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民宿方案

2025-04-01 08:28:14

妹妹的归来,让徐文海有了强有力的帮衬者。

对于母亲的安排,徐文静表现比哥哥还要抵触。

我可不想回来,我学的专业虽然是农业技术,可和桑树,山茶树八竿子挨不着边的。

这个学期,我们系的教授还找我谈过了,让我毕业以后,去海南加入稻种科研队的。

研究水稻种植,这也算是大事儿,关系到咱们餐桌上吃的粮食。

静静可以不用回来,去海南参加科研队吧,妈支持你。

对女儿的支持,直接招致了儿子的强烈反应。

妈!你偏心,凭什么妹妹就能在外边。

你和你那能一样吗?你学的金融,刚好也是涉及到公司运营的一些内容。

这和咱们的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刚好对口。

母亲不依不饶的态度,让徐文海只得向父亲求助。

爸!别喊你爸,他不会管这事儿的。

奶!金杏嫂还是心疼孩子,对于徐文海的求助,她还是不能置之不理。

涵秋啊,既然海海不愿意,你就别逼着他了。

实在不行,等往后芳芳的娃大了,再培养他们来帮忙呗。

这样的安排,顾涵秋是有考虑过得,但在她看来这是两码事。

芳芳的孩子,以后肯定也会进公司帮着管理的。

但我们家里不能没有人去公司帮忙,让别人去卖力卖命的帮我们打理,咱们家还分大头的利润。

换做是我,我做不出那种事儿。

对于妻儿们的争论,徐维也是听的头大。

这个问题,已经在女儿回来前争论了两天都没讨论出个结论出来。

当然了,他虽然心疼孩子,但心里还是偏向于妻子的,毕竟他们的年纪,真不算年轻了。

始终保持着旁观者身份的徐维,也在这时候站在了妻子的立场。

海海啊,你就听你妈的吧。

毕竟这公司是她和你芳芳婶子一辈子的心血,你要是不回来继承打理,那将来公司真倒了,你妈还不得伤心死。

而且,我和你妈也商量过了,等明年把你外公接过来,往后就让你外公长住在这边。

你妈嫁过来这二十多年,哪有机会去尽孝。

不考虑你妈的情况,也想想你外公,他还能有几年去享女儿的清福?徐维的表态,也得到了旁侧金杏嫂的支持:海娃,想想你外公。

他也老了,等不起多久的。

被一家人这么轮番教育,徐文海也选择了沉默以对。

他心里依旧还有些不甘,但也没再提出反对的意见。

而他不明白的是,母亲之所以要求他回来,除了公司的管理之外,还有就是关乎于他的终身大事,耽搁了这么多年,他也没谈个对象,这不仅让当爸妈的心急,就连金杏嫂都数次催问过。

顾涵秋在意味深长的和儿子对视了一眼后,也不再和他讨论公司的问题。

转而面向女儿,和她聊起了关于稻种的科研话题。

在确定了公司后续管理安排后,顾涵秋也将心思都放在了清水村的改建上来,同时兼顾着老纺织厂的生产。

顶着炎炎烈日,和李哲等人戴着安全帽巡查了新房的建设情况。

从七月开始,拆除掉的旧房瓦砾相继清理结束,施工队也以三栋的数量依次进行筑基工作。

这个工程是漫长的,除去顾涵秋和王芳在内的几个村民家,早些年建了新房,村子里余下的近四十户村民家需要拆除新建。

仅仅是筑基的工程,就一直进行到了九月。

顾涵秋每天都会戴上安全帽,拿着工程规划图在工地里巡视工程进度。

早年旧房地基错乱的情况,在这一次的新建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在确保光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清水村狭小的山谷土地上保证统一性。

而她最为挂念的,还是将来村子里的几处景点建设情况,这是关乎清水村未来能否成功打通以旅游开发,增加村民整体收入的重要事项。

为此,她特意找来了方振国派驻在县城,设计部门的负责人老汪。

老汪为清水村的景点改造设计了三份方案,供由顾涵秋挑选。

东山山脚下的蚕棚边,手握设计图的顾涵秋,向老汪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汪总您看,上次我和您提过的,这个新建的展览馆就不要以玻璃屋来代替了。

就用那种古典的建筑,类似于苏州园林那样的设计。

这样的话,会不会更给人一种古典感?我们考虑过顾总提的方案,可是顾总您也明白,这块区域你们只给了三百平米的面积。

在这个基础上要修建一幢园林设计的展览馆,只怕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视觉感。

而且我们采用的构想,是结合了许多著名景点的现代化设计灵感,毕竟现在大家追求的,就是一种新鲜感嘛。

那倒不是都这样的吧,至少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还是喜欢那些淳朴古典的物件的。

如果实在是面积不足,我可以再和阿哲商量一下,再划一些地出来给你们用。

如果分不出地了,那就把园林的规模减小,您看,这两间房要不就直接合并在一起。

或者把这间朝北的给删了?顾涵秋拿着园林的那张设计图提了自己的建议,同时招呼李哲一道来查看。

李哲倒是没别的意见,仅以‘全都听涵秋姐的’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老汪也不再坚持,回了句后边再回去改改为由结束了展览馆的设计讨论。

至于村子后山和石桥边的民宿设计,顾涵秋对设计的主体方案还是满意的,但她还是提出了一些小的修改。

后山的那几间民宿周边,建一段休闲梯,一直通到我们村子后山最高的地方。

在那里再建个石亭子,供游客来了可以登高,高处俯瞰我们村子的全貌嘛。

另外好溪河边的地方,一定要做好防洪堤的建设,早些年,我们村子也是遇到过两次大水倒灌的。

对于好溪河边的民宿群,李哲也在这时提了个看法。

涵秋姐,你看要不在这边上建个水车?那样游客来旅游,还可以踩踩水车,这样也能增加娱乐的项目。

嗯!你这个法子好,那就建一个水车。

一个够吗?要不要多建两个?对这个想法,顾涵秋似乎很感兴趣,而老汪也顺带提了个建议。

顾总,我说一句啊。

既然将来这里的民宿要做开发旅游,那就统一一下村子新房的外观,我个人建议不要对外墙贴上各式各样的瓷砖。

现在外地的许多地方,都是以防水漆来代替的。

刷涂统一的颜色漆,再和民宿房刷一样的漆色,这样不仅会给人一种视觉舒适感,更能让外来的游客来到这里有一份归家的归属感。

这个建议倒是让顾涵秋眼前一亮,并向他表示了赞赏:汪总的建议真不错,一开始我都没想到这些,本来只是打算让大家自行处理的。

既然现在有了新方案,等晚上的时候,我把村里的大伙喊到一块儿,商量一下。

汪总,真是麻烦你啦!老汪点头一笑,难为情地摆了摆手:嗐,顾总真是太客气了,改天顾总和方董联系的时候,还请顾总帮我说几句好话呀。

哈哈!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