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那山,那水,那人 》顾涵秋 徐维 > 第185章 重整村容(二)

第185章 重整村容(二)

2025-04-01 08:28:14

年过七旬的陈老爷子瘫痪在床,是顾涵秋如何都没有想到过得一件事。

半瘫的老爷子左手紧抓着她的手,呜哇呜哇的想要把心里话说出来。

为防老爷子情绪过于激动,顾涵秋凑上前小声宽慰他:陈叔叔,您慢些讲,我尽力听完整!在她的安抚下,陈老爷子总算是恢复了平静,虽然表达的意思依旧不清晰。

俯身贴耳细听了许久,顾涵秋心里才有了个大概。

陈老爷子放不下的,还是浙锦纺织的未来。

回首往昔岁月,陈老爷子不嫌辛苦地教授她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心里又何尝不会感动。

感动之余,更多的却是心疼,而且老爷子从未对她们提起过任何索求。

这是顾涵秋难以释怀的,伤心之余眼里也泛起了泪光。

陈叔叔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把丝绸永远的做下去,让咱们的浙锦再现当初的辉煌。

陈叔叔,您要保重身体啊,涵秋还想,您能陪我们一起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有了顾涵秋的这一番保证,陈老爷子的情绪也逐渐平稳下来。

从房间里出来后,顾涵秋还是心存侥幸的向陈解放提起关于治疗的问题,甚至还提出她掏钱送陈老爷子去治疗。

还是不要了吧涵秋,要说钱,我们家也有攒不少的。

我爹还能说话的时候,就交代过不去医院了。

医院那边呢,不管去几次,也都是保守治疗。

我爹已经这个样子了,我也不想再折腾他了。

可这样下去的话,陈叔叔永远都康复不了,身体会一直差下去的。

对陈解放的心情,顾涵秋是能够体会一二的。

对比陈老爷子的状况,顾涵秋想到的是付大娘。

当初付大娘瘫痪在床,差不多也是在第四年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那也成了顾涵秋始终难以释怀的遗憾。

发觉到顾涵秋的情绪不对,王芳也尝试着劝她两句。

涵秋姐,既然陈叔叔也说了不去医院,那就尊重他老人家的意思吧!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年纪大了,不会再愿意折腾了。

当初大娘走的时候,不也。

没有把握住尺寸的王芳,突然意识到这个场合,在顾涵秋面前去提付大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而顾涵秋则对此并未作出回应,或许是不想,亦或是不敢去提伤心事。

陈老爷子的身体不适,顾涵秋她们也只好打消了请他参会的想法。

在考察队到来前,大部分的精力也都放在了村容的改建上。

对于陶书记等老一辈的村民而言,村子的容貌改建工程对他们而言是日新月异的。

为了照顾村子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顾涵秋还特意趁这次机会将村公所的两间杂物间给改造成老年活动室。

这些天村子里的工作繁重,陶书记也没有再去邻村给孤寡老人们理发了。

虽然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但帮顾涵秋指导监督施工队的工作还是可以进行的。

夏末已尽,立秋未到,大山里的清水村白天依旧还有些燥热。

村民们顶着烈日在牌坊口挑运石料木桩,等顾涵秋从桑园下来,陶书记便凑到了她跟前,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唤了对方。

涵秋啊。

陶书记。

两人相视一笑,顾涵秋赶忙礼让道:陶书记您先说,您先说。

哈哈!其实我也没啥大事儿。

涵秋,你前两天叫我去订的三张棋桌,刚刚你们到山上去的时候人家送来了,我叫维他们搬到公所去了。

行,我知道了!您看看咱们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不?要是还有,时间允许的话,这次一块儿办了。

要说村容改建的事情,陶书记是喜欢的,但让他提意见还是有些困难的。

这个问题呀,你就别来问我咯,我搁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它一点一点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真要是问我觉得哪儿还能改改,我可瞧不出来,在我眼里啊,咱们村子哪里都好。

他的回答,也让顾涵秋一时插不上话。

在环视了一遍周遭的情况,当下她最挂念的就是这个村牌坊能否在九月初建设完成。

陶书记,牌坊能赶在月底完工吗?目前的进程,两侧的石柱已经浇筑的有两个成年人身高的位置。

依照预期,在九月到来前的这最后一个星期工期完成。

只要不变天,月底前应该是能完工了。

等明后两天再给它加高一半,浇完水泥等干了,就可以把横梁子搭上去了,差不多五六天的时间吧。

按这个时间点来算,那么月底前牌坊就能竖起来了。

她心里只期望,九月前不会有任何变天。

想着这些,看到陶书记点起旱烟吧唧抽了一口。

虽说他的身子看上去还算硬朗,但顾涵秋还是特意和他叮嘱道:陶书记,您岁数也大了,这个烟呐还是少抽一些,能戒就戒了吧,对身体好!对她出于好心的提醒,陶书记也只是笑笑摆了摆手。

唉!反正到这岁数啦,我也懒得去戒咯。

活一天算一天嘛,重要的是咱们心态放好就成,你说是不!听陶书记坦荡的表述,她也只好笑笑随口回了一句:戒了终归是好一些的。

这个话题,或许对陶书记而言是真没什么值得讨论的。

顾涵秋也没再多做停留,在去了榨油房那边查看了竹棚的状况后,便往纺织厂折返。

院子里,王芳已经安排人搬了一套成丝机和纺织机出来擦洗,重新喷漆。

等东山的缫丝房修缮好后就搬到那边去,在预估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工作会比牌坊早两天完工。

她停在纺织机边,前前后后亲自查看了一番。

睹物终会思人,脑海里又浮现出陈老爷子的身影。

而王芳也早对关乎纺织厂未来想了许多,涉及到纺织机等一系列的后续保养补充,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此,王芳还特意和顾涵秋询问:涵秋姐,往后陈叔叔帮不了咱们了,纺织机的维护和纳新怕是个棘手的问题啊。

往后的纺织肯定是用机器,不会再用这种半手工的纺织机了。

不然的话,产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了。

这次专门搬一套出来,也就是给惠诚集团的人看看的,往后咱们也就是留个两三台,当做展览或者珍藏了。

顾涵秋的意思很简单,丝绸纺织的这些传统老技艺,终将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被逐步淘汰。

留下的,或许只剩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