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那山,那水,那人 》顾涵秋 徐维 > 第173章 九八大水(三)

第173章 九八大水(三)

2025-04-01 08:28:14

五月方过,又是一场没有预期的大雨倾淋。

乡道上,淋着大雨踩自行车的疾驰的徐维和李峰,两人不顾雨洼和泥浆的湿滑,以最快的速度往村子里折返。

在抵达纺织厂的时候,顾涵秋和一众人已经在大门口等候了多久。

由于大雨的缘故,乡道沿路许多电桩都被冲毁了,导致清水村已经断了三四天的电。

这边两人刚停稳自行车,众人便围聚了过来,从他们口中打听外边的情况。

乡里说,电力局那边现在也安排不出人来抢修。

不光是咱们乡,县城还有周边的乡镇都出现了断电的情况。

而且这雨一直都不停,电力局的电工抢修也得慢下来。

大家关心的供电问题,算是暂时没有指望了。

不过对于本就是通电没多久的村民而言,这倒不是最紧要的问题。

顾涵秋抓着丈夫的胳膊询问道:乡里有和你说天气吗?这雨还得下多久啊?这个乡里也没明说,不过这场雨一时半会儿也消停不了。

而且我还听说,好些地方都发了大水,特别是长江沿岸的好多个省份,都出现了很大的洪涝灾害,不光房子田地都被冲掉了不少,听说还有好些人被水冲走没找着的。

现在外边儿好些人都在传,今年的洪涝灾害怕是要打破往年的记录了。

徐维的表述,让在场的村民不禁心生恐惧。

李峰,上个月咱们修得护堤能管用不?要是胡陈那边儿这次再开闸放水下来,能不能管的住哦?对于王春元的这个问题,李峰似乎也给不了确切的答案。

这个事情啊,乡里也和胡陈镇那边联系过了。

因为上次放水之后,下游的许多村子都还没恢复正常的生活。

现在县里考虑的也是暂时决定不开闸放水,只要对坝子上游的地方不产生威胁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护我们下游区域。

至于咱们修得那些护堤,要不。

说到这,李峰听了下来,视线也转向了好溪河两岸的地方。

王春元接过了话茬,向他以及在场的其余人提议道:要不咱们再把护堤修一修吧,把那些地势低得地方都给它加高一些。

退到一边的徐维在瞥了一眼妻子后,也凑到她跟前来询问了一句:涵秋,纺织厂这里要不也运些沙袋来挡一挡?顾涵秋没有急于回话,和在场的村民们一样,她也明白纺织厂所处的位置算是全村地势最低的地方。

但凡好溪河的水满上岸来,那么纺织厂绝对逃不掉被淹的结果。

王芳也向顾涵秋提了这个建议:涵秋姐,弄些沙袋来稳妥些。

她点头附和了丈夫和王芳,环顾了一番四周,意识到这应该是一场大的工程量:那我们就填些沙袋过来堆吧,你们说堆几层呢?起码要四五层吧,围着这厂子堆一圈。

徐维挠着头很是苦恼的回答道。

依照大家的讨论后,王远军开着卡车到县里买了一批蛇皮袋回来。

村民们顶着风雨在山上填装沙石,再到山下来进行填装,赶在三天的时间里,将大家所能想到的地方都给用沙袋给填放好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就在大家休息熟睡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了这个邻水小村。

顾涵秋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钟声给吵醒的,当她支着胳膊去看丈夫时,丈夫已经起身扒开窗帘查看外边的状况。

怎么回事啊?大半夜的怎么突然就敲钟了呀?顾涵秋很是疑惑地嘟囔了一句。

涵秋,我出去瞧瞧,你继续睡吧。

回应着妻子的同时,穿上外套的徐维已经走到门后。

你等一下,我和你一块去吧。

大半夜的,又下这么大雨,肯定是出事儿了。

顾涵秋将衣裳穿好后,便跟着丈夫一块儿出了门。

当他们赶到小桥的时候,披着斗笠赶来的村民们已经聚集在了这边,李峰拿着喇叭和众人讲话:大家赶紧把家里能用的锄头,铲子都拿来快去。

刚刚我和小马到石桥那里去查看情况,水已经涨上来了,漫过石桥的桥面了。

顾涵秋的心里咯噔一下,想到的是纺织厂那边的情况。

水已经漫过桥面了,那地势更低的纺织厂肯定也已经淹过去了。

涵秋,涵秋!你去哪儿啊?见妻子突然奔远的背影,徐维紧跟着追了上去。

涵秋姐,涵秋姐,你去干嘛呀?王芳的身后,一大帮人跟着她去追顾涵秋。

直到村口的位置,大家才追上了顾涵秋的步伐。

此时此刻,停在石桥边的顾涵秋,手里握着手电筒向对岸照射。

夜黑风急,大雨又不停地击打在人脸上,任谁都看不清对岸的情况。

就在她想要向前一步的时候,丈夫在她身后抓住了她:涵秋,不要过去了,这水太急了。

你撒开,我要过去看看。

涵秋姐,别过去了,现在黑灯瞎火的,水又这么急,万一出意外怎么办。

王芳也适时拉住了她。

紧随而来的村民们,这时候也在李峰的安排下,沿着村子一侧的河岸巡查被漫过的护堤口。

维哥,咱们快去帮忙搬沙袋吧,好多地方都决口了。

王远军拉着徐维便一道往沙石堆跑去。

而顾涵秋也只得暂时打消了去对岸的想法,跟着丈夫他们去了沙石堆填装沙袋。

历经一夜的加紧抢修,直到天明时分都没能完成抢修。

因为前些天抢修工作让村民们消耗了过多的精力,没有恢复过来。

又是一夜的辛苦鏖战,许多村民此时也已经疲累的瘫软在地。

而顾涵秋此时也顾不上疲累,打算去对岸查看纺织厂的情况。

可是现在,水势比晚上的时候还大。

芳芳,我还是得过去看一下才安心。

涵秋姐,这么大的水,还是先别过去了吧,对面的水起码要没到腰了。

能不能撑竹筏子过去看一下?她的提议,当即便招致了李峰的反对:这么急的水,肯定是不行,筏子划不动的。

那如果把绳子绑腰上,一头在这边牵着行不行?我再套个泳圈,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在她的坚持下,经过大家的协商,只得接受了以牵引的方式,去对岸查看纺织厂的情况。

跟随她一起的,还有丈夫以及王远军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