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狂风寒夜

2025-04-01 08:28:14

徐维拿起那份记录单看了一会儿,而后递给在场的其余乡亲传看。

此时此刻,陶书记又倒腾起自己的烟杆,但他没有急于往里边塞烟丝:远的咱们就不说了吧,早几年开始咱们村的粮食产量就逐年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除了往年的那几场旱涝,去年春夏少雨的情况。

咱们种地人呢,都是看天吃饭,旱涝不是咱们能决定的。

当然了,这里边儿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也就不多说了。

对于陶书记的一番长篇大论,多数村民是认同的。

毕竟自古以来,农民都是看天吃饭的。

不过,他后边的那两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作为村子里唯一的文化人,徐维也发声接上了话题:陶叔,还有在场的叔伯兄弟。

我说句不好听的,当然了也不是针对谁。

其实咱们村的粮食为啥越种越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除了天灾,肯定还有咱们自己的原因。

大家伙儿一块下地劳动,记工分,年底了再分粮。

有些做得多,有些人做的慢,反正分的都是一样多,那谁还肯卖力干?对于徐维的发言,在场的人多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

紧挨着徐维发言的村民王春元,更是说的很直接:维说的没错,做多做少,反正都是拿的一样,那谁还肯积极卖力?这要是种了自家分的地,肯定不会是这样了。

涵秋,薇薇,振国,你们咋看?陶书记开了口,但是和作为外来人的三个大学生询问。

顾涵秋和李楠薇、方振国对视了一眼,在与他们点头示意后,附和着徐维的意思说道:徐大哥和王大哥说的意思,无外乎是关于提高生产作业积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按劳分配代替平均分配,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清水村的村民,文化程度大多不高。

他们并不能说出那些严正的,类似于农民积极性,按劳分配等词汇。

但他们都明白,过于集中的记分制生产活动,极大影响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

而这也是陶书记今天喊大家来的根本原因,他就是要在今夜,和乡亲们把话说透,把关乎于村子未来的大事确立下来。

关于涵秋和他俩说的,其实也是今天我想与大家要说的。

说话间,陶书记再次点燃了烟斗。

而在此时,屋外的山林隐约传来沙沙声,没几分钟,狂风大作。

陶书记皱起眉,瞥了一眼漆黑的窗外。

顾涵秋心领神会,转身准备关上她进来时打开的窗户。

不过,陶书记叫住了她:涵秋,要是觉着呛就不要关了。

没事的陶书记,外面风起的大,还是关上吧。

顾涵秋淡淡地回应了句。

好了,继续说正事儿吧。

陶书记一语将众人的注意力喊了回去,而他接下来说的内容,则是让众人震惊不已。

其实今儿喊大家来呢,主要是想和大家谈谈包产到户的事儿。

是反对呢,还是赞成,我想大家伙心里都有答案了。

我呢也琢磨了一个协议,说给大家听听吧。

见众人没有回应,陶书记便和徐维吩咐道:维,这纸笔给你,待会儿我念一句,你写一句。

好。

徐维想都没想当场答应下来,弓着腰凑上前接过了纸笔。

关于清水村三十二户村民代表分田协议,在以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各家各户的代表认可并接受村委的工作安排。

清水村的七十亩可耕种田,以各家各户实际人口进行划分。

分地结束后,原有的记分制取消,除去每年按亩上缴国家的粮食,各家生产的剩余粮食可自行保留处理。

此协议仅此一份,凡是接受并签字的村民代表,必须严格保密,不能泄露。

万一出现突发情况,被追究责任。

各家各户在结合实际情况后,尽可能帮助赡养被问责乡亲家里的老人与孩子。

直至老人离世,孩子成年。

屋里的气氛逐渐沉重,和外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呼,呼。

’山间的狂风又狂躁了些,吹打在窗户上,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和玻璃的拍打声。

徐维听写完了协议书的内容,旋即便将协议书递到了陶书记的手里。

就着昏暗的灯光,陶书记边翻看着协议内容,边拧着眉头吧唧抽烟。

涵秋啊,小薇,振国,你们仨是大学生,有学问,你们来看看有啥要改的地方不。

三人没有犹豫,上前接过了协议书。

陶书记也不等顾涵秋她们的回复,在将协议书递出去后,旋即和乡亲们开口道:大家伙儿也琢磨琢磨,要是有啥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要是同意这份协议,就来签字摁个手印。

当然了,这里面肯定是有风险的,大家考虑一下,不强求。

或许大家一时没反应过来,或是不敢冒险,谁都不肯表态。

陶书记。

顾涵秋轻唤一声,将纸平整的放在了桌上。

这份协议内容没什么问题的,加上个署名和落款时间吧,至于起草人和落款人,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还是不要加上去了吧。

说罢,顾涵秋刻意看了眼门后坐着的徐维。

她的用意很明显,没有起草人和落款人的情况下,或许会对陶书记和徐维来说稳妥一些。

陶书记也没有表示反对,拿起笔添上了清水村包产到户政策落实协议书,尾款的地方,记上了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五日。

协议书算是修改好了,陶书记也在下方第一个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摁了手印。

等到李会计也签了字,陶书记特意点到了徐维的名字。

维!徐维明白支书的意思,这件事除了陶书记和李会计,必须还要有另外的带头人,有了带头人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叔,我签。

说罢,徐维挤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沾着红泥摁下了指印。

有了徐维的带头,在场的村民也相继依次在协议书上签字摁了手印。

而对于今夜在场的人,他们不会想到,陶书记所做的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彼此的命运,更为这个祥宁却贫瘠的小山村带来了深刻的改变。