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5《仙域科技霸主》作者:试剑天涯 > 第201章 论“法”(一)

第201章 论“法”(一)

2025-04-01 09:57:08

看着平摊明净的街道,看着周围似乎幸福轻松的百姓,看着满大街乱跑的孩子,看着周围漂亮的四五层高楼……韩元昌和公孙无伤两人心情各有不同。

稍后,韩元昌见到了李贤,但李贤却并没有特别关照韩元昌什么。

是,韩元昌是刘国的丞相,但李贤除了按照礼节接待之外,就将韩元昌扔给许仁了。

李贤很明白一点,勾心斗角什么的,自己肯定不是韩元昌的对手。

韩元昌那可是宰相来的,所以很干脆的丢给许仁,让许仁、李元明等人打前锋。

而李贤呢,对韩元昌很是公事化、不假辞色;但对于公孙无伤却完全不同,十分热情,热情的让公孙无伤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甚至有些胆战心惊——你这么殷勤,这是要干嘛呢。

坐下后,李贤也就直接开门见山,公孙无伤,我安阳需要一位执法官,你愿意担任吗?不绕弯、不试探,开门见山!如此直接的手段,公孙无伤自然是一惊一愣的,但终究有几分本事。

却不是立即回答,而是起身,整理一番衣衫,重新将头发等整理一遍;这才重新入座,姿态端正。

李公子,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我也必须要认真地说一句,我会尽力,此外我也需要了解安阳的现状。

李贤看着公孙无伤的眼睛,淡淡的威压弥漫而出。

现在的李贤早已经不是吴下阿蒙,已经是执掌一方、手握一千三百多万人口的一方豪强。

如此静静地看着,竟是让公孙无伤鬓角出现细密的汗珠。

许久,李贤终于点点头,很欣赏你的自信。

你知道吗,这一次我派遣常林去刘国,不是为了通商。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去刘国找一个法家的人才,来为安阳制定法律!公孙无伤心头一愣,随后心中凛然。

专门出动三艘铁甲舰,横跨几千里海路,以通商的名义联系刘国,仅仅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人才!这至少表现两点。

第一,李贤重视人才;第二,这所谓的制定法律绝不简单!稍微停顿,李贤继续说道,你既然有这个自信坐在这里,那么我不问你的过去,也不问你的才能。

我只问你,如果让你执掌安阳的律法,你是否能尽心尽力为安阳谋划。

刚刚被刘国拒绝,一身抱负无法实现的公孙无伤,这一刻几乎想要立即跳起来、指天发誓:我能行。

但这个念头一转,却压了下来。

李公子,我必须先了解安阳的情况,也需要明白,你需要一个怎样的安阳。

李贤想了想,却摇摇头,在这之前,我想问下,刘国的法律,是怎样的法律?这样的法律的核心是什么?说到这个,公孙无伤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脸上甚至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出现。

在说法家之前,我们要说过去的谋士、文士等。

谋士往往只对主公服务,而文士往往只针对国家的治理。

但无论是谋士还是文士,本身都是以人治人。

况且谋士和文士本身,能力人品等也是良莠不齐,且各自分散。

因此,我们法家的先贤就想,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将谋士和文士相统一,并且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呢?最终,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了现在的法家。

法家的思想是以法制人、代替以人治人,一切都依法而行;把整个社会都纳入法律的控制之下。

而法律本身,必须要公开。

如此,所有的一切都依法而行,天下垂拱而治。

李贤眼睛一亮,这思想很好。

但这似乎只是取代文士的能力,并没有取代谋士的能力啊。

公孙无伤语气缓慢而清晰有力,法家的思想分明暗两部分。

明的部分就是以法治国,也是最次要的。

暗的部分,可以称之为‘两面三刀’;这才是最主要的。

两面三刀!李贤眼神一眯,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

公孙无伤根本就没有停顿,所谓两面三刀,是两种方式。

两面,是指赏和罚。

君主最大的权利,其实就只有两个:赏赐和惩罚。

只要做好了赏罚分明,君主就能掌控手下。

但仅仅只有赏罚还不够,因为人心叵测。

所以,才有‘三刀’。

所谓的三刀,就是:第一,君王的权势,要高高在上,不容侵犯,敢冒犯者杀。

这是刚强的一面,要表现的大义凛然。

这就是‘势’。

第二,君王要有帝王之术,要让臣子内斗、要让百姓内斗、要让天下内斗;帝王坐高台,笑看风云、坐收渔翁之利。

而后将其中比较活跃的,挑出来杀死,以此来巩固帝王威严。

这是阴柔的一面,要表现的不温不火。

这叫‘术’。

心术、权术。

第三,才是法。

权势是帝王的象征,心术是控制臣子的方式。

而法,则是治理百姓的方式。

通过法律,将全国百姓变成帝王手中的利刃,为帝王争取一切利益。

外人只道法家是以法治国,却不知道法律才是最外层的东西。

法,是为‘两面三刀’这个核心服务的。

所以,法家的法,是王法,是为君王服务的。

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王永远是王,臣永远是臣,民永远是民。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君王服务。

任何敢反抗法律的,就是反抗帝王,就必须杀无赦!李贤听的是目瞪口呆,甚至冷汗直流,你们这……根本就是把百姓当猪狗了!公孙无伤也就是大义凛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天下,只需要一个主人。

所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当如是。

也只有如此,才能上下一体,内外一心。

以君王之心为天下之心,以君王的意志为天下准则。

百姓愚昧,无足挂齿。

所以,治理国家不能考虑百姓的意思。

如果百姓不满,敢议论王法的,杀!敢不遵守王法的,杀!损害君王利益的,杀!只要将不听话的、贱民、愚民都杀完了,剩下的都是顺民,这些人才是帝王需要的人才。

做到了这点,则帝王可挥斥天下,总有一天能号令九天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