:纯歌那丫头,是你自己挑中了要让她去国公府给纯芳做臂膀。
你还跟我说她敦厚,年龄又小,还说要把端琅养在身边,让她感恩,省的今后和纯芳姐妹间不睦。
都是你做的主,纵然你现在又不乐意了,毕竟是陈家的姑娘,你也不能这般糟践她!大太太哼了一声。
我怎么糟践她了。
让她嫁到侯府去做正妻,还是原配,那是糟践她。
若不是你不答应靖远侯府这门亲事,我也不用使这样的法子。
大老爷哭笑不得,这么说来,还是我的错,逼得你走了这一步。
大太太没说话,半晌才道:我原本的确喜欢这丫头颜色好,年龄又小,便宜我调教。
不像九丫头和十二丫头心太大。
可没想到这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声不响笼络了国公爷,擦破了点皮,国公爷还特意让太夫人送过去了进贡的药膏。
她若是进了国公府,纯芳怎么办,要是她再生了儿子,我可怜的武哥儿,又该怎么办。
即是这样,她就只能嫁去靖远侯府。
大老爷这才明白大太太为何要这样做。
又想到了今日在礼部歇晌的时候,礼部尚书吴大人过来打听他家几个侄女有没有定亲,还咕哝了一句既然上头的姐姐都没定婚事,下头最小的自然也该没有。
自己当时觉得奇怪,现在想起来,吴大人是国公府太夫人娘家表兄。
太夫人对自己家的这位夫人一贯是不喜欢,也不怎么信得过。
纵使带了人去国公府相看就是表明了没定亲的意思,太夫人也怕再出幺蛾子,才拐弯抹角托了吴大人再来问问自己。
这么说来,安国公府,是真的看上了年龄最的十三丫头。
大老爷忽然就记起那个嫁过去李家做贵妾的庶女,生了个女儿,人就没了。
这母女两,还是这样心狠手辣。
不能光明正大的和靖远侯府商议婚事,这样下三滥的法子都使了出来,甚至连整个陈家的脸面都不顾了。
大老爷对大太太无比的失望起来。
沉吟了片刻,大老爷看着还哭个不住,好像受了什么大委屈一样的大太太道:纯瑶已经那样了,我会修书给三弟,让他叫三弟妹尽早上京来。
你既然敢出这种主意,定然和靖远侯府那边就是通过气的。
这件婚事你便去处置。
只一条,无论如何,纯瑶要活着嫁到靖远侯府去。
余下事情,我也会去料理好,不能为一个坏了清白的姑娘,得罪了太后,也坏了我们陈家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