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海放的一场大火,让尚未成型的加工厂设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等顾涵秋赶到工地的时候,陶书记已经带着村民们收拾狼藉的场地。
几个烧毁的塑料棚给撤去,并把受到火势波及的织造机给搬到了堆放红砖的空地上。
陈叔叔。
她走到站在外围的陈琛身边,想要说什么,却又犹豫住了。
涵秋啊,我大致看了一下,被烧坏的织造机得有十二台。
复摇机还好些,倒是只有三四台被烧坏了。
陈老爷子说这话时,神情有些许落寞,毕竟这些也是他亲自督造的心疼自是难免,烧坏的机子应该是不能用了是么?那肯定是不能用了,都烧成炭了怎么用?再把这十几台织造机的数量补上,估摸着还要多花一个月的功夫了。
她明白补齐十二台的织造机,多出的一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原本预期的十月加工厂的开工期得向后延迟一个月。
想着这些,心里难免委屈。
但到十月第三批成丝加工结束后,那么加上前两批的蚕丝货量将会塞满整个东山山脚的竹木蚕棚。
如果到时候实在来不及赶制出来,那就把用现有的织造机去制绸吧,耽搁的太久,今年连一点效益都不会有了。
深思熟虑后,顾涵秋做出了这个决定。
她不光要为方振国的投资负责,也要为村民们负责。
除了农忙的季节,今年的大多数时间,村民们的精力都放在了赶制织造机的事情上来。
如果十月不能开始织造丝绸,那么赶在年底前怕是连今年的保底酬薪都难以拿得出来。
陈老爷子也在这时候表达了相似的意见:嗯!原先预定的日子不要变,等这个厂房建好以后就开始制绸吧。
现在大家对造机子的工艺也熟悉了,后面的进度应该会快一些的。
过了一会儿,安排村民们收拾妥当后。
陶书记朝两人走了过来。
看得出来他也很头大,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还好这块地方离山林远,昨晚上的风也不大,不然要把山给点着,可就麻烦了。
说完这番话,陶书记从口袋里掏出了火柴盒。
本想点口烟的他,在瞧了眼拿着扫把清理地上的灰烬时,又默默将火柴盒放回了口袋里。
他的这个动作,顾涵秋在一边儿看得清清楚楚。
等海海伤好一些能下地了,我让他挨家挨户的去道歉。
她的想法,招致陶书记的摇头反对:还是算了吧,孩子也有自尊心,非逼着他去做不愿意的事儿,下次别再把家给点了。
这番话虽夹带着玩笑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让人重视。
孩子们的成长,是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不能忽视的问题。
或许是觉着自己的玩笑过了头,陶书记又岔开了这个话题:海海那孩子咋样了,醒了不?醒了,我刚刚也是给他炖了碗蛋羹才过来的。
她如是答道。
听了她的回答,陶书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那成,这里也没啥事情了,我跟你一道回家去瞧瞧那小子。
好!顾涵秋也没多做停留,领着陶书记便返回了家里。
徐文海已经吃完了鸡蛋羹,这时候正无所事事的趴在床上发呆。
见母亲和陶爷的到来,也不知心急还是害怕,撑起身子便往墙边靠了靠。
来到小伊的身边,她轻声问了句:鸡蛋羹吃完了?吃完了嫂子,他还直说好吃呢,想让嫂子再给他做一碗。
姑。
徐文海本想开口反驳的,却被姑姑给一眼瞪了回去。
顾涵秋也不是傻子,她自然是猜得到自己离开后发生了什么:吃饱了就算了,还是让他好好躺着吧。
挨着床沿坐下来的陶书记,招招手让徐文海趴了回来:来来,让爷爷瞧瞧你的伤。
徐文海也没反抗,老实地趴了回去,陶书记在扒拉他的纱布瞧了一眼后,不禁摇摇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以前我都没发现维能把人打成这样,而且还是自个儿的孩子。
这往后哇,看你小子还敢不敢随便惹你爹生气了。
小家伙嘟着嘴也不吱声,将自己的裤头又拉了回来。
而在陶书记的玩笑过后,站在旁侧的小伊突然轻哼了一声。
徐文海拉着脸和姑姑对视了一眼,紧接着扭头转向了母亲那里。
妈妈,对不起!海海错了。
听到儿子的道歉,顾涵秋先是一愣,转瞬间便湿红了眼眶。
顾涵秋上前握住儿子的手宽慰道:不怪你,妈妈不怪你,是妈妈没有顾及到你们兄妹俩的感受。
往后,你和妹妹就留在家里念书,一直留在爸爸妈妈的身边。
妈妈!小家伙也不再拉着个脸,愧疚地喊了母亲一声。
从屋外进来的徐维,看到母子俩化解误会的场景,他悬着的心也稍稍舒缓了下来。
在做出儿女留在家里念书的决定后,顾涵秋亲自给爸爸打了电话过去交代。
顾爸也没有强求,认同了她的选择。
虽然顾涵秋和村民们用了一个夏天加急赶制,在加工厂正式经营到来的时候,欠缺的织造机也还未补齐完整。
但顾涵秋还是依照预定的日期举办了开业的庆典。
方振国由于抽不出时间来,便让妻子过来参加。
与顾涵秋交好的一些人,如已经退休的刘书记和沈明贵也亲临捧场。
剪彩过后,顾涵秋领着前来捧场的众人到车间里参观了一圈。
为了这天的庆典,顾涵秋特意让陈老爷子领着大家赶制了一批丝绸出来,裁剪成了丝巾的制品,给客人们每人赠送了一条丝巾。
拿到丝巾的刘书记,推了推鼻梁的镜框,望着平铺在桌子上的丝巾,对清水村民们精巧的手艺发出了一阵感叹:哎呀,真没想到你们能把这丝绸给做的这么好。
不光是颜色漂亮,摸着的感觉,就像流水一样清凉柔顺。
涵秋哇,你们太棒了,太棒了。
她笑笑走到了桌前回复道:刘书记喜欢就好,其实有些东西我们也还没准备好。
就像这染色,因为我们定制的染料和大缸没有配齐,所以这次就光染了这金黄的眼色。
等以后一切都备齐了,做出其他的衣裳丝巾,我再给您送两件过去。
旋即,顾涵秋又将沈明贵夫妇喊到了桌子前:沈叔林姨,你们看我们做的这个丝绸,能打开销路么?夫妇俩互视了一眼,沈明贵也点头回答了她:自从你和维上次去过我们店里以后,我就把你们带过去的绸缎给许多外地的老板瞧过了。
他们对这个兴趣很大,不过他们也有由于的地方,主要还是看价格。
毕竟这丝绸的料子还有加工,比其他布料都要繁琐些,而且对工艺的要求也高。
他们呢就是怕价格太高了,不能打开市场。
李楠薇皱了皱眉:价格这一块也不能太低啊,毕竟人工和原料的注入很大。
而且又是纯手工的,生产周期比较长。
这个就需要好好研究了,定价太高,普通人肯定不会来买。
过低了,又实现不了多少利润。
所以,到底是做高端市场,还是平民市场,就得涵秋和你们自己斟酌了。
沈明贵将这个问题又抛还给了顾涵秋那里,毕竟这个问题,是她和王芳,以及方振国来做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