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拉运一直持续了三天,陶书记便让大家暂作停歇,因为三天六趟的拉运已经将乡亲们折磨得不成人形了。
就连他自己布满老茧的手也被麻绳磨得破了皮。
纵使再多的热情,也在这三天给消耗的所剩无几。
第六趟的拉运行程,来回便已经超过第一趟三个多小时。
而有了男人们留家的日子,河岸边的流水道挖掘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对岸的流水道在他们的挖掘下,仅仅一天便远超了女人们三天的工作量。
在清水村民几近疯狂的工作效率下,在材料拉至村子来的一周左右,乡里安排的施工队也正式开始入驻施工。
在将河岸两侧的流水道疏通后,原先的河道也顺利堵住减少了流量。
乡里的刘书记更是亲自到清水村来了一趟,参加石桥的奠基庆典。
为了庆祝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陶书记更是从乡里买来烟花爆竹燃放,烘托气氛。
下午的时候,在刘书记的提议下,顾涵秋邀请他和几位乡干部视察了自己的桑园和蚕棚。
感慨于顾涵秋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她一路走来不畏辛苦的精神,手里轻抚着刚采摘下来的桑叶赞叹道:想不到涵秋同志,真把这原本荒突突的大山给改造的这么绿意葱葱,这几千棵桑树应该耗费了你不少心血啊。
她笑笑,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这里面也有乡亲们的帮忙,尤其是陶书记,当时帮我们运桑苗的时候,还摔断过腿。
嗯!那事儿我知道,后来我和岩成同志碰着面的时候,我还和他开了句玩笑,问他还能不能不要给你添堵,你们的工作本来就已经很忙了。
面对刘书记的玩笑,陶岩成也哄然一笑。
作为共事多年的故交兼同志关系,他没有丝毫的不悦。
转而上前和刘书记继续聊蚕桑的事儿:刘书记您看,不光是这两处山头。
那边儿也是涵秋承包下来的荒坡,她说到时候那里再再栽种个一千多桑树苗,剩余的地方就种山茶。
从去年到现在,得了空涵秋就往深山里钻,差不多移植了二十来棵野山茶苗了。
野山茶?顺着陶岩成手指的方向眺望,刘书记再次回头看了顾涵秋一眼。
顾涵秋点点头走上前来,手指着那片荒坡的同时,将自己那天在厨屋和王芳聊过的规划再次和在场的众人说了一遍。
她们要争取的不仅仅的近些年的效益,而是长远的将来还能得到什么样的效益。
蚕桑这两年或许给我们带来的效益很稳,毕竟改革开放也这么些年嘛,老百姓也多多少少有些余钱来给自己家里添些新衣裳新棉褥。
这样的需求,肯定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
可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还有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更大的提升以后,或许就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吃饱穿暖的需求了。
吃得好,穿得好,更是人民所需要的了。
往长远了看,山茶油既然有那么多的优点,将来肯定会有需求暴增的阶段。
顾涵秋的高瞻远瞩,着实让在场同行的众人所折服。
而刘书记也同时附和了一句,引用八大时所提出的建设问题: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涵秋同志虽然年纪并不大,但看待问题和着手实践的能力远超我们在场大多数同志啊。
我现在想想啊,当初劝你进机关单位是个错误。
如果当时你真听了我和潜县长的建议,只怕咱们就少了一位实业家呀。
听他重提旧事,顾涵秋倒是并没有过多的在意。
和她当时所想的一样,如果真是进了机关单位,或许她还真就不习惯:其实我这人自由散漫惯了,真要是参加公务员招考,进了单位里反而害怕做错了事,拖累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那就是大罪过了。
哈哈!或许你考虑的还是有些道理吧。
说到这里时,刘书记又停下和顾涵秋询问道:涵秋同志应该入党了吧?还没有,原本大学的时候想要申请入党的,不过学校分配下乡支建,那件事就耽搁了。
她回答时,带着些许的惆怅与无奈。
那你写一份入党申请,我给你做介绍人!真的吗刘书记?面对刘书记突然的提议,顾涵秋显得有些不敢置信,而刘书记则严肃地反问她:怎么?难不成我还能拿入党这么严肃的事儿和你开玩笑?不,不是的。
那到时候就麻烦您了。
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要是能介绍你入了党,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好运。
总之呢,抛开这事儿不谈,还是希望你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把事业做得越来越好。
等到将来再帮扶一下清水的乡亲,让大家一块儿脱贫致富,个个过上小康生活。
能够得到刘书记的褒奖认可,对于顾涵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肯定。
她微微一怔,旋即向他承诺道:我一定会努力的,刘书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1986年,临近四月的烟雨,为这个小山城增添了许多云雾缭绕的风景。
犹如水墨画般,恬静而美丽。
清水村石桥工程的建设顺利开展,眼看临近清明,顾涵秋打算再去一趟东畈村拜祭一下母亲。
虽然嫁到了这个母亲当初下放时的小山城,但顾涵秋并不是每年都会到母亲的坟前扫祭,毕竟路途也有四十多公里,来回一趟并不算方便。
所以多数时间顾涵秋都会让丈夫去跑一趟,因为她的精力都放在打理桑园的事务中了。
今年,她想亲自去一趟,因为正值母亲离家的第二十年。
距离和母亲的最后一面,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年。
除了相思之情,她也希望能够将自己来到清水村以后所做出的一些成绩亲自和母亲说一说。
在一个周末的早晨,她和丈夫以及他们的孩子一块踏上了东畈村的行程。
在县城的汽车站附近买了些礼品,还有扫墓时用的香烛元宝,耗费了近一天的时间,直至黄昏时候才抵达了东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