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走水云间》宁筱曦 邹峰 > 🔒第六十七章 还款约定

🔒第六十七章 还款约定

2025-04-01 08:28:50

有那么一会儿,头皮发麻内心混乱的宁筱曦就坐在那儿,没动也没反应,只低着头,下意识地紧张地绞着手指。

身边邹峰的呼吸热且沉,他硬朗温暖的额头缓缓靠了过来,终于温柔地抵住了她的额角。

男人灼热的气息一下子喷洒在她的耳畔,星星之火似的,燎起了一片火原,她的脸像烧着了一样那么烫。

他似乎低沉地笑了一声。

筱曦低着头局促地眨了下眼,睫毛依稀扇过了他挺直的鼻梁。

她慢慢抬起眼,看到他正垂着眼睛,目光幽深而专注地盯着她的嘴唇……她一定是脑子紧张得抽住了,居然条件反射地一把捂住了嘴,唔里唔噜地哀叫了一句:不行,你这利率也太贵了!邹峰愣了一下,紧跟着整个胸腔都颤抖了起来。

宁筱曦呆了呆,才反应过来他是在笑。

笑着笑着,他把她搂进了怀里,凑在她耳边小声地倒打一耙:谁说我想亲了。

看看都不行么?宁筱曦有点不高兴了,不想亲她干嘛现在把她搂这么紧?!这是什么意思?又把她当兔子耍呐?!她想推开他,他不让,轻而易举地就消灭了她那儿点不怎么坚持的挣扎。

他叹了口气,低沉地说:筱曦,咱们定个借款契约吧。

借款期限,由你定,还款方式,由我定,这样儿,公平吧?到期日之前,我绝不催款。

好不好?听着似乎还算合理。

可宁筱曦的头趴在他肩上,还是有点不甘心。

契约?合同?她怎么竟然这么稀里糊涂地就把自己卖了呢?关键是,现在好像还有一种帮他数钞票的感觉!于是气不忿儿地小声挑衅:那我要定个十年呢?邹峰乐了:敢!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你现在人可还在我怀里呢!宁筱曦刷地抬起头来,威风凛凛地刚要奋勇反抗自卫反击,邹峰却已经松开了她,握着她的手腕,微微一用力,表情无比正经,言辞无比正义:你不急着回办公室了?宁筱曦:……回办公室的路上,车里的气氛明显和来时不一样了。

小白兔别别扭扭,大灰狼扬眉吐气。

宁筱曦看着他的侧脸就来气,恨不得手里有个白板擦儿,能把他嘴角噙着的似有若无的笑意,黑黑亮亮的眼睛,俊秀的眉毛一把都给抹得干干净净。

就算擦不掉……至少把擦子直接扔他脸上也解气啊!她扭过头去看着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真是大意失荆州。

邹峰心情正好,听见了,一点都不介意,瞟了她一眼,还安慰她:不是你大意,我这叫好心有好报。

你一点儿都不亏,这不,我还随单附送了一个解决方案。

宁筱曦看着他温和又老奸巨猾的笑,隐隐觉得不对劲——那个答案又不是他告诉她的,明明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啊!就,太冤了!!筱曦并不知道,其实,邹峰在提示她时,心里根本没有一个真正具体的答案。

宁筱曦的专业领域并非邹峰的专长,他不可能比宁筱曦更快想到具体办法。

但,邹峰知道,有的时候一个人看似走到了穷途末路,不过是因为他入局太深,反而被一叶障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宁筱曦在这个项目上,因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已经钻得太深了。

所以,邹峰的那几个问题,不过是一把将她从迷雾中拎了出来,告诉她,山还在那里,水还在那里,你有很多办法可以抵达。

果然,宁筱曦一旦破局,就立刻想到了解决办法。

路,是来不及修了,但是,她可以建机场啊。

她怎么就忘了呢?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啊!只是最近,她一直陷在过往传统经验的惯性里,才如此执着地要改造那条流水线本身。

她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车辆和水滴按部就班地放进车道和水管再开始管理盈利呢?她可以直接使用贴在每辆车,甚至每滴水上的数据标签啊!就好像,不论什么航班的行李都可以从一个柜台 Check-in,但标签不同,便可以分流到不同的航班上。

她未来的盈利策略,只需要针对不同的航班发布不同的命令就行了。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建机场和改造指挥塔台!更妙的是,在收集发动机零件的过程中,她最重要的几颗零件,本就可以起到核心机场和塔台的作用,剩下的中转机场,搭建起来也远比重修所有道路要容易。

陈铎生的烂底层,迟早要拆了重建,但只要有机场在,她未来也可以一段段的断路重修了。

而这一整套地面与空中相搭配的立体交通体系,那才是无与伦比的盈利机器!宁筱曦越想越可行。

这个办法,传统的企业做不到,是因为不具备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基础。

其他互联网同行很难短期复制,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拣行李和安排航班才能让每管牙膏都挣钱。

而她的想法,就好比特斯拉和奔驰宝马联手打造了一辆电力车一样,既融合了几十年造车的经验,也应用了最新的电池和数字技术!回了办公室,宁筱曦立刻召集了几个重要的下属投入了讨论。

罗存浩,陈晶几个人一听眼睛就亮了。

他们又纷纷联络更多可能相关的人参加,有技术的,有业务的,有产品的,有运营的,有负责数据算法的,有负责系统架构的……到了晚上 8 点的时候,这个会议已经从最初 5 个人的会议变成了一个二十人的头脑风暴会议。

整个讨论,一路从最小的傅里叶会议室,辗转换到了休息空间里。

到了九点,会议终于开完了。

五个小时,从宁筱曦的灵光一现,到整个想法慢慢清晰,逐渐成型,会议结束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可落地执行的方案架构。

然而让宁筱曦最开心的,却并不是这个结果,而是在这个寻幽探路的过程里,她见证了一个奇迹:她伸出手,信任地,毫无保留地交出了一颗弱小的种子。

大家郑重地接了过去,之后便纷纷主动上前请缨,有人松土,有人播种,有人浇水,有人施肥,有人遮风,有人挡雨……二十几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毫不藏私地贡献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和知识,他们齐心合力地,取长补短地,培育出了一棵小树苗。

而这棵小树苗,总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华盖如荫。

散会以后,大家都陆陆续续走光了。

兴奋而热烈的氛围逐渐消散。

休息空间里,宁筱曦关上了所有的灯,一个人站在窗前,咬着嘴唇,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因为她知道,今天,她终于融合了她擅长的行业逻辑和其他同事的先进技术,为这家公司,找到了那把新式武器。

幸不辱命。

谁能想到呢?正是陈铎生那恶劣的底层设施,倒逼着她不走寻常路,反而另辟蹊径,找到了藏于深山的宝藏。

虽然离垭口还很远,但,这四个多月的攀爬和辛苦,真的很值得。

这一路的风景,是如此目眩神迷,宛如奇迹般,耀眼而美丽。

筱曦心知肚明,这一切美妙的际遇,都必须要感谢一个人。

若是没有那个人的启发和一路上的助力,她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就走到这里吧?过去,在梅里,他曾从山脚的碎石坡一路将她带上过海拔 4720 米的次丁垭口,现在,又是他,牵着她的手,让她看到了生命中更多更瑰丽的风景。

这一路上,她走得虽然辛苦,但却又是走得那么的——幸福。

宁筱曦怔怔地想着,好像内心深处也有另一颗种子,逐渐地冒出了头。

此时,此刻,她突然这么的冲动,想主动地靠近他,想再次牵起那只手,想跟他分享生命里所有的喜悦与悲伤,想与他共同经历碎石,陡坡,冰川,湖泊,雾霭,流霓,一起仰望星空,一同丈量脚下的土地。

只要与他在一起,好像不论遭遇多少风霜雨雪,不论走去什么悬崖峭壁,想起来,都甘之如饴。

如飞蛾扑火,哪怕那光十分的短暂,哪怕只能照亮生命里不长的一段黑暗,哪怕将来可能会失败,会受伤,但所有这些,与此时心中那席卷而来的汹涌感情相比……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经历过,便值得。

宁筱曦慢慢掏出手机,打开了微信。

【我们找到解决办法了,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谢谢你下午的启发。

】然后,郑重地一字一字地打下一句话:【借款期限,一个月,可以吗?等我,完成这个项目……】过了一会儿,手机来了提示音。

峰:【可以。

】【提醒你一下,时间越久,利息越贵。

】宁筱曦把手机抵在了下巴上,又把额头抵在了玻璃窗上,垂下长而卷翘的眼睫,缠绵而缱绻地笑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宁筱曦果然不出所料地忙疯了。

仿佛闭关修炼的人,她一脑门子扎入了项目管理,还要兼顾着日常业务的指标。

这个项目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容有失。

她不放心交给任何人,只能自己亲自看着。

她把手下的同事分成了两组,一组负责日常工作,一组人进入项目。

又把项目,按照底层逻辑,拆成了三个子项目,分别交给了罗存浩,陈晶,还有产品能力最强的董栋。

当然不是周思媛。

她的能力还不足以撑起这么重要的任务。

这一个多月里,宁筱曦几乎每天早上 5 点半就起床,先去跑步,回家洗澡,赶在 6 点半早高峰前杀到办公室,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

到了家,她立刻洗漱睡觉。

而睡觉前,她也总会收到邹峰的一句晚安。

这个人简直,就,神了。

好像在她家装了监控录像似的,对她的作息了如指掌。

但除了微信上的交流之外,办公室里或者下班后,邹峰从来没单独找过她,不论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其他私人的事情。

当然,也有几次在办公室里狭路相逢的遭遇。

有一次,是陆翔宇和他两个人抽完了烟,一进门,正好碰见了宁筱曦从项目空间里开完了会要下楼。

陆翔宇叫住了她:筱曦,这么着急呐,去哪儿?宁筱曦刹车,一眼瞟到了跟在陆翔宇身后的邹峰:我回座位,还有个会……那咱们一块儿走吧,正好,你跟我俩说说项目的进展。

陆翔宇其实有点成心。

春节前和宁筱曦聊完,他其实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不知道自己干的事儿,究竟算是救火呢,还是加了把柴?但是聊完没几天,看见邹峰不事声张地回了北京,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是干了件行善积德的事儿。

后来再看见这俩人在职场里相安无事的样子,他就彻底放心了。

至少——他没惹出什么祸端来。

可是,春节之后,转眼这又两个来月过去了。

就,邹峰和宁筱曦之间,这,也太相安无事了吧!俩人之间,客客气气的,相敬如宾的,除了送宁筱曦回过一次家,俩人之间,看起来毫无私人互动和交集。

陆翔宇倒也不是非得做这个媒,可是架不住他好奇啊!三个人一起下楼的工夫,宁筱曦已经三言两语交代完项目的进展了。

实在是她思路太清楚了,而且就像条小蛔虫似的,十分知道陆翔宇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

跟陆翔宇思路无关的那些细节,她一句都没提,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现在的进展情况。

第二句,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三句,项目组的对策。

最后还加了一句:您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或想法吗?陆翔宇:……没有。

当然没有,他脑子根本没在这项目上。

这项目什么样,他天天看项目日报,心里门儿清。

他不清楚地是,他身边这俩人,唱的这个戏,是那一出儿啊?宁筱曦走在他身边,甩着个小马尾辫,小嘴叭叭叭地。

邹峰落在他们俩人后面,微低着头,面无表情地抿着嘴。

可嘴角,一直可疑地温柔地勾着。

宁筱曦扭头离开的时候,周到客气地跟邹峰点了下头。

邹峰也微微点了点头,却眼睛看着正前方,目不斜视的那种,疏远而端正。

这俩人从头至尾,愣是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

陆翔宇,就心虚了。

宁筱曦急着回去开会了,因为 Jackie 这周在部门例会上说了,投资人的问题清单回复完了,融资的事情,已经进入到了签署投前保密备忘录的阶段。

这说明,几家意向投资人,就要组团来做尽职调查了。

而宁筱曦,必须赶在尽调审计入场前,完成项目。

至于邹峰给出来的空间和时间,宁筱曦打心眼儿里很感激。

这一个月,俩人的工作交流基本都是在会议上或者抄送一大堆人的邮件里。

职场里,俩人保持着客气周到的距离,甚至,比从前还更疏远了一些。

偶尔地,邹峰还是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她的工作,或者,毫不手软地督促她的进度。

但宁筱曦发现,经过这一段时间培养的默契和信任,她与邹峰所有工作上的矛盾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就事论事的范围内得出结论——既不伤及她的自尊,也不妨碍她的情绪,甚至每每承认邹峰说的对的时候,她心里对他,更加地服气了。

宁筱曦想,这么看起来,职场中的恋爱,其实吧,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两个人足够的成熟,足够的强大,足够的坚定,也足够的……嗯……信任彼此。

在这一个月零一个星期里,一切,都好像没有变。

可一切,又好像不一样了。

会议中她发言的时候,他的眼睛中经常会露出温柔而会心的笑意。

他说话的时候,她又会情不自禁地用视线描摹他的眼睛,鼻梁和薄唇。

两个人偶尔相对而视,她都能读出他眼中细微的稍纵即逝的情绪。

虽然每次两人都只是快速而自然地转开头,但每一秒钟的胶着都像在心底里落下了一道痕迹。

日日相见,却又克制着自己从不向彼此走近,脉脉的情愫好像渐渐胀满了内心,撑破了表皮,却又无处可去。

最终化作了萦绕盘旋的思念和渴望。

宁筱曦第一次知道,原来真的有一种感情,哪怕彼此日日相见,还是会刻骨地想念这个近在咫尺的人。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四月底,上线前的一个礼拜,宁筱曦维持不了规律的作息了。

测试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一个阶段,这简直就像战役打到了最后白热化的程度,进入了拼刺刀的肉搏战。

大量的统筹和协调,挤占了宁筱曦的所有时间,她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偶尔的,她回到座位上,会看到一瓶茶饮料,或者,一支能量棒。

没有字条,没有留言,但她知道,这来自于谁。

那瞬间的甜蜜感,简直是繁忙当中最好的滋养。

终于,上线切换的日子到了。

那一晚,管理层的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晚上十点,模块陆续上线,然后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中间发生了一个阻断。

宁筱曦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吴凡立刻挽起袖子,亲自上去督阵了。

十分钟后,阻断解除。

十五分钟后,试运行跑通,系统正式切换到了生产环境。

短暂的 10 秒之后,第一条客户信息啪地亮了,顺利抵达终点。

紧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第十条……第一百条……项目空间里,几十个人一起振臂高呼起来。

所有人情不自禁地彼此拥抱,拍肩打背,嗷嗷喝叫,甚至有人,直接把桌子上的本子和纸向天空中撒去。

宁筱曦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好像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结果。

一次上线成功。

没有回滚……不用回滚……他们,竟然真的做到了!这一刻,她也想跳,也想叫,也想加入庆祝欢呼的人群,也想……拥抱什么人。

宁筱曦下意识地转头四顾,一下子就越过了喧闹的人群看见了自己正在寻找的那个身影。

他坚如磐石,不动如山地,站在人群的另一边。

没有欢呼,没有兴奋,他平静地微微侧着头,目光越过喧嚣的人海,如漆黑长夜之中的灯塔之光一般地落在了宁筱曦的身上。

那深邃的温柔的目光里,有欣慰,有感谢,还有……自豪。

那是,在为她感到自豪。

宁筱曦歪了歪头,咬着嘴唇,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迅速地垂下了螓首,睫毛扇动了几下,转过了身,不好意思看他了。

邹峰负在身后的手,情不自禁地搓了搓食指上的那枚戒指。

也许,是时候该摘下这枚戒指了吧?他想。

因为,他的姑娘,害羞的样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